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毒?!教你分辨有毒無毒蛇......

2021-03-01 rlyl的自然世界

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蛇兒們各出奇招。有的蛇利用體色大做文章。強者以豔麗顏色震懾敵人,弱者則會模仿毒蛇的豔麗顏色矇騙敵人,予以敵人「顏色」。

這場自然界騙局,使我們常常把無毒蛇誤認為有毒蛇,望而生畏,敬而遠之。

就像無毒的翠青蛇與劇毒的竹葉青蛇,由於大家很難分辨它們,翠青蛇常常被人們無辜地劃到毒蛇範圍,很是可憐。

為了讓我們更好分辨翠青蛇與竹葉青蛇,這裡就從一些外形特徵介紹一下它們的區別:
1. 體型:竹葉青蛇全身可達60~90釐米;翠青蛇身體細長,體型中等,成蛇體長為80~110釐米;翠青蛇體型比竹葉青稍大。

2. 頭部:竹葉青蛇頭大,呈三角形,頸細,頭頂有細小鱗片;翠青蛇頭呈橢圓形,略尖,頭部鱗片大,和竹葉青蛇的細小鱗片有明顯的區別。

3. 眼睛:竹葉青蛇眼很小,瞳孔橢圓形,紅色或黃色;翠青蛇眼大呈黑色。

4. 身體:竹葉青蛇體背草綠色,最外側的背鱗中央白色,自頸部之後有白色側線,有的在白側線內又有一條紅側線,但也有無側線者。腹面淡黃綠色;翠青蛇全身平滑有光澤,體色為深綠、黃綠或翠綠色,頭部腹面及軀幹部的前端腹面為淡黃微呈綠色。

5. 尾部:竹葉青蛇尾較短;翠青蛇尾細長。


圖片看不懂?看看視頻吧

竹葉青蛇

翠青蛇(翠青蛇主要以蚯蚓為食)

下面是幾種同樣會被混淆的蛇,也和大家簡單介紹下:

1:下圖中所示蛇種為鎧甲蝮。

2:下圖中所示蛇種為綠曼巴(一種劇毒蛇)。

3:下面兩張圖中所示蛇種為灌棲蛇。

Author:CREEP-ER

Editor:rlyl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蛇的有毒無毒?
    而有經歷的老農,常常一眼就能區分出是不是毒蛇。那如何簡單分辨出毒蛇和無毒蛇?在鄉村不小心被蛇咬傷了該咋辦呢? 蛇依據其是否有毒,能夠分為毒蛇和無毒蛇,其中毒蛇又能夠依據其蛇毒類型分為神經毒、血循毒和混合毒。
  • 毒蛇,為什麼有的蛇有毒?蛇毒是怎麼來的?
    毒蛇也被一些人視為最美麗的動物之一,因為它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擁有色彩分明的體色,它們身體中的毒腺都可以分泌毒液,而這些毒液的毒性還可能因為季節的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但是,色彩一定不能作為判定蛇是否有毒的唯一依據,比如玉斑錦蛇和帕布拉奶蛇這兩種就是無毒蛇中色彩豔麗的代表。
  • 在蛇族無毒的能打過有毒的嗎?它不是蟒蛇,照樣秒殺毒蛇
    有句話叫「一地王錦蛇,十裡無毒蛇」,王錦蛇就是今天我們的主角。在有毒的蛇和無毒蛇的較量中,有毒蛇總是被網紋蟒、黃金蟒這類的大型蟒蛇壓製得死死的。還有人調侃作為蛇就應該憑肉體力量取勝,沒事「使陰招」像什麼話。
  • 蜈蚣有毒嗎?有多少條腿?
    那麼,蜈蚣有毒嗎?有多少條腿?一、蜈蚣有毒嗎?蜈蚣是有毒的。1、蜈蚣是五毒(蜈蚣、蛇、蠍、壁虎、蟾蜍)之一,既然是五毒之一,自然是有毒的,有毒部位為它的頭部的腳,其腳呈鉤狀,鉤端有毒腺口,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強,會造成疼痛但不會致命。
  • 自然百科:有毒的動物
    箱型水母是一種殺人水母,它長著很多觸鬚,最長的觸鬚長達3米。這些觸鬚裡,藏著幾千個毒針。人一旦被這種毒針刺中,根本無藥可救,幾分鐘內就會死亡。最近幾十年以來,澳大利亞平均每年有兩個人死於這種水母,基本上都是在海濱浴場遊泳時,被竄到浴場裡的箱型水母毒死的。
  • 廈門野外毒舌盤點:見到人不跑的,往往有毒(圖)
    導報記者向相關人士了解到,廈門野外可見的毒蛇中,咬人的主要是銀環蛇、眼鏡蛇和竹葉青。  咬人毒蛇銀環蛇、眼鏡蛇、竹葉青  救蛇愛心人士阿寶介紹,廈門可見的毒蛇主要有外地眼鏡王蛇、本地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腹蛇可以在廈門生存,但比較少,幾乎沒有。在野外咬傷人的,主要是銀環蛇、眼鏡蛇和竹葉青。  外地的眼鏡王蛇,矮、胖;本地的眼鏡王蛇,細、長,靈敏,兇,攻擊性強。
  • 蛇分為毒蛇和無毒蛇, 你知道它們有何區別嗎? 今天才知道
    它們分別是蜘蛛、蠍子、蜈蚣、毒蛇、蟾蜍。今天我們就聊一聊蛇這類生物吧。蛇這類動物一直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由於它是冷血動物,還給人一種渾身冰涼的感覺。其實,蛇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它的毒性。不過大家即使「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吧」?沒有見過蛇也都知道蛇是分為有毒和無毒的。那麼你們知道無毒的蛇和有毒的蛇究竟有什麼區別嗎?首先,它們的外形不同。
  • 它真的有毒嗎?
    而民間常說的五毒其實就是毒蛇、蜈蚣、蟾蜍、蠍子、壁虎這五種動物的總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最常見的壁虎會是五毒之一呢?它到底有沒有毒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壁虎到底有沒有毒?壁虎屬於蜥蜴目壁虎亞目壁虎科,現存的壁虎科下有31個不同的屬,950種不同的壁虎,它們廣泛地分布於世界各地(寒帶較少),其中在我國分布的壁虎超過了10種,最常見的有兩種:多疣壁虎和無蹼壁虎。其中多疣壁虎的身上有淺灰色的斑紋,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北方,而無蹼壁虎身上沒有斑紋,趾間沒有蹼,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
  • 杭州周邊有人被蛇咬傷 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嗎
    袁丞達是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的醫生,他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醫院每年收治的毒蛇咬傷病例在700~800人,傷者基本都是周邊農民,一般是在田間、山林幹活的時候被有毒蛇類咬傷。」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專家金偉告訴錢報記者:「浙江有毒的蛇其實很少,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家也都知道『打草驚蛇』,蛇又喜歡在夜間活動,一般我們發現它之前,它已經逃跑了。
  • 這種「跳跳糖」有毒!一招教你識別…
    這種「跳跳糖」有毒!一招教你識別… 2020-06-13 0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毒液驚人發現:牙形蟲是最早有毒動物
    當它受到體型更大的魚,或者漁民的捕撈時,它們頸部的脊刺會突起,刺入對方的皮膚導致輕微的疼痛。令科學家感興趣的是,隨著鯰魚的成長,它們的毒腺將越來越小,這說明鯰魚的這種防禦機制主要存在於年輕的鯰魚。>  通過分析牙形蟲的牙齒化石殘骸,近期古生物學家認為牙形蟲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毒動物。
  • 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區別是什麼?一條蛇能纏死人嗎?
    有毒蛇和無毒蛇的區別是什麼?一條蛇能纏死人嗎?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三千多種蛇類,而這裡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無毒蛇(約1500種以上)。顧名思義,從身體構造的層面來說,有毒蛇和無毒蛇最大的區別就是身體內有沒有毒腺結構。由於無毒蛇不具備可導致其他生物直接死亡的毒液,所以,有毒蛇和無毒蛇在攻擊和防禦方面都在明顯的區別。有哪些特徵可作為蛇有毒或五毒的區分要點?
  • 毒物史話|世界上有毒的動物不含蝙蝠?
    從無脊椎海洋動物、節肢動物到脊椎動物,甚至哺乳類動物中的地鼠和鴨嘴獸也屬於有毒動物,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由動物產生或本來具有的用來捕食或自衛的有毒物質稱為動物毒素(Animal Toxin),這些毒素多數為大分子量的類似蛋白質的物質,通過身體接觸、咬傷或者經口腔進入而發生中毒。自有人類以來,有毒動物就和人們的起居飲食、勞作活動密切相關。
  • 蛇有毒都逃不過蜜獾,獅子魚有毒也難逃「水中蜜獾」獵殺
    看著水獺吃的這條海魚全身色彩明麗,大自然中一直都有這樣說法「顏色越鮮豔的就越毒」,這條海魚叫獅子魚,學名是蓑鮋,既然叫獅子魚就知其不簡單,獅子魚是處於珊瑚礁環境中食物網的最高級別,主要以甲殼類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最讓人害怕的是獅子魚還有毒,所以很少動物敢吃它!
  • 竹節秋海棠有毒嗎?它對人體有害嗎?
    竹節秋海棠產自巴西,又名慈姑秋海棠,是多年生小灌木,每年的4-11月為它的花期,花朵豔麗而奪目,讓葉子翠綠清新,就讓人賞心悅目。那它是否有毒呢?「小朵嬌紅窈窕姿,獨含秋氣發花遲。暗中自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褥知。」
  • 為什麼有毒的動物不會把自己毒死?
    或者應該問,有毒動物是如何不受自己的有毒分泌物的傷害的呢?通過研究發現,它們一般有兩種方法保護自己:常見的昆蟲——椿象,俗稱「放屁蟲」,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放出臭屁。毒蛇則會把毒液儲存在一個特別的隔間中,這個隔間只有一個出口——牙齒,毒液在蛇咬住敵人時通過毒牙,進入獵物或者獵食者的身體。蛇還會採用第2種辦法:建立生化抗性,也就是產生抵抗毒性的能力。響尾蛇和其他類型的毒蛇會製造特殊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和血液中的毒液結合可以解除毒液的毒性,就好像自己會產生解毒藥丸一樣。
  • 壁虎真的有毒嗎?被壁虎咬傷真的無藥可救嗎?
    不過從狹義上說,壁虎是單指壁虎科壁虎屬下的物種(壁虎科下有61個屬),其中在我國分布的壁虎屬有12種左右,最常見的就是無蹼壁虎、多疣壁虎這兩種。從外觀上看,多疣壁虎體長在11公分左右,體色以灰褐色為主,背部和四肢有褐色的橫向斑紋,尤其是背部完全被密集的粒鱗覆蓋,其中明顯比粒鱗大的就是它的疣鱗,而它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 《有毒》:控制意識是天方夜譚?扁頭泥蜂的超控術顛覆你的認知
    在作者看來,每一種毒物的出現並不是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恰恰相反,它代表了生命的另一種機會。地球的致命毒物遠遠比你想的有趣。作者探索過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毒動物,她將帶領我們一起了解毒液的演化,毒物的運作方式對人類的影響以及毒液為何具備改變當代生物化學和醫學發展的非凡潛力。
  • 三角形頭的蛇一定有毒嗎 五步蛇真的會五步倒嗎
    袁丞達是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的醫生,他告訴記者:「醫院每年收治的毒蛇咬傷病例在700~800人,傷者基本都是周邊農民,一般是在田間、山林幹活的時候被有毒蛇類咬傷。」  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動物專家金偉告訴記者:「浙江有毒的蛇其實很少,蛇類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大家也都知道『打草驚蛇』,蛇又喜歡在夜間活動,一般我們發現它之前,它已經逃跑了。
  • 如何判斷有毒植物?誤觸有毒植物如何降低傷害?速看→
    比如毒蛇、蜘蛛等動物就可以分泌毒液來保護自己,或是捕食獵物。而有些植物也能分泌出乳白色的汁液,坊間傳言這類植物同樣有毒。那麼,帶有乳白色汁液的植物真的有毒嗎?究竟該如何辨別流出白色汁液的植物是否有毒呢?專家表示,這個問題對於一般人來說比較難,因為必須要有一定的植物學基礎,比如夾竹桃科、大戟科就有很多有毒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