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聖誕節傳統習俗:槲寄生下戀人接吻的由來

2020-12-06 假裝盛開的園子

在歐洲以及北美,槲寄生擁有豐富的文化意涵。在基督教興起以前的歐洲,槲寄生普遍被看成神聖男性元素(浪漫、繁殖力和活力)的表徵;而基督教興起並整合民俗之後,槲寄生成為了聖誕節的裝飾物與象徵物。之後逐漸演變成聖誕節的一個傳統習俗:在槲寄生下的女人要接受男人的親吻,如果拒絕的話會給她們帶來厄運。

哈利·波特在槲寄生下的初吻

從哈利·波特的初吻到賈斯汀·比伯的聖誕歌曲,在槲寄生下接吻在流行文化中無處不在。但是這個聖誕節的傳統——如果你站在綠葉植物下,是時候來個擁抱了——早在它出現在電影和流行歌曲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儘管歷史學家還不清楚槲寄生下接吻的起源,但對於何時何地開始以及如何在聖誕節期間流行起來,人們卻有一個普遍的共識。

槲寄生

槲寄生是一種常結白色漿果的植物,在槲寄生下接吻的起源通常可以追溯到挪威神話中關於巴爾杜爾神的故事。在故事中,巴爾德的母親弗麗格施展了強大的魔法,以確保地球上生長的任何植物都不能被用作對付她兒子的武器。咒語無法觸及的植物是槲寄生,因為它不是從地裡長出來的,而是寄生於樹枝上。詭計多端的洛基知道了這一點,用槲寄生做了一柄長矛——這把長矛最終殺死了巴爾德。

神話中洛基用槲寄生製成的長矛殺死了巴

但這個故事與傳統之間的聯繫尚不清楚,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

在許多故事中,弗裡格在兒子死後宣稱槲寄生是愛的象徵,並承諾親吻任何從槲寄生下走過的人。如果這是這個故事的準確版本,那麼很明顯它與今天的浪漫行為有著直接的聯繫。然而,歷史學家馬克·福賽斯(Mark Forsyth)表示,事實並非如此。福賽斯著有《聖誕節的豐饒:聖誕節傳統背後的隱藏故事》一書,他研究了挪威人對上帝被謀殺以及隨後發生的事件的四種說法。巴爾德的死與槲寄生有關,但與接吻或聖誕節無關。

雖然福賽斯不知道為什麼在槲寄生下接吻會開始,但作者說他知道這個傳統始於1720年至1784年的英國。

福賽斯解釋說,在1720年之前,在槲寄生下接吻並不是一個流行的傳統,因為那年發表了關於槲寄生的最廣泛的研究成果,但並沒有參考這種做法。1719年和1720年,英國藥劑師兼醫生約翰·科爾拜特(John Colbatch)寫了兩本關於槲寄生的書。福賽斯說:「他有一整章都是關於槲寄生的迷信和習俗,完全沒有提到在槲寄生下接吻。」

槲寄生下的吻

相反,福賽斯最早發現的在槲寄生下接吻的說法來自於1784年出版的一首詩:

「所有的人,傑姆,約翰,喬,

叫一聲,『你有什麼好運氣?』

在槲寄生下親吻,

那姑娘還不到二十歲。」

其他歷史學家也把這些詩句作為對這一傳統的第一次引用。但在1720年至1784年之間發生了什麼,使得在槲寄生下接吻成為一種節日現象,目前還不清楚。福賽斯在他的書中寫道:「我可以相當精明地猜測,這裡面有一個特別精力充沛、富有創造力的男孩,還有一個特別容易上當受騙的女孩。」

「瞧,這是槲寄生」

18世紀和19世紀的文學和藝術都是在這一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查爾斯·狄更斯在1837年出版的《匹克威克論文》中描述了與這種特殊類型的接吻有關的節日狂熱。他寫道,年輕的女士們「尖叫著、掙扎著、跑到角落裡、威脅著、規勸著,什麼抵抗都做了,但就是不離開房間,直到一些不太敢冒險的先生們正要停下來,這時女士們發現她們再也無法抗拒了,只好乖乖地接受親吻。」

另外,在1794年的一幅藝術版畫中,廚房裡的僕人們正準備在槲寄生下擁吻,標題是——「無禮的喬」「粗魯地」親吻了廚師「布裡奇特」。

無禮的喬粗魯地親吻了布裡奇特

在這兩個場景中,女人們被描繪成抗拒親吻,但在被發現從槲寄生下經過後不得不屈服。歷史學家曾說,她們會認為自己必須接受男人的親吻,否則就會給她們帶來厄運。根據文獻證據,這種抗拒到底有多嚴重還很難說,但福賽斯說,那個時代有幾個故事描述了女性「以槲寄生為藉口逃避佔有欲強的丈夫和父母」,而這些丈夫和父母本可以阻止這種接吻。

他告訴記者:「只要對婚姻的上限稍加審視,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在一個沒有離婚、沒有任何女性權利的世界裡,被迫走進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就會更加難以逃脫。兩個世紀後,人們想要解讀這種現象是極其困難的。」他補充道:「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偶然發現自己站在槲寄生下,那將是一個活在1800年的女人最令人擔憂和最不利的一件事。」

槲寄生下的吻

在美國,槲寄生下接吻作為聖誕節傳統的流行可以更容易地追溯到華盛頓·歐文1820年出版的《見聞札記》。

這位美國作家從英國回來,記錄了他在國外觀察到的聖誕節傳統。在名為「平安夜」的章節中,有一個腳註寫道:「聖誕節時,人們把槲寄生掛在農舍和廚房裡,年輕人有特權親吻掛在槲寄生下的女孩,每次從灌木上摘下一個漿果,他們就會親吻槲寄生下的女孩。」當所有的漿果都摘完時,這種特權就用完了。

槲寄生下的吻

相關焦點

  • 聖誕節習俗:為什麼人們在槲寄生下接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美文化>正文聖誕節習俗:為什麼人們在槲寄生下接吻?  槲寄生常用於裝飾聖誕樹。實際上,它是一種寄生植物,依附在喬木、灌木上,靠樹木的養分生存。在西方文化中,槲寄生則被用來在聖誕節時偷走愛人的一個吻。  The basic idea: When you and another person are caught standing beneath the mistletoe you have to kiss.
  • 西方的「聖誕花環」因何要用槲寄生?(圖)
    西方人過聖誕節通常會準備一樣最常見的植物槲寄生。它不僅被用來單獨編織成束,還被插入聖誕花環,裝飾著聖誕節的各種場合。  關於槲寄生的神話  在西方,槲寄生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
  • 聖誕節別拿著槲寄生,小心遇到接吻狂魔
    除了情人節、七夕、雙十一 聖誕節堪稱年度最後的虐狗節 因為它還有一個習俗就是 「在槲寄生下的男女必須接吻」 槲寄生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 在北歐神話裡愛神弗麗佳救活兒子後 許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都會賜給他一吻」 於是慢慢演變成聖誕節這個習俗
  • 槲寄生下的親吻
    之前就在日劇裡看到過在槲寄生(中文拼音:hú jì shēng ;法文:le gui)下接吻就能得到天長地久的愛情,今天特地去查了一下槲寄生長什麼樣子。在歐洲,有關槲寄生的傳說有很多版本,總結起來呢就是槲寄生是可以驅散病魔和不詳的神奇植物。在聖誕節的時候,很多人家會把槲寄生掛在房門口(有點我們端午在門口掛艾草菖蒲的感覺)。
  • 聖誕節的由來起源介紹 聖誕節為什麼定在12月25日?
    雖然聖誕節是從西方傳入的節日,但聖誕節在中國的火爆程度絕不亞於其他國家。今年的聖誕節正好趕在周末,相信出行的人會更多。  聖誕囤貨  作為西方最隆重的節日,聖誕節一向是購物的好時機。各大商場、超市推出底價促銷,線上線下雙管齊下,使聖誕節成了掃貨節。外國人往往從「黑色星期五」(11月第4個星期五)就開始聖誕節的準備了。  網購停不下來  2014年12月22日,美國郵政單天運送了2千8百多萬件包裹,破了單天運送量的記錄。
  • 和聖誕節關係緊密的,還有你也許並不怎麼了解的槲寄生
    【每日科技網】   又是一年一度,除了聖誕樹、聖誕花、聖誕大餐、熱紅酒還有每年一度的《Love Actually》之外,也許你可以將另一半帶到(事先安排好的)槲寄生花環下,藉機將你們的「革命友誼」再升華那麼一下。
  • 槲寄生,應該是聖誕夜最浪漫神奇的植物了
    槲寄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如被英國德魯伊視為聖物,在英語裡有特殊的寓意。在英國流傳著一句家喻戶曉的格言:「沒有槲寄生,就沒有幸福」。基督教的習俗裡,在槲寄生下必須要接吻。常青的槲寄生代表著希望和豐饒。槲寄生在西方為人熟知主要原因是它們會被用來做聖誕節的裝飾物「冬青和常春藤」的花環組合在聖誕節時常用來象徵著祝福而這裡被當做的常春藤的植物並非來自於五加科常春藤屬而是指槲寄生屬植物白果槲寄生頗為有趣的是,不同宿主上的槲寄生所結果實顏色也不同。
  • 知行學思 | 聖誕樹、禮物、冬青及槲寄生
    原標題:知行學思 | 聖誕樹、禮物、冬青及槲寄生 聖誕節原是基督徒為慶賀耶穌誕辰而定的一個節日,公元354年由羅馬天主教教會規定。隨著社會的演進,近幾十年,聖誕節已不再只是宗教的節日了,而已逐漸社會化,成為人們嚮往的一個熱鬧非凡的節日。
  • 環球旅居| 聖誕節都有哪些傳統
    聖誕節的由來  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人慶祝耶穌(Jesus Christ)誕辰的日子。  浪漫槲寄生(Mistletoe)   另外,吃完飯在玩遊戲或閒聊的過程中,如果有誰站在了槲寄生(Mistletoe),一種傳統的聖誕裝飾下面
  • 聖誕節中的生命精靈 看見槲寄生互相親吻幸運一年
    聖誕節是耶穌誕生的日子,在歐美基督教盛行的國家,聖誕節是一年中最快樂的節日。在此期間,人們互贈應時花卉,表達良好祝願,並用以聖誕命名的花木,把櫥窗、廳堂裝扮得花團錦簇、煥然一新。不如我們一起先來認識一下聖誕節中的生命精靈吧!
  • 有趣的聖誕風俗:我們為什麼要在槲寄生下親吻彼此
    每年都有很多人享受追尋許多很棒的聖誕節傳統的樂趣。然而,其中有一項更大程度上來說純屬湊巧的傳統就是懸掛槲寄生。有些人在商店根本找不到這種植物,或者是把被迫親吻的尷尬留給別人。吃小甜餅和喝蛋酒聽起來就比在奶奶面前接吻有意思多了。
  • 槲寄生下接吻的人並不知道,他們頭頂是鳥屁股拉的絲
    你或許對「槲寄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它出現在不少文學作品裡,也出現在歐洲一些神話傳說裡。現在聖誕臨近,槲寄生為不少人熟知,也是因為和聖誕節有關。槲寄生屬(Viscum)是一個大家族,有100多種植物,主要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溫帶地區種類很少。槲寄生(V. coloratum)和白果槲寄生(V. album)是這個家族中常見的廣布種。
  • 不可不知的聖誕節傳統習俗
    從女兒不再相信聖誕老人的那一年開始,我們就不再購買聖誕樹和聖誕禮品,但心裡還是一直在過聖誕節,這是一種伴隨女兒長大的記憶。來到異國他鄉之後,聖誕節就成了每年必過的節日,我們同外籍同事一樣享受著假期,但從來沒有按照傳統習俗準備過聖誕節,總覺著這是一個宗教節日,既然自己不信教,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效仿西方習俗過聖誕節。
  • 浪漫神奇的槲寄生,我國古代是如何認知的呢?
    浪漫神奇的槲寄生,我國古代是如何認知的呢?花木君在歐洲以及北美,槲寄生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傳統習俗,那是在聖誕節期間,在槲寄生下的女人要接受男人的親吻,如果拒絕的話會給她們帶來厄運。Rowling)的《哈利波特》系列書中得知槲寄生這一神奇的傳統。關於槲寄生的這個傳統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北歐神話和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版本比較多,這裡就不贅述,總之長青的槲寄生是代表象徵著愛、浪漫、活力和生育力,有著神秘的力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聖誕節在槲寄生下必須女孩必須接受男孩的親吻這一傳統。那麼,關於槲寄生我國的分布情況如何?
  • 關於聖誕節冷知識...
    今天是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曆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 聖誕節看見槲寄生?請趕緊行動起來!
    說起來,槲寄生還真是一種能讓人胡來的植物呢。快到聖誕節了,在這個節日裡,男人們可以親吻任何站在槲寄生枝葉下面的女性,而妹子們要是拒絕的話就會厄運纏身——屌絲福利有木有!然而要是不認識這種植物的話,這條福利就沒什麼卵用;對妹子來說,認識槲寄生就能及時繞開以保平安……對,看見這種植物扎著的花球請迅速行動起來。
  • 相傳槲寄生下親吻的情侶會廝守永遠 
    在12月15日開放的冬幕節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各大旅店中增添了富於西方節日色彩的槲寄生掛飾(槲[音hu]),和站在槲寄生下的一對對冬季狂歡者。具體流程由熱心玩家p2p4444提供如下: 那麼,槲寄生在西方傳統節日中到底有什麼由來呢?
  • 相傳槲寄生下親吻的情侶會廝守永遠
    在12月15日開放的冬幕節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各大旅店中增添了富於西方節日色彩的槲寄生掛飾(槲[音hu]),和站在槲寄生下的一對對冬季狂歡者。那麼,槲寄生在西方傳統節日中到底有什麼由來呢?熱心玩家senmaomao提供了如下的線索: 很多西方愛情電影中都有關於槲寄生的描寫,譬如蝙蝠俠和貓女中的經典片段。
  •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聖誕節,聖誕樹上掛「酸黃瓜」是什麼梗?
    據說用醃黃瓜裝飾聖誕樹的傳統,起源於內戰時期。被俘的二等兵John C.Lower擔心自己會在平安夜餓死,於是乞求俘獲者給自己一根醃黃瓜。他認為,是俘獲者的惻隱之心救了自己一命——醃黃瓜裝飾聖誕樹的傳統,便由此而來。
  • 聖誕節,在槲[hú]寄生下向你預約一個吻可好?
    這種魔法系植物的魔幻功能基本可以概括成一句話:帶來幸運 - 闢邪 - 強制親吻 → 促進姻緣 → 強制白頭偕老所以聖誕節最應季的⊹梗⊹自然是槲寄生下的一個強制趣吻了,連羅琳都忍不住描寫了這樣的一個情景:年少無知的哈利對著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