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洞為什麼只在南極有?
這就是說,在高空的平流層中,臭氧是「好」的;而在近地面的對流層中,臭氧是「壞」的。臭氧是一種由 3 個氧原子組成、有特殊 「臭」味的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特別是在離地面 20 ~ 30 千米的臭氧層裡濃度最大。臭氧是一種化學性質很不穩定和氧化性很強的物質,它在平流層中的生成和分解與太陽輻射有密切關係。臭氧是一種痕量氣體,在大氣中含量很少。
-
月球水突破!天文學家在月球南極的環形山中發現了「年輕的冰」
天文學家在月球南極發現了年輕的冰源,這意味著月球上有了新的水源。月球上的水是在南極附近發現的,那裡的深撞擊坑被永久的黑暗籠罩著。直到最近,天文學家們還認為,這些水是數十億年前富含水的彗星和火山活動留下的。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收集到的衛星數據顯示,在較小的隕石坑中有更年輕的冰沉積物。
-
2019年的一次失敗,讓水熊蟲留在月球上,代替人類完成「定居」!
自然界中的生存強者在自然界當中就有這樣一種生物,它們身體嬌小只有幾毫米,看起來有些可愛,又有些恐怖,但是它卻是地球上生存能力最強的生物,可以在幾千米的高山上,4000米的深海裡,1500攝氏度的高溫中找到它的身影。還有很強的耐輻射能力。它就是水熊蟲,水熊蟲從分類上來說屬於緩步動物,在地球上已經有5億年的歷史了。
-
火星有一個隕石坑,有大量的水冰存在,這是火星有水的又一個證據
科學家之所以猜測火星現在仍然可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是因為探測器在火星表面發些了不少的遠古河床。要形成遠古河 床,需要大量的水長時間的衝刷才行,所以遠古河床的發現,讓科學家相信火星在很久以前也是有大量水的存在,只是後來不知發生了何種變故,才讓火星表面的水流失。如果火星曾經存在過大量的水,即使後來發生了變故,表面的水流失了,但是地表之下的水有可能仍然被保存起來。
-
月球背面的隕石坑為什麼比正面多?
正面雖然也有隕石坑,但是隕石坑的數量明顯少很多,而且正面的月球被暗灰色的區域覆蓋了將近25%的面積,我們稱之為月海。反觀月球的背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大坑套小坑,小坑何其多,還有最大的區別就是背面的月球反照率更高,因為我們在背面看不到灰暗色的月海!
-
地球「三體人」,水熊蟲真不像地球本土生物
十八世紀,德國的一位牧師在顯微鏡下,發現了一種體態憨厚微小,行動緩慢的蟲子,因行動方式與熊無異,便將其形象的命名為「水熊蟲」,水熊蟲被發現三年後,義大利科學家SpaUanzani對其產生極大的興趣,並正式將水熊蟲,命名為緩步動物門(Tardigrades),自此水熊蟲正式步入人類視野。
-
藏文科普 | 臭氧洞咋就南極有?
為什麼要把臭氧洞的範圍定義為220多布森單位呢?因為當南極平流層臭氧總量低於220多布森單位時,南極上空的紫外線輻射就能夠穿透平流層到達地面,使人們罹患皮膚癌,輕者皮膚潰爛,重者危及生命;與此同時,還可以殺死位於海洋表層1米內的生物,破壞海洋環境。
-
水熊蟲稱霸月球?一次探月意外,竟令其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一直以來,人類對於月球都充滿好奇。在各種古老的傳說中,都曾經提到月球是有生命的,為此人類一直在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抵達月球去一探究竟。圖片來源於網絡然而,當阿波羅計劃真的載著太空人踏上月球的土地時,那裡卻空無一物。此後,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對月球的探索,希望能夠對其有更多的了解,也希望能夠在它身上找到生命或者生命存在過的痕跡。
-
水熊蟲將佔領月球?
太空是極度缺水、缺氧,又有輻射的真空狀態。由於水熊蟲聲名在外,早在2007年就被美國宇航局的奮進號(Endeavour)帶去太空。
-
水熊蟲為何會被送往月球,它是唯一可以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的生物!
4月11日,以色列首個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在準備登陸月球時候。負責降落的主發動機出現故障,導致探月器無法正常減速,最後直接撞上了月球表面,同時和地面失去了聯繫。但是這次探月失敗之後,卻遺留下了一個問題。
-
南極臭氧洞,怎麼又小了?
對流層臭氧對人體呼吸和心血管系統、農作物及林木生長等都有負面影響。人為活動正在改變大氣中的臭氧分布,其中最顯著的是南極「臭氧洞」和北極地區春季臭氧總量減少。與此同時,近地面和對流層臭氧卻呈現總體增加趨勢。1987年旨在保護臭氧層、限制氟化物排放的《蒙特婁協議書》籤訂,這在平流層臭氧科學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探秘「南極臭氧洞」
1974年,這三位科學家警告人們,氟氯烴可能降低平流層臭氧的平均濃度。他們因這一開創性的研究成果而獲得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發現,由於氟氯烴在底層大氣是惰性氣體,而這些氣體的一部分以緩慢的方式到達臭氧層,在這裡太陽輻射使化學物質分解為原子,然後以一些列複雜的反應過程釋放出來的氟原子具有去除部分臭氧的效應。
-
臭氧是什麼?南極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
那麼你知道臭氧洞是怎麼形成的嗎?南極地區的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呢?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臭氧?臭氧是一種由3個氧原子組成、有特殊 「臭」味的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特別是在離地面 20~30千米的臭氧層裡濃度最大。
-
570顆原子彈都炸不死,地表最強水熊蟲真沒弱點?科學家:也怕人
去年4月,以色列登月失敗,讓一種地球生物意外的完成了月球移民,或許未來會成為月球上的生命之一,這種生物,便是被稱作地表最強的水熊蟲。可能大家會說,月球上的環境是不適合生命的,水熊蟲即使被遺忘在了月球上,也會很快就死掉了,為何說它可能會成為太空中的新物種呢?
-
NASA發現:月球上有大量的水,能喝嗎?
NASA發現:月球上有大量的水,能喝嗎?與此同時,另一群科學家計算出,冷阱(冷到足以使水凍結數十億年的區域)比此前認為的要豐富得多。這些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為未來的月球任務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報導指出,科學家曾懷疑,月球南北兩極的隕石坑中隱藏著大量的冰凍水,這些隕石坑從未被太陽照射過。
-
與水熊蟲「合體」 人類就能抵禦太空輻射?
對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將水熊蟲DNA與人類細胞相結合併不靠譜,而且還涉及倫理問題。目前,金屬殼體和強磁場屏蔽技術是太空人抵禦長期太空輻射的主流技術。」水熊蟲生命力強有「獨家武器」是誰能在零下20攝氏度沉睡30年後成功甦醒;在150攝氏度高溫下鎮定自若;耐得了太空的真空環境、扛得住射線侵襲;在6倍於深海壓力的環境下也能存活?答案是:水熊蟲!科學家已知,水熊蟲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強的物種,這種動物只有約1毫米大小,用顯微鏡才能看清它的樣貌。
-
南極臭氧洞,今年怎麼又小了?
近30餘年來,每年南半球春季,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洞,其平均面積達1820萬km²,將近有二個中國那麼大;在剛過去的2019年南半球春季,臭氧洞的平均面積只有934萬km²,差不多縮小了一半(其9月21日為616萬km²,還不到多年平均的30%),是自臭氧洞發現以來的最小規模。
-
未來將探訪月球兩極!那裡的水冰有多重要?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未來三年內,至少將有八艘來自俄羅斯、印度、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太空飛行器著陸在月球表面,並開始探索月球上最具科學吸引力但又最敏感的區域,比如月球兩極。
-
地表最強「水熊蟲」登陸月球,能存活多久?
在這種狀態下,水熊蟲會將新陳代謝減少99.99%,即使沒有水,即使被冰凍,它們也可以存活幾十年。水熊蟲遍布海洋、土壤,在任何氣候下都能繁衍。這種可怕的適應力讓水熊蟲「稱霸」了地球,甚至還不止地球。相關研究還表明,處於「小桶狀態」的水熊蟲可以承受高達每平方英寸87,022.6磅的壓力,相當於是海洋最深處壓力的六倍(大多數細菌和多細胞生物在這種壓力下都會死亡)。
-
NASA公布SOFIA新發現:首次探測到月球正面存在水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周一宣布,其平流層紅外天文臺(簡稱SOFIA)首次探測到月球正面存在水,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探測到月球正面的水。此前人們知道,在月球暗面存在水。SOFIA這項新發現的重點是,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表面下一米處可能存在可供人類使用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