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 引領全國蔬菜產業高標準發展

2021-01-09 中國山東網濰坊頻道

2020/12/29 20:35:11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9日訊 (記者 韓蓓蓓) 12月29日,濰坊壽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品質城市」新聞發布會,會上,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負責人進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由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建立,於2018年7月12日在壽光揭牌,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蔬菜質量標準領域的國家級平臺,也是國務院批覆建設的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的重點項目。

  中心的成立,就是要立足壽光設施蔬菜產業優勢,建立蔬菜全產業鏈標準化發展模式,加快推動全國蔬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帶動全國更多地區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這個目標,中心成立兩年多的時間,全面總結壽光設施蔬菜生產管理經驗,加快蔬菜全產業鏈標準研製和推廣,取得了積極成效。

  專家團隊高水平 擁有行業話語權平臺

  農業農村部專門成立67名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包括了國內蔬菜領域頂級的專家,專家委員會的秘書處設在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這些專家為工作開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保證了工作的權威性。

  同時,積極爭取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支持,於2018年發起舉辦全國蔬菜質量標準高峰論壇,已舉辦三屆,廣泛交流蔬菜質量標準推廣應用、農業信息化、育種育苗、生態農業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成為蔬菜質量標準領域的重要交流平臺。全國蔬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華夏有機農業研究院、山東省農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中心設立分支機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在中心設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試驗站,中心的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

  「壽光標準」 首個蔬菜全產業鏈行業標準

  以蔬菜全產業鏈標準為突破口,集成2369條蔬菜產業鏈相關標準,形成14大類、182個品類的蔬菜標準資料庫。啟動16項國家、行業標準和102項地方標準研製工作。

  其中,《農業社會化服務 溫室建設服務規範》國家標準完成立項,計劃正式下達,《日光溫室全產業鏈管理技術規範》(番茄、黃瓜)2項農業行業標準獲農業農村部發布,2021年1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行業標準是根據壽光種植者生產管理經驗編制而成,是名副其實的「壽光標準」。

  制定首批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標準化團體標準

  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辦公室深入對接,在集成山東地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執行標準的基礎上,牽頭制定了《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生產基地良好農業操作規範》(番茄、黃瓜、辣椒、茄子、西葫蘆、菜豆)6項團體標準,今年7月份已經由山東省蔬菜協會發布,目前已經在山東地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推廣使用。

  推動標準落地 以點帶面服務蔬菜產業標準化

  成立國家蔬菜質量標準化創新聯盟,參與國家蔬菜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制定了《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範基地認定管理辦法》,在山東、江西、內蒙古、四川、西藏等省(區)認定27個試驗示範基地。特別是今年聯合濰坊市農業農村局在濰坊地區開展的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示範培育,探索了區域化標準示範推廣的新路徑,高標準嚴要求,從申報的32家基地中,新認定11家試驗示範基地。

  同時,加強對認定基地的標準輸出和技術服務,開發了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基地線上申報、蔬菜質量全程管控、蔬菜標準查詢、關鍵指標比對預警等服務。

  開展品質評價 以市場需求服務蔬菜優質優價

  建設了國內唯一的蔬菜品質感官評價和分析實驗室,成立全國蔬菜感官與營養品質研發中心,率先在國內開展蔬菜品質感官評價與分析技術研發,用標準數據定義「好」蔬菜。招募263名感官評價志願者,與食品夥伴網聯合開展番茄、黃瓜品質感官評價活動,先後走進萬達廣場和濰坊科技學院,累計完成18種西紅柿和13種黃瓜的感官評價試驗和指標測定,受到消費者和企業的一致好評。

  下一步,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將發揮國家級平臺作用,抓住列入山東省「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機遇,聚力蔬菜全產業鏈標準研製,構建蔬菜質量標準體系,開展蔬菜品質評價,加快標準示範推廣,以標準化、優質化、品牌化服務全國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好蔬菜是啥樣?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用數據來定義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副主任李美芹對於「好蔬菜」作了解答。 如下為解答內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蔬菜需求的變化也正是蔬菜標準化、優質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目前,大米、紅酒等分等分級已經做得相對成熟,我國的蔬菜分等分級仍在探索和初步階段。這個方面,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已經走在前面,我們也正在做這個方面的工作。
  • 建好「菜園子」保障「菜籃子」 江蘇促進綠色蔬菜產業發展
    前三季度,全省蔬菜面積、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和1.5%,其中新認定綠色蔬菜基地298個,綠色蔬菜播種面積達701萬畝、產值606億元。綠色高效技術加快推廣。各地切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廣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綠色蔬菜產業的成色和質量不斷提高。認定首批54家省級蔬菜種苗中心,全省規模工廠化育苗基地數量超過100個,年育苗量約15.4億株。
  • 江蘇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產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中國產經新聞》記者獲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制訂實施以來,江蘇各地加快推進落實,廣泛建設載體平臺、示範推廣綠色技術、培育優質綠色品牌,創新實踐了一批聯結小農戶、提升標準化、推進產業化的產業發展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 洞庭沃野果蔬香——漢壽縣蔬菜產業發展綜述
    近年來,漢壽縣進一步加快蔬菜產業發展步伐,推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漢壽蔬菜」品牌。目前,全縣蔬菜累計種植面積43萬畝,年產量近150萬噸,產值達18.5億元。蔬菜,已成為漢壽縣一張亮麗的名片。2014年,圍堤湖蔬菜基地創建湖南省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圍堤湖」變成了「聚寶盆」,當地的蔬菜產業很快蓬勃發展起來。為做大做強蔬菜產業,漢壽縣委、縣政府相時而動,《關於進一步加快蔬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促進蔬菜產業發展扶持辦法》等相繼出臺。
  • 周潔紅: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蔬菜產業——衝擊、機遇與未來發展建議
    此外,即便蔬菜可以收穫,但運輸不暢導致大量蔬菜被迫滯銷,產地菜農被迫銷毀已收穫蔬菜的事件屢有發生,極大損害了農民的經濟效益,極可能造成部分農民返貧,進而阻礙脫貧攻堅任務的順利完成。2.運輸渠道不暢,局部市場短缺。蔬菜作為典型的鮮活農產品,運輸途中損耗大,成本高。受此次疫情影響,全國多個省份啟動一級響應,蔬菜在銷售過程中必須接受檢驗檢疫,造成運輸時間和人力成本的增加。
  • 聚焦「菜經濟」 江蘇打造千億級綠色蔬菜產業
    為了加快推動千億元級綠色蔬菜產業發展規劃落實落地,全力打造更高質量的綠色蔬菜產業,11月19日,全省綠色蔬菜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在南通市如東縣召開,交流和分享產業前沿信息和有益經驗。走特色發展之路,作為全國「大蒜之鄉」的邳州也有著成功的經驗。近年來,當地將「一頭蒜」轉型成「一頭蒜的保健」,2020年,以「邳州白蒜」為主產區的「江蘇中晚熟大蒜產業集群」建設項目被納入全國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
  • 「菜王」王樂義的「蔬菜人生」
    「我們壽光還是要引領中國的現代蔬菜產業。」壽光三元朱村蔬菜大棚。「蔬菜革命」源起魯中鄉村1978年9月,剛剛做過直腸癌手術的王樂義當選為三元朱村的黨支部書記。兩個多月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至今已幹了40年村支書的王樂義可謂「見證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全過程」。
  • 冬春季全國蔬菜供應有保障
    近年來,蒙城縣把蔬菜產業作為農業主導產業進行培育發展,2020年全縣蔬菜產業化經營的各類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協會以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聯合社累計達到815家,累計帶動5萬多戶農民從事蔬菜產業化生產經營,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胡衛國攝(中經視覺)近來全國發生大範圍寒潮天氣,蔬菜價格情況如何?臨近春節,蔬菜供應有保障嗎?
  • 山東將探索建立蔬菜質量分級制度 以泰山認證推動品牌高端化
    齊魯網8月15日訊(記者 何則偉)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新聞發布會,山東省質監局、山東省農業廳介紹山東省蔬菜標準體系建設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將探索建立蔬菜質量分級制度,鼓勵企業生產高質量產品、打造高端化品牌。
  • 數位化「智慧農業」助力江西贛州蔬菜產業轉型升級
    曾靈 攝中新網贛州12月28日電 (蘇路程 李麗丹)12月28日,「高鐵時代看贛州」全國重點網絡媒體主題採訪團走進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五雲鎮,來到贛州市首個數位化嫁接苗基地——五雲鎮數位化農業蔬菜育苗中心,了解該鎮蔬菜產業的發展情況與產業扶貧情況。
  • 日銷蔬菜上千噸!夾江蔬菜成為農民的「錢袋子」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佳)菜是夾江縣打造現代農業重點縣建設的特色優勢產業,是夾江縣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多年來,夾江縣委、縣政府在高度重視抓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和發揮當地的自然、地理優勢,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因勢利導部署蔬菜生產,使夾江縣蔬菜逐步發展成為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的生產銷售基地。
  • 中阿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舉辦園藝蔬菜培訓班
    11月5日,中阿園藝蔬菜培訓班在地拉那農業大學開班。姜瑜大使、連鋼參贊、阿總理府「百村計劃」國家協調員馬加利蒂、地拉那農業大學副校長凱佐、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蔬菜學系教授沈火林、高麗紅等出席開班儀式並致辭。來自阿全國各大區、市30多名園藝蔬菜技術人員參加培訓。
  • 產業集聚效應催生中國家具「東莞標準」
    厚街鎮人大主席方活力認為,家具產業是東莞傳統特色產業,近年來隨著人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漲、歐美貿易堡壘設置、企業轉型升級乏力、產品質量和標準參差不齊以及VOCs環保治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厚街及東莞的家具企業面臨較多的發展挑戰和制約。開展國際名家具星級評價活動,既符合當前家具企業破解發展瓶頸的需要,也是東莞市和厚街鎮推動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希望政府職能部門全面支持和全力做好活動的落地服務工作。
  • 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設計徵集活動開始啦!
    3、有關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的說明見後面的附件。六、獎項設計(一)"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名稱和廣告語1 本次源城區蔬菜產業園區域公用品牌名稱和廣告語徵集活動,將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2 獎勵按就高原則執行,不重複獎勵。
  • 央視調查:蔬菜被噴高毒農藥 市場只收費不檢測
    2013年全國蔬菜播種面積達2億畝左右,除了大規模的蔬菜基地種植之外,還有超過5000萬戶從事商品蔬菜生產的小散菜農遍布全國各地,其中生產規模小於5畝地的菜農佔到98%左右。那麼,這種散戶菜農種植蔬菜的食品安全情況究竟怎麼樣呢?散戶菜農施肥打藥全靠自己操作增城區位於廣州市遠郊,是華南地區重要的蔬菜產區之一。
  • 重慶武隆每年引進100個蔬菜新品種 高山栽培甘藍辣椒
    2009年,武隆引進市農科院,在平均海拔1300餘米雙河鎮木根村,成立高山蔬菜研究所。武隆大力推廣高山蔬菜種植,引領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之路,由此起步。開展技術攻關 解決瓶頸問題發展高山蔬菜種植,技術是關鍵。以海拔1200米以上的雙河鎮為例,冬季溫度平均氣溫3℃,最冷零下5-10℃,蔬菜很難生長。
  • 中國蔬菜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之所以出現這種趨勢,主要是因為其他農產品,如肉類、蛋類、奶類等產量的增加,替代了消費者對部分蔬菜的需求。不過,應當注意的是,儘管在全國範圍內蔬菜人均年消費量相對有所降低,但是由於人口增長的作用,穩定蔬菜供給仍然存在較強的現實意義。  在需求質量上,消費者日益重視蔬菜供給的品質和安全,對蔬菜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中國(綿陽)科技城磁材標準創新中心「磁性材料科技創新」發展大會...
    11月20日,中國(綿陽)科技城磁材標準創新中心「磁性材料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綿陽召開,會議作了中國(綿陽)科技城磁性材料標準創新中心2020年度報告。綿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軍參加會議並致辭。
  • 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遺傳育種見成效
    10月17日下午,西南大學十字花科蔬菜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首席專家李成瓊教授一行,在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潘春生的陪同下,來到位於南充市高坪區走馬鄉金鳳山村南充有機蔬菜工程技術中心蔬菜基地,對育成的「越冬優質抗裂甘藍」南充區域試驗田進行技術指導。
  • 主導制定泡菜國際標準,產量在全國佔比2/3
    據了解,四川泡菜是我國泡菜產業的領頭羊,全國有2/3的泡菜產自四川,泡菜企業也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區,2018年全國泡菜產值470億元,四川泡菜產值就達330億元。、眉山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的國際標準ISO 24220《泡菜(鹽漬發酵蔬菜)規範和試驗方法》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最終國際標準草案階段(批准階段)為期2個月的投票,正式進入出版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