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壽光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副主任李美芹對於「好蔬菜」作了解答。 如下為解答內容: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蔬菜需求的變化也正是蔬菜標準化、優質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目前,大米、紅酒等分等分級已經做得相對成熟,我國的蔬菜分等分級仍在探索和初步階段。這個方面,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已經走在前面,我們也正在做這個方面的工作。
圍繞蔬菜品質評價,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建成了國內唯一的蔬菜品質感官評價與分析實驗室,成立全國蔬菜感官與營養品質研發中心,率先在國內開展蔬菜品質感官評價與分析技術研發,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對番茄和黃瓜開展了品質感官評價,對消費者關注的指標進行測定,用數據對「好」產品進行定義,下一步,將重點推出營養標籤,讓消費者一目了然,我們爭取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建立蔬菜品質認定體系。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招募263名感官評價志願者,與食品夥伴網聯合開展番茄、黃瓜品質感官評價活動,先後走進萬達廣場和濰坊科技學院,累計完成18種西紅柿和13種黃瓜的感官評價試驗和指標測定,受到消費者和企業的一致好評。
根據消費者偏好和營養需求,實現優質產品精準供給和種苗改良,為蔬菜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支撐和依據。(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石如寬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