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人工智慧以更好地理解人類大腦

2020-12-06 AI工程學習

在自然界中,智力有多種形式。它可能是一隻蝙蝠,利用回聲定位技術在黑暗中熟練地導航,或者是一隻章魚,迅速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在深海中生存。同樣,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多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正在出現——不同的網絡經過訓練,各自擅長於不同的任務。正如今天將在認知神經科學學會(CNS)第25屆年會上介紹的那樣,認知神經科學家越來越多地使用這些新興的人工網絡,以增進他們對最難以捉摸的智能系統之一——人類大腦——的理解。

麻省理工學院的奧德·奧利瓦說:「認知神經科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試圖回答的基本問題是相似的。」「他們有一個由組成部分組成的複雜系統,一個叫做神經元,另一個叫做單元。我們正在做實驗,試圖確定這些組成部分計算出了什麼。」

奧利瓦在CNS研討會上發表了她的研究成果,神經科學家正在研究背景線索在人類圖像識別中的作用。通過使用「人工神經元」——本質上是幾行代碼、軟體——和神經網絡模型,他們可以分析出識別特定地點或物體的各種元素。

「大腦是一個深刻而複雜的神經網絡,」哥倫比亞大學的Nikolaus Kriegeskorte說,他是這次研討會的主席。「神經網絡模型是受大腦啟發的模型,目前在許多人工智慧應用中處於最先進水平,例如計算機視覺。」

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奧利瓦和他的同事們對1000多萬張照片進行了研究,他們教會了一個人工網絡識別350個不同的地方,比如廚房、臥室、公園、客廳等。他們希望這個網絡能夠學習物體,比如與臥室相關聯的床。他們沒有預料到的是,該網絡將學會識別人和動物,例如公園裡的狗和客廳裡的貓。

奧利瓦說,當給定大量數據時,機器智能程序學習非常快,這使它們能夠在如此精細的水平上解析上下文學習。雖然不可能在這樣的水平上解剖人類神經元,但執行類似任務的計算機模型是完全透明的。人工神經網絡作為「微型大腦,可以被研究、改變、評估,並與人類神經網絡給出的反應進行比較,因此認知神經科學家對真正的大腦如何運作有一些粗略的了解。」

確實,Kriegeskorte說這些模型已經幫助神經科學家理解人們如何能夠在眨眼之間識別周圍的物體。他說:「這涉及到從視網膜發出的數以百萬計的信號,掃過一系列的神經元層,提取語義信息,例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幾個人和一條狗的街景。」「目前的神經網絡模型只能通過生物神經元能完成的計算來完成這類任務。此外,這些神經網絡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大腦深處的神經元對任何圖像的反應。」

利用計算機科學來理解人類大腦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由於計算速度和能力的提高,以及神經科學成像工具的出現,這個領域正在迅速擴大。Kriegeskorte說,人工網絡還不能複製人類的視覺能力,但是通過模擬人類大腦,他們正在進一步了解認知和人工智慧。他說:「在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和人工智慧的交叉領域工作,是一個特別令人興奮的時刻。」

事實上,奧利瓦說;「人類認知和計算神經科學是一個快速增長的研究領域,關於人類大腦如何能夠看、聽、感覺、思考、記憶和預測的知識,是開發更好的診斷工具、修復大腦並確保其良好發展的必要條件。」

相關焦點

  • 人類大腦精細三維解剖圖
    佛州大學的Albert Rhoton教授搜集了史上數量最多的人類大腦解剖圖。
  • 解剖網際網路大腦,網際網路神經生理學
    對於生物大腦,神經生理學的研究以神經解剖學為基礎。它的方法是通過刺激腦及手術切除腦,實驗性地分析研究整體的腦功能,考古學家發現,在公元前30世紀到公元前17世紀的古埃及紙莎草書上,出現了人類第一次關於大腦皮層的描述,出現腦的象形字。書中描寫了腦的外露部分由褶皺,如同融化的銅。
  • 人類大腦血管的生理解剖
    這還要從腦部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談起。腦是人體的司令部,其結構十分複雜,主要可分為大腦、間腦、小腦和腦幹等。大腦被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中間有強有力的橫行纖維(胼胝體)連接起來。大腦的外觀呈半球形,有點像去掉外殼的核桃仁狀,色澤灰白、質地嬌嫩。
  • 膽小慎入:人類大腦的三維解剖圖
    膽小慎入:人類大腦的三維解剖圖(1/9)
  • 劉慶峰: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間煙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汪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老百姓絕不會為了人工智慧這個標籤買單,而是為了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優勢買單。要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間煙火』。」10月23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當天,以「A.I.煥新·更美好」為主題的2020年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暨第三屆世界聲博會啟幕。
  •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而更深層次的靈魂,我們是很難感知的,即使有幾個聰明的傢伙意識到自己靈魂的存在,但也無法理解靈魂,為什麼無法理解呢,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軟體層面的原始碼。這些原始碼是創造我們的「神」寫進去的。
  • 我們的大腦是一臺量子計算機,人類是「神」創造出來的人工智慧?
    人類就好像突然出現的,並且突然擁有了智慧。這就非常的不可思議。達爾文自己也說過:「最不符合進化論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如今,我們人類創造出了人工智慧,我們也害怕人工智慧超越人類之後不受控制,因此我們得想辦法約束人工智慧。
  •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在人工智慧幫助下,人類畫出了迄今最全面最精準的大腦圖譜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16-07-21 22:26 來源
  • 英國大腦銀行解剖捐獻者大腦:切開後畫面迷人
    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人類大腦被送往一類特殊的研究中心。這些「大腦銀行」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它們的作用又是什麼?在本文中,瑞秋布坎南將帶領我們尋找答案。一名神經科學家曾言之鑿鑿,認為大腦是非常美麗的。而當你在布裡斯託的大腦銀行中,觀察一名技術人員仔細地解剖一顆新捐獻的大腦時,你便會由衷地想起這句話。
  • 神經解剖學習筆記:大腦解剖知識
    本次主要總結腦的解剖。思路如下:1、     腦可以簡單理解為灰質(包括大腦皮質和基底神經核)和白質(投射、聯絡、連合纖維)組成。所以先學習灰質結構、白質結構及灰白質與腦室系統的空間位置關係。2、     大體解剖名詞了解後再介紹皮層的顯微解剖(細胞、皮質分層、在分層基礎上的種類),了解大腦皮質的種系發生(新、中間、古、舊)。總體概況所有大腦解剖結構與這四類皮質的對應關係。3、     分系統{感覺、運動、語言(視、聽、感覺)、邊緣系統(內臟活動、情感、記憶)}來全面理解腦的功能與解剖結構之間的關係。
  • 江蘇「大腦計劃」呼之欲出 搶佔人類腦科學研究制高點
    本報訊   「發達國家競相投巨資探究人類大腦,江蘇作為發達省份,應儘快啟動大腦計劃,搶佔人類腦科學研究制高點。」這是參加9日在南京郵電大學舉行的江蘇大腦計劃研討會的專家學者們達成的共識。  此次江蘇大腦計劃研討會,吸引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和南京市腦科醫院等高校和醫療單位參與。
  • 李彥宏:人工智慧就是「百度大腦」
    (原標題:李彥宏:人工智慧就是「百度大腦」)
  • 人工智慧開啟視覺處理新篇章:如何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人工智慧的第三次浪潮正席捲全球,而在這次計算機視覺功不可沒。視覺處理的終極目標在於使得計算機能像人一樣觀察感知世界,核心任務就是對圖像進行理解,場景分類、目標識別/圖像分類、目標定位、目標檢測、語義分割、三維重建、目標跟蹤都是其研究內容。
  • 創世紀壁畫局部笨拙 解剖專家稱暗藏大腦解剖圖
    創世紀壁畫暗藏大腦解剖圖  忘了達·文西密碼吧!美國兩名腦外科專家近日發現,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頂部繪製的名畫《創世紀》,竟然隱藏著人體器官的解剖圖像。或許是米開朗基羅希望在自己的畫中展示出他的解剖學知識。
  • 處理好人機關係,才能更好地享受人工智慧的紅利
    隨著「人工智慧」與生活深度融合,引導其有益於人類社會不僅要發展智能,更要用好「人工」。處理好人機關係,才能更好地享受人工智慧的紅利。  人工智慧需要基於大數據學習,而資料庫建設難免涉及個人敏感信息;人工智慧顛覆了網絡監管模式,但新的監管模式尚未形成;人工智慧衝擊了感情倫理,但調適人工智慧與人關係的倫理體系正待建立......凡此種種,使得公眾對人工智慧態度複雜亦在情理之中。
  • 【解剖】腦組織解剖圖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艾伯特-荷頓博士收集了大量精美的人類腦組織3D解剖圖像,人們可通過
  • 如何更快更好地掌握一門語言?人腦處理語言的機制給你啟發!
    語言是人類大腦的一種獨特功能。儘管動物之間也能通過特定的方式相互交流,如鳥類的鳴叫、蜜蜂的舞蹈等,但就其表達意義的豐富性和表達形式的複雜性而言,動物的「語言」與人類語言無法相提並論。
  • 「城市大腦」,一場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進化
    也就是說,一個具備人工智慧的機器人,不僅可以輕鬆自如地成為人類的好幫手,其能力甚至還可以在許多領域超越人類。 事實上,自從谷歌的AlphaGo以四比一大勝圍棋世界冠軍後,人工智慧在2016年可謂人氣暴漲。而隨著雲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在人們日常生活和商業環境中的應用範圍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廣泛。
  • 探索大腦的奧秘,人造大腦
    科學家希望通過對人類大腦的不斷深入研究和開發,以此來希望創造出跟我們人類大腦比較相似的人造大腦,這樣就能夠有效地處理各種問題,在人工智慧科學的領域裡面,科學家所提出的究竟能否創造出具有人類全部功能的這種人造大腦,通過思維實驗,證明其實這種理論還是可行的,而且非常有望實現。
  • 【解剖】腦組織解剖圖 超逼真 !
    來源:騰訊科學,轉自:醫學之聲美國佛羅裡達大學艾伯特-荷頓(Albert Rhoton)博士收集了大量精美的人類腦組織3D解剖圖像。這些圖中亮藍色和亮紅色部分是血管,便於醫師以精確角度觀看腦組織複雜結構,並藉此更好地進行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