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某某某得了癌症,最終被活活疼死了!
想必大家應該都對這句話不陌生,甚至很多人對癌本身根本就不了解,但在影視產品的影響下,也都盲目的認為,癌症患者死亡,就是「疼死的」!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的癌症患者大約有近400萬,總患癌人數超過了700萬以上。這其中有51.5%的患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0%為輕度疼痛、30%為中度疼痛、30%為重度疼痛。
而在疼痛出現之後,早期只有41%的的患者疼痛得到了控制。而進入晚期之後,僅有25%的腫瘤疼痛患者得到了緩解,越是到了後期,疼痛越為明顯!
癌症終末期患者,會被疼痛僅僅包裹,這種疼痛來自於癌症壓迫、侵犯器官、感染等多個方面,臨床也將其稱之為癌痛。很多人都會從癌症患者的表象來進行判斷,認為患者病情到了最後一刻,仍然不住哀述「疼痛」,所以患者自然就是疼死的!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個問題,人真的會被活活疼死嗎?
就如上文中提到的,癌症和疼痛之間有必然聯繫,但是患者卻並不會因疼痛而死亡。無論是癌症或其他疾病造成的疼痛,都不會直接致死。
但是,疼痛之後的休克卻可以致人死亡。疼痛性休克在臨床上的表現有多樣性,包括了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血壓下降、噁心嘔吐等。
在神經和體液的共同作用下,患者最終可能因疼痛性休克而死亡!
但是,癌症患者的疼痛,顯然達不到疼痛性休克的地步。且在臨床上,對癌症終末期的治療也已經從治癒目的轉變成了控制病情發展、減輕患者症狀。
在科學用藥的情況下,患者疼痛雖然不會徹底消失,但也能得到一定的控制。
其實,真正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器官衰竭!
器官衰竭引發的死亡,是臨床一致認可、在死亡鑑定書上給出的答案。包括疼痛性休克後的死亡,其實也是器官衰竭的結果!
就拿心肺腦功能來說,它們是維持生命的基本器官,在心跳和呼吸順暢的情況下,生命自然延續。
為此臨床在臨床進行搶救時,才會說心肺復甦,而不是肝腎復甦,可見相比之下,心肺比肝腎更能直接影響生命!
另外,人的大腦也是如此,當腦功能衰竭和死亡後,其他器官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無法正常工作,繼而發展為死亡。
造成癌症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和癌症轉移、擴散等原因有關。在其轉移的同時,會不斷破壞器官功能、導致器官運轉能力下降、發生感染,繼而引發器官衰竭,這也是臨床癌症終末期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
雖說癌症造成的疼痛並不會直接導致患者死亡,但是癌性疼痛卻會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讓患者失去尊嚴。
所以,疼痛治療也是癌症治療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進入晚期、終末期的患者,對疼痛的控制很有必要,畢竟患者病情惡化已經成為了事實,幾個月內死亡也是可預見的結局,讓患者減輕痛苦、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是對患者和家屬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