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只需3分鐘,下來後已成了冰冷的屍體

2021-01-07 以史明今

前言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

自古以來」死亡「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古人一直很忌諱」死「這個字,因此創造出許多描述死亡的詞彙,《禮記·曲禮》中記載到:」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顯然身份高低的不同,對死亡的別稱也不同,但上至帝王諸侯,下至平民走卒,無論生前是善是惡,是富是貧,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終都會走向死亡的結局,也算得上殊途同歸了。

不過並不是所以人都能夠安享晚年,無病而終,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不幸的人因為疾病提前離開人世,對於身患絕症的人來說,有的時候死亡並不一定代表著痛苦,反而是一種解脫,因為他們一直遭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甚至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 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好似不管賴活著」,就算活得再痛苦,起碼活著還有希望,但死了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這句話一向被人們拿來勸解那些一心求死的人,也正因為如此,安樂死成為了引起人們頗多爭議的話題,顧名思義,其實古希臘的很多哲學家都提出了安樂死的理論,並採取了行動。「安樂死」就是在病人或者親人的要求下,讓人無痛苦的死去,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表達了自己對安樂死的贊同,他認為這是一種「 解除無法治療的痛苦的一種辦法」。

安樂死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關於它是否合理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很難想像「安樂死」這樣的字眼有一天能夠和「過山車」產生聯繫,畢竟人們提到過山車就會聯想到遊樂場,一方面是人間樂園,充滿歡聲笑語,一方面是生與死的沉重討論,連在一起怎麼看怎麼奇怪,偏偏有人把兩個毫不相干的事物結合起來,設計出了「安樂死過山車「。

一、安樂死的發展史

由於受到宗教的影響,很大一部分人覺得,生命是神賦予的,所以什麼時候死亡也是神決定的,人不能自殺,否則就算死了也要接受懲罰,就比如說在佛教裡自殺就是一種罪,所以安樂死在歷史上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20世紀30年代左右,安樂死重新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甚至人們自發組織起來成立自願安樂死合法化委員會,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這個組織的目標是什麼。

但說起來安樂死就是自殺的一種,只不過相比其他方式,這種方式更加溫柔,但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法律問題,比如說,如何證明患者是自願安樂死的?萬一有人實施犯罪,豈不是能夠通過安樂死逃避懲罰?這些問題不得到解決,肯定是不能讓安樂死合法化的,畢竟人心狠起來,安樂死就會成為法律上的一個巨大漏洞。

即便如此,荷蘭還是在1987年通過了安樂死合法化,成為了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當然了這其中有嚴格的法律限制,後來一部分國家也陸陸續續通過了安樂死法案。既然這些國家通過了安樂死合法化,那麼首先考慮的就是患者的感受,最重要的便是必須沒有同感,而且時間要短,在幾十秒內就要結束,同時還要顧及到親人的感受。

二、過山車安樂死

在上述條件的基礎上,我們再來看安樂死過山車,首先過山車是一種具有刺激性的娛樂設施,很受年輕人歡迎,那種有驚無險的快感可以充分釋放人心中的壓力,同時這也規定著有心臟方面疾病的人是不允許完過山車了,否則一個承受不住就有很大可能交代在上面,這樣的事情並不是沒有發生過。

所以很多人就會問了,難道安樂死過山車是專門為有心臟疾病的人準備的?否則心理承受力強的人坐上去豈不是一點事情都沒有?當然不是的,安樂死過山車第一個特點就是足夠高、足夠繞,這種過山車最高點可達487米,另外還有7個迴環,讓人在在最高點猛烈下墜後緊接就要經歷刺激的旋轉迴環。

據設計師烏邦納斯介紹,他設計的這款過山車並不是沒有科學原理的,而且原理相當簡單,當旋轉達到一定速度是,人就會產生供氧不足的感覺,漸漸的大腦因缺氧而停止工作。烏邦納斯畢業於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他在遊樂園工作的時候就產生了設計一款安樂死過山車的想法,原本他計劃是人在經過第一、二個迴環時就能夠在刺激中離開人世,後續的幾個迴環只能增加保險行,免得有人成為」不幸的「倖存者。

三、中途後悔怎麼辦

安樂死是一種帶著解脫性質的選擇,因此烏邦納斯覺得既然有人覺得安樂死是可以合法的,那麼為什麼不在人生最後幾分鐘內再感受一次快樂,就讓安樂死過山車成為生命中最後一次瘋狂,讓死亡變得更加有意義。雖然烏邦納斯不斷強調這種死亡是沒有痛苦的,不過有專家認為,這種讓大腦缺氧的方式只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相比於其他的安樂死方式,這或許並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安樂死過山車和其他的安樂死方式相比,時間是會長一點,大概在一分鐘左右,對於追求無痛速度的人來說,確實久了一點,但它給人留下了兩分鐘的考慮機會,這也是安樂死過山車其他方式與眾不同的地方了。總共三分鐘的過山車,其中兩分鐘都是在緩慢的爬行,這段時間上面的人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或者在仔細考慮考慮,到底要不要這麼做。

看著地面的事物離自己越來越遠,自己離死亡也就越來越近,等到了頂點的那一刻就和死亡只有一線之隔,難免會有人退縮,這也無可厚非,原路返回就可以,接下來就好好地享受餘下的生活,至於確定迎接死亡的,就按下手中按鈕,從生到死,決定權一直都在自己手中。有句話說得好」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無論以什麼樣的姿態面對死亡,只要世間還有人記得他,記得他所作出的貢獻,那麼他就始終活在人們的記憶裡。

引用文獻

《古詩十九首》

相關焦點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3600英尺高空轉一圈,回來已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30年後英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自願安樂死協會,不過很多民眾認為這不過是披著「合法殺人」的外衣,因此非常反對。此外信仰上帝的人也非常反對,認為人類的生命是上帝賜予的,因此不可以自主剝奪。在1938年時,希特勒利用「安樂死」這一名號無情地處死了20多萬人,帶給了「安樂死」很大的負面影響,不過還是有人很支持安樂死,有尊嚴地死去總比「生不如死」的境況要好。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3600英尺高空轉一圈,3分鐘回來已是一具屍體
    每個人都是由生到死的一個階段,有些人一生可能不會經歷什麼病痛,所以順順利利地過完了一生。這也算是非常幸福的。很多人都會在晚年的時候患上疾病,整個人過得非常的艱難,並且非常的痛苦。死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沉重的一個話題。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的是安樂死這樣的一個問題。
  • 全球第一個安樂死過山車,坐上去轉3分鐘,下來已成一具僵硬屍體
    不過到了最近的一段時間,卻還真有人,試圖將過山車打造成一場死亡的體驗,一名叫做朱裡昂納斯·烏邦納斯的小夥子,設計出了全世界首個「安樂死過山車」,在上面轉3分鐘,回來時已成一具僵硬屍體,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烏邦納斯是立陶宛人,如今就讀於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在互動設計系攻讀博士,實際上這個有些滲人的計劃,烏邦納斯在很久前,就開始有了想法。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3600英尺高空轉來回僅要3分鐘,回來屍體已涼
    只當成人生旅途的終點,當成一場不會甦醒的永眠,如此,在心理上也會更容易接受一些。不久前,英國發明了一種安樂死過山車就是讓一些無法坦然面對死亡的人們,更好地接受死亡。而它的出現,也徹底打破了人們對於安樂死的認知,可以讓身患絕症喪失生命意志的重病患者在遊戲中迎接生命的終結。雖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令人在高達3600公尺的高空轉一圈,結束後,病患就會迎來死亡。是不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呢?
  • 生命最後的快樂: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就成為冰冷的屍體
    1930年安樂死被大肆宣傳喝廣泛推行,但這次風行卻不是單純地為病人考慮,而是納粹德國為實現自己贊絕人寰的滅族政策而做出的政治宣傳與藉口。1935年英國第一個成立自願安樂死合法化委員會,緊接著美國、法國、丹麥、挪威、瑞典、比利時、日本,甚至在天主教徒眾多的義大利和西班牙也都出現了自願安樂死協會,但這些都是民間組織,他們的提議均被否決。但民間關於安樂死的呼聲,越來越高。
  • 英國安樂死過山車:1600英尺高空轉7圈,3分鐘後已是一具屍體
    而如今人們在設法挽救生命的同時,也在優化死亡:比如因疾病而想要放棄生命的人,從早期痛苦死去到現在可以注射藥物沒有任何感覺的靜靜死去;再比如接受刑罰從槍決到了注射藥品,「安樂死」的出現讓死亡越來越「人性化」了。「安樂死」法案最早出現於1906年的美國俄亥俄州,其發展存在頗多爭議,但如今人們更願意接受它的價值,而且絞盡腦汁地將這種死亡方式進化到最優。
  • 世界上第一個安樂死過山車,坐上去轉一圈,下來就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正是因為人們有著這樣的思想和態度,安樂死施行起來才困難重重。但是事實上,有些癌症病人到了晚期時候需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有些人為了擺脫這些痛苦,懇求醫生給自己注射一些致死的藥物。早在1935年的時候,英國就成立了一個自願安樂死的委員會。三年之後,美國也出現了類似的組織。這些民間的組織都想通過自己的力量迫使政府改變對安樂死的看法。
  • 世上唯一的安樂死過山車,在上面轉一圈,下來已成一具冷冰的遺體
    但是另一種觀念認為人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死,而植物人更不算天然的生命,只是技術下的產物,讓他們安樂死實際上是停止製造人工的生命。除此之外,安樂死還會用在剛出生不久有嚴重缺陷的嬰兒身上,他們認為這是幫助他們停止低質量的生活。正在安樂死本身該不該存在被人熱議時,有一個設計師竟然設計出了安樂死過山車。這個人叫做朱裡昂納斯·烏邦納斯,是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的一位博士。
  • 世界首個安樂死過山車,坐上去轉一圈,回來已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人們為了減少逝者的痛苦,便提出了安樂死這一說法。安樂死指的是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者是使用藥物,好讓病人無痛苦的離去。但安樂這一說法頗受爭議,有人認為受到必死折磨的病人,不用人工強行延長生命為好。只要讓他安然、舒服的離去就行,當然,這需要病人自己同意。但也有人認為,活著總比死了好。雙方各自都有說法,不過就在他們激烈討論安樂死可不可行時,有一個人研究出了安樂死的新型方法。
  • 世界首個「安樂死」過山車,坐一圈僅需3分鐘,回來已是一具屍體
    對於過山車,絕大部分人的理解都僅僅停留在遊樂場中,畢竟過山車可是遊樂場中最受歡迎的遊戲項目。毫不誇張的說,遊樂場中等待玩遊戲的隊伍中,過山車的隊伍永遠是最長的。由此可見,過山車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遊戲項目。然而,最近有一個科學家卻提出了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想法,那就是製造一個「安樂死過山車」。
  • 全球第一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再下來,已經變成一具僵硬的屍體
    但是這一思想一直被崇尚神明和生命的宗教教徒們所反對,在基督教的信仰裡,安樂死的做法是對神靈的褻瀆,會引發報應的,同時安樂死也引發了人們在倫理上的思考,於是只能一直存在與思想中。 在發達開明的現代,安樂死又一次的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前,並且慢慢的被接受了。
  • 安樂死過山車!你知道嗎?
    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在大家的印象中,安樂死一般都是借力於藥物來實現,但是這樣一直存在爭議,就是這樣利用藥物安樂死是否合法。但是在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就不存在這樣的爭議。它突破傳統的接受死亡的方式,甚至打破傳統安樂死的方式,讓患者在一場刺激的遊戲中告別生命。選擇這種死亡方式的患者,坐上過山車去3600英尺高空轉一圈,等過山車回歸終點之後,患者的生命也宣告結束,變成一具冰冷的屍體。
  •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歷時三分鐘,幾乎無人活著下來!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歷時三分鐘,幾乎無人活著下來!一直以來人類都擺脫不了生死病死,它漸漸成為一種常態。人從幼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到老年,身體的各個器官都會逐漸衰竭,等到老年的時候,還經常出現多種疾病,為了讓自己體面的過完一生,往往很多人都會選擇安樂死。
  •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僅三分鐘,回來後將失去意識!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僅三分鐘,回來後將失去意識!死亡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終結,每個人面對死亡時,內心都有控制不住的恐懼,任何人都畏懼死亡,就算痛苦的活著也比死去了好。無論是誰對生命都有眷戀,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中亙古不變的定律,每個人都要經歷的。
  • 世界上最恐怖的安樂死過山車,沒人能活著下來,三分鐘終結生命
    過山車這款安樂死過山車,是英國的朱裡昂納斯-烏邦納斯設計創造的。過山車的運行時長為3分鐘,與普通的過山車一樣,啟動後緩慢上升,直升到487米的高空,再以最快的速度下墜,3分鐘內經過車道上的七個迴環,就會回到起點,3分鐘的行程也就算走完了,這是一個瘋狂的死亡旅程,讓人心驚膽戰!
  • 400米高空的過山車,能讓人3分鐘安樂死,中途後悔了咋辦?
    無論是意外導致死亡,還是病痛不斷折磨,都無法被人們接受,「安樂死」的特殊方式應運而生。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經制定了有關安樂死的相關法律,在本人具有強烈意願的情況下,某些機構擁有合法的權利幫助他進行安樂死的相關操作。相對於痛苦的自殺行為,安樂死似乎更加符合一些已經失去生活希望、迫切渴望擺脫痛苦的人們的想法。然而在一部分國家中,安樂死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
  • 安樂死過山車,3分鐘就能結束生命,要是中途後悔了還有餘地嗎?
    文/行走天涯安樂死過山車,3分鐘就能結束生命,要是中途後悔了還有餘地嗎?死亡是每個人一生當中必經的一個過程,但是有一些人是自然走到死亡的終點的,而有一些人可能因為承受不住生活的壓力,最終自主的結束了生命,還有一些人可能是因為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了,無奈才選擇死亡。
  • 世界上首個安樂死過山車,期間還能反悔,可惜至今未實現!
    人的一生非常短暫,當心跳停止的時刻,就沒有牽掛了,人死後都要下葬,這是對屍體的一種尊重。就比如兩個相戀的人陰陽兩隔,經過時間的洗禮總會淡忘。在生命結束的那個時間,很多人都遭受精神和軀體的折磨,比如很多病人,他們每日與病魔抗爭,病痛讓他們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為了減少這些人的痛苦,醫學界上提出安樂死這一說法,安樂死是指無法救治的病人才會使用的藥物,它可以讓病人毫無痛苦的離去,但這種方法並不提倡。只要病人同意就可以使用,也有人認為活著總比死去了好,畢竟活著就會有希望,所以安樂死受到很高的爭議。
  • 安樂死新方法,不需要服用藥片和注射藥物,乘坐3分鐘過山車即可
    由於中西方存在諸多文化上的差異,因此不少在西方國家允許的行為或現象,在我國是不被允許的,例如安樂死。安樂死指的是接受者因為生理疾病或者心理疾病原因,不想繼續受到疾病的折磨,提前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結束生命的方式和普通意義上的自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在法律層面上並非所有國家都同意這一做法。
  • 英國設計師提出安樂死新方法,坐過山車即可完成,過程極其刺激
    大多數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生、老、病、死,在「生」和「老」上我們所能掌握的主動權並不多,因為生命是父母給予的,由不得自己選擇。而衰老是自然界演變的普遍規律,無法逆轉。但也不能將所有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看作是「自殺」,因為有些身患重病的患者在生命盡頭確實不想再經受痛苦,於是會選擇「安樂死」。世界上已經有多個國家通過法律將安樂死規定為合法的,因此國外也出現不少提供安樂死的服務。目前,最為常見的安樂死辦法是接受者服下或者注射致命藥物,然後逐漸陷入沉睡,最後離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