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11月20日晚20時許,美海軍1架MQ-4C無人偵察機出現在我廣東、福建近空等相關空域,進行高強度偵察,直至次日凌晨4時許離開。這種大型無人機在美國的偵察體系中,又是一個什麼位置?對付這種無人機,又該採取什麼手段呢?
所謂的MQ-4無人機,實際是RQ-4無人機的海軍版本。RQ-4「全球鷹」無人機是美國在21世紀初開發的一種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機。所謂的高空,就是RQ-4「全球鷹」的使用升限達到20000米以上,長航時就是指航程遠、滯空時間長。RQ-4「全球鷹」無人機可以從基地起飛,飛到4000公裡以外的目標上空,然後在空中巡邏24小時,最後再返回基地。這種超長待機監視偵察功能,使得RQ-4在誕生之初成為反恐戰爭的一大利器。
由於RQ-4的優秀性能,因此參加了2008年的美軍廣域海域監視項目的競爭並最終獲勝,這就是MQ-4偵察機的由來。而美國海軍計劃採購68架MQ-4C偵察機,和117架有人的P-8A巡邏機,共同取代老化的P-3C海上巡邏機部隊。和RQ-4相比,MQ-4C偵察機的特點在於增強機身和機翼,加裝除冰系統和防雷系統。這些功能使飛機可以在需要時穿過雲層下降,從而更近地觀察船舶和海上其他目標。而安裝的傳感器可以更好地收集艦艇的速度,位置和分類的信息。
美軍目前總共的MQ-4數量不詳,據估計也就是在10-20架,因為美軍對於這種新的海上偵察機,採用的是小批量生產逐步試用逐步改進的方式,畢竟這種無人偵察機在陸上和在海上使用,仍然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美軍在關島部署了至少2架MQ-4無人機。這次前來我沿海偵察的MQ-4無人機就是來自關島。而伊朗擊落的RQ-4則來自阿聯阿布達比基地。需要指出的是,伊朗擊落的無人機,既可以說是MQ-4也可以說是RQ-4,因為它是RQ-4為了參加廣域海域監視項目競標而改裝的4架原型機的其中1架。嚴格意義上說,關島才是美軍首次部署MQ-4無人機。
從2020年1月開始,關島就開始部署了MQ-4無人機。但是相對於我們近期常見的P-8A巡邏機、EP-3電子戰飛機、RC-135W偵察機,MQ-4在我國附近出現的次數很少。那麼MQ-4在擁有無人機的優勢同時,又存在哪些劣勢呢?首先就是MQ-4不具備電子對抗能力。這就意味著只要有中遠程防空飛彈,就具備擊落MQ-4的能力。過去這類無人機主要在伊拉克、阿富汗使用,而對手基本不具備中遠程防空飛彈。而MQ-4這類無人機的狡猾,就是依靠側視偵察能力,沿著對手領空外擦邊偵察。如果對方照顧國際影響,就很可能聽之任之,如果對方真的像伊朗一樣下殺手,MQ-4也沒轍。
第二是這類無人機不適合在大量民航機經過的密集空域中使用,因為有可能和民航機相撞。在過去反恐戰爭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民航機數量較少,波斯灣的民航機數量就更多,而我東南沿海的民航機數量就更高上一個數量級,因此MQ-4這類無人機使用是有一定的風險,美軍必須在對無人機無嚴格限制的國際領空進行操作。這種複雜的操作某種程度上限制了MQ-4的使用機會。
第三是MQ-4的任務載荷能力有限,它只能攜帶大約1.3噸的偵察設備進行監視偵察,這已經是這種無人機能夠承受的上限,因為發動機提供的電力是有限的。相比之下,有人的U-2偵察機的設備就能達到2.2噸,它的攝像頭清晰度就比MQ-4要更好,當然更大的EP-3、P-8A、RC-135W偵察機的能力就更強了。特別是在臺海等熱點複雜海域,空前複雜的海域和電磁環境,MQ-4的那點載荷裝備,明顯是不夠看的。
第四就是MQ-4這種無人機,不適合大國對抗。與有人飛機相比,無人機更依賴於其衛星上行鏈路來維持飛行。如果對方使用電子幹擾,網絡攻擊和反衛星作戰,無人機的作戰能力將受到極大損害。當初伊朗使用電子戰迫降RQ-170,擊落RQ-4無人機,就已經說明了無人機的脆弱性。無人機對態勢感知的能力更差,因為後方的控制人員距離太遠,可以為MQ-4開發更先進的全自動系統,但造價將進一步提高,無人機的性價比就更差了。因此這次MQ-4摸到我們的身邊,與其說是偵察,不如說是練手,而且這種練手,對於美軍和我們都是有價值的,也許哪天有需要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大型無人機請下來,敲打一下美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