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人機關係,才能更好地享受人工智慧的紅利

2020-12-04 機經網

  近日,人臉識別成為售樓處標配的新聞上了熱搜,將個人信息安全問題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乃至有人戲言要戴頭盔看房。隨著「人工智慧」與生活深度融合,引導其有益於人類社會不僅要發展智能,更要用好「人工」。處理好人機關係,才能更好地享受人工智慧的紅利。

  人工智慧需要基於大數據學習,而資料庫建設難免涉及個人敏感信息;人工智慧顛覆了網絡監管模式,但新的監管模式尚未形成;人工智慧衝擊了感情倫理,但調適人工智慧與人關係的倫理體系正待建立......凡此種種,使得公眾對人工智慧態度複雜亦在情理之中。

  然而自動導航、智能製造、智慧城市等新形態正不斷滿足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治理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隱憂,不能靠因噎廢食式的「反科技」來達到目的,管理好應用好人工智慧,又何嘗不是「人工」的另一層含義。

  治理人工智慧需要與時俱進的法律。回顧歷史不難發現,適應時代的法律總是與科技進步相伴而生。伴隨著工業革命興起,英國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專利法《壟斷法規》,被譽為「發明人權利的大憲章」。今天,適應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發展新形式,《民法典》《網絡安全法》明文規定保護公民信息安全,《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使保障公民個人信息有法可依,以及針對人工智慧參與創作作品的法律實踐,正在給人工智慧設定邊界,為實現人工智慧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治理人工智慧需要健全的倫理體系。正如曾經改變了世界的蒸汽機、發電機一樣,人工智慧正在展現出顛覆性力量,只有處理好人機關係,才能更好享受人工智慧紅利。作為人類智能的產物,人工智慧需要以人的道德價值為行為依據。如果說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裡提出的「機器人三原則」是從限制機器角度為人類發展撐起保護傘,我國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慧》則從人的角度指出了人工智慧責任主體的共同性,這意味著技術研發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需要共同遵守相關倫理,避免因人類自身的技術理性崇拜,將人工智慧引向可能傷害人類的通用型超人工智慧。

  或許不僅僅是人工智慧,在未來的歷史進程中,科技越智慧,就越需要人治理的智慧。

相關焦點

  • 張潔:進入技術紅利時代,信飛以人工智慧立身
    (原標題:張潔:進入技術紅利時代,信飛以人工智慧立身) 11月26
  • 義烏「吃螃蟹」的人,將享受這些紅利…
    義烏「吃螃蟹」的人,將享受這些紅利… 2020-12-02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慶峰: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間煙火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通訊員 汪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老百姓絕不會為了人工智慧這個標籤買單,而是為了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優勢買單。要讓人工智慧更好地服務於『人間煙火』。」10月23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當天,以「A.I.煥新·更美好」為主題的2020年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暨第三屆世界聲博會啟幕。
  • 美隊克裡斯埃文斯魅力無限,活在當下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他坦言只有活在當下,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在上大學期間,他努力地學習表演和鍛鍊身體。在上學時候他就參與了很多角色的試鏡,但是80%的角色都失敗了,當時的克裡斯埃文斯只能在一些電影中擔任配角。克裡斯埃文斯神奇四俠劇照然而克裡斯並沒有因為焦慮症的折磨而喪失鬥志,在接受了心理醫生的開導之後,他決定活在當下,盡情的去享受生活
  • 人工智慧開啟視覺處理新篇章:如何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
    人工智慧(AI)視覺晶片與攝像頭的關係是:晶片做的是大腦,攝像頭做的是眼睛。人眼的成像是非常聚焦的,只看到關注的東西。而當AI算法解決了「要看什麼」的問題後,前端成像就有了目標,可以把所有的資源都調配到關注的對象上,做到「指哪打哪」,也就是取出噪音的處理過程,可以更高效智能地處理視覺信息。這種根據AI的需求來成像,能解決很多以前解決不了的問題。
  • 人工智慧產業深度報告:賽道清晰,紅利兌現,有望實現戴維斯雙擊
    從政策端 來看,中央政治局在 2020 年年初和其後的「內循環新格局」發展理念中,都 有提及新基建的投資方向,而人工智慧就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後 11 月份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中,人工智慧與其他前沿科技一起,成為了中 國科技領域的發展重點。我們認為,在需求爆發和政策鼓勵下, 產業化落地加速,當前人工智慧產業有望進入規模商用的紅利兌現階段。
  • 共建智能世界共享智能紅利 太原共識引領人工智慧新發展
    但對於太原、對於山西,乃至整個人工智慧產業來說,這是新的開始,一個站在更高起點上的開始。「共建智能世界,共享智能紅利。」帶著這樣的共識,轉型綜改中的山西正以更強健的腳步,在人工智慧之路上昂首前行。閆一鳴的女兒戀戀不捨地和機器人揮手告別。  張女士說,不久前買汽車,她發現原本少數豪車上才有的智能駕駛輔助科技,在普通價位的新款汽車上也配置了。她買的汽車擁有自動駕駛系統,具備自動跟車、智能剎車、限速預警等多項智能功能。
  • 科技型企業怎樣享受政策紅利?
    企業怎樣才能享受政策紅利呢?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首席服務員朱波為您解讀:科技惠企扶持政策。黑龍江億林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上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全省唯一BGP三線數據中心。可由於疫情,讓這家面向信息化領域的現代化服務企業,在經營上遇到了困難。
  • 解剖人工智慧以更好地理解人類大腦
    它可能是一隻蝙蝠,利用回聲定位技術在黑暗中熟練地導航,或者是一隻章魚,迅速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在深海中生存。同樣,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多種形式的人工智慧正在出現——不同的網絡經過訓練,各自擅長於不同的任務。正如今天將在認知神經科學學會(CNS)第25屆年會上介紹的那樣,認知神經科學家越來越多地使用這些新興的人工網絡,以增進他們對最難以捉摸的智能系統之一——人類大腦——的理解。
  • 哲學和人工智慧的關係?
    他認為,只有超越模式識別的範圍,更多地了解因果關係,它才能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革命。換句話說,他說,深度學習需要開始問為什麼事情會發生。認知科學實驗也表明,認識因果關係是人類發展和智力的基礎,儘管目前還不清楚人類是如何形成這種知識的。
  • 人工智慧應用紅利如何兌現?科大訊飛發布5大單品和iFLYOS 2.0
    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2019年可以被視為人工智慧應用紅利的兌現年,人工智慧已經進入了規模化應用的落地期。劉慶峰說到做到!5月21日,科大訊飛在上海召開2019新品發布會。
  • 人工智慧和人類智能的最終走向是「夥伴關係」?
    人工智慧的概念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人工智慧一直被大眾媒體探索和利用。電影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由具有AI功能的機器和機器人支配的世界,而這些電影往往最終描繪出一個支持AI的社會的消極影響。這或多或少地塑造了圍繞人工智慧在社會中的普遍感受。然而,在科技行業,專家們對AI的看法大不相同。
  • 自動化是當前與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等的不可分割的關係
    自動化是當前與深度學習及人工智慧等的不可分割的關係,也同樣是當前的熱門主題。自動化機器學習在自動化,人工智慧,無人機等科技領域有廣泛的應用。自動化機器學習可以模擬生物學過程,比如分類,和識別。分類。分類就是識別。
  • 只有經歷才能成就更好的人生
    現如今成功學方面的資料鋪天蓋地的向我們湧來,特別是各種大師和各種老闆進行演講,推廣自己的成功經驗,雖然裡面有可能能夠對我們產生影響的正能量,但是成功不可複製,只有自己經歷過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你會發現一個人的成熟跟年齡無關,而是跟自己的生活閱歷有著直接的關係,有很多剛剛成年的人已經看起來顯得歷經滄桑,而有的人到中年還感覺他十分的幼稚,其實這往往就跟一個人的閱歷和經歷有著直接關係。就比如說面試一個駕駛員,有的人看著剛剛20歲,但是他學完車後一直從事相關工作,駕駛技術十分熟練。而有的40、50歲的人連小路就不敢走,一共開車沒多少時間。
  • 人工智慧仍然長期目標,要過多久才能實現人工智慧時代?
    有時,我們不得不考慮什麼可以由人製造,或者人的智力是否高到足以創造人工智慧。人們普遍認為,人們唯一知道的智力是他們自己的智力。然而,我們對自己智力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我們對構成人類智力的必要要素的理解也是有限的。與動物或其他人工系統相關的其他智能通常被認為是與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課題。人工智慧已經廣泛應用於計算機領域。
  • 人工智慧快速發展,那麼2050年生活應是什麼樣?兩個字享受
    如果問時下最流行的科技到底是什麼,相信大家一定會說是人工智慧,沒錯,這些始於人類的機器人或者是電腦系統,已經具備了高效的處理能力,強悍的運算能力,在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簡直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小幫手。那麼到2050年,我們的生活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用兩個字來概括,享受!
  • 人工智慧時代,如何活在未來?
    因為新一代的人工智慧技術「深度學習」把人工智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深度學習」技術,就是在機器上建造一個模擬人腦的神經網絡,能讓機器像人腦一樣通過數據學習,識別規則。新一代的人工智慧不僅能取代人類做一些簡單重複性的工作,比如機器流水線上的工作,基礎的會計工作。還能做一些需要靈活處理的工作,甚至能夠勝任一些有創意性的工作。
  • 經濟學視野下的人工智慧與就業
    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呈現指數型增長,大量信息能夠被進行數位化處理,再加上開源軟體和雲設備的出現,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出現爆炸式增長。 駱楨:人工智慧技術就是通過某些算法或運算結構,處理複雜的輸入和輸出關係。
  • 從賈伯斯、馬斯克到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啟發
    在閱讀這些人物自傳時,也就理解了世界第一首富約翰·洛克菲勒寫的《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還有安迪.格魯夫寫的《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看來偏執也是一種力量。 我們在享受著這些偏執狂一樣的大佬們帶給我們的科技感,同時也要思索自己對於社會的貢獻在哪裡,有沒有可能被取代,如何讓自己立足於不可取代的位置,隨著人工智慧的到來我相信這是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會要去思考的問題。 如果人工智慧真的來臨,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在從事被取代工種的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 Python和人工智慧有什麼關係?Python 和人工智慧的區別是什麼?
    在人工智慧下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不同的技術領域,這些技術領域中在Github上又有許多開源的代碼可以直接用來開發,而這些代碼往往需要或者只支持Python進行調用。人工智慧是一個大的範疇,包括很多方面的應用,比如機器學習,在機器學習中的回歸算法,它們是通過統計分析所有數據來建立多因式,然後求解式子,而在這個過程中程式語言起到的作用是清洗數據、處理數據、建立關係求解結果的作用,python適用於數據清洗且學習成本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好一部分人傾向於將python應用於人工智慧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