複習指導:環境的概念和分類

2020-11-29 建設工程教育網

  一、內容提要:本講主要講述了環境的概述、大氣汙染和噪聲汙染的相關內容。

  二、重點、難點大綱要求:

  掌握環境汙染的概念和類型,大氣汙染,噪聲汙染

  熟悉環境的概念和分類,景觀,生態,生態環境,生態系統的概念

  三、環境知識

  (一)環境的概念和分類

  1、環境的概念

  不同的人可能對環境一詞有不同的理解,但環境均是相對於某一事物來說的,是指圍繞著某一事物(通常稱其為主體)並對該事物會產生某些影響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稱其為客體),即環境是指某個主體周圍的情況和條件。環境是相對於某個主體而言的,主體不同,環境的大小、內容等也就不同。

  2、環境的分類

  環境既包括以空氣、水、土地、植物、動物等為內容的物質因素,也包括以觀念、制度、行為準則等為內容的非物質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會因素;既包括非生命體形式,也包括生命體形式。通常按環境的屬性,將環境分為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通俗地說,是指未經過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環境;自然環境按環境要素,又可分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地質環境和生物環境等,主要就是指地球的五大圈——大氣圈、水圈、土圈、巖石圈和生物圈。

  人工環境,通俗地說,是指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經過人的加工改造所形成的環境,或人為創造的環境。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區別,主要在於人工環境對自然物質的形態做了較大的改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社會環境是指由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所形成的環境,包括政治制度、經濟體制、文化傳統、社會治安、鄰裡關係等。

  題目:環境是指某個主體周圍的情況和( )。

  A.事物

  B.形象

  C.條件

  D.境界

  答案:(C)

  3、與環境相關的幾個概念

  (1)景觀的概念

  景觀的含義與「風景」、「景致」、「景色」相近,是描述自然、人文以及它們共同構成的整體景象的一個總稱,包括自然和人為作用的任何地表形態及其印象。

  景觀一詞,如按中文字面解釋,包括「景」和「觀」兩個方面。「景」是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在客觀世界所表現的一種形象信息,「觀」是這種形象信息通過人們的感覺(視覺、聽覺等)傳導到大腦皮層,產生一種實在的感受,或者產生某種聯繫與情感。因此,景觀應包括客觀形象信息與主觀感受兩個方面。

  景觀可分為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生態的概念

  生物與其生存環境相互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生態是指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的關係。

  (3)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之間,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構成的統一體。生態系統也就是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在特定空間的組合。這些生態系統的規模大小不等,大到整個生物圈、陸地、海洋,小到一片森林、草地、池塘。同樣,城市也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有4個基本組成部分:(1)非生物環境要素;(2)植物——生產者有機體;(3)動物——消費者有機體;(4)微生物—一分解者有機體。生態系統的各個部分正是通過「食物鏈」(生物之間以營養為基礎組成的鏈條)對物質和能量的輸送傳遞,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組成密切聯繫的有機整體。

  生態系統在一定條件下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主要表現為生態系統內物質和能量的輸入與輸出之間是協調的,不同動植物種類的數量比例是穩定的,在外來幹擾下能通過自我調節恢復到原來的平衡狀態。

建設工程教育網2021年房地產經紀人新課已開通,網校總結多年成功輔導經驗,從學員實際需求出發,結合房地產經紀人考試命題規律、重點、難點,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幫助考生高效備戰2021年房地產經紀人考試,打造零基礎全科通關方案,全新課程套餐,快速提高分數,取證必修課!立即查看>>

相關焦點

  • 沒有老師指導的寒假裡高三考生怎樣搞好二輪複習
    語文作文:通過討論形成完整觀點  指導老師:石家莊市教科所高中語文教研員 李慎  對於語文作文,李慎說,限制學生得高分的因素主要有文體概念不強、作文素材不多、分析材料不會用、寫作思路不暢、書寫字跡不整等幾個方面。
  • 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生物複習: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態系統的概念和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 名師指導:中文專業課複習全面解析
    其次,結合大綱強化複習,將重要的知識點理解、記憶、掌握、應用。最後,密切聯繫自己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老師,盡一切可能掌握各種考試相關信息,以利於全面複習。第三階段衝刺複習。首先,培養考點意識和應試技巧,學會用標準的答題方法解答相關問題。其次,多做模擬試卷,進一步歸類整理總結,並且兼顧零散知識點。最後,別忘了兼顧公共課與專業課的學習時間,不要有所偏頗。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地學習。
  • 中考語文、數學、化學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指導意見來了
    初三學生4月20日返校複課後,如何複習備考?今(18)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三名研究員就語文、數學、化學學科的後期複習提出了指導意見。複習教學建議1.準確把握學情複課後,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檢測評價等方式,準確把握前期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對於前期教學中的「夾生飯」要及時「回鍋補火」。同時,要關注個體差異,加強個別指導。
  • 統考計算機組成原理重難點複習指導
    6、總線  總線就是一組進行互連和傳輸信息(指令、數據和地址)的信號線,我們要掌握總線的基本概念,總線的分類,以及總線的組成和性能指標(例如,各類總線的寬度會影響哪些部件的性能等)。  其次,就是要掌握總線仲裁方法(包括集中仲裁方式和分布仲裁方式)和總線操作和定時(包括同步定時方式和異步定時方式)。
  • 考研指導:2010年考研數學複習七大問題及解答
    數學一、二、三的難易程度有所差別,目前已有不少同學展開了考研數學複習的準備,也有不少同學還在考察與了解信息中,尚未展開正式的複習,為了幫助心中存有疑惑的同學釐清思路,文都教育集團數學教研中心結合曆年來考研數學的考試與複習情況,總結了八大問題並一一做了解答,相信能幫助更多同學清楚複習的目標和方向、內容,從而輕裝上陣。
  • 高考地理一輪複習指導
    二、時間與效率  考生一定要有時間與效率意識,即訓練做題的時間意識與知識點複習的時間意識。崔用亮建議備考考生按照目標制訂計劃,比如這周完成哪個章節哪個知識點的學習,一周過去以後,對複習計劃和複習效果做一次梳理,並針對薄弱環節制定下一階段的複習計劃。
  • 高考物理複習:要注重概念 正視實驗
    在高考物理複習中,許多人認為多做習題才合算,抓基礎知識會吃虧,這是片面的。高考物理試題有三個特點:①強調基礎;②著重說理;③加強實驗。在今年的複習中,這些特點仍然不能忽視。因此,我認為,複習要狠抓基礎知識,抓能力,加強實驗基本訓練。
  • 2019中考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地理教學過程複習指導方法 初中地理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探究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愛國主義情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
  • 2019中考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環複習指導
    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環複習指導 一、課標的要求 課標中對本節的要求是「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主要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分析這條標準,與舊教材的教學要求有些不同,要注意把握如下幾點: 1.舊教材一般將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範圍分為海陸間循環(又稱大循環)、陸上內循環和海上內循環三種。
  • 理綜高考複習衝刺:瞄準中檔題 複習有側重
    就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三大類題型,曹老師為同學們分別提供了極具針對性的複習建議:  1.選擇題:熱學、光學、原子物理、機械振動機械波綜合性低,結合做過試題對課本進行系統歸納,力爭過關;整體與隔離法、電場磁場中力和運動、功能關係、天體運動、電磁感應結合圖象等問題面較廣,對基本概念、知識點和方法進行複習;做不定項選擇題注意選項間的相互暗示及對立關係,對不能確定的選項寧漏勿錯。
  • 2019年中考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2019年 世界地理複習指導 第二部分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陸地 1.海陸分布 ?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知道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係。 (二)氣候 1.天氣 ?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並能正確運用。 ?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
  • 初三化學期中複習範圍和要點
    西安中考網10月24日  初三化學期中複習範圍和要點。   初三化學期中考試範圍: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第三單元  自然界中的水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複習指導:   1、認真看書,歸納前四單元基礎知識,可參考下面提綱,要求每個知識點內容必須準確理解記憶。
  • 教師招聘備考指導: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相關概念的辨析
    教育目的與教育制度是教師類考試中教育學部分的重點複習章節,有些教材和參考資料將這兩個部分合併為一個章節,有些則將兩者分開為兩個章節。而不管如何編排,不少考生反映在複習這些內容時特別容易造成混淆,歸根結底在於不管是教育目的,還是教育制度,都涉及到諸多的相關概念,而對於這些概念的理解與區分又是學習教育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考試命題的重點。
  • 教育面對面:2014高考物理考複習策略指導
    離高考還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2014年高考物理應該怎樣複習,如何有策略、有針對性來備考?《教育面對面》2014北京高招諮詢節目邀請到首師大附中高三物理名師,海澱區骨幹教師,聚智堂首席講師徐建烽老師,為同學們進行2014高考《物理考試說明》解讀以及複習備考策略指導。
  • 一輪複習這樣學,至少提高60分!高一高二也要看
    這個建議很容易被人理解成把試題分類,按試題的一些特質歸納解題套路。這種做法在新高考面前是低效率和不穩定的。首先我們應該每做一道題就對這個題考查的知識以及知識的理解方式做一個歸納。其次我們每複習完一章,都應該拿出一張紙寫一下本章知識結構:包含概念的內容,概念的聯繫,公式,公式的變形,在具體問題中理解與結論等等,並儘可能的註解上每一個在習題中得到的知識理解。
  • 2017考研數學:複習指導之反常積分
    從2009年開始,考研數學大綱幾乎沒有任何變動,通過對歷年真題中對於反常積分的考查研究發現這個知識點是每年必考的,有些比較簡單題目直接根據反常積分的概念進行計算和判斷其斂散性即可,但是對於有些較為複雜的題目,
  • 名師李英男指導2015考研數學線代複習
    一、注意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及基本方法的複習 很多考生在複習過程中經常忽略基礎的重要性,總是針對一些難題、偏題、怪題進行訓練,但是我們從歷年真題上就可以看出,對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才是考研數學的重點,真題中所謂的難題也都是在基礎概念、基本性質及基本方法上進行加深的,很多考生由於對這些基礎內容掌握不夠牢固,理解不夠透徹,導致許多不應該失分的現象
  • 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分類、配置及特點
    但是,無論如何千變萬化,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多媒體教學環境  這類模式的共同特點是——教師實時參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多媒體計算機僅僅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由教師直接操縱。  1.
  • 2019中考化學第一輪複習方法初探
    因此,我們要把主要精力用於深入理解基本化學概念和實驗現象方面,突破重點,形成有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評價問題的基本能力。在學習中不要專做難題、偏題和怪題,急於求成。鑑此,我認為在初中化學複習中應重視第一輪基礎知識的複習,在複習時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