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是什麼?物質為什麼會有質量?

2021-01-15 量子科學

希格斯場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9年5月20日,第20個「世界計量日」,計量物體質量的單位「1千克」,被重新定義,並通過關於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變革的決議生效實施。


      在這之前的質量單位「1千克」,是由一個直徑和高度同約為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定義,即「國際千克原器」,外號為「大K」,保存在巴黎西郊一間地下儲藏室內。「大K」是金屬製品,其質量容易受到空氣汙染和氧化等因素影響而出現細微變化,難以適應現代精密測量的要求。


      重新定義的「千克」,是以量子力學中的普朗克常數為基準。具體原理是:將移動質量1千克物體所需機械力,換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數表達的電磁力,再通過質能轉換公式算出質量。重新定義的「千克」,精度可達3.4×10^-8,比「大K」穩定至少1百萬倍。

 

     那麼,質量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質量?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個話題。


      去商店買東西,你常常會問:「這東西的質量如何呀?」這裡的「質量」是指某種產品的品質,如耐用性、精緻性,或實用性等。今天要討論的「質量」,特指某種物體所固有的物理特性。


      質量,有很多表現形式。


      重量,是質量的一種表現形式之一,也可以叫做引力質量。一個物體,例如一個人的重量,就是物體受到的地心引力減去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之差。物體的質量,是產生引力的必要條件,沒有質量就沒有引力;質量越大,則引力就越大。


      慣性質量,也是質量的一種表現形式。根據牛頓力學定律:質量等於物體的密度與它體積的乘積;質量是量度物體慣性大小的物理量。根據牛頓力學第二定律:F=ma,物體質量m越大的物體,想要改變其運動狀態,所需要的力就越大。物體的質量m是不變的,與運動速度無關。


      一個物體,既有慣性質量,又有引力質量。質量是物質的最基本特性之一。萬有引力定律,體現了質量與引力的關係。


      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E為能量,m為質量)中,質量和能量是等價關係。但這裡不能說「質量就是能量」,沒有同「引力質量」「慣性質量」相對應的「能量質量」一說。


      根據狹義相對論原理,在一個慣性系中,質量等效於能量,具有一定慣性質量的物體,必定有相應數量的能量。廣義相對論認為,質量所具有的能量會扭曲時空,而扭曲的時空又會移動質量;物體做加速運動,會引起物體的質量增大。


      物體為什麼會有質量?質量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在經典物理學裡面沒有答案。這個答案需要在量子力學中尋找。


      物體之所以有質量,是因為組成物體的基本粒子有裸質量。宇宙之中的物體,大至恆星,小至塵埃,都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又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基本粒子組合而成。質子、中子和電子等微觀粒子,都擁有物理質量:質子的質量約為1.6726231×10⁻²⁷kg;中子的質量約為1.6749286×10⁻²⁷kg;電子的質量約為9.118195399×10⁻³¹kg。


      質子由兩個上夸克與一個下夸克結合而成;中子由一個上夸克與兩個下夸克結合而成。夸克與夸克之間,由膠子傳遞的強相互作用力結合在一起。經科學實驗測量:上夸克的裸質量約為2.3MeV/c²;下夸克的質量約為4.8MeV/c²,組成質子的兩個上夸克與一個下夸克的質量之和約為9.4MeV/c²,電子的等效質量約為0.511MeV/c²,三個夸克質量之和僅為電子質量的18.4倍,而質子的實測靜止質量卻是電子的1836倍。


      中間巨大的差值是從哪裡來的?


      科學家猜想,物理質量,是由基本粒子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而產生的。


      根據量子力學之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夸克不能單獨存在,必須與其它夸克相結合,夸克與夸克之間由膠子通過強力「粘接」。在量子規範場論標準模型中,膠子是規範玻色子,它只負責夸克間強力的傳遞,與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光子一樣,膠子本身的質量必須為零。

 

     膠子需要從外部「借」來質量,而這個質量是由希格斯場「借出」的。


      希格斯場充滿著宇宙,包括宇宙的真空。希格斯場與希格斯勢可以使膠子獲得質量。2012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轟擊出了希格斯玻色子,質量大約為126GeV/c²,證實了希格斯場的存在。


      一切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微觀粒子的質量、數量以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決定了物質的質量。或許,有些在理論上被定義為「靜止質量為0」的粒子,它們可以通過希格斯場的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

相關焦點

  • 質量並不等於重量,質量是怎麼來的?電子為什麼也會有質量?
    質量並不是重量,那質量是什麼呢? 宇宙間大多數的物質都是具有質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會把質量與重量混為一談,我們認為質量和重量是同一種計量方式的兩種不同稱謂,實際上並非如此。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而言,生活中的確可以認為重量就是質量,但同時也必須要明白,在物理意義上,重量和質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 物體為什麼會有質量,質量從何而來?
    雖然牛頓對質量進行了定義,但這個定義一直以來並沒有讓所有的科學家都滿意。甚至質量一直以來都困擾著科學家,他們一直在思考:質量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科學家發現,我們這個世界其實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之間會發生各種相互作用。最早,牛頓把這個作用叫做:力。在上個世紀之前,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兩種基本力,分別是萬有引力和電磁力,比如:地球繞著太陽轉就是因為萬有引力,而磁鐵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就是電磁力。
  • 物體為什麼會有質量,物體的質量從何而來?
    科學家發現,我們這個世界其實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之間會發生各種相互作用。最早,牛頓把這個作用叫做:力。在上個世紀之前,科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兩種基本力,分別是萬有引力和電磁力,比如:地球繞著太陽轉就是因為萬有引力,而磁鐵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就是電磁力。
  • 宇宙中的物質為什麼不能超光速?超光速質量為什麼會無窮大?
    一,宇宙裡的物質不能超越光速及其原因宇宙裡的物質不能超越光速,甚至連光速也達不到。因為達到光速時會使物質質量變得無窮大。相對論的質量效應公式表示的很清楚:相對論質量效應公式其中m為物體的質量,m0為物體的靜質量,V為物質的運動,C為光速,當m0≠0,VC時,分母根式0,則m+∞。
  • 萬有引力來源是什麼?來源於物質的質量嗎?
    萬有引力來源於物質的質量。物質的質量來源於構成物質的能量。而能量是如何構建物質體的呢?這個來源於能量是以拉伸空間的方式存在的。而空間的性質取決於它的拉伸方向。相同的,則相互排斥,不同的,則相互吸引。設想一下,由於相互吸引,一組方向相反的能量空間形成對旋。
  • 引力是由物質質量產生,那麼同等質量的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嗎?
    根據現有理論引力就是由物質質量產生,同等質量的任何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大科學家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蘋果瓜熟蒂落掉在地面和月球的長久相伴,是因為同等性質的力。根據質量乘積正比距離平方反比的萬有引力公式來看,計算引力的時候也只是僅算質量,並沒有分物質。萬有引力是宇宙天體系統的主要粘合劑,宇宙的規律應該是至簡至純,難以想像會出現因物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力。那麼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同的物質只要質量相同就會產生相同的引力?
  • 光子有質量嗎?為什麼會被黑洞吸引?
    光子到底有沒有質量?光子真的沒有質量嗎?事實上,並非如此。我們常常把能量和質量撕裂開來看,但這個觀念並不是很正確。比如:我們常常會說的是,原子彈爆炸,質量轉化為能量。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在很多人眼裡,能量是個東西,但是質量也是個東西嗎?如果把能量看成一個東西,非要一一對應的話,能量好像對應物質更加合適的。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得有點混亂了。是的,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能量,質量,物質,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之所以搞不清楚,只因為我們沒有把它們定義好,沒有定義也就無法分類。
  • 有能量轉為質量的例子呢?轉換出來的物質是什麼?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轉換公式,核彈實現了質量轉為能量,那有什麼能量轉為質量的例子呢?傳說中的宇宙大爆炸就是能量轉換成了質量最大的案例,我們整個宇宙的質量都是從那麼一個緻密的能量團裡轉換而來,但似乎很難證明是不,我們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案例嗎?
  • 質量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還有「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之分?
    質量是一個物體中有多少物質的量度。質量是物體中原子總數、原子密度和原子類型的組合。質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kg),但質量也可以用磅(lb)來測量。為了快速理解質量的概念,可以想像一個填充羽毛的枕套和一個類似的填充磚塊的枕套。哪個質量更大?
  • 為什麼食用油會凝固是和質量有關嗎?
    為什麼食用油會凝固是和質量有關嗎?時間:2015-09-25 08:4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食用油會凝固是和質量有關嗎? 每逢冬季溫度降低時,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家中的食用油底部會出現不少白色絮狀物,甚至出現了凝固現象。
  • 黑洞吞噬一切,但光沒有質量,為什麼也會被黑洞吸引?
    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黑洞之中逃逸而出,其中也包括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而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既然進入黑洞的光無法再次出來,所以黑洞的視界內部便成為了一片永遠不可見的區域,對這片區域用「黑」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然而,這裡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光無法從黑洞之內逃逸而出?
  • 黑洞吞噬一切,但光沒有質量,為什麼也會被黑洞吸引?
    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黑洞之中逃逸而出,其中也包括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而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既然進入黑洞的光無法再次出來,所以黑洞的視界內部便成為了一片永遠不可見的區域,對這片區域用「黑」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然而,這裡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光無法從黑洞之內逃逸而出?極高的質量和密度賦予了黑洞極為強大的引力,但光並不同於其它的物質,它沒有質量。
  • 宇宙中有沒有質量等於或小於零的物質?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家比劉韓未是貧,每天小編都會跟大家分享有趣好玩的科普內容,本文由家比劉韓未是貧原創撰寫,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媒體轉載,接下來我們就步入正題:如果我們問,是否存在質量為零的蘋果?或是否存在質量為負數的橘子?對此,你一定會覺得很奇怪。
  • 質量是什麼,從何而來?質量、重量、引力,並不是一回事
    你可以攜帶體重秤前往格陵蘭島,之後再去往印度尼西亞,你會發現在印度尼西亞所測得的體重數據比在格陵蘭島要少0.5公斤左右。格陵蘭島與印度尼西亞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麼顯著特點呢?而線速度的差異會導致人體所受的向上的離心力出現差異,於是所測得的體重也就出現了差異。可見,重量所描述的其實是一種引力關係,是地球與人體相互引力作用的值。當引力減小或人體受到了與引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重量便會出現變化。普通的秤只能測出重量,卻拿質量無能為力,而要測出物體的質量,最簡便的工具就是天平了。
  • 上帝粒子與物質質量的起源
    這意味著弱力的載體一定發生了什麼變化,從而獲得了質量。力的載體變得很重,這大大降低了弱力的強度和範圍。但是有一種機制可以解釋這一問題,它是由好幾位理論物理學家獨立開展工作後於1964年提出的,我們今天稱之為希格斯機制。
  • 宇宙是否存在負質量物質,它們會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嗎?
    但你是否有想過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是什麼?現在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所有可見物質其實只佔有整個宇宙的5%左右,而那95%無法探測的東西被稱為暗物質和暗能量。這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徹底顛覆了「眼見為實」的日常概念。數十年間宇宙學家們一直致力於探測和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最近,英國牛津大學的Jamie Farnes博士提出了一種新奇的猜想,也許所有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其實是一種奇特的負質量物質表現形成的。
  • 物質最本質的問題,質量是什麼?21世紀科學家才弄清楚
    如果給星球裝一個像《三體》中的發動機,當發動機持續給予星球一個恆定的力,力的作用效果會體現在速度改變上,力越大加速度a就越大,而同樣的力如果作用在一個質量較小的星球上,加速度就會更大。因此按牛頓的描述質量是物質的一種量,這種量決定了物質受到外力時,改變運動狀態的程度,質量保持物質原本的「習慣性」狀態,因此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說了這么半天,實際上牛頓並沒有解釋質量到底是什麼?質量到底是怎麼來的?
  • 任何物體如達到光速,質量會變得無窮大,光子質量為什麼不是呢?
    而光子的靜質量為0,這樣質量公式就變成了0/0型,它的極限值就是所謂光子的動質量,數值非常小,但不是無窮小。其大小可以由mC=hν,即m=hν/C得出。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ν為光波的頻率,C為光速。由此可見只有靜質量為0的物質,達到光速時質量才有可能不變為無窮大。
  • 質量是什麼
    物質是科學和哲學研究的基本對象,是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組成部分。質量是物質的最基本的度量。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這個經典的定義準確而清楚。這是從物質的本質上和組成上定義的,是不依賴於任何其它物理量而獨立的最基本物理量。從化學角度上,也稱為摩爾質量。
  • 為什麼質量會彎曲空間,空間中究竟是什麼被彎曲了?
    事實上,質量不會真的彎曲空間。 集中的能量對周圍的空間有影響。正如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中所說:「引力場的能量和任何其他能量都是等效的。」 像地球這樣的大質量物體之所以有引力,是因為物質是能量的集中,因此得到公式E=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