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西方存在諸多文化上的差異,因此不少在西方國家允許的行為或現象,在我國是不被允許的,例如安樂死。安樂死指的是接受者因為生理疾病或者心理疾病原因,不想繼續受到疾病的折磨,提前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結束生命的方式和普通意義上的自殺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在法律層面上並非所有國家都同意這一做法。
常見的安樂死方法是工作人員徵得接受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後為其準備結束生命的藥物,接受者服下藥物之後逐漸走向生命的盡頭,在這個過程中他並不會感受到痛苦,而是以安詳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但也有人腦洞大開,構思出讓接受者乘坐刺激的過山車來代替服用藥物,這個人就是英國一位設計系博士朱利昂娜斯。
根據朱利昂娜斯的描述,他將他的設計命名為「安樂死過山車」,做完全程需要三分鐘左右的時間。接受者在這個過程中會經歷7個360度旋轉,一個高達487米的俯衝等等,這簡直就是長隆歡樂世界中垂直過山車和十環過山車的結合版。不少網友得知這樣的設計紛紛表示這是在勸生者珍惜生命的吧?
在由該設計產生的諸多問題中,關注度最高的是:如果接受者中途後悔了,是否還會繼續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對此朱利表示,如果當事人在乘坐過程中改變了想法,那麼他可以按下座椅側邊的暫停按鈕。只要該按鈕被按下之後,過山車就會立即停止,並且緩緩退回到起點處。
這樣看來,這項設計所起到的作用還真的可能是對想要接受安樂死的人進行勸退,雖然達不到接受者最後的目的,但至少給他一次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然而也有學者不認同朱利的設計,因為有研究表明人在持續受到刺激時,大腦並不會分泌出可以調節愉悅心情的激素,反而會讓人產生頭暈目眩、噁心等症狀。
對於承受不了刺激的人來說,安樂死過山車的設計確實不夠人性化,它給接受者造成的痛苦遠遠高於一塊藥片。當然這目前只是一個構思而已,估計該設計能夠真正出現的可能性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