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寬帶(UWB):工作原理及其非凡潛力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本文作者:恩智浦UWB解決方案產品管理總監Rias Al-Kadi,產品營銷經理Christoph Zorn博士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3/411542.htm

在移動終端、汽車、物聯網與工業等廣泛的市場中,開發人員一直在積極尋求一種精密的測距技術,來實現精準的室內與室外定位。幸運的是,UWB在近期經過「改造」,成為精確、安全的實時定位技術,優於Wi-Fi、藍牙和GPS等無線技術。超寬帶技術能夠實時處理環境信息,如位置、移動及其與UWB設備間的距離,這些信息已精確到幾釐米,這為系統增添了空間感知能力,從而將推動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新應用的開發。為了解UWB的潛力,請務必考慮UWB在測量飛行時間、到達角、尤其是其安全屬性方面的獨有特點。

圖1:中繼攻擊複製信號並使用該信號開鎖(來源:恩智浦)

基於UWB的汽車應用——更加智能的智能鑰匙

在2019年下半年,汽車製造商紛紛推出計劃,實施基於UWB的無鑰匙汽車門禁,並將探索UWB支持的新用例,如車內乘客檢測、自動代客泊車、自動泊車、停車場進入和免下車支付等。  對於即將到來的UWB浪潮,其中一個備受期待的用例是通過智慧型手機實現無鑰匙門禁(PKE)。

通過PKE,您可以在不使用機械鑰匙的情況下解鎖和啟動汽車。遙控鑰匙裝在您的口袋或錢包中,當進入解鎖車門的適當範圍內時,遙控鑰匙會被「喚醒」。進入汽車後,系統會檢測到遙控鑰匙,以激活點火啟動按鈕。

PKE遙控鑰匙深受汽車製造商的歡迎,因為它們能夠提供極大的便利性,並且備受客戶期待。此外,如果使用遙控鑰匙,轉向柱將不再需要笨重的鎖芯,這減輕了汽車重量,降低了發生碰撞時膝蓋受傷的風險。消費者對這一技術也十分青睞,因為無需尋找或撥動機械鑰匙來開鎖、啟動或鎖車,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了。遺憾的是,如今許多遙控鑰匙也成了竊賊的目標,他們使用現成可用的廉價入侵設備來檢測汽車的喚醒信號,然後將該信號重新定向至鑰匙以便喚醒鑰匙,使其強制發出不必要的開鎖信號。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中繼攻擊。

中繼攻擊之所以成為可能,是因為現在有一些遙控鑰匙利用信號強度——不是時間戳——來檢測何時車主距離汽車兩米內。攻擊通常由兩個人完成,一個人在鑰匙附近,另一個人在汽車附近。當您走出汽車,比如前往購物商場、咖啡廳或餐廳,或者如果您在家,而您的車鑰匙靠近玄關或窗戶,第一個竊賊會儘量接近鑰匙,發出您汽車所發送的同類型查詢來檢測鑰匙。如果您的鑰匙響應查詢,表示其在範圍內,第一個竊賊會捕捉響應信號,然後將該信號發送(或中繼)給等候在汽車旁的第二個竊賊。然後,第二個竊賊使用捕捉到的響應信號欺騙汽車解鎖並啟動。

通過為PKE遙控鑰匙和智慧型手機門禁添加UWB,ToF計算能夠有效地防止中繼攻擊。竊賊檢索的任何信號都標記有時間戳,指示信號是在範圍以外的某個地方生成的。當信號到達汽車時,計算得出的行程時間會顯示發出信號的點過於遠,無法開門。拿著午後場電影票的影迷無法進入深夜秀場,因為電影票上顯示的時間是錯誤的而且已過期,同樣,盜版的UWB信號不會讓竊賊進入汽車,因為信號顯示的時間是錯誤的,從本質上來說已過期。

UWB的起源與現狀

1960年代,人們首次開發出UWB,將其用於雷達應用。後來,該技術經過調整,用作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並在IEEE.15.3中標準化為速度高達480 Mbps的超高數據速率傳輸技術。在這個容量方面,該技術與WiFi直接競爭,但WiFi很快使其數據傳輸功能相形見絀,使得UWB在傳輸用例中退居二線。基於脈衝無線電技術,UWB的下一個角色則成功得多。如IEEE 802.15.4a中指定的,它使用2ns脈衝來測量飛行時間和到達角的值。不久後,其安全功能通過IEEE 802.15.4z中指定的擴展得到增強(在PHY/RF級別),這使其成為獨特的安全精密測距和感應技術。

使用智慧型手機作為智能鑰匙來進入和啟動汽車的想法極具吸引力,因此,汽車和智慧型手機行業的領先企業紛紛積極參與,在802.15.4z標準中定義安全機制。UWB為何能夠以如此高的精度處理這麼重要的用例?讓我們來探索一下該技術的背景和環境。

什麼使UWB成為與眾不同的無線技術

與大多數無線技術不同,超寬帶(UWB)通過脈衝無線電工作。它在寬頻帶上使用一系列脈衝,因此有時也被稱為IR-UWB或脈衝無線電UWB。相比之下:衛星、Wi-Fi和藍牙在窄頻帶上使用調製正弦波來傳輸信息。

UWB脈衝具有多個重要特點。首先,它們陡而窄,看起來像尖峰一樣,即使是在嘈雜的通道環境中,也很容易識別。此外,與WiFi或BLE等其他技術相比,對於ToF測距,UWB脈衝更適合密集多徑環境。由於主信號路徑旁的對象會引起反射或中斷,通過多個路逕到達接收器的無線電信號在IR-UWB系統裡很容易與主信號區分開來。但這件事在窄帶系統裡卻非常耗時和困難。

UWB在無線電頻譜的其他部分工作,遠離聚集在2.4 GHz周圍的繁忙ISM頻段。用於定位和測距的UWB脈衝在6.5和8 GHz之間的頻率範圍內工作,不會干擾頻譜其他頻段發生的無線傳輸。這意味著UWB能夠與現在最流行的無線形式共存,包括衛星導航、Wi-Fi和藍牙。

在典型功率級工作時,距離最長可達10米左右。但如果使用較高功率脈衝,UWB的距離甚至可達200米。UWB通信還可以傳輸數據,其中UWB數據包的有效載荷部分以大約7 Mbps的速率發送數據,並且可以繼續加速,最高可達32 Mbps。

現在,UWB使用調製脈衝序列,持續時間為2ns,非常短。脈衝間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脈衝重複頻率(PRF)從每秒數十萬脈衝到每秒數十億脈衝不等。通常支持的PRF是62.4 MHz和/或124.8 MHz,分別稱為PRF64和PRF128。UWB的調製技術包括脈衝位置調製和二進位相移鍵控。

定義脈衝重複頻率

●   脈衝發射器在開與關之間切換,以特定速率(PRT或PRF)提供峰值功率(Ppeak

●   最大距離與發射器輸出功率直接相關。系統發射的能量越多,目標檢測距離將越大。


圖2:UWB的飛行時間計算,其中設備1是控制器,設備2是受控器(來源:恩智浦)

飛行時間(ToF)計算

在科學和軍事應用中,確定兩點(或兩個設備)間水平距離的過程被稱為測距。飛行時間(ToF)是測距的一種形式,使用信號行程時間來計算距離。圖2 提供了ToF計算在配備UWB的兩臺設備中如何工作的基本描述。

為了計算飛行時間(ToF),我們測量信號從到達點傳輸到B點所花費的時間。我們選取消息往返時間的往返讀數,這包括設備2中的處理時間。然後減去處理時間,再除以2,便可得出ToF。為了確定在傳輸過程中覆蓋了多少地面,將ToF乘以光速即可。

由於UWB的高帶寬(500 MHz),脈衝寬度為納秒級,這提高了精度。與使用窄帶收發器的WiFi和BLE不同,ToF和測距的精度限於約+/-1m至+/-5m,而UWB可精確到+/-10cm以內。

由於UWB信號明顯不同且易於讀取,即便在多通道環境中也是如此,因此當脈衝離開和到達時,信號更容易識別,且高度確定。UWB能夠以超高的傳輸速率準確跟蹤脈衝——在短突發時間內發送大量脈衝——因此即使距離非常短,也可以進行細粒度ToF計算。

調製正弦波在使用Wi-Fi或藍牙確定位置時會出現,其多通道分量只能以複雜的方式分離。這也就是Wi-Fi和藍牙為何努力提供精度低於1米的準確測量值的部分原因。

圖3 對UWB ToF計算與Wi-Fi和藍牙的ToF計算進行比較。

圖3:通過Wi-Fi和BLE與通過UWB進行的ToF測距(來源:恩智浦)

可選到達角(AoA)計算

請務必注意,ToF計算確定的是徑向距離,而不是方向。也就是說,ToF計算告訴設備1其與設備2之間的距離,但不告訴設備2的方向——前、後、左、右、東、南、西還是北。所以ToF圖是一個圓圈:如果ToF計算表明設備2與設備1之間的距離為15 cm,則以設備1為圓心,用捲尺在每個方向測量15 cm,以此方式形成一個圓圈,設備2可以在該圓圈中的任意位置。若要通過第二次測量的方式,使用兩個距離圓圈的交集來確定位置,則需要額外的設備。

因此,要完善UWB技術的討論,我們應該考慮另一個方面,也就是當前非汽車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到達角(AoA)。到達角可幫助確定設備2在該圓圈中的哪個位置。為了計算AoA,設備1需要配備一組小心放置的專用天線,這組天線僅用於AoA測量。並非所有UWB解決方案都包含額外天線,但包含額外天線的UWB能夠精確到幾釐米以內(圖4)。

圖4:ToF測距與AoA生成高準確度(來源:恩智浦)

AoA計算是單獨進行的,與ToF計算不同,但二者具有相似性:它們都以脈衝定時開始。在AoA陣列中的每個天線,接收到的每個信號的到達時間與相位存在微小但可辨別的差異。記錄每個信號的到達時間與相位,然後用於類似三角測量的幾何計算中,從而確定信號來自哪裡。

圖5 中左圖以設備1上的兩個AoA天線Rx1和Rx2為例。與Rx2相比,從設備2發出的信號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到達Rx1,這表示Rx1、Rx2和信號原點組成的三角形向右傾斜,指示信號來自設備1的東北方向。

與Rx2相比,從設備2傳輸到設備1的信號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到達Rx1。圖5 中右圖顯示的AoA計算使用到達時間和天線間距來確定每個傳入信號的角度,並繪製由Rx1、Rx2和設備2組成的三角形。在本例中,該三角形中Rx1的邊較長,並指向右邊,這表示設備2在設備1的右邊。


圖5(左):設備1上兩個AoA天線Rx1和Rx2的示例(來源:恩智浦),圖5(右):AoA計算使用到達時間和天線間距來確定每個傳入信號的角度(來源:恩智浦)

UWB如何管理安全性

UWB中增添的其中一個重要特性是物理層(PHY)中用於收發數據包的額外部分,這作為即將推出的802.15.4z規範的一部分進行定義。該新特性以恩智浦開發和推薦的一項技術為基礎,稱為擾頻時間戳序列(STS)。新特性增添了加密、隨機數生成和其他技術,使得外部攻擊者更難訪問或操控UWB通信。

保護ToF計算

飛行時間計算很容易受到距離操控的影響。如果您可以幹擾時間戳或計算的其他方面,就可以使您看起來比實際更近。在特定應用中,如安全訪問,這會欺騙系統認為授權用戶在旁邊(但實際上並沒有)並觸發開鎖(其實不應開鎖),這是個嚴重的問題。

針對測距的原始UWB標準802.15.4a已發布十多年,對安全性的重視已經跟不上現在的發展。在測試4a標準時,研究人員發現,外部攻擊者能夠以超過99%的概率將測量的距離減少多達140米。對這一特定漏洞的擔憂促使人們開始修訂4z標準。

具體想法是,通過為PHY數據包添加加密密鑰和數字隨機性,阻止ToF相關數據可訪問或可預測。這有助於抵禦使用原始UWB PHY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質來操控距離讀數的各種外部攻擊,包括Cicada工具、Preamble注入和早檢測/晚連接(EDLC)攻擊。更新後的方法能夠提供儘可能最好的保護,避免遭到以操控距離測量值為目標的暴力攻擊。

相關焦點

  • 超寬帶(UWB)工作原理及其非凡潛力
    超寬帶技術能夠實時處理環境信息,如位置、移動及其與UWB設備間的距離,這些信息已精確到幾釐米,這為系統增添了空間感知能力為了解UWB的潛力,請務必考慮UWB在測量飛行時間、到達角、尤其是其安全屬性方面的獨有特點。 基於UWB的汽車應用——更加智能的智能鑰匙 在2019年下半年,汽車製造商紛紛推出計劃,實施基於UWB的無鑰匙汽車門禁,並將探索UWB支持的新用例,如車內乘客檢測、自動代客泊車、自動泊車、停車場進入和免下車支付等。
  • 無線通信技術系列之UWB超寬帶技術原理解析
    無線通信技術系列之UWB超寬帶技術原理解析 羅德與施瓦茨 發表於 2021-01-14 16:25:29 基於IEEE 802.15.4a/f/z標準的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秒級的窄脈衝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
  • 超寬帶(UWB)技術基礎及其測試方法-電子工程專輯
    基於IEEE 802.15.4a/f/z標準的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秒級的窄脈衝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
  • 超寬帶(UWB)技術基礎及其測試方法-EDN 電子技術設計
    基於IEEE 802.15.4a/f/z標準的UWB(Ultra-wideband)超寬帶技術是一種利用納秒級的窄脈衝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通信技術。UWB技術可實現釐米級別的精準位置測量,提供速率高達27 Mbps的安全數據通信,且功耗和延遲非常低,而極高的帶寬和極低的功率譜密度可以使其與其他窄帶和寬帶無線通信系統共享頻譜且具備一定的抗幹擾性。既不同於傳統的窄帶通信技術,也不同於廣泛用於寬帶通信的OFDM技術,UWB信號的超大帶寬和極低功率對測試方法和測試儀表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
  • UWB 如何工作?如何使用UWB進行測距和位置?
    它是如何工作的?  UWB技術的應用, 關於FIRA聯盟,  我們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UWB技術的發展歷程 超寬帶並不是一項新技術,實際上可能是最古老的無線技術之一。1901年,Marconi 先生利用電火花隙發射器產生超寬帶信號,第一次成功跨越大西洋傳輸摩爾斯電碼。也正因如此,我將其歸類為超低速數據傳輸。
  • 寬帶太赫茲動態偏振控制的石墨烯可調諧多功能超材料
    其中,具有更大THz波偏振態控制靈活性和自由度的可調諧超材料設計,仍然是一個關鍵的技術挑戰。  近期,《Carbon》雜誌報導了一種寬帶太赫茲動態偏振控制的石墨烯可調諧多功能超材料,實現了太赫茲波在多個自由度的偏振控制。圖1(a)和(b)描述了所提出超材料及其單元的結構示意。
  • 採用噪聲消除技術的3~5GHzCMOS超寬帶LNA設計
    超寬帶(寬頻)低噪聲放大器廣泛用於中頻和視頻放大器等。近年來,在秘密通訊和目標檢測方面超寬帶迅速發展,更高的帶寬要求聲稱通過超寬頻信號,因此前端的預處理接收電路必須是一個低噪聲的超寬頻放大器。本文設計的CMOS低噪聲放大器適用於工作頻段為3~5GHz的超寬帶系統。文章從LNA結構的選取開始,然後進行電路分析與設計超寬帶LNA結構選取。
  • 一種具有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印刷天線設計
    關鍵詞 超寬帶天線;陷波特性;小型化;無線通信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於2002年規範統一商業應用中的帶寬要求為3.1~10.6 GHz,這使得超寬帶技術在工業和學術界中的應用變得備受矚目。為避免超寬帶通信系統中的其他頻段的相互幹擾,例如工作頻帶內還存在諸如無線區域網等其他的通信系統,多種具有陷波特性的超寬帶天線被廣泛研究和設計出來。 可以通過在超寬帶天線上腐蝕不同的結構來實現陷波特性。多種結構均可實現這一功能,如在貼片上腐蝕U形和C形縫隙。然而眾多設計的天線都僅覆蓋了一個窄帶頻段,多數適用於無線區域網中5 GHz頻段。
  • 理化所等在實現超寬帶光探測方面取得進展
    目前,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多色紅外成像,多是將適於探測不同紅外波段的多個探測器集成在一起,並且確保這些探測器同步工作,從而導致器件結構和工藝相當複雜。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賀軍輝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和清華大學孫家林教授團隊合作,在實現超寬帶光探測方面取得新進展,製作了還原氧化石墨烯—矽納米線陣列異質結光探測器,實現了一個探測器就可以完成從可見光(532nm)到太赫茲波(2.52THz,
  • WB121高速寬帶跟蹤型電量隔離傳感器原理及其應用(圖)
    wb121高速寬帶跟蹤型電量隔離傳感器正是針對用戶的這種需求而設計的。本文將對該產品的性能及應用範圍作概略介紹。  wb121高速寬帶跟蹤型電量隔離傳感器採用線性光電隔離原理,對電網或電路中的交流、直流或交直流混合的電流、電壓信號進行實時測量,經隔離轉換成跟蹤輸入信號的、有一定驅動能力的、標準的輸出電壓信號。
  • 適合超寬帶傳輸光通信設備的村田矽電容器特點及應用
    此外,矽電容器實現了-55℃至150℃的廣泛工作溫度範圍。生產線採用經過超過900℃的高溫退火處理而獲得的高純度氧化膜,能夠完全控制,確保高度的可靠性和再現性。  特點 最大110GHz的超寬帶性能 沒有共振,低群延遲 出色的抗阻匹配,高頻下極低的插入損耗 底部電極結構,超低串擾,緊湊的走線與貼裝 對於溫度、電壓、老化,靜電容量值的穩定性很高 高可靠性 2 去耦電容器 WLSC、WBSC、UWSC系列最適合用於作為TOSA、ROSA器件內光晶片電源線上的去耦電容
  • 蘋果回應 iPhone 定位無法完全關閉:因超寬帶功能導致
    蘋果回應 iPhone 定位無法完全關閉:因超寬帶功能導致儘管在 iPhone 設置中手動禁用了個人定位服務,但該軟體仍在繼續收集某些應用程式和系統服務的 GPS 數據。蘋果今日向 TechCrunch 網站發出聲明,更詳細的解釋了這個功能:由於新款 iPhone 搭載了 U1 超寬帶晶片,這個功能在某些地方必須被禁用,所以 iPhone 會開啟定位服務,當檢測到 iPhone 位於不可使用超寬帶的地方時,禁用該功能。
  • 摻鉍超寬帶紅外發光晶體研究進展
    摻鉍超寬帶紅外發光晶體研究進展 2020-11-03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L波段寬帶低相噪VCO的設計與製作
    基於PCB工藝的表貼VCO有更好的相位噪聲性能,但由於寬帶電路匹配困難,電路工作狀態不太穩定,國內尚沒有成熟的能夠覆蓋L波段的VCO產品面世。國外各大射頻器件廠商已經開發出了多款L波段寬帶的VCO,其相位噪聲在偏離載頻10 kHz時為一100 dBc/Hz左右。本文基於一種新的電路結構,成功實現了L波段系列寬帶VCO,其工作狀態穩定,電性能指標優良。
  • UWB定位算法介紹
    超寬帶技術是採用極窄的脈衝信號實現無線通信,被稱為脈衝無線電,其信號相對帶寬不小於 0.2,絕對帶寬不小於 500 MHz。根據經典雷達成像理論,距離解析度 δ x 與信號寬度 T m 有如下關係:δ x =vT m /2,其中 v 是信號在傳播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 科技雲:超材料的應用潛力和發展空間
    超材料是一種人工複合材料,它擁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諸如負折射率、逆都卜勒效應以及超解析度成像等超常物理屬性。近年來,超材料在隱身、成像、電子對抗等領域的應用成果不斷湧現,展現出很大的應用潛力和發展空間。
  • 資訊:Verizon Business為通用汽車和霍尼韋爾提供室內5G超寬帶網絡
    資訊:Verizon Business為通用汽車和霍尼韋爾提供室內5G超寬帶網絡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02 14:59:38 數字信息
  • 基於高性能DDS晶片AD9959的超寬帶步進頻率探地雷達設計
    這就是步進頻率連續波體制雷達的工作原理。  1.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系統採用外差式結構,設計系統總體框圖如圖3所示。2 AD9959工作原理、特性和應用  2.1 AD9959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高性能DDS晶片AD9959是美國AD公司採用先進的DDS技術生產的4通道、10位D/A轉換器、最高時鐘為500 MHz的高集成度頻率合成器,可方便快速地產生線性調頻、單頻脈衝及步進頻率信號。
  • 雷射二極體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打開APP 雷射二極體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佚名 發表於 2010-02-27 10:14:03 雷射二極體的結構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雷射二極體的結構圖和符號如圖1所示。
  • 無源晶振起振條件及其工作原理
    打開APP 無源晶振起振條件及其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7-11-19 09:43:40   無源晶振(crystal)別稱為石英晶體諧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