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性質量

2021-03-01 觀白視井

極度自我的一期。主要目的是存視頻

該視頻體現的物理原理有:慣性、壓強、動量與衝量、剪切力等等。

從初中到高中,在學習知識時,總是從單一的、簡單確定的角度開始。若最終想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意識到這種由學習過程帶來的慣性。實際問題往往是複雜的綜合體,要有尋求邊界條件的意識,建立多變量的思考習慣,用發散的思維調動自己的知識海,要有創造工具解決問題的意識。

一:物理中的不變量

萬有引力常數G、光速c、普朗克常量h等,可以說從自然界得到的不變量體現了宇宙的規則,物理的美可見一斑。而不變量基本是從某個現象通過比值得來。

二:從「牛二」到「慣性質量」

瞎編亂造部分:

①天平平衡時,「我」假定用來描述這種現象的物體的物理屬性為A,規定此時左右兩側物質為1(A),將兩側物質置於同側時規定混合物質為2(A),符合算數運算法則。則可以根據天平平衡的現象可從1(A)、2(A)得3(A)、4(A)、5(A).

其實A就是初中學習過的質量M,單位為kg。

②同理,時間對應的現象是物體的周期性運動如單擺。

③牛頓第二定律的物理現象:作用在確定物體上的合力與物體的加速度比值一定。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加速度也是可觀測量,是實驗可測量。F作用在物體A上,測得加速度為a,換用2F的力作用在A上,測得加速度為2a,同理有限的nF作用在該A上,測得的加速度為na。比值為F/a;F作用在物體B上,測得加速度為b,換用2F的力作用在B上,測得加速度為2b,同理有限的nF作用在該B上,測得的加速度為nb。比值為F/b;可見,物體受到的合力與加速度的比值表徵了這種物理現象,其實就是慣性質量。從這裡看,慣性質量是從力和加速度定義而來,但是正好反過來,力是由質量和加速度定義的。這是為什麼呢?電流的大小1A是如何定義的?

下期可能更基本單位制。

推薦書目:

《新概念高中物理讀本》趙凱華

相關焦點

  • 引力質量、慣性質量與慣性強度
    慣性質量是以相應的力加速一定質量的物體實現的加速度值來衡量的物體質量。即以物體抵抗外力的能力來衡量物體的質量,用抵抗物體重力的力衡量的質量就是前面所說的引力質量。因此慣性質量同樣是不確定的。  前面我們已經對「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進行了概念定義和測定方法上的分析,已經發現它們都是不穩定的「質量」概念,因此它們都只能算是作用力概念,並非是質量概念。質量守恆是因為基本物質數量守恆,而不是基本物質結合形式和運動狀態的不同的相互作用強度的守恆,因此單純作用力是無法測定任何物體質量的,只有用標準質量體進行對比才能測定相關物體的質量。
  • 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
    牛頓將質量定義為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這裡的慣性質量在實踐(試驗)中應是指物體做平動時的慣性,在地球上可以認為是物體沿地球水平線運動時的慣性質量。從人類的發展歷史看,我們用秤稱量出的物體質量為引力質量,如果套用牛二定律,由物體自由落體時所受到的重力和產生的重力加速度求出引力質量,引力質量就具有方向性——垂直地表,指向地心,與物體平動時的慣性質量互相垂直。
  • 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
    從牛頓第二定律F=ma可以定義質量m。前文已經討論過,可以依據牛頓第二定律對質量m作出操作型定義。當然,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同樣可以依據其物理內涵得出質量的定義。質量m是質點慣性的量度,因此,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定義的質量m稱為慣性質量。        從萬有引力定律F=G m1m2/r^2 也可以定義質量m。
  •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原因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原因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有幾個網友留言,想讓更簡單的解釋一下: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這句話。所以就試著來解釋一下,希望可以解答你們的疑惑。引力是物質與物質在引力場中的作用。引力場也是這種作用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就如同一種空間性質。正是由於這種空間性質,才使得物質具有慣性。
  • 等效原理:引力質量等價慣性質量,慣性怎麼來的,叫「慣性」恰當嗎
    所以在實驗觀察中,用於描述「力的作用產生加速度」和慣性現象,這種情形時的物體質量稱為「慣性質量」,而產生引力現象時的物體質量稱為「引力質量」。對處於三維空間背景中的同一個有質物體來說,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是同一個物體在同一空間中存在狀態的兩種表現形式。牛頓第二定律,質量m乘以加速度a等於力F。
  • 物體是因為有質量所以有慣性,還是因為有慣性所以有質量?
    按照公認的說法,質量是反映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難易程度,即慣性的度量。有了質量才有慣性,質量決定慣性。)理解,慣性是來源於質量,質量是慣性的唯一量度,慣性大小是物體自身質量大小的直接體現,慣性是物體自身的固有屬性,與別的物體無關。
  •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先說慣性,慣性是物體具有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物體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大,或說物體原始狀態難於改變,我們就說此物體慣性大。物體慣性與物體質量成正比。比如,500斤的胖子,你抱不動他,推不動他,因為他質量大,慣性大,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大。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此皆為物體慣性。比如,火車質量大,火車靜止時的慣性大,那麼啟動火車的力就要大。火車質量大,火車運行時的慣性大,那麼剎車的力就要大,所以火車只能慢慢減速剎車。
  •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先說慣性,慣性是物體具有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物體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大,或說物體原始狀態難於改變,我們就說此物體慣性大。物體慣性與物體質量成正比。比如,500斤的胖子,你抱不動他,推不動他,因為他質量大,慣性大,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大。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此皆為物體慣性。
  • 你真的了解質量麼?引力質量VS慣性質量
    質量就質量,上面說了一個引力質量,我服了,怎麼這裡還有一個慣性質量?我記得我們在初中學習物理的時候,老師會花很大的篇幅給我們講慣性這個概念。有什麼直觀的例子讓你去感覺慣性呢?而這裡的這個m,我們都知道是質量的專有符號,以前學物理的時候也知道這確實就是質量。而這個質量,就是我現在要說的慣性質量。引力質量 VS慣性質量明明都是質量,為什麼還要分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呢?因為他們確實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個物理量。
  • 物體是因為有質量所以有慣性,還是因為有慣性所以有質量的?
    其實質量和慣性是物質同一個屬性的不同叫法而已,就像隔壁王小明還有一個小名叫二狗子,不論是喊王小明還是喊二狗子都是同一個人。一起來看一下科學家們的思路,同一個屬性是怎麼從慣性過渡到質量的。從經驗其實就可以得出來,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當然了這句話後來被牛頓用很準確的語言總結出來叫做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即:物體在沒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前面這是第一步,發現慣性,給慣性下了一個定義。
  • 質量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還有「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之分?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的關鍵區別在於,引力質量是在引力下測量的,而慣性質量是在任何力下測量的。質量是一種物質的特性,也是它對加速度的抵抗力。什麼是慣性質量?慣性質量是由任何力引起的對加速度的阻力,我們可以通過施加一個力來獲得它,這個力會增加物體的加速度。如果這個力是一個引力,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引力質量」,但如果這個力是一個不同的力,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慣性質量」。
  • 越是基礎的越是神秘的,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之中蘊含的璇璣
    2、牛頓的另外一個觀點是質量與物體的慣性稱正比,也就是說質量還可以看成是物體慣性的量度,可以用慣性的動力學效應來定義我們稱其為慣性質量。從上面兩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定義並沒有內在的聯繫。然而,奇怪的是,對於一切物質,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的比都是一個常數。
  •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相等?
    一、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怎麼來的說起這個話題,還要回到牛頓發表了他那本著名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這本書裡發表了牛頓三大定律。其中牛二(慣性定律)和牛三(萬有引力定律)定律分別給出自己的公式,即:F=ma、F=GMm/r^2。
  •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它們是同一事物嗎?
    從本質上說,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有區別,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把「慣性質量=引力質量」作為等效原理,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如果我們不加深思,可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兩個物理量,就會發現這當中暗藏著更深刻的機制。慣性質量描述的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體現在物體加速或者減速時對外力的抵抗能力;而引力質量,描述的是物體產生引力場的能力,或者與其他引力場相互作用的能力。
  • No.141 在高考範圍內,如何理解慣性質量&引力質量的區別與聯繫?
    在初中,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更準確是物質的量);高中我們學習牛二定律後,更注重質量的慣性屬性,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後,我們開始關注質量的引力屬性;而大學低年級學習了狹義相對論後,我們了解到動質量和靜質量的區別,高年級學完廣義相對論,我們又會驚嘆質量與時空的聯繫。
  •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為何不同?如果兩者不相等會怎麼樣?
    1、慣性質量:描物體慣性大小的量,也可以理解為物體產生慣性大小的能力;2、引力質量:描述物體產生萬有引力大小的量,也可以理解為物體產生引力大小的能力;兩者一對比,本質就是慣性力和引力的對比,當然是不同的物理量,所以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有本質區別的,兩者只是單位一樣而已。
  • 慣性定律
    變速運動的物體有慣性嗎?牛頓定律說: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那麼做變速運動的物體慣性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實驗(下圖): 結論:一切物體均有慣性,慣性是物質自身的一種屬性。物體的慣性,在任何時候(受外力作用或不受外力作用),任何情況下(靜止或運動),都不會改變,更不會消失。
  •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打開APP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發表於 2019-09-12 14:41:57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   慣性傳感器是一種傳感器,主要是檢測和測量加速度、傾斜、衝擊、振動、旋轉和多自由度(DoF)運動,是解決導航、定向和運動載體控制的重要部件。
  • 慣性
    「慣性」這個概念是初二物理就有的,定義是「物體總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直到有外力迫使其改變運動狀態」。這句話其實有點拗口,啥叫「總保持」,啥是「外力迫使其改變」?對於初二的孩子們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我試著用通俗的語言給大家聊聊力學上的慣性、電學的慣性以及慣性的外延。
  • 初中物理——慣性
    研究慣性,首先要確定研究對象,其次要明確原有狀態,然後再按照慣性的性質來進行判斷。在上圖中首先確定研究對象是木塊,原有狀態是靜止,現在快速向右拉動小車,物塊要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所以就發生了向左傾的現象。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坐車時,汽車啟動人後傾,汽車剎車,人前傾。慣性的大小與什麼相關呢?答案就是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