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電動汽車已經成了一個無法阻擋的交通出行大趨勢。街頭行駛的電動汽車種類越來越多,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認識也由原來的新奇發展到逐步接受,中國更是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榜冠軍寶座。
但是在真的需要選擇購買一臺電動汽車的時候,消費者又不禁開始迷惑:美國人生產的豪華電動汽車特斯拉為什麼大都使用一種叫感應電機的東西,而國產純電動汽車則基本全部使用永磁同步電機呢?進口的東西是不是一定好,自己的東西肯定比不上呢?
眾所周知,電機是電動汽車驅動力的來源,是其動力系統最關鍵的組件之一。如果說發動機是傳統汽車的「心臟」,那麼驅動電機就是電動車的「心臟」,它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車輛外在表現。
目前電動汽車驅動電機主要解決方案有兩個:感應電動機(即交流異步電動機)和永磁同步電動機。開關磁阻電機主要應用於新能源商用車領域,不做討論。對於兩者的區別,可以簡單概括為轉子與定子是否同步,以及是否含有永磁材料(釹鐵硼)。
感應電機(交流異步電機)轉子的轉速總是慢於定子旋轉磁場的轉速,因此表現為異步運行。由於存在轉差率,導體在磁場內可以做切割磁感線運動,並同時在導體內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機」的名稱由此而來。
感應電機特點為結構相對更簡單、成本較低、功率更大,但有尺寸較大,重量較重等缺點,代表車型有特斯拉的Model S/X以及蔚來ES8。
永磁同步電機在結構上與交流異步電機非常相似,最主要的組成部件同樣是定子和轉子,其中定子的結構與交流異步電機上的一致,但轉子由一塊永磁體構成。
永磁同步電機轉子的速度一定等於定子的同步速度,且轉子是磁性很強的永磁體,磁場並不會消失,所以叫做「永磁同步電機」。
相比感應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具有功率密度高、能量轉換效率高(約 90%-95%)、能耗較低等優勢。現階段電動汽車超過 90% 均採用交流異步電機或永磁同步電機,因為同等功率下永磁同步電機體積更小,效率更高,容易得到更多車企的青睞。雖然永磁體高溫下有退磁風險,但一些車企已經克服了這個問題,如比亞迪通過優化直軸電感及凸極率,提升了永磁同步電機的抗退磁能力。
另外,永磁同步電機所需要的釹鐵硼永磁材料需要使用稀土資源,對於稀土資源缺少或稀土工業不發達的國家而言,車用動力電機的技術方案是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而我國擁有全球70%的稀土資源,釹鐵硼磁性材料的總產量達到全球的80%。
2017年我國全年車用電機裝機量達到87.4萬臺,其中永磁同步電機佔比77%,總計裝機68萬臺。2018年僅1-8月車用電機就已裝機55.1萬臺,永磁同步電機佔比升至78.33%。在永磁同步電機的配套供應層面,比亞迪自2015年起連續4年包攬車用(含乘用車及商用車)電機裝機量榜首位置,其後分別為北汽新能源、上海電驅動、精進電動等國內知名企業。而歐美車企的電動車若想用永磁同步電機的話,就不得不考慮進口稀土材料或電機總成的問題。
相信看到這裡,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特斯拉Model S/X一直堅持使用感應電機的原因了吧。而且,特斯拉在全新車型Model 3上已經改用了永磁同步電機,其能效比較前兩代車型明顯更為出色一些。特斯拉 Model 3的百公裡加速為3.5秒(性能版),最高車速超過了 200km/h。國內的比亞迪全新一代唐EV600同樣採用了永磁同步電機,使得一臺中大型SUV的百公裡加速做到了 4.4 秒,最高車速也達到了 180 km/h。
對於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目前唯一擁有完全自主研發設計永磁同步電機的主機廠僅有比亞迪一家。很多人都知道比亞迪以電池起家,動力電池系統做的非常出色,卻鮮有人知道比亞迪的電機相關技術也毫不遜色。比亞迪電機和電機控制系統由十四事業部生產和開發,涵蓋了多種類型不同功率的家族化產品,全面應用在旗下新能源乘用車、電動大巴以及新能源專用車等車型上。
截止2018年,比亞迪乘用車驅動電機擁有最大輸出功率70kw、110kw、120kw、150kw、160kw和180kw級別6款。其中,最大輸出功率120kw的驅動電機,已經適配在秦Pro EV500車型上,而最大輸出功率180kw的驅動電機,將會用於即將上市的唐EV 600車型上,並且除單電機版,還會推出雙180kw電機的電四驅唐EV車型。
比亞迪永磁同步電機線圈採用永磁體激磁,不採用線圈激磁的方式。這樣省去了激磁線圈工作時消耗的電能,提高了電機機電轉換效率,可以降低行駛電流,延長續航裡程。另外,比亞迪也是國內一直堅持使用高功率電機的新能源企業,新一代電機的最高轉速已經達到了15000轉速區間,兼具有非常寬泛的經濟轉速,進一步降低能耗。
以秦Pro EV500為例,其配備了全新的「3合1」電驅動技術。適配融合比亞迪最新一代技術的永磁同步電機,其最高功率120kw、最大扭矩280N·m,電機轉速高至14000rpm,在功率、扭矩等主要參數上全面升級。
在全新技術的加持下,秦Pro EV500的0-50km/h加速時間僅需3.7秒,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8.2秒,60公裡/小時等速純電續航裡程500公裡;具備液冷高溫散熱和低溫預熱功能的鎳鈷錳酸鋰(三元鋰)電池總成的能量密度為160.9Wh/kg、搭載電量56.4度電。
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新一代電機技術還可以帶來更佳的經濟表現。這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轉速15000轉/分。這就意味整車最高車速更高,在60-120公裡/小時車速區間段的綜合電耗更小,可以直接提升長途高速行駛的續航裡程。
藉助這比亞迪「3合1」電驅動技術的整合,不僅可以提高效能和輕量化,還可以降低尺寸並有利於不同車型平臺模塊化通用。使得電驅動技術成本降低33%,體積降低30%,重量降低25%,扭矩密度提升17%,功率密度提升20%,NEDC效率指標增加1%。
在三電系統上核心優勢的積累,使得比亞迪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表現始終無人能及。1月7日,比亞迪汽車公布了2018年12月份的銷量快報。去年12月份,比亞迪共計銷售新能源汽車4.67萬輛,環比增長55.11%,而公司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售量也達到24.78萬輛。在乘用車的銷售中,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分別為10.33萬輛和12.39萬輛,上述兩大業務的銷量成「旗鼓相當」之勢。
除銷量外,公告還提到,比亞迪 2018 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13.373GWh。同時比亞迪的新能源車產業鏈覆蓋上中下遊,同時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整車技術。預計2019年,在全新一代產品的助力下,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將繼續提升,穩固其新能源汽車領導者地位。
推薦閱讀
近日,美國SpaceX通過舉辦超級高鐵艙設計大賽,選出了30支隊伍來設計「超級高鐵」的車廂原型。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的VicHyper團隊也在其中,他們這次的原型設計側重製動和加速。 埃倫•馬斯克(Elon Musk)於2013年提出了「超級高鐵」的概念,按照馬斯克的設計,「超級高鐵」的載客運行速度高達每小時760英裡(約1220千米),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僅需30分鐘;在一條懸浮的真空管道內運行,因而不受天氣和地震的影響。客艙形似「膠囊」,依靠磁力提高速度,每30秒一班,單程票價為20美元(約合人民幣138元)。 VicHyper團隊利用直線感應電機來進行加減速,直線感應電機在此之前從未在真空環境中使用。該團隊還涉及了一套
發表於 2016-12-02
用於風機、水泵、空調、冰箱、洗衣機、電梯和傳輸等應用領域的電動機消耗著全球半數以上的電能,其中大多採用僅能簡單開啟和關斷電機的高能耗機電驅動裝置。僅在家電應用中以變頻解決方案替代這些低效率電機就可以削減多達60%的能源消耗。大部分家電採用通用直流電機或單相交流感應電機,其速度控制方法相當粗略,要麼採用開斷控制,要麼依靠可控矽控制導通相角,其典型系統效率最高也就能達到50%左右。不過,隨著高效功率器件和先進數字控制器的問世,將更具效率的電機和控制技術應用於最新家電已經成為可能。 交流電機的選擇 任何交流電機的軸端輸出力矩都取決於定子和轉子磁場間的耦合角。定子繞組電流的磁化力與轉子產生的氣隙磁通相互作用產生力矩,該力矩
發表於 2016-06-16
和前饋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統,提高了併網運行效果,且增強了抑制電網波動的能力。 2 雙饋感應電機數學模型 利用交直交變頻器勵磁的DFIG風力發電系統如圖1所示。DFIG轉子側通過交直交變頻器進行勵磁控制,定子側通過併網變壓器接入電網。通過對DFIG轉子電流進行適當的勵磁控制,可以實現DFIG的變速恆頻發電。後面討論的DFIG穩態運行狀態均採用該方法。 在同步旋轉d,q坐標系下,DFIG的數學模型可表示為如下微分方程組: 式中:us,ur和is,ir分別為定、轉子電壓、電流矢量;ψs,ψr分別為定、轉子磁鏈矢量;ωr為轉子角速度;ωe為電機同步轉速;Ls,Lr分別為定、轉子電感;Lm為互感。 由DFIG
發表於 2016-06-16
,非常適合於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家電應用以及交流伺服馬達等工業控制應用等。 1 交流感應電機系統的基本構架 交流感應電機控制系統的原理構成如圖1所示,它包括主電路、控制單元、功率驅動單元、保護單元以及信號反饋採集單元等。 交流感應電機控制單元包括速度控制器、轉矩和電流控制器等。Renesas單片機R5F21246以其價格低、功耗小、性能高、處理速度快等優點成為交流感應電機控制系統控制核心的一種趨勢。功率驅動單元採用以驅動晶片IRS2136S,其內部不但集成了驅動電路,同時具有過電壓、過電流、過熱、欠電壓等故障檢測保護電路,當系統出現問題時能及時進行自我保護,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各採集信號經過反饋傳輸
發表於 2016-06-16
傳統的SVPWM算法,因其涉及較多的扇區判斷、三角函數計算和平方根運算,其算法較為複雜。在此首先分析了基於分類算法的SVPWM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計算效率上的優勢。針對雙三相感應電機控制的特點,提出基於分類算法的六相逆變器SVPWM控制算法,並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結果驗證了該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1 引言 多相感應電機交流調速系統具有可靠性高、轉矩脈動小、同等電壓下功率更大等優點,是大功率交流變頻調速的發展方向之一。雙三相感應電機控制系統為其典型代表。傳統的雙三相感應電機SVPWM算法,因涉及較多的扇區判斷、三角函數計算和平方根運算,其計算與實現較為複雜。為此,國內外學者研究了大量改進算法。其中,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分類算法已經應用在
發表於 2016-03-24
8月26日下午,搭載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全國首撞引起了不少人關注。在北京市豐臺區,一輛比亞迪漢EV小型轎車由南向北行駛,駛上中心隔離帶發生單方面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接觸部位損壞,所幸無人受傷。 8月27日,比亞迪汽車官方對此次事件進行了回應。官方發布聲明表示,經了解,此次事故為客戶在試駕過程中的錯誤操作導致(傳司機錯把油門當剎車踩),試駕車在高速撞擊道路中央綠化帶後,左側部件受損。同時比亞迪表示,「漢作為最強性能車,我們將進一步做好試駕過程中的管理指引工作,以及客戶試駕中的注意和提醒。」 比亞迪官方聲明 此次發生事故的車輛為比亞迪漢EV,是目前該公司旗下的最強性能車。 
發表於 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