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學探討-小叮噹網絡作家協會
地球是否被設計出來的,這個問題多在科幻小說中出現
地球和人類是高等文明設計出來的說法比比皆是。雖然是科幻,但是從人類以及人類所存在的環境來看,自然形成的條件過於苛刻。我們在尋找外星人的過程中,出現了比較悲觀的想法,首先在可觀測範圍內,類地行星並不好找,而找到適合碳基生命存在的環境的行星更加渺茫。生命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也許是碳基生命,也許是電子生命,也有可能是離子態生命,但是幾十年來,我們從未發現其它生命的存在,甚至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都發現不了蛛絲馬跡。從我們自身出發,尋找碳基生命還是比較靠譜的,目前支持其它形態的生命完整的進化理論都沒有。
碳基生命存在的條件過於苛刻,地球的特殊條件更加苛刻
溫度範圍過於狹窄
碳基生命一般為有機物組成,主要組成成分為蛋白質。目前根據地球深海以及極端生活環境中可以看到,碳基生命在零下30度至70度範圍內存在。這個溫度範圍實際很窄,這一個條件導致大部分行星不具備碳基生命進化的條件。由溫度範圍確定的行星帶為類地行星的前提條件,恆星是否存在圍繞它的行星,機率並不是100%。行星比較難發現,而近年來通過恆星偏移來判斷行星存在的方法來觀測後發現,行星存在的機率並不高。而處於宜居帶的行星又少之又少,發現機率很低。
行星大小和質量得合適
行星太大,不僅僅是重力過大。而是過大的行星地質不穩定,超級火山、地震、海嘯、颶風等往往造成高等生命難以延續。如果一個行星直徑是地球的七八倍,那麼它的質量就是地球的上百倍。我們在地球上重70公斤,在那個行星上就會七八噸。根據推測,適合碳基生命存在的行星質量一般要接近地球質量。
有大氣層有液態水
水在宇宙中存在比較廣泛,但是在行星表面上有液態水存在的截止目前我們還未發現。大氣層和水一般都是同時存在的,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液態水是難以留存的。這個條件也不是很容易得到,因此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液態水也是一個重要的特徵需要。
有磁場保護
行星存在強大的磁場,這個條件也很重要,反觀金星和火星,它們都處於宜居帶,由於磁場比較弱,導致大氣層損失或蒸發,導致液態水無法形成。而具備強力磁場的行星又少之又少。地球算是一個奇葩的存在。而在發現類地行星的過程中,我們目前還沒有辦法檢測到遙遠距離的行星是否存在磁場。
有月亮守護
月亮相對於地球是一個非常罕見的存在,一般行星的衛星都非常小,而月亮相對於地球卻很大,並且它偏移並維穩了地球的自轉軸,月亮的產生大多認為是和火星一般大小的行星撞擊地球後分離而出。它的存在對人類來講意義很大,沒有月亮就沒有四季,沒有潮汐。地球自轉會紊亂,南極變為赤道,甚至北極變為南極都有可能。更要命的是地球可能被太陽引力鎖死,一面永遠對著太陽,這就導致地球強烈的大氣和海洋對流。地球將是一個極端氣候,不適合生命的進化。
有木星和土星保護
太陽系中存在大量的原始垃圾,各種隕石和彗星在太陽系中橫衝直闖,隨便一顆較大的彗星分分鐘就會滅亡了延續億萬年的生命。而充當保護傘的就是木星和土星了。木星和土星足夠大,動輒就是地球的上千倍體積。在這樣的大塊頭的保護下,要麼彗星跌入太陽,要麼被木星和土星收留,而地球做為一個灰塵般的存在,被好好地保護了起來。可以這樣講,如果沒有木星和土星,地球被隕石擊中的機率將會大大增加。
有地殼板塊運動
有地殼和板塊運動才會有適度的火山和地質,這樣海洋和陸地將不會死氣沉沉,充分元素的交匯才會使生命誕生的機率大大增加。生命不可或缺的較重元素會突顯在表層,而生命進化過程也需要物質的交流,這也是生命進化的基礎條件。
充足的元素,合適的碳氧氮比例
金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具備大氣層,也處於宜居帶。但是金星上溫度很高,火山與巖漿隨處可見。主要的原因就是金星的大氣層非常厚重,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氮氣並不多。這樣造成了金星的熱量難以散發到宇宙中,只能無限制地接受太陽的能量。
另外還有太陽以及太陽系的穩定、合適的放射性重金屬元素、等等條件……,這麼多條件限制,而每個條件的機率又不是很高,造成了截止目前我們沒有發現一個具備碳基生命存活的行星,而反觀人類,進化得如此完美,不由得讓科幻小說發揮想像。
人類是否為更高級的生命創造,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否為高級生命創造?這個問題難以迴避,也不能絕對否定。如果高級生命具備超距離操控能力,也許不用到達太陽系就能創造出地球和人類。而它們為什麼創造出人類?創造出來為什麼又不與人類溝通?也許是被遺棄,也許雖然創造了人類但是它們自己已經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