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清華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撥在2019中國人工智慧大會上談到:人工智慧僅僅處於「低等動物認知」水平,其與人類的認知方式有極大差異,人工智慧更應注重基礎學科研究。
張撥教授認為,人工智慧和人的認知方式有很大差異,並以一項圖像識別領域的研究為例:當向數據中加入非常微小的噪聲時,人工智慧的輸出結果則會完全不同。所以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更加注重基礎研究,不僅要「仿照人」,還要有一套「機器專屬的認知體系」。
張院士認為:以深度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還處於「低等動物」的認知水平,能夠識別物體、到不能理解,遠未到人類認知水平。
另外,目前的人工智慧系統非常容易受到攻擊,例如人為地供給數據:黑客可以針對訓練數據進行篡改。這樣一來,機器學習的本質變得非常脆弱、易受攻擊。
目前,人工智慧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張院士呼籲研究者更注重智能系統的「本質」,從而抓住如今人工智慧發展的歷史性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