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陸戰隊正研究使用機器人和無人機運送補給可行性

2021-01-07 科技生活快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據美國《防務突破》(Breaking Defense)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與Robotic Research公司合作研製一種後勤系統,使用機器人和無人機運送補給。

AFP 2020 / TODD FRANTOM / US NAVY

美國海軍陸戰隊布蘭登·紐厄爾(Brandon Newell)上校指出,在需要緊急投送彈藥、飲用水、食品、電池等少量重要補給時,目前的後勤系統「力不從心」。在戰區,比如說阿富汗,不得不使用直升機,或者武裝車隊運送,這隻有在成規模的情況下才「划算」。此外,針對「分布式作戰」(distributed operation)概念,組織小型機動式補給輸送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文章中說,在阿富汗,海軍陸戰隊曾實驗使用K-MAX無人機和小型無人機。由於士兵毫髮無傷,所以無人機的損失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7月份,數架無人機在Robotic Research公司靶場接受了測試:搭載有兩架Pegasus迷你無人機的多用途機器人MUTT(8×8版本)快速行進,其中一架起飛偵查,另一架則將MUTT上的補給送到指定地點,這使得MUTT「少走彎路」,並且縮短了「交貨」時間。整個系統通過4G LTE進行信息交換,未來則會利用5G網絡聯繫。

照片 : ROBOTIC RESEARCH

文章中指出,如此使用無人機可迅速滿足海軍陸戰隊對量少、但是急需補給的需求。設備損失也不會像人員受損那麼無法承受。此外,使用無人機後即可放棄組織極易成為敵方攻擊目標的大型運輸隊伍。

針對無人機穿梭不停是否會暴露前出作戰小隊以及戰場環境下使用4G、5G網絡是否安全的問題,文中未作討論。

相關焦點

  • 美海軍加緊研發機器人艦艇 可執行補給及掃雷任務
    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13日報導稱,美國海軍正在加緊研發機器人戰艦,這種戰艦能夠獵捕潛艇及其他艦船,掩護航母和艦隊免受空中打擊,以及掃除敵方水雷。退役海軍軍官尼爾·澤布指出,美海軍還應考慮給無人水面艦船分配另一項任務——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動兩棲攻擊後把補給物資運到岸上。
  • 美海軍加緊研發機器人艦艇可執行補給及掃雷任務
    退役海軍軍官尼爾·澤布指出,美海軍還應考慮給無人水面艦船分配另一項任務——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動兩棲攻擊後把補給物資運到岸上。澤布撰文稱:「雖然在兩棲攻擊中許多職責都很重要,然而一旦發動攻擊,美海軍陸戰隊員上灘後,後勤保障就成了確保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確保行動成功通常要具備一個先決條件,即美海軍陸戰隊可以迅速、可靠並持續地獲得補給。
  • 年輕工程師對2050年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暢想
    在了解了皇家陸戰隊是如何訓練和執行任務之後他們被告知設計出新的突擊裝備。從這些工程師們設計出來的東西不難看出他們真的是卯足了勁。2050年皇家海軍陸戰隊將配備特殊戰鬥外骨骼套裝,其將不僅能讓穿戴者能夠攜帶更重的東西、執行超人般的技能而且還能通過內置生物監測器和活躍的變色龍皮膚來讓穿戴者跟周圍背景無縫融合起來。
  • ...9「死神」無人機,在東太平洋與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等部隊一起...
    美空軍「死神」無人機部隊臂章驚現中國地圖 中國官媒發警告】香港《南華早報》周一(9月29日)發布標題為「這身美國軍裝是否表明美國正準備與中國開戰?」的文章。文章提到,美國舉行了一場模擬島嶼攻擊演習,空軍人員的制服上印著中國地圖形狀的紅色剪影,中國官方媒體將其視為一種挑釁姿態。
  • 英美軍隊完成機器人車隊補給運送聯合測試
    英國的國防科學實驗室(Dstl)和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地面車輛系統中心演示了這種由英國設計的半自動物流車隊如何可以自主地完成基於地面和空中補給系統。
  •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遠徵軍與第3艦隊共同展開太平洋大演習|軍情觀察
    2019「太平洋閃電」大型軍演,這次演習的科目與2001年以來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進行的戰鬥完全不同,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艦艇首次開始模擬如何在海上對抗實力與美國不相上下的對手。演練的內容不僅包括使用岸基遠程精確火力攻擊模擬敵艦,還包括將人員和裝備運送到兩棲艦艇上,再轉運至地面部隊正在交戰的地方。我們今天就和您一起來關注到美軍這次全新科目全新內容軍演的相關情況。
  • 美國海軍陸戰隊要轉型?機場和兩棲攻擊艦將受到精確制導武器打擊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轉型勢在必行美國一家網站在近日刊登了一篇美國國防大學高級研究員的文章,這篇文章中提到為了應對未來新形勢下美國所要面對的戰爭,美國的海軍陸戰隊必須做出改革。按照美方的計劃,陸戰隊將作為美國的快速反應部隊,需要具有在極短的時間內進行部署的能力以保證美國的戰略需要得到滿足,但目前海軍陸戰隊並不能滿足這種需要。正在行駛中的AAV7兩棲戰車這篇報告指出,雖然說海軍陸戰隊近幾年在部署水平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由於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過慢陸戰隊很難在短時間內具備原計劃中提到的能力。
  • 美軍開發海上補給新手段,視距內用無人機向核潛艇「送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The Drive網站10月21日報導,日前,美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亨利·M·傑克遜」號露出水面接受一次無人機送貨。據悉,美軍為開發海上補給的新手段,令兩名美軍士兵在視距內,操縱一架四軸無人機向核潛艇投送了一枚小型載荷。
  • 美一架軍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墜毀,距海軍陸戰隊航空站僅5英裡
    美一架軍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墜毀,距海軍陸戰隊航空站僅5英裡 海外網9月29日電 據路透社報導,28日,經當地政府證實,美國一架軍用飛機在南卡羅來納州墜毀,距離博福特海軍陸戰隊航空站(MCAS)僅5英裡(約9公裡)。
  • 美國海軍陸戰隊成立太空作戰司令部
    【文/觀察者網 張軒豪】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1月13日宣布,作為美國太空司令部的下屬組織,美國海軍陸戰隊設立了一個名為海軍陸戰隊太空司令部的新部門。由陸戰隊新成立的太空兵組織位於內布拉斯加州的歐福特空軍基地,而海軍陸戰隊網絡作戰司令部則位於馬裡蘭州的米德堡軍事基地。據海軍陸戰隊發言人表示,馬修少將只是目前在兼任兩職,兩支部隊還是會分別獨立運行。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給擊沉艦艇拍照,運送八路軍式突擊隊
    鸚鵡螺號提供的擊沉照片1942年8月8日,鸚鵡螺號開始進行第二次戰鬥巡航,這次的主要任務是運送海軍陸戰隊去突襲日軍佔領的馬金島,這支部隊引人注目的地方時指揮官伊文思·卡爾森少校多年研究中國共產黨戰術,在抗戰初期親自前往了八路軍部隊學習敵後戰術
  • 美國海軍陸戰隊實戰演習,全息瞄準鏡裝在護木左側,這是什麼操作?
    11月初,美國海軍陸戰隊第8團第2營的士兵在斯圖爾特堡陸軍基地進行了實戰演習 目前海軍陸戰隊步兵班的編制為12人,包括1個指揮組和3個火力組。
  • 五角大樓研製挖隧道的蚯蚓機器人為地面部隊提供安全補給
    《大眾機械》網5月28日報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5月20日發布的一份新聞稿中透露,該公司獲得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一個價值250萬美元、為期15個月的項目,負責研製一款能夠挖掘大型隧道的蚯蚓機器人,以便為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暗中破壞者」計劃提供支持。
  • 高原後勤補給神器:中國大型垂直起降無人機亮相,續航一千公裡
    近日,解放軍在高原地區出動無人機「蜂群」配送盒飯的畫面引發了熱議,無人機的應用給軍隊後勤補給方式帶來了革命性進步。蜂群無人機都屬於小型無人機,每架載重幾十斤,飛行距離也比較近,主要解決後勤補給「最後幾公裡」道路不通的難題。一旦遇到需要遠距離投送物資的情況時仍然難以勝任,出動大型直升機最好,但是成本非常高。
  • 無人機使用旋轉的螺旋槳臂 當撞到地面時可成為機器人車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能夠適應不同運輸方式的多功能無人機,例如由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製作的海空兩棲無人機AquaMav。而近日由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科學家研發的的新型四軸飛行器也具有多種功能。這種無人機也能像常規四軸飛行器一樣飛行,但當撞到地面時會將其螺旋槳臂變為輪子,從而繼續移動。這種無人機被稱為FStar(飛行蔓延調諧自主機器人)。當以無人機形式運行時,就像一個普通的四軸飛行器一樣,使用一組四個水平推進器來產生向上升力並在空中向任何方向移動。但是它的螺旋槳臂也是一組四個旋轉輪,由同一組四個無刷電機驅動。
  • 二戰美國海軍陸戰隊早期步兵連編制
    所以當時的馬潤裝備和編制到底是怎麼回事兒?這篇狗子也和大家聊聊二戰早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連級配置。首先得說,海軍陸戰隊在二戰開打那會兒確實還在用M1903,換裝M1加蘭德的時間節點是1942年7月,而劇中的瓜島戰役是1942年8月開打,按理來說此時的馬潤們在紙面上已經加蘭德化了,但由於陸戰一師在5月份就送去了紐西蘭,所以沒趕上發槍,因此在瓜島期間他們用的還是M1903大栓。
  • 美國海軍陸戰隊五大最致命武器:強悍陸空裝備
    參考消息網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發表題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最致命的五種武器》的報導稱,雖然美國海軍陸戰隊擁有諸多類型的武器,下面挑出的是他們的5個關鍵系統。海軍陸戰隊員雖然從傳統意義上的字眼來說,海軍陸戰隊員不是「武器系統」,但他們的士氣和高超的培訓使得他們獨樹一幟。
  • 美國海軍陸戰隊精銳部隊實彈訓練 配備全息瞄準鏡 將作為正式裝備
    5月2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空海火力聯絡連(Air Naval Gunfire Liaison Company)在加利福尼亞州彭德爾頓海軍陸戰隊基地進行實彈射擊訓練該部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重要的支援火力聯絡部隊,承擔了相當特殊而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