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星的變化「令人不安」,或將出現第二隻「眼」?
照片左邊同時拍到了木星的衛星木衛二。木衛二有一個巨大的地下海洋,或許有生命。天文學家發現,在木星北半球的中緯區,有一條奇特的風暴雲帶,正在以每小時560公裡的速度向前推進。儘管經常會有風暴出現在這裡,但這條雲帶的結構與以往非常不同。雲帶後方跟隨著一組逆時針旋轉的暗斑。這是天文學家從來也沒有見到過的。
-
哈勃拍攝到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 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據外媒BGR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哈勃團隊解釋道:「哈勃的新快照中一個獨特而令人激動的細節出現在北緯中部,是一個明亮的、白色的、綿延的風暴,以每小時560公裡的速度移動。這個單一的羽流在2020年8月18日爆發,此後又出現了另一個羽流。」這是一個快速增長、快速移動的風暴,值得關注。
-
哈勃拍攝到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 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BGR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令人驚嘆的木星圖像。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 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圖像顯示大紅斑在內的眾多風暴
這張圖片顯示了大紅斑在內的眾多木星風暴,甚至還拍攝到了冰冷衛星歐羅巴。木星的風暴正在經歷重大變化,科學家們無法解釋原因。此前有報導稱,木星大紅斑可能正在消亡,甚至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消失。這可能會發生,但在這張照片中,木星大紅斑確實看起來不可思議。它下面較小的白斑是另一個風暴,雖然沒有大紅斑那麼大,但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
木星大紅斑
太空人認識這是更深的紅色來自如何獲取硫和氨粒子從更深處的木星的大氣層中。這些化學物質開始是黑的之後會變亮當它們暴露在太陽光下的時候。木星上小風暴通常是白色的,當它們變大的同時也會變暗。形成的紅斑jr.風暴當它成長地巨大且劇烈的時候,從白色變至紅色。
-
哈勃望遠鏡到底觀測到了什麼?
這也就不奇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要利用這種有利的對準條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這顆行星的圖像。4月3日,哈勃已經拍攝了木星的精彩彩色圖像(如上圖所示),這張照片現在已經發布。
-
大紅斑、小紅斑,木星上演最大風暴之爭
注意,大紅斑正在消失。木星最著名的大氣「景點」-大紅斑,多年來持續變小。上世紀60年代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透過我那塊6英寸厚的埃德蒙反光鏡木星的大紅斑清晰可見,足足有三個地球大,但現在已經嚴重縮水。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近年用小型天文望遠鏡已經很難觀測到大紅斑。是的,大紅斑在近100年不僅在變小而且近年顏色也變得更白了,近期業餘的天文觀測者很難通過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大紅斑。在觀測季節大紅斑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紅色,但是除非當地有良好的觀測氣象條件並且刻意尋找,否則也很難發現。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木星照片是怎樣的?美不勝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從地球上看,木星幾乎正對著太陽,這一現象稱為「衝」。這是觀察太陽系最大行星的最佳時機——哈勃太空望遠鏡需要拍攝木星時,往往就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拍攝。2019年,在「衝」這一現象減弱時,哈勃隨即拍下了令人驚嘆的木星照片,展示了木星的暗湧動蕩和變幻的輝煌。
-
天文小科普:木星大紅斑
太空人認識這是更深的紅色來自如何獲取硫和氨粒子從更深處的木星的大氣層中。這些化學物質開始是黑的之後會變亮當它們暴露在太陽光下的時候。木星上小風暴通常是白色的,當它們變大的同時也會變暗。形成的紅斑jr.風暴當它成長地巨大且劇烈的時候,從白色變至紅色。
-
天文小科普:木星大紅斑
這些化學物質開始是黑的之後會變亮當它們暴露在太陽光下的時候。木星上小風暴通常是白色的,當它們變大的同時也會變暗。形成的紅斑jr.風暴當它成長地巨大且劇烈的時候,從白色變至紅色。太空人不確定木星紅斑是永恆的還是暫時的。自從太空人自17世紀開始仔細地觀察,它就是可視的。並且現在依舊能在木星上可見。一些推論預測這個風暴可能像是木星上永恆的固定裝置。
-
哈勃太空望遠鏡又拍到木星高清圖片了,這次大紅斑清晰可見
與哈勃之前拍下的木星照片,以及從地上望遠鏡得來的其他發現一樣,新圖像證實,在木星表面肆虐了至少150年的巨型風暴正在持續縮小,而此現象的原因依然成謎。懷著科學家們能夠解開這個風暴之謎的希望,哈勃將繼續觀察木星。而在木星上,一些小得多的風暴呈白或棕色的橢圓形,短可持續幾個小時,長可延至幾個世紀。
-
木星最新天氣:北半球出現新風暴,小紅斑重新染色,還有……
對研究人員來說,哈勃望遠鏡的清晰圖像無異於是木星的最新天氣報告,其中包括一場正在醞釀的引人注目的新風暴,以及大紅斑的一個「表兄弟」——小紅斑正準備再次改變顏色等有趣細節。雖然這一地區每六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風暴,而且經常同時出現多個風暴,但哈勃觀測的時機非常適合展示其演化的早期階段擾動後的結構。這張在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光下拍攝的照片中,風暴的後面是小而圓的特徵,具有複雜的紅白藍三色。白色羽狀物後面的「團塊」似乎在吸收紫外線,類似於大紅斑的中心以及它正下方的小紅斑。
-
NASA:木星的「大紅斑」仍在變小
Orton (JPL-Caltech)木星的這幅新地圖拍攝到了大量特徵,包括風、雲和風暴。繪製木星新地圖的科學家,使用哈勃空間望遠鏡上的第3代廣域相機,對木星連拍了10個小時的照片,從中繪製出了兩幅完整的木星全球地圖。這些地圖讓科學家能夠測定木星上的風速,分辨大氣層中發生的不同現象,並追蹤木星上最著名特徵的變化。
-
組圖:哈勃望遠鏡利用木星衝日「抓拍」木星寫真
圖1 木星圖像,當木星距地球6.7億千米時由哈勃望遠鏡拍攝。圖片來源:NASA/ESA/A. Simon (GSFC)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空局都會利用這次有利的機會,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來捕捉這顆行星的圖像。
-
木星氣旋的哈勃近照出爐,你知道大紅斑還有個親戚嗎?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的一張美麗的木星新圖像,該圖片顯示了木星冰冷的衛星木衛二以及木星大氣層中的幾場著名風暴。這可能不是你見過的最清晰的木星影像。宇宙飛船拍攝的圖像更清晰。但這是我們能想起的從地球上拍攝的最清晰的圖像。它難道不美麗嗎?它來自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左邊的小衛星是木衛二。
-
1994年木星曾被彗星撞擊,「ATLAS」彗星也破碎了,哈勃拍下畫面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認為,木星可能是我們地球的「保護神」,因為木星的引力非常大,可以為我們擋住很多來自宇宙深處各種碎片(如小行星、彗星等)的撞擊,為我們地球孕育生命、發展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宇宙環境。說到木星被撞擊,不得不提一下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與木星發生的大碰撞。
-
木星上的風暴正在擾亂這個星球上的彩色腰帶
無線電,紅外和光學觀測顯示羽流的演變及其對帶和區域的影響深深紮根於木星大氣層的暴風雲正在影響著地球的白色區域和色彩斑斕的腰帶,對它們的流動造成幹擾,甚至改變它們的顏色。在地球的氨冰雲之上的明亮羽毛 - 在它們出現的皮帶上。這些觀測結果最終將幫助行星科學家了解木星的複雜大氣動力學,木星具有大紅斑和彩色層狀蛋糕狀帶,使其成為太陽系中最美麗,最多變的巨型氣體行星之一。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首次觀測前幾天,業餘天文學家菲爾·邁爾斯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個這樣的羽狀物,一周後哈勃拍攝的照片顯示羽狀物產生了第二羽。
-
木星高清照片已公布,哈勃顯示:北半球正在形成風暴
提起氣態星球,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木星,這顆巨大的「氣態巨獸」在太陽系排名第二,雖然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得益於人類的探測器,我們可以一睹木星的風採,以及那場已經肆虐300年的「大紅斑」,但是你見過木星更為驚嘆的照片嗎?現在它來了。
-
哈勃望遠鏡捕捉到木星爆發超級風暴,大到足以吞噬整個地球
(圖片來源:NASA, ESA, STScI)上個月,美國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張距離地球4.06億英裡的木星的新特寫照片。圖片顯示:除了標誌性的大紅斑區域,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場新的風暴正在醞釀——而且是一場超級風暴。NASA稱,沿著木星中北部緯度延伸的是一場明亮的白色風暴,以每小時350英裡的速度沿著木星表面移動。該風暴於8月18日爆發,在同一緯度,另外兩股羽流緊隨其後。風暴現在從頭到尾跨度約9800英裡,大到足以吞噬整個地球。
-
「木星之眼」究竟有多恐怖?它正在走向萎縮,未來有可能會消失
從17世紀被發現之後,到1830年有長達118年的空白沒有被觀測的紀錄。原始斑點有沒有消散和改變重組,有沒有退色,都是未知的。這個大紅斑是一個天文學家在1878年觀察木星時再次發現的。從那以後,人們開始對其進行連續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