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13日報導稱,美國海軍正在加緊研發機器人戰艦,這種戰艦能夠獵捕潛艇及其他艦船,掩護航母和艦隊免受空中打擊,以及掃除敵方水雷。
退役海軍軍官尼爾·澤布指出,美海軍還應考慮給無人水面艦船分配另一項任務——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動兩棲攻擊後把補給物資運到岸上。
澤布撰文稱:「雖然在兩棲攻擊中許多職責都很重要,然而一旦發動攻擊,美海軍陸戰隊員上灘後,後勤保障就成了確保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確保行動成功通常要具備一個先決條件,即美海軍陸戰隊可以迅速、可靠並持續地獲得補給。而用有人駕駛的美海軍艦船去做這項工作將讓操作人員及船隻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澤布表示,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開始試驗用無人船執行後勤任務。在2018年「勇敢之盾」軍事演習中,美海軍派出一艘3.6米長的「曼塔斯」無人船,其職責就是「快速提供船對岸後勤補給」。
雖然這種小型遙控無人船只能運載54公斤貨物,但這項概念驗證工作很有效,並成功證明無人船能夠安全且有效地為岸上的美海軍陸戰隊提供補給。
資料圖片:承擔後勤補給測試的美海軍「曼塔斯」無人船。(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資料圖片:波音公司研發的「虎鯨」大型無人潛航器。(圖片來源於網絡)
報導稱,對兩棲攻擊部隊而言,使用無人船——由操作人員控制或通過編程設定好路線——可能改變遊戲規則。除了避免操作人員陷入險境之外,使用無人船來執行這項任務還能讓有人駕駛艦船騰出手來執行其他任務。
此外,通過讓連續的、預編的後勤再補給程序去履行兩棲攻擊行動中枯燥、骯髒、危險但又十分重要的職責,指揮官就可以在激烈戰鬥中集中精力去完成其他作戰任務。
美媒指出,儘管這款3.6米長的「曼塔斯」無人船的概念驗證工作取得成功,但以54公斤為單位增量進行補給,連滿足一支登岸的美海軍陸戰隊機動小隊的巨大後勤需求都無法滿足。
資料圖片:美海軍測試無人水面艇編隊航行。(圖片來源於網絡)
出於這個原因,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要求研發一款更大的概念驗證型無人艦船,以滿足登灘後的大量後勤需求。
報導稱,美國海軍希望在2020至2024年間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10艘大型無人水面艦船和9艘無人潛艇。幾艘同類型機器人船隻已籤訂合同。
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站獲得的一份海軍制定的有關該系統能力研發的簡要報告稱,美國艦隊當前採購的15.5米長的「虎鯨」無人潛艇可執行反水雷、反潛、反水面艦艇、電子戰等多重任務。
本文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 王旭_NBJS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