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拾遺
根據新華社報導,9月1日,我國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發布了一個重要的成果,創造了一款包含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的類腦計算機。
據悉,這是一款使用了792顆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這些晶片是由浙江大學研製的,神經元的數量規模大但體積小和小鼠大腦差不多!2020以來,中國科研再次傳出好消息,對於一直想要遏制中國的美國來說,又要失望了。
我國科學家發布了科技化類腦計算機
根據相關報導顯示,本次發布的類腦計算,顧名思義就是採用硬體及軟體模擬大腦神經網絡的結構與運行機制,打造出一個能夠類似人的大腦一般的人工智慧系統。可以說,這樣的計算架構模式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設計,是我國通往人工智慧等領域的一個重要進步。據悉,成功地研製出來類腦計算機後,有利於未來解決更多的人工智慧計算難題。
此外,這個計算機有著類似生物一樣的神經元行為,如果有信號的時候將會啟動,在沒有信號的時候便無法運行,和傳統的計算機相比較,能夠降低能耗,將計算機的整體運行效率提升!據了解,研究類腦計算機的研究團隊還專門地為「達爾文類腦作業系統」打造了類腦計算機硬體資源的有效管理和調度制度,讓類腦計算機能夠更為高效地運作!
類腦計算機是中國人工智慧取得的重要進步
根據研究人員介紹,目前,類腦計算機能夠完成多項智能任務,舉個例子,類腦計算機能夠在抗洪搶險的場景下,實現讓多個機器人共同配合,共同工作!類腦計算機的智能中樞具有重要的發揮指令的作用,並且還會模擬不同腦區建立神經模型,甚至能夠實現「意念打字」,實時解碼等。
我國一直致力於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國家基礎性戰略中數據資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類腦計算機在未來可能會成為喜盈門主流的重要的計算形式。這是來自我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的言論。
此外,之江實驗室主任朱世強表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研究團隊不會放鬆研究的進度,還會繼續研發出能夠支撐更大規模神經元的類腦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體系,以後將會慢慢地進行開源開放,造福民眾提升國力,也有助於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更進一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奇蹟中國V
部分消息參考:新華社
免責聲明:本文由《奇蹟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