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桶水經濟學第一定理:財富是如何產生?論「重農抑商」的荒謬性

2020-12-06 半桶水經濟學

眾所周知,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農業封建社會歷史中,雖然經過多次的改朝換代,每一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思維都不一樣,但都嚴格執行」重農抑商」政策,」重農抑商」政策簡單來說就是統治者通過頒布法律法規,一方面鼓勵農業生產,另一方面打壓工商業的發展,尤其是商業的發展。

生活在現代商業文明發達的社會中的我們自然知道」重農抑商」是錯誤的政策。各個歷史課本上也都有花不少篇幅批判這個政策,但是你用心留意就會發現一個現象,課本上都說這個政策是錯的,是阻礙社會發展的。但是錯在哪裡,為什麼是錯的?很少有提及,或者說的原因似是而非,令人費解。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對古代統治者實施」重農抑商」政策多有辯解,認為」重農抑商」有特定歷史時期特殊因素的限制,並非完全都是錯的。但是這些辯解並不能掩蓋」重農抑商」之所以能長期實施,其實是跟古代統治者對財富產生的原理的思維認知上存在缺陷有關。在古代那些皇帝眼裡什麼是財富呢?財富就是倉庫裡的滿滿當當的糧食,財富就是漫山遍野的牛羊牲口。他們認為,只有農業生產出來的實實在在的物質才是社會的財富,商人倒買倒賣就是個二道販子,不會因為他們倒來倒去多出一顆糧食,只會消耗財富而不能創造財富。就是這一種錯誤的思維認識才導致」重農抑商」政策的長期實施。

那可能有人看到這裡會反問,難道不是嗎?農業生產實實在在的產品物質,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財富,「商業交易」怎麼會產生財富呢?「商業交易」本身不會給社會增加一顆稻米啊?如果你對財富的理解還停留在這個層面,那請出門左轉。在我的第一篇文章《為什麼你對負油價如此吃驚,那是因為你還沒明白財富的本質是什麼?》中,我就用原油期貨價格跌到負值的例子,說明財富的本質並等同於物質或者生產,而是該產品帶給人們的效用(使用價值)。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很清晰明白財富不等同於物質。

那接著說,財富是如何產生的呢?這是經濟學中一個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但是我很少看到有人探討它的本質,我這裡給說我自己的答案,也是「半桶水經濟學第一定理」:社會財富=物質(生產)+ 交易(效用擴展)。

可能這個公式,大家覺得有點抽象,那舉個簡單形象的例子吧。假如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經濟參與者「甲」和「乙」,甲所生活的地方,因為環境限制只能生產蘋果,每年生產10個。但是甲比較喜歡吃梨,乙同樣是因為環境限制,只能生產梨,每年生產10個,但是乙比較喜歡吃蘋果。對於甲而言,他願意花10塊錢買一個梨,但是只願意花5塊錢買一個蘋果,相反,對於乙而言,他願意花10塊錢買一個蘋果,只願意花5塊錢買一個梨。

如果這個社會實行絕對的「重農抑商」政策(也就是禁止任何交易),甲和乙只能呆在家裡吃自己生產的產品,那這時整個社會的財富=10×5+10×5=100元。相反,如果這個社會允許商品貿易,那甲可以用自己生產的10個蘋果交換乙生產的10個梨,這時整個社會的財富=10×10+10×10=200元。很顯而易見,對於整個社會而言,生產的物質並沒有增加,但是整個社會的財富卻突然增加了一倍。而財富增加得一倍的原因就是商業貿易。

說到這裡,你還堅持認為交易不能產生財富嗎?所以結論出來了,這個社會不僅生產物質能夠增加財富,商業交易也能產生財富。而且這部分交易產生的財富佔整個社會財富的比例還不小。如果你能明白這個道理,那你就會對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荒謬性恍然大悟,也能夠清楚看到古代統治精英對財富的認知層面是非常低的。

相關焦點

  • 重農抑商,一個永遠的謊言!東方與希臘羅馬都是農業民族!
    重農抑商往往被我們確定在秦國商鞅變法以後,到封建時代截止之前,這兩千多年時間裡的根本國策。並且認為自己自古以來就是重農抑商的,因此並沒有資本主義的萌芽。而西方國家向來重視商業貿易,對外航海。所以商業發達,由於是海洋文明,土地貧瘠。
  • 你所不知道的春秋戰國:重農抑商?不存在的,這是商人的黃金時代
    一些諸侯國將商業活動確立為頂層戰略,並由此改變了國家實力;而那些商人中的佼佼者,不僅積累了可觀的財富,甚至因此封君拜侯,並對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裡說的可不僅僅是呂不韋)。周王朝並不重農抑商,齊國通過工商業改變了國家命運在古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首先與勞動工具息息相關。至周王朝建立時,以青銅器為主要器具的中原大地,生產力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後的。
  • 古代商人被稱為「財富的寵兒,地位的棄兒」,主要與這三人有關
    說明國家的財富流落到個人手裡。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有些人變得太富有,國君就沒有辦法用利祿驅使他們。如果太貧窮了,刑罰也威懾不住他們。那樣,天下將會大亂。於是,管仲提出了「利出一孔」理論,即天下所有的好處,天下所有的利益都有權力這個「孔」出來,由國君賜予。正是基於這種政治權力至高無上的理念,商人在春秋時期就開始被打壓。
  • 沒想到賭博、擲骰子產生了概率論!
    因此可以說早期概率論的真正創立者是帕斯卡、費爾馬和惠更斯。這一時期被稱為組合概率時期,計算各種古典概率。  在他們之後,對概率論這一學科做出貢獻的是瑞士數學家族——貝努利家族的幾位成員。雅可布·貝努利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分析賭博中的其他問題,給出了「賭徒輸光問題」的詳盡解法,並證明了被稱為「大數定律」的一個定理,這是研究等可能性事件的古典概率論中的極其重要的結果。
  • 科斯定理:真知灼見還是同義反覆?
    該定理是科斯成名的關鍵。因此,要了解科斯的思想及其社會影響,我們必須從「科斯定理」入手。  二、科斯定理:同義反覆的解釋  科斯的《社會成本問題》一文,顧名思義,是針對「外部性」問題而發的。「外部性」是一方的行為影響另一方的福利,但這種影響並不是通過一般的市場價格而起作用。例如,一個工廠A汙染周圍的農場B,就是A對B產生「負的外部性」的例子。
  • 張先生如何構築財富傳承「保護罩」?
    今年57歲的張先生最近心思有點重,主要是有兩塊「石頭」壓在心裡。一方面,自己經營了多年的製造業企業,由於疫情的關係,效益很受影響,企業也有一定的負債,他擔心企業經營狀況再沒有好轉的話,家庭財富也可能隨之縮水;另一方面,自己的寶貝女兒已經年芳28,正和一位同樣優秀的男生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面臨婚前財產規劃的問題。
  • 「概率論」告訴你,任何一個賭徒的結局都是傾家蕩產
    賭的輸的不是所謂的「運氣」,而是隱藏在賭場規則後面大量的數學公式與定理。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大數定律」。那麼,什麼是「大數定律」呢?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引誘賭徒走向傾家蕩產之路的呢?還得從「概率論」說起。「概率論」是研究「隨機現象「數量規律的「數學分支」,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賭博,就是典型的「隨機現象」。早在1500年,義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就開始研究這一現象。
  • 他嘔心瀝血提出素數定理,卻發現別人早就捷足先登
    著名數學家王元院士作序推薦)一個複數域上的函數——Riemann ζ 函數——的非平凡零點 (在無歧義的情況下我們有時將簡稱其為零點) 的分布怎麼會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自然數 (在本系列中自然數指正整數) 中的素數分布產生關聯呢? 這還得從所謂的 Euler 乘積公式談起。
  • 為什麼沒有民科數學家去碰瓷範疇論、同調代數、規範場論等?
    數學是本身具備嚴密的邏輯數學這門科學在一定範疇下,算不上自然學科,可以說是人類思維的產物.數學各個知識構成的大廈,是建立在嚴密的邏輯基礎之上的.如果要推翻某個數學定理或結論,那你本身得具備嚴密的邏輯性,否則就完全說服不了其他人,更說服不了數學家.而多數民科,本身不掌握專業的數學知識,對多數人來講都有一定的困難,更不可去推翻某個結論
  • 英國海灘發現巨型桶水母 直徑1米重達20公斤(圖)
    英國海灘發現巨型桶水母直徑1米重達20公斤(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30日報導,英國康沃爾郡河口驚現巨型桶水母(Barrel Jellyfish),直徑達一米。但遊泳者無需擔憂,因為這種水母完全無害。
  • 論雙十一那些「奇怪」定理
    論雙十一那些「奇怪」定理
  • 大數定律與中心極限定理
    在概率統計的學習或使用過程中,經常有人會提到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它們也恰恰是概率論、統計學和理論科學的基石。
  • 概率論大師
    貝葉斯在數學方面主要研究概率論。他首先將歸納推理法用於概率論基礎理論,並創立了貝葉斯統計理論,對於統計決策函數、統計推斷、統計的估算等做出了貢獻.1763年發表了這方面的論著,對於現代概率論和數理統計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貝葉斯的另一著作《機會的學說概論》發表於1758年。貝葉斯所採用的許多術語被沿用至今。貝葉斯思想和方法對概率統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賺取人生第一桶金 水之美拆分盤是真的嗎?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何賺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很多年輕人思考的問題。要想打造一個輝煌的人生,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是最至關重要的。這一步的方向是否正確,時機是否恰到好處,是奠定後續一切努力是否有意義的重要基石。要實現人生的第一桶金,要考慮很多問題,需要結合自己的資源優勢、個人特點、工作經歷、興趣所在等等。
  • 費馬小定理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64枚金幣的賭注應該如何分配才合理呢?法國數學長時間立於世界之巔,由此可見一斑。即使是數學領域的普通人,即便只是一次賭博,他們也要思考數學問題。  1657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在帕斯卡和費馬工作的基礎上,寫成了《論賭博中的計算》一書,被認為是關於概率論的最早的系統論著,但人們仍然將概率論的誕生日定為帕斯卡和費馬開始通信的那一天——1654年7月29日。
  • 世界五大學習方法之思維網(廣義動量定理應用於科斯定理)
    這個圖形和科斯的第一個定理論述的內容類同。即對應科斯第一定理的論述:在交易費用為零的情況下,不管權利如何進行初始配置,當事人之間的談判都會導致資源配置的帕雷託最優(如圖9所示)。圖10 科斯第二和第三定理的類比科斯第三定理是第二定理的推論,因為交易費用不同,產權配置給甲或者乙,產生的最終資源配置也會產生不同,所以第三條強調了產權配置對資源配置的重要性,即對應於:因為交易費用的存在,不同的權利界定和分配,則會帶來不同效益的資源配置
  • 【重點建設項目巡禮】中國第一桶水泥誕生地
    【重點建設項目巡禮】中國第一桶水泥誕生地 2020-10-31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是如何創造未來的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how-claude-shannons-information-theory-invented-the-future-20201222/David Tse編譯:文龍科學是在尋求自然界的基本規律,數學是在原有定理的基礎上尋找新的定理,工程學是在構建解決人類需求的系統。
  • 股市常用定理有哪些 什麼是股市常用定理
    那股市常用定理有哪些呢?關於股市常用定理有哪些,下面介紹一下常見的股市常用定理。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接下來具體說一下股市常用定理有哪些。股市常用定理有哪些?1、投資的素質定理。在實戰中,投資者應具備的關鍵素質:第一,具有冒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