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億重組母公司化工業務背後,兗州煤業股東或靠併購美化業績!

2020-11-25 騰訊網

作為國內煤炭龍頭股之一,兗州煤業於9月30日宣布,將斥資184億,把控股股東兗礦集團的煤化工業務一舉收入囊中。目前國內煤價上漲超出預期,而國外已低至歷史大底,價格在成本線徘徊。此次收購完成之後,新增標的公司與其資產將納入兗州煤業合併報表範圍,公司經營業績及盈利能力或將取得較大提升。無獨有偶,在公司2019年發布的股權激勵方案中,將煤價小周期的淨利均值作為行權條件的基數,而目前國內煤價正處於上漲階段,達成行權條件也相對簡單。由於收購標的尚未對外披露業績,因而兗州煤業的股東難免有通過併購美化業績以達到行權條件之嫌。

9月30日,兗州煤業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約183.5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兗礦集團相關資產,包括未來能源、精細化工、魯南化工等七家企業相關資產。其中,未來能源和魯南化工交易價格最高,分別為108.18億元和61.87億元。

或受此影響,兗州煤業公司股價首度回升,截至發稿,漲幅逾3.46%,報收9.58元/股。

從資產情況來看,兗州煤業收購的標的均為煤化工相關產業,此前兗州煤業的主營業務為煤炭生產、洗選加工、煤炭銷售和鐵路運輸,電力等等,在煤化工領域投入相對較少。併購完成之後,標的企業都將納入兗州煤業的合併報表範圍。

早在7月12日,兗州煤業就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8月,兗州煤業再次公告稱,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的聯合重組事宜獲批。

根據2019年初兗州煤業發布的股權激勵方案來看,他們以煤價較低的15-17年的淨利潤均值為基數,而目前國內煤價正處在上漲周期,有分析人士指出,兗州煤業此次併購,和即將行權的第二期股權激勵息息相關。

小周期「激勵」,大周期「行權」?

兗州煤業是煤炭板塊為數不多有股權激勵機制的企業,這是管理層對公司業績增長的決心和動力,但計劃的內容卻暗含玄機。

從數量和範圍上看,兗州煤業計劃擬向激勵對象授予4668萬份股票期權,約佔本激勵計劃公告時公司總股本49.12億股的0.95%。對象覆蓋了除外部董事的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核心骨幹人員等。

從計劃的行權業績考核標準來看,每個業績考核標準均以2015年-2017年淨利潤均值為基數,2019-2021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39%、149%、159%,且不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為何以2015-2017年的淨利潤均值為基數,而不是以2016-2018年的淨利潤為基數,這或許與這幾年煤炭價格處於低位導致淨利潤下滑有關。

眾所周知,作為一種工業原材料,煤炭由於價格波動較大,故煤炭行業存在大小周期。而查閱歷年煤炭價格可知,2015年至2017年,兗州煤業的主打產品動力煤的價格,是處在歷年較低的水平,受此影響,公司淨利較低。

根據兗州煤業披露的年報數據,2015-2017年淨利潤分別為8.31億、24.05億和78.62億。均值為36.99億;2019年,煤炭價格處在較高水平,故淨利潤較高,為86.7億,為2015-2017年均值的300%,已經遠遠超過行權條件。

2020年半年報顯示,兗州煤業的煤炭業務在上半年營收增加22.31%;煤化工業務的產品主要是甲醇,上半年營收增加11.97%

但由於上半年需求減少,與海外煤價跌至歷史大底的雙重影響,2020 年上半年公司的扣非歸母淨利同比減少了55%,而且海外的煤價一直在成本線附近徘徊。

2019年年報顯示,兗煤澳洲實現淨利潤 35.3 億元,同比下滑 17.5%;兗煤國際實現淨利潤 5.9 億元,同比下滑 46.9%。且受疫情影響,國外需求依舊低迷,其營收增長從長期來看恢復仍需時日。

而此次即將納入囊中的煤化工相關產業,有利於增厚兗州煤業營收和淨利潤,而這顯然有助於完成行權。

重組為完成行權條件?

相比煤炭採選行業,煤化工行業相比之下波動較小,營收更穩。但由於2020年黑天鵝的影響,煤化工相關企業,其業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兗州煤業收購的幾家煤化工企業自然也不能免俗。在此,以煤化工行業上市公司魯西化工為參照,作為化肥行業排名第四的公司,其業績應當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分地區來看,2020年半年報顯示,魯西化工上半年國內營收69.22億,同比下滑25.03%;國外營收5.09億,同比下滑19.07%。毛利率相比上年同期,也出現了10個百分點左右的下跌。

分行業來看,基礎化工行業和化肥行業,在魯西化工的營收結構中約佔32%的份額,比例並不算高。

營收方面,基礎化工營收16.66億,同比上升7.31%;但化肥行業營收為7.42億,大幅下滑37.2%,可以看到,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魯西化工在2020年上半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比例在20%到30%不等。

儘管今年上半年受影響,魯西化工的淨利潤依然有2.22億元,其2019年的淨利潤為16.92億。

顯然,兗州煤業收購的魯南化工雖然規模較小,但營收和淨利潤在行業景氣時期仍舊能夠取得不錯的業績,而這有助於完成股權激勵的條件。

相關焦點

  • 大鱷攪局170億元跨境併購 兗州煤業稱:咱們走著瞧吧
    6月9日, 大宗商品 大鱷嘉能可公司通過官網發出以25.5億美元收購 力拓 集團旗下聯合煤炭公司100%股權的要約。嘉能可的報價直指今年1月24日 兗州煤業 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和力拓礦業集團達成的資產購買協議。
  • 兗州煤業:收購魯南化工瞄準高端煤基新材料產業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兗州煤業日前發布了擬以現金約183.55億元收購控股股東兗礦集團的7項相關資產的公告。其中兗礦魯南化工有限公司(簡稱「魯南化工」)是交易標的的主要資產之一。作為擁有53年發展歷史的魯南化工,定位於打造全國領先的創新型煤基新材料企業,公司收購魯南化工旨在延伸產業鏈,實現業務協同發展。
  • 53股漲停揭秘:滬指險守4500 併購重組概念活躍
    板塊方面,文化傳媒、高速公路等板塊跌幅靠前。  個股方面,兩市個股保持較高的活躍度,今日共53隻非ST個股漲停。併購重組概念股仍較為活躍,7隻股票漲停。,併購重組概念股仍較為活躍。其中,嶽陽林紙募資35億進軍園林行業;大連控股收購保興擔保或涉足P2P;奧拓電子擬2.5億購千百輝100%股權;匯金股份擬以3.3億元控股北辰德科技;中捷資源定增82億收購兼擴產;傳化股份200億元收購大股東資產;鼎立股份擬收購洛陽鵬起100%股權。
  • 最近兩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案例值得借鑑
    併購重組委2016年第64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2016年第64次會議於2016年9月1日召開。上市公司監管部2016年8月31日  持續盈利能力成「硬傷」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就是要緊扣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與盈利能力這個核心,只有這樣的併購重組才有可能使上市公司真正實現做大做強。如果併購進來的是劣質資產,既不利於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也會損害到其它股東的權益。無疑,最終的結果也難以獲得監管部門的認同。
  • 深桑達A「蛇吞象」併購疑點重重
    從總資產、營收規模上來看,深桑達A遠不及標的中國系統,這起"蛇吞象"的併購案背後也疑點重重。8月10日,深交所向深桑達A發去重組問詢函,拋出11問。標的估值合理性、部分交易對方未進行業績承諾的原因、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層面資產負債率大幅攀升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深桑達A給監管層及投資者們一個交代。交易若順利完成,意味著中國系統的資產通過置入深桑達A的方式實現證券化。
  • 513起併購重組實證:協議收購提振業績 高溢價致重組失敗
    總的來說,2014年-2015年我國上市公司完成的重大資產重組事件是較為成功的。  4、高評估溢價率組重組事件日後30天內的平均超額收益率相對較高,這可能與大股東通過高溢價重組注入資產進而達到拉升出貨的目的有關。
  • 兗州煤業:2019年度審計報告
    兗州煤業:2019年度審計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2日 17:52:41&nbsp中財網 原標題:兗州煤業:2019年度審計報告二、 合併財務報表範圍 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包括兗州煤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 有限公司和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等 29 家二級子公司,格羅斯特煤炭有限公司等 46 家 三級子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
  • 實控人變身央企,江南化工連日封板,能幫母公司化解債務危機嗎?
    江南化工方面表示,本次整合併購兵器工業集團優質民爆業務資產,將實現民爆業務橫向整合,擴展未來發展空間。值得一提的是,除本次擬注入的資產外,兵器工業集團旗下還擁有其他民爆資產。為解決同業競爭,兵器工業集團承諾將在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60個月後完成相關民爆資產注入程序,實現民爆資產整體上市。
  • 【梅花網MICE】2016年全球化工行業重大併購事件盤點
    2016年全球化工併購交易總額將出現201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當前全球已宣布但未完成的大宗化工併購交易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因為監管部門的審查日趨嚴格,一些特大型併購交易面臨延期風險。
  • 宋城演藝重組六間房 併購整合子公司演繹資本新玩法
    此前溢價68倍收購六間房,2年後溢價8億元轉手,「中國演藝第一股」宋城演藝此次重組之舉被上市公司高管人士看作是「上市公司產業整合新玩法,併購整合子公司二級資本運作。」宋城演藝擬向適格投資者出售部分股權,使公司在六間房(重組後集團)最終持股比例將低於30%。
  • [公告]兗州煤業:2018年度審計報告
    二、 合併財務報表範圍 本集團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包括兗州煤業澳大利亞有限公司、兗州煤業鄂爾多斯能化 有限公司和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等 28 家二級子公司,格羅斯特煤炭有限公司等 44 家 三級子公司及其控制的子公司。
  • 成敗「蛇吞象」式併購 超百億債務壓頂天齊鋰業股東半年減持4次
    2013年,天齊鋰業控股股東成都天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集團」)以總計34.13億元入局泰利森。之後,天齊鋰業通過定增的方式,將泰利森51%的股權收入上市公司,完成首次「蛇吞象」式併購。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起飛,天齊鋰業的業績實現快速增長。
  • 聯合+雷神,2020年航空工業最低調的一場併購盛宴
    而航空宇航固有的技術門檻、資金要求和商業模式,就決定了想要短時間內獲得比較大的經營業績突破是極其困難,所以不斷尋找該領域的併購商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途徑,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幾年來聯合技術接連在航空宇航領域完成一些重大併購的緣由,同時也是為什麼在完成對於羅克韋爾.柯林斯的收購後立刻宣布進行拆分重組的原因。
  • 五礦整體併購中冶 7000億資產重組三步走(圖)
    據重組方案,目前雙方一致決定將重組三步走:在明年年內完成戰略和管理體系上的融合,第二階段企業業務的融合則在重組第二年進行,最後一個階段是進行雙方業務分類和細緻的管控等內容的深度融合。張兆祥預計整個重組方案完成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自主選擇  五礦與中冶兩大央企的重組,有別於此前央企重組的兩大特點是,一是整體併購,二是自主選擇。
  • ...未來業績或難增長;從先導集團收購三星康寧靶材業務,看ITO靶材...
    為了讓國內企業和投資者更充分了解證券法修改給併購重組帶來的影響,9月17日(周四)10:00,集微網邀請到了中國領先的專業投資銀行華泰聯合證券投行業務線併購部總監左迪做客第十八期「開講」,帶來以《證券法修改對併購重組的影響》為主題的精彩演講,與集微直播間的觀眾分享講解證券法修訂後,併購重組市場的發展趨勢與最新特點。
  • 2003年國內十大併購事件候選名單及事件
    4、京東方完成對HYDIS旗下TFT-LCD業務的收購    2003年2月12日,京東方對外界正式宣布,京東方以3.8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的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業務。
  • [大事件]新大新材: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摘要)
    本次重組,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第一次與民營上市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本次重組完成後,上市公司既有民營企業快速、靈活的運作機制,又有控股股東雄厚實力的強大支撐,為未來上市公司做強做大戰略新興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5、探索創業板企業通過併購重組實現業務多元化新模式 中國多數創業板企業業務單一,經濟景氣時期成長迅速,經濟低迷時期抗風險能力差。
  • 「紅岸快報」顧家家居業績喜人背後:6起併購形成商譽8.22億 2018年...
    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1.7億元,同比增長37.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9億元,同比增長20.3%。然而值得警惕的是,雖然業績向好,顧家家居此番業績大漲都來源於其2018年的「瘋狂」併購,2018年年報顯示,顧家家居收購了有RolfBenz 和 RBManagement、納圖茲、璽堡家居、班爾奇、卡文家居、優先家居6家公司,2018年合計營收達到約9.2億元。助推公司業績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高商譽。
  • 募投基金退出難 未名醫藥大股東重組後或與北大脫鉤
    紅周刊 記者 | 惠凱未名醫藥被大股東拖累,經營業績下滑明顯,不僅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意見,且大股東還佔用了上市公司大量資金。雖然大股東正在進行資產重組,但後續變量很多,很多隱含風險仍在發酵。受益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名醫藥的股價今年以來最高上漲了兩倍多,但其近三年的營收和業績表現卻差強人意,不僅自2017年以來營收出現持續下滑,且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2018年時還出現過了虧損,而2019年年報更是被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非標意見。據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內容,大股東北大未名集團通過關聯公司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超過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