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多媒體教學環境分為「課堂教學模式」、「個別化自主式模式」和「遠程教育模式」三類,並對每一類模式的本配置和特點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等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使現代教育技術進入信息化發展新階段,成為21世紀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環境,也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重視。近年來,國內高校先後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教學環境。由於投入不同,配置各異,功能不一,因此模式、名稱也五花八門。
但是,無論如何千變萬化,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多媒體教學環境
這類模式的共同特點是——教師實時參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多媒體計算機僅僅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由教師直接操縱。
1.「多媒體示教室」(名稱不一)
配置——將帶有「集成控制系統」的多媒體計算機與各種視音頻設備(如大屏幕投影電視、視頻展示儀、錄象機,影碟機、錄音卡座、功放、話筒等)組合起來參與課堂教學。
特點——這裡,多媒體計算機僅作為教學手段,主要用來集中控制視音頻設備、發布各種教學信息。教師在多媒體教室可以使用教學所需的任何教學媒體(如幻燈片、投影片、圖片、實物、模型、錄音帶、錄象帶、光碟、CD-ROM、計算機軟盤等),來豐富教學內容。由於集中控制,操作簡便、直觀,且教師還可以通過人機對話,調用各種教學資源。由於這類多媒體示教室的規模可達200-300人甚至更多,投資相對較少,但收益面廣,又能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銜接,應此使用普遍。當然,多媒體計算機只由教師控制,不接受學生的反饋信息。
適用——多媒體課堂教學、專題講演、學術交流、報告會等。
2.「多媒體語言學習系統」
配置——在傳統語言學習系統的基礎上。增加多媒體計算機和所需的視音頻設備(如大屏幕投影電視、錄象機、影碟機等)。
特點——使用該系統,教師在機動、靈活地組織不同形式(如通話、節目傳送、兼聽、分組討論、個別輔導等)語言教學的同時,能讓學生在大屏幕(或自己的顯示屏)上看到與教學內容相配的文字、圖片或圖象,聽到聲音。生動形象的情景、清晰的語言,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加深理解。這裡,多媒體計算機除了控制功能,主要發揮教學輔助作用,如加上學習反應軟體後,即可完成考查、評分、統計、分析等功能。
適用——語言教學、語言培訓、語言考試等。
3.「網絡教室」
這裡所說的「網絡教室」,僅指將一間教室或幾間教室內的計算機連接起來,組成用於各種教學的獨立計算機網站,不是指其他區域網或國際網際網路。
配置——除了「多媒體示教室」的配置外,該系統還必須配有多媒體伺服器、電子白飯、每個(或二個)學生,應配置一套多媒體計算機終端。
特點——與CAI系統相比,該系統主要用於課堂教學。但由於受多媒體計算機終端套數的限制,教學規模不可能像「多媒體示教室」那樣機動。在「網絡教室」,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通過滑鼠、鍵盤,來演示教學內容,或命令「學生機」發送屏幕信息。學生可以以電子舉手的形式請求幫助、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巡視每個學生的屏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實時反饋對學生練習、回答的意見。既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
適用——多媒體課堂教學(特別是計算機教學)、計算機培訓、計算機考試、多媒體CAI課件交流、演示等。
二、「個別化自主式學習模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信息化教學護屏棄傳統教育中的「三中心論」,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使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了能力,「個別化自主式學習模式」多媒體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條件。
1.「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系統」
這是一種用多媒體計算機系統來幫助、替代學科教師發布、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配置——與網絡教室相同。
特點——在CAI統中,教師的職責是根據教學大綱編寫教學程序,製作或選用多媒體課件,並事先將教學內容、所需課件、練習甚至試卷等,都安裝在計算機上。學生通過人機互動,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師通過軟體起指導作用。該系統具有多種學習功能:學生可按自己的需要選擇課件;通過感官接受計算機傳遞的各種教學信息(包括文圖音像等),並利用交互手段處理教學內容——或略、或詳、或重複,直到理解並記憶:通過輸入設備(滑鼠、鍵盤等),回答計算機的提問,從中了解學生學習及掌握的情況;計算機又能根據學生的因答,作出判斷和反饋,如肯定、表揚或否定,用來激勵或鞭策學生努力學習:掌握、了解了學生情況,作出下一步教學決策——或繼續學習新內容,或重複老內容,或補習未掌握的內容,並提供更詳細易懂的資料。當然,CAI教學又可有各種不同的模式,但個別化、交互性是共同的特點。
適用——學生自學、複習、自測等。
2.普通「電子閱覽室」
或稱「多媒體閱覽室」,用於學生課外自學或複習。學生除了調看系統中的教學信息,還常常需要借用各種媒體的課件(包括CAI光碟、計算機軟盤、幻燈片、投影片、錄象帶等),在電子閱覽室自主學習,因此,一般歸學校圖書館管理。
配置——根據電子閱覽室不同的規模,配置相應套數的多媒體計算機(包括輸入設備、彩顯、耳機)。若需要看幻燈片、投影片、錄象帶,還得配錄像機、屏幕式幻燈機、監示器等。有的電子閱覽室還將這些計算機與整個圖書館網絡相聯,學生可使用網上資源。
特點——學生在這個開放型、自主式學習空間中,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用(或借用)相關的教學內容(或教學媒體),進行自學和複習。每人一座,耳機監聽,互不幹擾。
適用——學生自學、複習、自測等。
3.高級「電子閱覽室」
這是一種視頻點播系統,又叫「視頻VOD(VideoOnDemand)系統」。該計算機網絡,綜合了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數據壓縮、解壓縮技術)、網絡通訊技術、視音頻技術,能隨時為學生提供交互式視頻服務,即「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為21世紀的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現代化教學環境。
配置——「VOD系統」由視頻伺服器、光碟塔、集線器和若干工作站(用戶)組成。視頻伺服器是「VOD系統」的心臟,用於系統服務、課件庫管理和系統安全性保障。光碟塔用來儲存課件光碟,其實,就是課件庫。光碟塔可以支持多個CD-ROM驅動器,根據系統需要,還可以直接並聯若干光碟塔。若每一個塔支持8個驅動器,則7個光碟塔可支持56個CD-ROM驅動器。有的VCD系統,將許多課件存入大容量的硬碟,用以替代光碟塔,這種系統更快截、可靠。
特點——該系統具有多種功能:
點播授課——學生可在任一工作站,從「課件庫」中隨意點播自己需要的多媒體課件,達到網上教育的目的。它能在同一時刻為多個學生提供同一個課件。
電子閱覽——學生可隨時啟用「電子閱覽室」功能,調用所需的任何形式、格式的文本、圖片、圖像和多媒體課件,進行瀏覽、複習、自學、自測等。同樣,學生們可同時使用某一個內容,實現資源共享。
課件編輯製作——為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提供CD、錄音機、錄象機、VCD、掃描儀等文圖音像的編輯製作存儲工具。
課件上傳下載——提供合成打包工具,教師可將使用該系統編輯的多媒體課件合成為適合Internet網絡傳輸格式的文件,便於上傳下載,或提供單機播放,或網上傳輸到異地播放。
廣播教學——在多媒體教室或全校工作站,以廣播形式進行教學或會議。
遠程教學——通過Internet網,可實現遠程教學。
適用——主要用於學生自學、複習、自測等。教師也可利用該系統與其他設備、設施配合,編輯製作多媒體課件,開展遠程教學或舉行視頻會議。
三、「遠程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環境
目前,我國正從三個層面推進信息化教育。一是以多媒體計算機為中心的各種多媒體教學環境的建設與普及;二是組織上網,利用網上資源來進行學習;三是開辦遠程教育,提供廣泛的學習資源,不斷滿足社會終身教育的需求。如果說,本文前面講的良種「多媒體教學環境」屬於第一層面,那麼,「遠程教學模式」屬於第二、三層面。其共同特點是: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時空;突破了原來的學校概念(觀念);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1.第一層面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上網
配置——將這些「多媒體教學環境」與區域網、Internet網相聯。
特點——與區域網、Internet網相聯,雖然看起來與原來的多媒體教學環境相比變化不大,但實際上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邁進了一大步。教師、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可以調用網上的各種教學信息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實現視通萬裡、思接千載,使原來的教學環境如虎添翼,發揮更大的作用。
2.「Internet教室」
配置——根據所需規模,配置相應套數的多媒體計算機終端,並聯入「網際網路」。無條件的學校,甚至借用一條電話線、一部MODEM、一個IP位址,也能上網。
特點——這是一門專門讓學生進行上網練習、培訓的系統。學生可以在這裡學習各種網上知識,並遨遊「網際網路」、瀏覽網頁、WWW、FIP、TENET、收發E-MAIL等。
適用——學生上網學習、練習、培訓等。
3.「遠程教育系統」
這是一種利用多媒體通訊技術(如衛星傳輸、微波發射、有線電視網等)與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來實現教與學、實時或非實時交互式的聯繫,突破傳統教育的模式,打破教學時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的一種先進的教學形式。
配置——多媒體通訊設備(包括發送、傳輸、接收等)略。
主站遠程演播室——應配置多媒體工作站、專用伺服器、數臺攝象機、大屏幕投影電視、多媒體集成控制器、視頻展示臺、多臺監示器、電話、功放、音響、話筒等。
遠程教室——通常需配置專用伺服器、大屏幕投影電視、攝象機、電話、功放、音響、話筒等。用於計算機教學的高檔「遠程教室」,還應每位學生配備多媒體終端,並聯入「遠程教育系統」。
特點——該系統具有多種功能:
實時互聯——教師可利用該系統向所有遠程教室的學生「現場」上課:無論遠程教室有多遠,教師與學生都可以相互提問、對答;教師還可以組織在不同遠程教室的學生進行實時討論;管理中心也能當即對學生指導、幫助,回答提出的問題。
支撐自主學習——這是一種非實時的教學,學生可在遠程終端上,隨時利用資料庫(這裡指課件庫)來進行自學、複習,自我測驗,完成家庭作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擬教學實驗——學生可做系統模型和CAD等實驗。
網上教學管理——利用資料庫實現教學管理:遠程教學的課程介紹、課程表、學生手冊、成績檔案等,學生可隨時查詢有關情況;可收集、綜合各地遠程教室的基本信息,並進行調整、修改、補充。
適用——適用於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終身教育。
各種多媒體教學環境雖然配置不同,特點各異,但它們都為教學信息組織的非線形化、信息處理數位化、信息存儲光碟化、信息傳輸網絡化、教學過程智能化、學習系統系列化創造了條件。因此,可以這樣說:「多媒體教學環境」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21世紀教育騰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