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此「時間管理」不是彼「時間管理」,本號也不屬於娛樂範疇。
無意看到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張穎的一句話,很有感觸,所以寫了這麼一篇文章。主要是總結、思考和自勉,說不定也會對諸位有所啟發。
「我覺得時間是異常的寶貴,所以這裡面的投入產出比是要不停地去微調跟提升。我非常介意、不喜歡跟無聊的人在無聊的事情上花出任何的時間的投入。對我來說我覺得是過不去,對不起自己」。
不愧是頂級投資人,這話說得很兇猛啊。這讓我想起了一位管理大師(不是時間管理的那個大師)彼得·德魯克,他也談過如果管理不好時間,就做不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人只有蹉跎歲月、浪費人生之後才會明白時間的寶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曾勸年輕人對時間和人生要去深刻認知才行。
大多數人都知道「老大徒傷悲」的道理,可從古至今,很多人依然是老大徒傷悲。
張穎話裡的「投入產出比」是重點,當然這主要是指創業和工作上的,在生活上不是這個邏輯。這兩年我就在反思自己前些年是跟無聊的人在無聊的事情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實在是一言難盡,後悔莫及。
事實上,人生的質量和幸福,需要對不起自己這種事是越少越好。
有這樣的認知,我們的工作質量就會提高很多,而人生也會變得更有意義。
「時間的供應是沒有伸縮性的。不管需求有多麼強烈,時間的供應就是這麼多。它沒法用價格來進行調節,也沒法為它來繪製邊際效用曲線。另外,時日稍縱即逝,根本無法儲存,昨天的時間已是一去不復返了。所以,時間才是最最短缺的東西」。
德魯克指出,時間是最緊缺的資源,若不將時間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別的事情那只是空談。
無法儲存,失不再來!時間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因為你就從生到死一段時間,時間從不停留,浪費一秒就失去一秒。賈伯斯說把每一天當生命中最後一天,就是基於時間和生命的這個關係。
從某種意義上,生命就等於時間。以此來看,我們其實對時間、生命有太多的不鄭重了。「在一定的範圍內,我們可以用一種資源來替代另一種資源,比如,用銅來替代鋁,用資金來替代勞力。我們可以使用更多的智力,也可以使用更多的體力。但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代已經失去的時間。人卻往往最不善於管理自己的時間」。
因為生命時間是「逝者如斯夫」這樣的性質,所以富蘭克林曾勸告人們,「我們所謂的時間足夠,總是證明時間不夠……必須人逼事,勿讓事逼人。睡得早,起得早,富裕、聰明、身體好」。
我們應該是為自己爭取時間,這不是說讓你去修仙,或者是變得跟石頭一樣千萬年。而是儘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投入產出比」,哪怕是浪費,也要浪費在美好、值得的東西上。
對於如何管理好時間,德魯克建議是準備兩張單子:「一張是關於緊急事情的單子,另一張上記錄必須要做的、但卻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每件事後都注有必須完成的期限。當他發現期限越來越近時,他就知道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德魯克建議人們要對時間進行有序管理,有序的意思是取捨,把事情劃分輕重緩急的優先級,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
比如你要是按照目前的時間管理方式去做總統,那肯定是會一團糟。所謂日理萬機,一個人一天面對的事情和一個企業家、一個總統每天必須去應對的事情,其數量和難易程度是絕對不一樣的。
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有意義,希望我們每個人在將來回憶過往的時候,無愧無悔,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