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外表光鮮,但背後的辛酸無人能體會,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著超乎常人的意志力,這個意志力就是信念和堅持。今天就讓我們看看以下幾個名人他們的勵志故事。
先說一個古代的。他叫司馬光,我們對他的了解大概是從司馬光砸缸開始的,從這個故事,我們初步認識到司馬光是個機敏、聰慧的孩子。其實,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經常受老師的懲罰和搭檔的訕笑。他為了改變這個缺點,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好讓尿憋醒,結果是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智慧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天然驚醒,今後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念書,持之以恆,最後,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再說一個現代的。他叫馬雲,其貌不揚,有錢得很,估計很多都羨慕嫉妒恨。馬雲剛創業的時候,1991年,他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譏諷。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網際網路,1995年初,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網際網路。隨即,他要做一個網站。此時,網際網路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非常陌生的東西。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馬雲就已經夢想著要用網際網路來開公司、下海、盈利。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裡糊塗,我也講得糊裡糊塗。最後說到底怎麼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幹,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幹。」
再說一個王寶強。他看起來很普通,很普通,家裡條件不好,長相很一般,用農村人的話說,這孩子不一定能找著媳婦。8歲那年,他「決定不能在村裡待一輩子,一輩子種地沒意義,一定要出去闖。」16歲,他去北京。那時王寶強每天生活的主旋律是在北影門口等待一個群眾演員的機會。如果等到了,每天可以掙20塊錢,還有劇組的盒飯吃。這個機會不是經常有的,為了生活,王寶強就在北京的各個建築工地上做起了農民工。有一個除夕。當時他口袋裡只剩下2元錢,在這個舉國歡度春節的時刻,他只能選擇躺在工棚裡睡覺,用睡覺來熬過那陣陣襲來的飢餓和孤獨。王寶強說他那個時候從來不告訴父母他在北京做什麼,只說自己挺好的,因為怕父母擔心。
最後再說一個外國的,他叫羅斯福,是美國最著名的總統之一。他的命運很悲慘的,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這樣的孩子如果沒有人幫助他走出陰影,他的整個人生就完了,幸好有一個拯救了他。有一年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發給孩子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搭理它。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裡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老天爺有時候確實不公平,它會給你製造種種磨難,想讓你屈服於它,但你如果真的妥協了,那你就會得到更大的痛苦,因為如果這樣,你將在社會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圖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