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質量麼?引力質量VS慣性質量

2020-12-03 長尾科技

在上一篇文章《為什麼物體的速度無法超過光速?光又為什麼能達到光速?》裡,我直接把相對論裡運動物體的質量公式丟出來了,以此告訴大家一個物體在運動的時候它的質量是會不斷增加的,而且隨著速度越來越接近光速,這個質量會慢慢增加到無窮大。所以不論你用多大的力,多大的能量去給物體加速,它都只能無限逼近光速,而無法達到光速,更別說超光速了。

然後,有很多非常好學的讀者好奇這個公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這個,怎麼說呢,這個公式以後肯定會給大家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的。大家看到我公眾號裡相對論的文章列表,裡面分了幾個區:理論篇、雜談區和問題區,相對論的這些理論公式我會在理論篇裡一步一步按照步驟給大家推。因為整個狹義相對論都是基於光速不變和相對性原理,我在後面會只通過光速不變這一個條件,慢慢把相對論裡時間、長度、質量的公式都一步步有條理的推出來,所以這個大家先不要急~

因為上兩篇文章講的相對光速和光速不可超越是應讀者的邀請,把這兩個問題講清楚,這屬於問題區的文章,所以不在理論篇的節奏裡面。如果大家還有什麼代表性的問題可以問我,我還是會偶爾在問題區繼續寫一些相對獨立的文章。這個大家相互諒解一下~

看似平常的質量

在上一篇文章裡,解決光速極限的核心就是運動物體的質量公式:

很多人看到這個以後開始對質量這個概念感到好奇,甚至是困惑,這是一直以來我們理解的那個質量麼?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些東西,我覺得有必要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質量這個事。

引力質量

在初中高中物理裡,老師告訴我們質量是物質的一個基本屬性,它不會改變,如果你想測一個物體的質量,直接把這個物體放到稱上稱一下就行了。我們從小稱自己的體重,在超市、菜市場裡買菜、買肉、買糖果都是這樣稱的。

我們再來仔細分析一下用稱稱重量的原理:為什麼用稱可以稱出物體的質量?因為物體在稱上面靜止的時候,稱受到的壓力其實等於物體的重力,也就是物體受地球的引力,我們把這個地球對物體的引力測出來了就可以根據重力加速度去反推他的質量。

有的人可能有點不服氣:憑什麼說我用稱稱的只是物體的引力,我偏要說稱的直接就是質量。那好,我們假設一下你把一個蘋果和稱都帶到月球上,因為月球上的重力大概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你覺這個蘋果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通過這個稱的讀數會一樣麼?如果你還不信,那麼我們在極端一點,我直接把這個蘋果和稱都放在太空上,放在中國的空間站天宮二號裡面,在太空裡物體都懸浮起來了,一個蘋果放在一個稱上面,你覺得稱會有讀數?稱的讀數肯定是0,難道蘋果的質量在太空裡變成0了?

顯然不是。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怎麼會說沒就沒了呢?在太空裡物體的質量不會發生改變,發生改變的只是物體的重力,或者說是地球對物理的引力。稱在太空裡沒有讀數只是因為太空裡沒有引力了。

所以,稱確實是通過地球引力來稱出物體的質量的,所以我們把這種質量叫引力質量。

慣性質量

有人看到這個小標題估計都奇怪,慣性質量?質量就質量,上面說了一個引力質量,我服了,怎麼這裡還有一個慣性質量?

我記得我們在初中學習物理的時候,老師會花很大的篇幅給我們講慣性這個概念。有什麼直觀的例子讓你去感覺慣性呢?

你坐在一輛汽車上,汽車突然急剎車,所有的乘客都會往前傾,搞不好還會摔跤。這是為什麼?答:慣性!

衣服上有很多灰塵,你想把灰塵弄下來會選擇去拍衣服,為什麼?答:慣性!

在跳遠的時候要選擇助跑,為什麼?答:還是慣性!

為什麼慣性在牛頓力學裡這麼重要?因為牛頓運動三大定律裡,第一定律就是慣性定律,低二定律慣性的一個量化,你說重不重要?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而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物體這種死活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狀態的特性就叫慣性。慣性的英文單詞是inertia,它跟惰性是同義詞,簡單的說:就是懶!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物體都天生不喜歡改變自己的運動狀態,因為它懶,沒有外力來脅迫它改變,它絕對不變(坐吃等死,不求上進~)。

牛頓還告訴我們:物體慣性的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要注意這個「只跟」,是「只跟」不是「跟」,就是說質量是衡量慣性大小的唯一度量。

然後牛頓在大名鼎鼎的牛頓第二定律裡給出了慣性的量化表示:F=ma。F是合外力,a是物體的加速度,加速度是什麼意思?加速度就是說物體的速度要變化了,加速度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變化的越快。而這裡的這個m,我們都知道是質量的專有符號,以前學物理的時候也知道這確實就是質量。而這個質量,就是我現在要說的慣性質量。

引力質量 VS慣性質量

明明都是質量,為什麼還要分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呢?因為他們確實是完完全全不同的兩個物理量。

我們再來想想:引力質量是用來表徵物體在一個引力場裡受引力大小的一個物理量,而慣性質量是表徵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一個物理量。一個是引力的大小,一個是運動狀態變化的快慢,這兩個東西除了名字裡都帶有一個質量以外,完完全全徹徹底底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愛因斯坦為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用來區分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地球以重力吸引石頭而對其慣性質量毫無所知,地球的『召喚』力與引力質量有關,而石頭所『回答』的運動則與慣性質量有關。」

大家在高中物理分析自由落體運動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因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地球的引力,這個這個引力提供物體下落的加速度,所以我們會很自然的寫下:

然後我們很優雅的把左右兩邊的物體的質量m給約去了,約去了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認為這兩個物理量是一樣的,大小完全相等,如果是矢量方向也得一樣才能約去。我們把左右兩邊的質量m約去了,就是說我認為物體左邊的慣性質量m跟右邊的引力質量m是完全一樣的。

真的是一樣的嗎?有何憑據?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也不敢吧。

愛因斯坦的考量

在牛頓力學裡,我們像上面那樣把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直接給約去的例子數不勝數,難道那個時代的科學大師們不知道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不一樣嗎?

當然不是,這是明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他們測實驗測量的時候發現這兩個質量是成正比的,成正比在物理學家眼裡跟相等是等價的,他們通過調整一下單位制和一些常數就可以讓兩個城正比的量完全相等。比如,牛頓根據單擺周期的測量發現,周期只與擺長有關,而與擺錘的質量和材料無關。這些結果都表明,任何物體的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之比都是一樣的。

但是,在牛頓的眼裡,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相等僅僅是一個巧合,僅僅是純數字上恰好相等罷了。

而到了愛因斯坦那裡,在經過一系列的深思熟慮之後,愛因斯坦認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的相等絕不是巧合,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於是愛因斯坦大膽的認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等價的,這個表述就跟常見的等效原理的表述(局部引力場和加速度等效)是等效的。而等效原理的思想是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的鑰匙和核心,這是後話~

後話

很神奇吧,從普通的質量概念裡區分出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而這兩個質量的內在聯繫居然成了後來開啟廣義相對論的核心鑰匙。現在我想請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在剛剛接觸牛頓第二定律(裡面包含慣性質量)和萬有引力定律(裡面包含引力質量)的時候,是否曾經懷疑過這兩個質量是不同的概念,有沒有一瞬間你覺得直接把這兩個質量給約去是不太靠譜的,如果有,那恭喜你,說明你具備成為一名優秀科學家的素質。

當然,絕大多數的物理老師根本不會跟你說牛頓第二定律裡的質量和萬有引力定律裡的質量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你能把它們約去僅僅是因為一個巧合。你也必須把它們約去,因為那些精巧設計的計算題你不這樣做就解不出來,教科書裡都這樣做的那還能有錯?

……

我是【長尾科技】,一個致力於用最通俗的語言科普相對論、量子力學、計算機、數學等高深理論的科技媒體。關注微信公眾號【長尾科技】,回復「相對論」、「量子力學」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有問題可以回復「【提問】+你的問題」,期待你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慣性質量與引力質量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同樣可以依據其物理內涵得出質量的定義,質量m是質點與其他質點相互吸引(吸引其他質點和被其他質點吸引)的能力的量度。因此,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定義的質量m稱為引力質量。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根據兩個互相獨立的實驗定律分別定義出來的物理量,它們反映了質點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物理屬性,從這一點看它們風馬牛不相及。
  • 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
    1638年,伽利略在他的《關於力學和運動兩門科學的對話》中寫道:「我曾經做過實驗,可以向你保證,從200英尺高處放下的一顆一兩百磅甚至更重的炮彈,不會比一同放下的僅重半磅的炮彈領先一秒。」這表明所有物體的重力加速度相同。伽利略並沒有當時沒有嚴格將重量和質量區分開來。
  • 引力質量、慣性質量與慣性強度
    彈性儀器越精密,在不同的地方測定出來的同一物體的質量差別越明顯,而槓桿法比較出來的質量根本就沒有什麼變化。不用標準質量體進行力學對比法測定出來的質量都與物體的實際質量無關,環境變化的影響也越大,因此,任何非對比性儀器都是不能用於測定任何物體質量的。  明確了質量這個概念的意義和衡量方法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這兩個「質量怪胎」。
  •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原因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旨在幫助大家了解物理宇宙科普知識。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原因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有幾個網友留言,想讓更簡單的解釋一下: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這句話。所以就試著來解釋一下,希望可以解答你們的疑惑。引力是物質與物質在引力場中的作用。引力場也是這種作用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就如同一種空間性質。
  • 質量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還有「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之分?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的關鍵區別在於,引力質量是在引力下測量的,而慣性質量是在任何力下測量的。質量是一種物質的特性,也是它對加速度的抵抗力。有兩種質量,即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它們反映出了作用在物體上的不同力的類型。什麼是引力質量? 引力質量是物體由於引力而產生的質量。我們可以通過物體所受引力的強度來確定它。在這裡,物體應該處於引力場中,所受的引力用「g」來表示。通常,我們是用天平來測量它的質量的。
  •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相等?
    質量只有一個,所謂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其實同一個東西,當然就相等啦。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兩個質量都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變成了統一的。我們從這兩個公式中可以看出,物體的質量m可以有兩種測量方法,於是,用這兩種方法得到的質量,分別被稱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對於學理科的小夥伴來說,如果大家對於我們高中物理,運動和力的部分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當時我們就是把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當做同一個物理量來直接代換的。
  •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它們是同一事物嗎?
    從本質上說,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有區別,在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把「慣性質量=引力質量」作為等效原理,建立了廣義相對論。如果我們不加深思,可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兩個物理量,就會發現這當中暗藏著更深刻的機制。慣性質量描述的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體現在物體加速或者減速時對外力的抵抗能力;而引力質量,描述的是物體產生引力場的能力,或者與其他引力場相互作用的能力。
  • No.141 在高考範圍內,如何理解慣性質量&引力質量的區別與聯繫?
    在初中,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更準確是物質的量);高中我們學習牛二定律後,更注重質量的慣性屬性,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後,我們開始關注質量的引力屬性;而大學低年級學習了狹義相對論後,我們了解到動質量和靜質量的區別,高年級學完廣義相對論,我們又會驚嘆質量與時空的聯繫。
  • 等效原理:引力質量等價慣性質量,慣性怎麼來的,叫「慣性」恰當嗎
    文/樸道玄燈廣義相對論:彎曲的四維時空形成引力場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表述為物體的引力質量與其慣性質量等價物體間能產生引力現象的質量就叫「引力質量」。「質量」這個概念剛開始時最簡單籠統的定義是「物質的多少」,並且引力公式中兩個引力質量必須都在同一時空背景中,這樣空間距離才能參與計算。
  • 越是基礎的越是神秘的,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之中蘊含的璇璣
    先不考慮質量在洛倫茲協變情況下的變化,今天探討一下關於質量這個話題。經典力學對於質量的理解在牛頓力學中質量的概念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認識: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1、牛頓認為,質量是物質的量,它反映物質產生和接受引力的能力,可以用萬有引力公式來定義我們稱這樣定義的質量為引力質量。
  •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為何不同?如果兩者不相等會怎麼樣?
    1、慣性質量:描物體慣性大小的量,也可以理解為物體產生慣性大小的能力;2、引力質量:描述物體產生萬有引力大小的量,也可以理解為物體產生引力大小的能力;兩者一對比,本質就是慣性力和引力的對比,當然是不同的物理量,所以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是有本質區別的,兩者只是單位一樣而已。
  • 物體是因為有質量所以有慣性,還是因為有慣性所以有質量?
    隨後,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定律表明質量是物體之間吸引力大小的度量,即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引力越大。為了區別於慣性量度,人們把這個質量稱為「引力質量」,而把慣性量度的質量稱為「慣性質量」。牛頓並沒有把兩種質量聯繫起來,他把它們看成是相互獨立的物理現象。
  • 質量是什麼,從何而來?質量、重量、引力,並不是一回事
    你可以攜帶體重秤前往格陵蘭島,之後再去往印度尼西亞,你會發現在印度尼西亞所測得的體重數據比在格陵蘭島要少0.5公斤左右。格陵蘭島與印度尼西亞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麼顯著特點呢?可見,重量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引力關係,是地球與人體相互引力作用的值。當引力減小或人體受到了與引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重量便會出現變化。普通的秤只能測出重量,卻拿質量無能為力,而要測出物體的質量,最簡便的工具就是天平了。
  • 慣性質量
    主要目的是存視頻該視頻體現的物理原理有:慣性、壓強、動量與衝量、剪切力等等。從初中到高中,在學習知識時,總是從單一的、簡單確定的角度開始。若最終想解決實際問題,必須意識到這種由學習過程帶來的慣性。實際問題往往是複雜的綜合體,要有尋求邊界條件的意識,建立多變量的思考習慣,用發散的思維調動自己的知識海,要有創造工具解決問題的意識。
  • 連接時空的蟲洞,是否真的存在?負質量、量子引力理論解開密碼
    但是一旦你進入這樣一個蟲洞,突然增加的質量可能會讓蟲洞關閉,你的重力扭曲了蟲洞隧道,導致它自己坍塌,像一個過度拉伸的橡皮筋一樣突然斷掉,留下兩個在空間中分離的孤立黑洞,大概率還有你的屍體碎片散落在可觀察的宇宙中。
  •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先說慣性,慣性是物體具有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物體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大,或說物體原始狀態難於改變,我們就說此物體慣性大。物體慣性與物體質量成正比。比如,500斤的胖子,你抱不動他,推不動他,因為他質量大,慣性大,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大。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此皆為物體慣性。比如,火車質量大,火車靜止時的慣性大,那麼啟動火車的力就要大。火車質量大,火車運行時的慣性大,那麼剎車的力就要大,所以火車只能慢慢減速剎車。
  •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
    物體質量與物體慣性成正比:先說慣性,慣性是物體具有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物體保持原始狀態的性質大,或說物體原始狀態難於改變,我們就說此物體慣性大。物體慣性與物體質量成正比。比如,500斤的胖子,你抱不動他,推不動他,因為他質量大,慣性大,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大。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的性質,此皆為物體慣性。
  • 質量是什麼?物質為什麼會有質量?
    去商店買東西,你常常會問:「這東西的質量如何呀?」這裡的「質量」是指某種產品的品質,如耐用性、精緻性,或實用性等。今天要討論的「質量」,特指某種物體所固有的物理特性。      質量,有很多表現形式。
  • 質量vs重量:兩個不同的物理學名詞
    在我們日常談話中,「質量」和「重量」經常無縫互換,但認真講,它們絕不是雙胞胎。在科學術語中,「重量」和「質量」代表著不同的、精確的定義。那麼…二者究竟有什麼區別?「質量」定義為物理所含的物質的量。而「重量」則表示一個有質量的物體在引力的影響下對另一物體施加的力。質量不受引力影響,而重量則體現了引力本身。
  • 質量和重量之間是什麼關係?
    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關於質量的定義,如果你上過高中的物理課,應該也會知道,質量描述了物體運動的難易程度,說白了就是慣性。於是,就有了所謂的「慣性質量」的說法。然後,我們繼續思考,質量更大的物體雖然受到了更強的引力,但因為自身的質量很大,所以改變運動狀態的難度也很大,加速下落也更費勁。但是問題是,如果我們做一次自由落體實驗,就會發現,輕的物體和重的物體會同時落地。所以,這裡的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竟然神奇的相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