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可怖卻不可避,通常人們接受死亡的方式無外乎這幾種:疾病、衰老、刑罰和意外。而如今人們在設法挽救生命的同時,也在優化死亡:比如因疾病而想要放棄生命的人,從早期痛苦死去到現在可以注射藥物沒有任何感覺的靜靜死去;再比如接受刑罰從槍決到了注射藥品,「安樂死」的出現讓死亡越來越「人性化」了。
「安樂死」法案最早出現於1906年的美國俄亥俄州,其發展存在頗多爭議,但如今人們更願意接受它的價值,而且絞盡腦汁地將這種死亡方式進化到最優。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有位名叫朱裡昂納斯.烏邦納斯的博士,他想出了一種獨特的安樂死方式——安樂死過山車:意為讓將死之人享受生前最後一次刺激。
安樂死過山車主要是為身患重病的患者服務,它不同於電影《死神來了》中那種普通的遊樂用過山車。這種過山車設計的軌道最高處可達1600英尺(約487米)高,而且有7個大轉環,從開始到結束過山車要跑3分鐘。它的原理是讓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通過多次從高處向下俯衝,讓體內血液迅速朝下衝造成迅速缺氧、感官模糊到最後窒息死亡。不過患者是有反悔的餘地的,在過山車啟動後向上升的過程中,患者可以按下身邊的紅色按鈕讓過山車停止前進並返回原點。這一留餘曾讓不少患者突然發現了內心那求生的欲望,從而有了信念繼續對抗病魔,想要活下去。
設計初衷安樂死過山車是給人在生命的最後帶來刺激快樂的體驗,但英國頂級大腦專家仍然認為它會讓死者更不舒服,因此飽受爭議的它一直沒有被設計出來,還只是英國研究者理想狀態中的過山車。雖然它仍然存在質疑,但它的構思對於傳統安樂死而言確實是一大進步,不僅能服務於有特殊需求的患者,還能在死亡邊緣上讓患者更冷靜地直觀自己的內心,重拾活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