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外行星大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2020-11-29 博科園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利用美國宇航局/ESA哈勃太空望遠鏡研究了熱外行星WASP-39b的大氣層。通過將這些新數據與更早的數據結合起來創造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一項系外行星大氣層的研究。WASP-39b的大氣成分表明,系外行星的形成過程可能與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巨行星的形成過程非常不同。研究外行星的大氣層可以為行星在恆星周圍的形成和位置提供新的視角。自美國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首席研究員漢娜·韋克福德解釋說:需要向外看以幫助我們了解我們自己的太陽系。

一個由英國和美國的天文學家組成的團隊,在地面和太空中使用了數個望遠鏡的數據,其中包括美國宇航局/ESA哈勃太空望遠鏡,他們研究了從地球上約700光年外的熱的、膨脹的、土星質量的外行星WASP-39b的大氣。對光譜的分析顯示,這顆系外行星的大氣中有大量的水——比土星大氣的三倍還多。圖片版權:NASA, ESA, and G. Bacon (STScI)

因此,英美團隊將NASA/ESA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能力與其他地面和太空望遠鏡的能力結合起來,進行了一項關於外行星WASP-39b的詳細研究。他們用現代技術製造出了太陽系外行星的最完整的光譜。WASP-39b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距離地球約700光年。這顆系外行星被歸類為「熱土星」,反映出它的質量與我們太陽系中的土星相似,並且與它的母星接近。這項研究發現,儘管這兩顆行星質量相似,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WASP-39b不僅不知道有環系統,而且它還有一個沒有高空雲的蓬鬆的大氣層。這一特性使得哈勃能夠深入到大氣中。

通過對行星大氣層的星光過濾,研究小組發現了大氣水蒸汽的明顯證據。事實上WASP-39b的水是土星的三倍。儘管研究人員曾預測他們會看到水蒸汽,但他們對發現的數量感到驚訝。這一令人驚訝的結果,與水的豐度相結合,可以推斷出大氣中存在大量較重的元素。這反過來又表明,這顆行星受到了大量聚集在大氣層中的冰物質的轟擊。如果WASP-39b在距離它的主星更遠的地方比現在更遠離它,這種轟炸是可能的。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合著者David Sing說:WASP-39b顯示系外行星充滿了驚喜,它們的組成與我們太陽系的不同。

對大氣成分和地球當前位置的分析表明,WASP-39b極有可能經歷了一場有趣的向內遷移,從而在其行星系統上進行了一次史詩般的旅程。系外行星的研究表明,行星的形成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混亂。WASP-39b已經完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內部旅程,現在距離它的母星WASP-39的距離是水星的8倍,而水星離太陽只有4天的距離。這顆行星也被潮汐鎖定,這意味著它總是向它的恆星展示同樣的一面。Wakeford和她的團隊測量了WASP-39b的溫度,將其溫度定為750攝氏度。儘管地球上只有一邊的恆星面臨著它的母星,強大的風將熱量從地球的光明面傳送出去,保持黑暗的一面幾乎是熱的。

大衛·辛解釋說:希望我們在系外行星上看到的這種多樣性能幫助找到行星形成和演化的所有不同方式。展望未來,該團隊希望利用NASA/ESA/C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計劃於2019年發射——捕捉到更完整的WASP-39b大氣光譜。詹姆斯韋伯將能夠收集關於地球大氣碳的數據,它吸收了比哈勃望遠鏡更長的波長。韋克福德總結道:通過計算大氣中碳和氧的含量,我們可以更了解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知識:科學無國界,博科園-科學科普內容:經「博科園」判定符合今主流科學來自:ESA/Hubble Information Centre編譯:中子星審校:博科園解答:本文知識疑問可於評論區留言傳播:博科園

相關焦點

  • 外行星大氣遺產計劃!哈勃望遠鏡到底觀測到了什麼?
    由於木星現在所在的位置,它在夜空中會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明亮。這也就不奇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要利用這種有利的對準條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這顆行星的圖像。4月3日,哈勃已經拍攝了木星的精彩彩色圖像(如上圖所示),這張照片現在已經發布。
  • 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角度觀測到月全食
    這是太空望遠鏡第一次觀測到這樣的事件為了練習尋找外星生命,研究人員對他們知道可以居住的宇宙世界進行了彩排。在2019年1月地球處於日月之間時,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到地球大氣中的化學物質如何阻止某些波長的日光到達月球。這種觀測設置模仿了天文學家計劃探測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通過時的大氣層的方式,從而濾除了一些星光。
  • 哈勃望遠鏡十年觀測結果:遠處恆星系統發生碰撞,系外行星消失了
    也有可能是人類目前的目光短淺,但在哈勃望遠鏡傳來它的觀測圖像之前,任誰也不會相信一顆系外行星就此消失了。這張圖片模擬了近十年來哈勃望遠鏡的觀察結果:這是是一顆系外恆星系統,其中的系外行星與其主恆星相撞並逐漸暗淡。
  • 哈勃望遠鏡十年觀測結果:遠處恆星系統發生碰撞,系外行星消失了
    也有可能是人類目前的目光短淺,但在哈勃望遠鏡傳來它的觀測圖像之前,任誰也不會相信一顆系外行星就此消失了。暗淡的行星這是天文學家首次發現系外行星與主恆星碰撞,左圖看上去像是一團巨大的冰雪碎片環,環繞的亮光距離中心約25光年,由行星碎片構成。這顆恆星非常亮眼,所以中心的眩光被哈勃望遠鏡刻意遮擋了(並非黑洞)。
  •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一顆系外行星正在失去「重金屬」大氣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一顆系外行星正在失去「重金屬」大氣 2019 2019年08月07日 02:28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
  • 五顆系外行星發現「水」信號-系外行星,水,哈勃,NASA ——快科技...
    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五個遙遠行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水信號,科學家對系外行星進行觀測和調查的目的就是尋找適合居住的行星,現在哈勃的數據分析結果取得了新的發現成果,這五顆行星分別為WASP-17b、HD209458b、WASP-12b、WASP-19b以及XO-1b,其中WASP-17b的大氣有些特別,有些膨脹的感覺
  • 100個哈勃:羅曼空間望遠鏡有多強?
    對應的天區的面積分別只有寬場設備觀測面積的1/4500與1/750000,都比寬場設備的視場小得多,適合用來進行固定目標的後續觀測,而不能用以巡天。1959年,南希·羅曼就在論文中建議用望遠鏡上的配備的星冕儀來遮擋恆星光芒,直接拍攝系外行星。她還於上世紀80年代早期提出:空間望遠鏡可以用天體測量學的方法探測到木星大小的系外行星。這兩個構想後來都被哈勃實現了。南希·羅曼很可能是第一個提出用空間望遠鏡觀測系外行星的人。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時光機」哈勃的誕生按照目前的理論,光可以在宇宙中不受幹擾地傳播數百萬年甚至更久,而人們能觀測到的恆星距離地球也都是以光年計的,拿起望遠鏡仰望星空,你觀測到的每一次天體變化,都是如此悠久。然而,光在到你的望遠鏡之前,它必須穿過地球混亂的大氣層,這就模糊了你的眼睛和光送來的如此精細的宇宙細節。
  • 組圖:哈勃望遠鏡利用木星衝日「抓拍」木星寫真
    這不僅使木星與地球的距離拉近——達到大約6.7億公裡(4.16億英裡)——而且面向我們那一面木星大氣完全被太陽照亮,考慮到當日木星和地球的距離和位置,夜空中的木星將比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亮。圖1 木星圖像,當木星距地球6.7億千米時由哈勃望遠鏡拍攝。
  • 100個哈勃:羅曼空間望遠鏡有多強?
    雖然它的主鏡面只有2.4米,但它的對比度卻是未來建成使用的30米與40米口徑的地面超大型光學望遠鏡的10倍左右。因此,羅曼可研究的最暗的行星比後者的探測極限暗20到100倍。而且,它的視場雖然比羅曼上面的寬場設備的視場小得多,但還是比30-40米級地面望遠鏡的視場大得多。羅曼探測系外行星的淵源恰好可以追溯到南希·羅曼本人。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但是,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給了「哈勃」巨大的優勢。它的視力始終要比地面上的望遠鏡銳利10倍。誠然,能夠改正大氣擾動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已經縮小了這個差距,但「哈勃」的清晰圖像是遍布整個視場的。此外,由於沒有了天空背景,「哈勃」還具有了以高對比度觀測遙遠天體的非凡能力。
  • 10年前,哈勃的最後一次維修任務使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
    但是這臺望遠鏡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壽命,而且將時間翻了一番,沒有任何停止工作的跡象。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準備發射。一架備用太空梭也準備在佛羅裡達州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以防機組人員遭遇緊急情況。三次為哈勃維修的太空人約翰格倫斯菲爾德說,這表明工程師、技術人員、科學家、太空人可以做任何事情,我們在太空中的能力真的是無限的。
  • 觀測發現260光年外行星大氣水汽分布—新聞—科學網
    騰訊科學訊 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動用哈勃空間望遠鏡對WASP-43b系外行星進行了觀測,這是一個擁有極端表面環境的系外行星,溫度可達到3000華氏度,酷熱的世界足以融化一些鋼鐵,而背對恆星的一側又是一個相對寒冷的世界,溫度可低於1000華氏度,相當於537攝氏度。
  •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土星夏日美景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到土星夏日美景在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這張最新照片中哈勃發現了土星一些小型大氣風暴。這些都是短暫的特徵,隨著哈勃每年的觀測,這些特徵似乎會來來去去。從哈勃2019年的觀測結果來看,土星北半球的帶狀物依然明顯,幾條帶狀物的顏色每年都會略有變化。這顆環狀行星的大氣層主要是氫氣和氦氣,還有微量的氨氣、甲烷、水蒸氣和碳氫化合物,使其呈現黃褐色。哈勃拍攝到的這張彩色合成圖中,北半球上空有輕微的紅霞。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極限在哪裡?
    到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搭乘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由此開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時代。 哈勃運行在一個近乎圓形的軌道上,它距離地表大約540公裡,每95.4分鐘繞行地球一周。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幹擾,哈勃可以接收到宇宙中十分微弱的光,觀測到極為遙遠的宇宙。
  • 美國航天局NASA首次用X射線觀測到系外行星掩星
    前天,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人類首次通過X射線觀測到太陽系外的「日食」現象。這被稱為「掩星」,是發現系外行星的重要手段之一,意味著人類今後可能用X射線的強度變化尋找系外行星。發現系外行星是尋找地外生命的前提。美國航天局(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和歐洲宇航局XMM牛頓望遠鏡,對距地球63光年的恆星HD189733進行觀測。
  • 探訪美國宇航局新一代望遠鏡,羅曼太空望遠鏡,視場超哈勃一百倍
    它的視野比哈勃要廣得多,是後者的100倍,這意味著它的觀測效率會非常高。這樣的寬廣視野,更適合拍攝大範圍的宇宙圖像,也更方便科學家研究暗物質和尋找系外行星。在電磁波段方面,羅曼望遠鏡和JWST一樣,能夠在紅外波段進行觀測,而哈勃則只有近紅外的視野。通過對紅外線的觀測,羅曼望遠鏡將可以更好地追溯最早期的宇宙,探索宇宙的歷史。
  • 30年繞地球飛行16萬圈,NASA哈勃望遠鏡演繹不老傳奇
    此時距離哈勃望遠鏡升空才一個月,已經耗資21億美元。這個時候哈勃出現問題,就意味著沒有達到設計要求。NASA工程師花了數周時間來檢查哈勃的所有系統,最終給出了故障結論:由於反射式校正設備在組裝時位置偏離了1.3毫米,導致哈勃望遠鏡的主鏡面邊緣在製造打磨階段"削"得太平了,多打磨了2200納米,造成主鏡面邊緣反射光無法精確聚焦,圖像自然也模糊不清了。
  • 哈勃望遠鏡三十周年紀念。這個意義非凡的望遠鏡,曾捕捉到鷹星雲
    哈勃望遠鏡敏銳的觀察力讓天文學家得以了解系外行星大氣的化學組成,捕捉到太陽系中行星的飛行視角,並收集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深空」圖像,顯示著第一批星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合併。星系就如塵埃一般。在這張超深場影像裡的每一個物體,都是一個星系。這提供了一個幾乎延伸到宇宙起源的核心樣本。
  • 哈勃望遠鏡發現克卜勒星下「雪」了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熾熱的木星外行星,那裡覆蓋著二氧化鈦「雪」,這是防曬霜中的活性成分。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是這個被稱為「冷阱」的外行星上「積雪」過程的第一次探測。這顆名為克卜勒-13ab的巨型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1730光年,比木星大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