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The Drive網站10月21日報導,日前,美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亨利·M·傑克遜」號露出水面接受一次無人機送貨。據悉,美軍為開發海上補給的新手段,令兩名美軍士兵在視距內,操縱一架四軸無人機向核潛艇投送了一枚小型載荷。美媒指出,這種補給手段有許多漏洞,不僅運輸效率低下,並且由於必須浮出水面,使潛艇暴露遭受攻擊的機率大大增加。
在士兵的操縱下,美軍通過無人機向視距範圍內的潛艇投遞補給
據美國國防部聲稱,10月19日進行的本次行動是一次海上補給作戰測試,美軍希望能給執行核威懾巡航任務的美國核潛艇帶來新的補給手段。美國海軍在新聞稿中表示,在這次行動中,美軍測試了後勤部隊的戰術、技術與各項程序,並提高了戰略部隊的整體戰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亨利·M·傑克遜」號核潛艇9月1日在華盛頓母港慶祝其完成了100次核威懾巡邏任務。而美軍在19日進行補給時,並未透露該艦是否仍在執行核威懾巡邏任務。
據悉,美軍此次使用的海上補給手段,屬於傳統補給手段中垂直補給的一種,只不過將直升飛機換成了無人機。有軍事評論人士指出,這種「新手段」在一般情況下只會帶來負面影響,直升機與無人機相比有負載量大、抗電子幹擾、具有武裝等優點。或許在某些極端環境中無人機的確能發揮獨特的作用,但需操作員在視距內操縱的弊端也難以迴避。
美國核潛艇與無人機
報導指出,由於美軍水面艦艇的海上補給需求量近年來持續上升,對美軍來說後勤能力的增長也十分必要。實際上,無人機也並非美國海軍提供海上補給的主要選項。在「傑克遜」號核潛艇接收無人機補給後第二天,美軍又派出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再次向該潛艇投送補給品。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環球網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