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雞豬魚蒜,逢著便吃;生老病死,時至則行。」
對於死亡,任何人都無法做到處之泰然。雖然說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是對於死亡的畏懼地鐫刻在每個人的骨子裡的一種恐懼。畢竟人死如燈滅,死了以後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之餘宗教宣揚的再入輪迴或者以另一種姿態迎接新生,那些也不過是人們編的瞎話。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心臟停止跳動後,血液循環就會停止,隨後大腦徹底死亡,直到人體徹底失去意識,最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身體開始腐敗直到化為塵土,回歸自然。
作為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人生歷程,與其在恐慌中迎來自己的終結,倒不如看開點,坦然面對。只當成人生旅途的終點,當成一場不會甦醒的永眠,如此,在心理上也會更容易接受一些。不久前,英國發明了一種安樂死過山車就是讓一些無法坦然面對死亡的人們,更好地接受死亡。而它的出現,也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於安樂死的認知,可以讓身患絕症喪失生命意志的重病患者在遊戲中迎接生命的終結。雖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令人在高達3600公尺的高空轉一圈,結束後,病患就會迎來死亡。是不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呢?
01
要知道,生命是人最寶貴的財富,只有活著才能創造奇蹟與享受生活。也因此,每當有新生兒誕生時,人們都會送上最真摯的祝福。畢竟他們的出生,代表著父母生命的延續。但是,每當親人離去時,人們也會陷入悲痛,而他們的離開,也代表同我們永遠的天人永別。
生活在如今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除了在努力創造拼搏生活以外,一些人也開始注重保養,通過改善飲食,定期檢查,合理運動,等方式延長生命。不過,作為每個人都註定逃不掉的過程,人們也開始以各種方式面對死亡。
除了正常的生老病死意外,意外事故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方式。若是意外離去,悲痛的同時,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也會漸漸撫平傷痛;換做無藥可救的病患,對於藥石無用的他們而言,活著承受的痛苦要更令人難以忍受,經歷病痛的折磨,他們甚至會尋求死亡作為解脫。
進來就有這樣一種新型的迎接死亡的方式,它的出現可以令失去求生意志的人們不再遭受苦難,通過乘坐過山車就可以迎接死亡。作為一種遊戲,它的方式可能會讓人們更容易接受一些。
02
最初,這種乘坐過山車安樂死的方式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朱裡昂納斯.烏邦納斯構思而來的。安樂死這種方式,最初便是通過將一種藥劑輸入人體內這種方式使得病人免遭痛苦,安靜地死去。
在20世紀初,就已經提出了安樂死的概念了。最早實行安樂死的地方就是1906年美國的俄亥俄州。而安樂死的出現,也讓許多飽受病痛折磨的人免受病魔侵蝕,不再遭受痛苦。有利有弊,安樂死的出現,也給了許多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據悉,1938年,希特勒就以安樂死的名義殘害了20多萬人。也因此,安樂死成了人們心中的禁忌。
由於許多人認為安樂死違背了人道主義,引發了社會熱議。但是安樂死這種概念還是延續了下來。也因此,英國此次發明安樂死過山車才會引起人們這麼大的反應。在大眾心裡,安樂死就是通過注射一些藥液讓病人無痛死去,但是英國的這種過山車安樂死並沒有任何化學成分的參與。
它本身的設計就是一種巨大的環形軌道,最高處距地面可達3600英尺。而它的原理便是通過急速俯衝,使得患者大腦缺氧,最後窒息而死。而當一名無藥可救的患者選擇了這種方式,就會在三分鐘內走完整個流程,到最後抵達地面時,本人已經成為一具冰冷的遺體。此外,這種安樂死在爬坡前會有一段緩衝階段,若是病患後悔,隨時都可以終止。
在沒有到達至高點時,患者都可以通過手邊的一枚紅色按鈕停止整個機器的運動,隨後工作人員就會操縱過山車話緩慢退回起點。設計上也算相對人性化了。
03
雖然民間對於英國的這種新型安樂死爭議頗大,不過這種方式的出現也是現代人坦然面對死亡的一種新觀念。要知道,許多患不治之症的患者,與其經歷痛苦的化療,備受折磨後死去,倒不如一開始就來個痛快。
作為一種新型的安樂死方式,英國的這種過山車也算是一種讓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畢竟讓患者能在遊戲中死去,相對而言,心理負擔會小許多。也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萌發了對生命的熱愛,最終選擇積極地同病魔鬥爭。畢竟即便已經開始運行,只要不是俯衝而下,前半段都可以做到隨時終止。
結語
相比在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醫學技術可以攻克越來越多的疑難雜症,即便是有不治之症,也能研發出更好的方式令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而這也成為如今人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實不論哪種方式,歸根結點,都是為了能夠讓人們更容易接受死亡,而不是在痛苦與焦慮中迎來生命的終結。
引用文獻:
《世說新語·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