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眾志成城!宅在家的九年級學生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中考複習,這次課給大家帶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考點及考試題型。
對直角三角形的複習必須熟記它的四個性質,在這基礎上,還有幾個重要結論:(1)SRt△ABC=1/2ab=1/2ch,其中a,b為兩條直角邊長,c為斜邊長,h為斜邊上的高;(2)Rt△ABC的內切圓半徑r=(a+b-c)/2,外接圓半徑R=c/2,其中a,b為兩條直角邊長,c為斜邊長。這兩個結論能給我們解題帶來方便,給我們節省時間。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是每次考試必考考點,或單獨考查,或與其它知識綜合考查,它是我們解題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弄清楚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區別。
在直角三角形中:(1)求角度時,通常利用「直角三角形兩銳角互餘」的性質;(2)遇30°角時,通常要利用「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的性質;(3)遇斜邊上的中線時,要想到「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的一半」的性質。
∵CD⊥AB,∴∠ADC=∠BDC=90°,
∴∠ACD=90°-∠A=25°.
∵∠ACB=90°,
∴∠DCE=90°-∠ACD=65°.
∵在Rt△CDB中,E是BC的中點,
∴EC=ED,
∴∠EDC=∠DCE=65°。
勾股定理的作用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兩邊,求第三邊的長。解:如答圖,在△ABC中,過點A作AD⊥BC於點D,AB=15,BC=14,AC=13.
設BD=x,則CD=14-x.
由勾股定理,得
AD2=AB2-BD2=152-x2,
AD2=AC2-CD2=132-(14-x)2,
∴152-x2=132-(14-x)2,解得x=9.
∴AD=12.
∴S△ABC=1/2BC·AD=1/2×14×12=84。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斷一個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判斷時應先確定最大邊,然後驗證兩條短邊的平方和是否等於最大邊的平方。
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重視相關的概念、定理和性質;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再去記一些重要的結論,切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