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八角茴香

2021-01-08 跑合網

【名稱】 八角茴香

【拼音】 Bajiaohuixiang

【類別】 果實及種子類

【來源】 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乾燥成熟果實。

【產地】 主產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 聚合果約由8個 (稀5~13個) 蓇葖果聚成,各分果近等大,放射狀排列於中軸上,蓇葖果長1~2cm,高0.5~1cm,外表面棕褐色或紅褐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鈍或鈍尖,果皮較厚,上側多開裂成小艇形;內表面淡棕色,有光澤。每個蓇葖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澤。果梗長3~4cm,彎曲,常脫落。氣芳香,味辛、甜。

【品質】 以色黃、個大、飽滿、油多者為佳。

【性味】 辛,溫。

【功效】 散寒;理氣;止痛。用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溼腳氣。

【註解】 「蓇葖果」:指由單心皮或離生心皮單雌蕊發育而成的果實,成熟後沿腹縫線一側開裂。

相關焦點

  • 了解一味藥——八角茴香
    木蘭科八角茴香的成熟果實。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常綠喬木。樹皮灰綠色至紅褐色,有不規則的裂紋。單葉互生或3~6片簇生於枝頂。果實多由8個蓇葖果放射排列成八角形的聚合果,紅褐色,木質。蓇葖果扁平,先端鈍尖或鈍,成熟時由腹縫線開裂。種子1粒,扁卵形,亮棕色。花期春、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主產於廣西、廣東、雲南、福建、貴州等地。秋、冬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摘,置沸水中略燙後乾燥或直接乾燥。
  • 每天學一味中藥,四葉參!
    挖取根,除去鬚根及殘莖,曬乾或曬至半乾時,每天搓揉1次,直到全乾,或趁鮮切片,曬乾。呈紡錘形,倒卵狀紡錘形或近圓柱形,不分枝或稍有分枝,長6~15釐米,直徑2~6釐米,灰棕色或灰黃色,有深的皺縮縱紋和許多芽眼,頂端具莖的殘跡.其下有密集而明顯的環紋,向下環紋漸稀疏。
  • 八角茴香?大茴香?竟不是八角?弄清真實身份明白搭配要義助飄香
    今天聊的這種香料,它可以說是在國人眼中最為神秘的茴香了,作為六大茴香之一,新手朋友對於它的認知基本是一篇空白,曾經不少多年經驗的師傅們,為了弄清它的真實身份,那也是經歷了一番波折,直到少數師傅弄清了它的前世今生,將它用於滷水之中,才算是一戰成名,讓這種極少被使用的茴香進入少數師傅的視線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果!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豆豉姜!❼薄荷是「清熱之王」,四大功效受用一生!❽長壽是「養」出來的,在每天的養生「黃金時段」做這些事,更能長壽!❾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果!
    ❻每天學一味中藥,豆豉姜!❼薄荷是「清熱之王」,四大功效受用一生!❽長壽是「養」出來的,在每天的養生「黃金時段」做這些事,更能長壽!❾一味中藥,通瀉三焦!上清心肺之火,中瀉胃火,下瀉腎火,療效獨特!
  • 每天猜一味中藥 | 昨日草果
    中藥小課堂來給你講講中藥的知識我們每天會讓你猜一味中藥並在第二天公布答案這是一場知識盛宴快來猜猜看吧!現在揭曉謎底的時刻到了!昨天給大家猜的中藥是(點擊答案可以跳轉昨日題目)來看看它的具體介紹吧!
  • 愛吃香料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但你不一定分得清八角茴香桂皮香葉
    其實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香料佔了很重要的比重,比如常見的八角大料辣椒花椒等等,幾乎很多味型豐富的菜式裡又都它們的身影。然而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又往往追求的是效率,日常的一日三餐被很多可食用的化工調味代替,你吃什麼都感覺是一個味,漸漸也就麻痺了味蕾。
  • 玉林藥市10月點評:八角茴香和白豆蔻行情繼續高漲
    調料類方面:上月漲幅超過40%的八角茴香、白豆蔻本期繼續瘋狂暴漲,並且帶動一波調料品種行情飄紅。八角茴香眾人拾柴火焰高,本期行情再上漲30%,好貨已經突破百元大關;白豆蔻市場貨源杯水車薪,統貨也突破300元達到335元,屢刷歷史高峰;乾薑今年成本價高,行情一步一個腳印上漲;高良姜庫存逐漸下降,商家關注,本期行情又有反彈;肉豆蔻來貨量不大價揚;草豆蔻也有小幅度走升;黑、白胡椒低價,本期產地、市場貨源走快價格逐漸上升;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香葉本期也迎來利好;孜然進口貨價格微揚;丁香低價位多商關注,前期行情下降
  • 我國最古老的茴香,它不像八角般高光卻是香料團隊中的多面好手
    說起茴香,我相信大部分的朋友腦海中浮現的便是八角,也就是常說的大茴香,其實相對於八角而言,小茴香才是在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茴香,早在南北朝時期,便有了小茴香的相關的記載,而現在大名頂頂的大茴香,也就是八角,它是大約宋朝時期才來的,八角以其濃鬱的香味,很快的便在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迅速的落地生根
  • 每天學一味中藥,烏藥!
    (《嚴氏濟生方》) 治小腸氣痛不可忍:烏藥(搗碎,酒浸一宿)、良姜、舶上茴香、青皮(去白)各30克。為末。每服6克,以發時熱酒調下。(《衛生易簡方》) 治室女月水不調或赤或濁,斷續不定,心膈迷悶,腹髒撮痛:烏藥60克,當歸(切、焙),蓬莪朮(炮)各30克。為細末。每服6克,以溫酒調下。
  • 桂皮良姜丁香肉蔻茴香砂仁花椒八角做調料各是多少克?
    在我的經驗中,香料不管用於哪種烹飪方法,除了少數幾種可以單打獨鬥外,如燒、燉菜的八角、花椒,其他絕大多數香料都需要搭配使用。那麼也就沒有桂皮、良姜、丁香、肉蔻、茴香、砂仁、花椒、八角做調料的具體用量,但是我們可以根據香料的味道特徵、適合的食材估算出每種香料的用量。桂皮:桂皮是統稱,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肉桂、細葉桂等樹皮的統稱,也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香料之一。
  • 八角有這4個特點,可能是「假八角」,可要挑仔細,多便宜也不買
    01八角,五香料之一八角,又稱為八角茴香、大料、大茴香,是我們在家最常用到的香辛料之一,也是五香粉最重要的一味香料。我們平時在家不管是燉雞,還是燉肉,一般都會加入幾枚八角來增香出味。同時,八角也是重要的滷味香料之一,是各種美味滷肉的靈魂香辛料。
  • 每天學一味中藥,草豆蔻!
    草豆蔻還可與花椒、八角和肉桂等藥材配合使用作為食品調味劑,可去除魚、肉等食品的異味。 11化學成分 含揮髮油、黃酮類和皂苷等成分。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陳皮
    導言:陳皮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味中藥了,「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說白了真的就是橘子皮。但出身尋常,藥效可不含糊,陳皮辛散苦降性溫,芳香醒脾,長於理氣健脾燥溼,降逆止嘔,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經常被當作主藥使用。
  • 這樹葉,也是一味中藥,泡茶代飲,抗菌消炎、祛風溼
    枸骨,別名很多,又稱貓兒刺、老虎刺、八角刺、鳥不宿、狗骨刺、貓兒香、老鼠樹等,名字雖多卻沒有一個是等閒之輩,一聽這些名字,就有一種迎面撲來的豪氣之感,如同一位堅強不屈的「硬漢」。但其實,枸骨是一味非常有用的中藥,一直以來因為葉片長有五刺如貓之形而常被人們忽略,殊不知枸骨全身都是寶,就連這樹葉,也是一味中藥。在傳統的中醫藥中,枸骨葉的應用非常廣泛。
  • 做滷菜時,只會放八角桂皮?掌握這些香料使用方法,你也是大師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香料可以去除食品的腥羶味,還能增加食品的香味,所以在做滷菜的時候會用到,但是很多人卻只知道八角、桂皮、茴香、花椒等香料,導致做出來的滷菜味道不好,其實滷料的種類和用法很有講究。常見的12種香料: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山奈、草果、豆蔻、砂仁、香葉、白芷、良姜、陳皮//八角//
  • 每天學一味中藥,化橘紅!
    柚子皮,蒸雞冠油服,治老年咳嗽氣喘(《中藥大辭典》)。 10 藥理研究 鎮靜,抗微生物。揮髮油有止咳化痰作用。毒性較小。
  • 茴香進口報關手續及流程介紹「進口知識」
    茴香(學名:Foeniculum vulgare)是傘形科茴香屬植物,又原名小懷香,又稱香絲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貴州)、渾香,小茴香的莖部及嫩葉可作菜蔬,調味料小茴香,為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
  • 過年滷肉少不了八角,買八角要注意這4點,一眼辨出真假
    快過年了,又到了做各種滷味和燻醬肉的時候,在做醬肉和滷味的時候,有一味調料是必不可少的,這味調料就是八角。「八角」顧名思義就是有八個角的食材,又俗稱大料,八角具有香濃的特殊氣味,用來做肉菜既可以去掉肉的腥味,又能讓肉散發出很誘人的香,所以在做菜的時候加入八角,可以起到增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