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哈勃望遠鏡到底觀測到了什麼?

2020-11-29 騰訊網

今年,木星與地球「面面相覷」。意思就是說地球和木星將在其軌道上與太陽排成一條直線。而這,不僅僅意味著木星將在此時最接近地球——達到約6.7億公裡(4.16億英裡)的距離——而且面向太陽的那部分半球將完全被陽光照亮。

由於木星現在所在的位置,它在夜空中會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明亮。這也就不奇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要利用這種有利的對準條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這顆行星的圖像。4月3日,哈勃已經拍攝了木星的精彩彩色圖像(如上圖所示),這張照片現在已經發布。

哈勃使用其廣角3號相機(WFC3),能夠在可見光、紫外和紅外光譜中觀察木星。從這些觀測結果中,哈勃科學團隊的成員製作了一張最終的合成圖像,使其大氣層中的一些特徵——一些直徑只有130公裡的部分——可以被辨認出來。其中包括木星的五顏六色的帶,以及它的大規模反氣旋風暴。

木星大紅斑的圖像,由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在1979年3月5日飛越時拍攝,並於1998年11月6日重新處理。圖源:NASA/JPL

其中最大的一個——大紅斑——據信自從17世紀首次被觀測到以來就一直在地表肆虐。此外,據估計,其外緣的風速可達120米/秒(430公裡/小時;267英裡/小時)。考慮到它的尺寸——從西到東24000到40,000公裡,從南到北12000到14,000公裡——它的大小足以吞噬整個地球。

天文學家已經注意到,在整個有記錄的歷史中,風暴似乎一直在縮小或擴大。正如哈勃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拍攝的最新圖像所證實的那樣,風暴仍在繼續縮小。早在2012年,就有人提出大紅斑可能最終會消失,而這一最新證據似乎證實了這一點。

沒有人完全確定風暴為什麼會慢慢坍塌;但多虧了所觀測到的圖像,研究人員對木星大氣層的動力機制有了更好的理解。除了大紅斑,類似但規模較小的反氣旋風暴在更南緯度,也就是Oval BA(通常將它稱為「大白斑」)或「紅斑少年」(也就是「小紅斑」)都是在這張最新的圖像中捕捉到的。

「大白斑」位於被稱為南溫帶的地區,2000年,在三場小型白色風暴相撞後,人們首次注意到了這場風暴。從那時起,這場風暴的規模、強度和顏色都有所增加(變紅了,就像它的「老大哥」一樣)。據目前估計,風速已經達到618公裡/小時(384英裡/小時),並且已經變得和地球本身一樣大(超過12000公裡,直徑7450英裡)。

2015年1月19日,在外行星大氣層遺產(Opal)計劃期間拍攝的木星圖像。圖源:NASA/ESA/A.Simon(GSFC)/M.Wong(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Orton(JPL-Caltech)

然後是組成木星表面並賦予其獨特外觀的色帶。這些雲帶本質上是與赤道平行的不同類型的雲,根據其化學成分的不同,它們的顏色也不同。白色波段的氨晶體濃度較高,而深色波段(紅色、橙色和黃色)的濃度較低。

同樣,這些顏色圖案也會受到化合物上升流的影響,這些化合物在暴露於太陽的紫外線下時會變色。這些五顏六色的化合物被稱為發色團,很可能是由硫、磷和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木星上高達650公裡/小時(約400英裡/小時)的強烈風速也確保了波段的分離。

這些和其他對木星的觀測是外行星大氣遺產(OPAL)計劃的一部分。這個項目致力於確保哈勃在退役前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在本世紀30年代或20世紀40年代的某個時候——這個計劃確保每年都有時間專門用於觀察木星和其他氣體巨星。該計劃希望從獲得的圖像中創建出行星科學家可以在哈勃退役後很久才可能研究明白的地圖。

該項目最終將在大範圍的濾光片中觀測太陽系中的所有巨型行星。這項研究不僅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巨型行星的大氣層,而且還能更好地了解地球大氣層和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該計劃始於2014年,從研究天王星開始,自2015年以來則一直在研究木星和海王星。今年,它將開始觀測土星。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羅導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外行星大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了熱外行星WASP-39b的大氣層。通過將這些新數據與更早的數據結合起來創造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項系外行星大氣層的研究。
  • 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角度觀測到月全食
    這是太空望遠鏡第一次觀測到這樣的事件為了練習尋找外星生命,研究人員對他們知道可以居住的宇宙世界進行了彩排。在2019年1月地球處於日月之間時,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地球大氣中的化學物質如何阻止某些波長的日光到達月球。這種觀測設置模仿了天文學家計劃探測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通過時的大氣層的方式,從而濾除了一些星光。
  • 組圖:哈勃望遠鏡利用木星衝日「抓拍」木星寫真
    Simon (GSFC)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空局都會利用這次有利的機會,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來捕捉這顆行星的圖像。在前些年,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拍攝了精彩的木星的彩色照片並發布。利用廣角攝像頭3(Wide Field Camera 3),哈勃能夠在可見光、紫外、紅外光譜範圍內拍攝木星。
  •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一顆系外行星正在失去「重金屬」大氣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一顆系外行星正在失去「重金屬」大氣 2019 2019年08月07日 02:28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土星夏日美景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土星夏日美景在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這張最新照片中哈勃發現了土星一些小型大氣風暴。這些都是短暫的特徵,隨著哈勃每年的觀測,這些特徵似乎會來來去去。從哈勃2019年的觀測結果來看,土星北半球的帶狀物依然明顯,幾條帶狀物的顏色每年都會略有變化。這顆環狀行星的大氣層主要是氫氣和氦氣,還有微量的氨氣、甲烷、水蒸氣和碳氫化合物,使其呈現黃褐色。哈勃拍攝到的這張彩色合成圖中,北半球上空有輕微的紅霞。
  • 哈勃望遠鏡十年觀測結果:遠處恆星系統發生碰撞,系外行星消失了
    也有可能是人類目前的目光短淺,但在哈勃望遠鏡傳來它的觀測圖像之前,任誰也不會相信一顆系外行星就此消失了。這張圖片模擬了近十年來哈勃望遠鏡的觀察結果:這是是一顆系外恆星系統,其中的系外行星與其主恆星相撞並逐漸暗淡。
  • 哈勃望遠鏡十年觀測結果:遠處恆星系統發生碰撞,系外行星消失了
    也有可能是人類目前的目光短淺,但在哈勃望遠鏡傳來它的觀測圖像之前,任誰也不會相信一顆系外行星就此消失了。暗淡的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系外行星與主恆星碰撞,左圖看上去像是一團巨大的冰雪碎片環,環繞的亮光距離中心約25光年,由行星碎片構成。這顆恆星非常亮眼,所以中心的眩光被哈勃望遠鏡刻意遮擋了(並非黑洞)。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太空望遠鏡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OPAL)的一部分。該計劃每年都會拍攝一些太陽系外行星的年度全球照,以供天文學家研究它們的大氣、風暴和雲層變化。這一次,哈勃一如既往的沒有讓人失望,記錄下的看點可真不少。首先,木星北半球中緯地區一個獨特的細節令人興奮。這是一個明亮、白色、伸展開的風暴,正以56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木星上暴走,它爆發於2020年8月18日,地面望遠鏡發現在同一緯度區域隨後又出現兩起類似風暴。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年度木星照出爐!看點真不少
    這張照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於2020年8月25日,當時木星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據介紹,這張照片屬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OPAL)的一部分。該計劃每年都會拍攝一些太陽系外行星的年度全球照,以供天文學家研究它們的大氣、風暴和雲層變化。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到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 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五顆系外行星發現「水」信號-系外行星,水,哈勃,NASA ——快科技...
    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五個遙遠行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水信號,科學家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和調查的目的就是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現在哈勃的數據分析結果取得了新的發現成果,這五顆行星分別為WASP-17b、HD209458b、WASP-12b、WASP-19b以及XO-1b,其中WASP-17b的大氣有些特別,有些膨脹的感覺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但是,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給了「哈勃」巨大的優勢。它的視力始終要比地面上的望遠鏡銳利10倍。誠然,能夠改正大氣擾動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已經縮小了這個差距,但「哈勃」的清晰圖像是遍布整個視場的。此外,由於沒有了天空背景,「哈勃」還具有了以高對比度觀測遙遠天體的非凡能力。
  • 兩個望遠鏡的故事:WFIRST和哈勃望遠鏡
    NASA的廣域紅外勘測望遠鏡(WFIRST)計劃於2020年中旬啟用,它將向我們展現出巨大的宇宙全景。天文學家可以使用它探索從太陽繫到可觀測宇宙邊緣的所有事物,包括整個銀河系中的行星和暗能量的本質。 雖然它經常被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相提並論,WFIRST卻將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探索宇宙。
  • 觀測發現260光年外行星大氣水汽分布—新聞—科學網
    騰訊科學訊 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動用哈勃空間望遠鏡對WASP-43b系外行星進行了觀測,這是一個擁有極端表面環境的系外行星,溫度可達到3000華氏度,酷熱的世界足以融化一些鋼鐵,而背對恆星的一側又是一個相對寒冷的世界,溫度可低於1000華氏度,相當於537攝氏度。
  • 哈勃空間望遠鏡三十年,宇宙科學機器的發展之路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沒有任何航天飛行器登錄天王星或海王星進行勘察,科學家一直是使用哈勃望遠鏡和大型陸基望遠鏡觀察宇宙來彌補這部分觀測缺口。1986年,當旅行者2號飛越天王星時,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天王星是一個溫和的淡藍色球體,圖像顯示它是一個被明亮甲烷雲包圍著的活躍世界。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歲生日快樂!我們看到的宇宙因你而不同
    在主題為「你生日當天哈勃看見了什麼?」的頁面上,只要輸入你的生日幾月幾日,就能看到你生日那天,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過的星空圖像。在1966年到1972年間,NASA實施了「軌道天文臺」(Orbiting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OAO)計劃,先後發射了4臺空間探測器。這個計劃雖然其中有2臺以失敗告終,但是另外2臺卻獲得了重要的觀測數據。
  • 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哈勃望遠鏡十大發現
    按照計劃,哈勃望遠鏡將在2030-2040年之間退役。它的繼任者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預計明年發射。讓我們向偉大的科技工作者們致敬吧,我們的徵途必將是星辰大海!最終,哈勃望遠鏡準時觀測到了一個完美的愛因斯坦十字架。浩瀚宇宙中,廣義相對論又對啦!09 銀河系質量2019年3月,結合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數據和歐洲航天局蓋亞太空觀測站的數據,確定銀河系約重1.5萬億個太陽質量,半徑為12.9萬光年。
  • 哈勃望遠鏡發現克卜勒星下「雪」了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熾熱的木星外行星,那裡覆蓋著二氧化鈦「雪」,這是防曬霜中的活性成分。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是這個被稱為「冷阱」的外行星上「積雪」過程的第一次探測。這顆名為克卜勒-13ab的巨型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1730光年,比木星大6倍。
  • 寫在哈勃望遠鏡退役之後:美國宇航局拿什麼拯救可見光天文學?
    哈勃望遠鏡一旦無法觀測,是否有繼任者?美國宇航局拿什麼拯救可見光天文學?哈勃望遠鏡綜述我們先對哈勃望遠鏡做一個概括性的認識:哈勃望遠鏡在1990年4月24日由太空梭送入軌道,近地點高度540公裡,哈勃望遠鏡直徑為2.4米,屬於卡塞格林望雙反光學望遠鏡,經過兩次反射後成像。
  • 美國航天局NASA首次用X射線觀測到系外行星掩星
    前天,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人類首次通過X射線觀測到太陽系外的「日食」現象。這被稱為「掩星」,是發現系外行星的重要手段之一,意味著人類今後可能用X射線的強度變化尋找系外行星。發現系外行星是尋找地外生命的前提。美國航天局(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和歐洲宇航局XMM牛頓望遠鏡,對距地球63光年的恆星HD189733進行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