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西南大學專家團隊技術支撐 開展校地合作種植優質有機蔬菜
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遺傳育種見成效
![]() |
西南大學李成瓊教授(左一)在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蔬菜基地試驗田進行技術指導(成潮生供圖) |
四川新聞網南充10月18日訊(成潮生) 「平常要做好田間檔案的記載,要注意甘藍的防蟲,有缺窩的要馬上補窩哈。」10月17日下午,西南大學十字花科蔬菜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首席專家李成瓊教授一行,在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潘春生的陪同下,來到位於南充市高坪區走馬鄉金鳳山村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蔬菜基地,對育成的「越冬優質抗裂甘藍」南充區域試驗田進行技術指導。
據了解,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依託西南大學李成瓊教授領隊的遺傳育種、生態土肥管理及有機生物防控專家技術力量,從去年起就篩選並培育的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質越冬抗裂甘藍」品種,這些甘藍非常適合南充的土壤環境和氣候條件,目前這些甘藍已經進入到區試階段,明年可通過省級權威部門的認定,這將大大增強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的有機蔬菜產業帶動及示範能力。
![]() |
西南大學李成瓊教授(左一)在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蔬菜基地試驗田進行技術指導(成潮生供圖) |
西南大學李成瓊教授的專家團隊在南充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通過對南充的區域特點的研究,編制出了符合有機蔬菜國家標準的甘藍、胡蘿蔔及茄果類的南充區域的有機蔬菜的生產規程、基地建設的標準、設施蔬菜栽培標準,這些因地制宜的有機蔬菜技術標準及規程的制定,對南充市有機蔬菜的生產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工程技術中心也在地方品種的保護上,針對在我市具有幾百年歷史的河西胡蘿蔔及優質酒罐圓白蘿蔔,進行「提純復壯」,持續2年提純並獲得了大量種源材料,為保護南充市地方優良蔬菜品種和品種的發揚光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介紹,圍繞工程技術中心走馬試驗基地有機蔬菜生產技術提檔升級,西南大學宋洪元副院長及司軍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每年都分批次的派送西南大學的大學生、研究生,來到南充有機蔬菜工程中心蔬菜試驗基地實習,這對大學生的理論到實踐有很大的幫助,增強和提高了大學生、研究生對有機蔬菜種植實踐的感性認識,同時為南充的農業生產儲備了一些高精尖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