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已突破44億,其相關的話題也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給女兒講解電影的幾張手繪講解圖,也出乎意料的得到了眾多媒體和廣大網友的關注,據統計已有數十萬篇相關報導,超過1億人次的閱讀,並引起數萬人開展熱議。這些數字和眾多網友們的留言都給了我極大的觸動,真切的希望能利用有限的時間為孩子們的科學普及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接下來我會和我的科學助手團們一起挑選10個孩子們喜歡的經典科幻電影,選擇覆蓋宇宙空間、物理、超級計算、物端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晶片、生物信息、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100個左右的知識點,通過手繪的形式,向公眾介紹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思維意識,激發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們對科學問題的思考。《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科學家奶爸的宇宙手繪》熱售中,歡迎大家的關注。同時也會將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想法思路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在每個人心中都能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有朝一日可以生根發芽。
本期創立歷程將分享《科幻電影中的科學》是如何挑選經典的宇宙科幻電影,其中有哪些情節和科幻知識點夠吸引孩子的。
第一部電影當仁不讓的選擇《流浪地球》,這部國產優秀科幻巨製在2019春節檔收穫了優異的口碑人氣和票房。同時激發了無數網友對科幻的興趣和對其中科學知識的探知欲。
《流浪地球》一改往日災難片中乘坐宇宙飛船逃離情節,展現傳統國人家園故土情懷,帶著地球逃離災難,突出中國人強調的愚公精神和人定勝天理念,打開了一個新的科幻維度空間。富有科學依據的災難背景,展現符合科學的避難措施,描繪了一個全新的地下避難救災的宏大場景。
第二部宇宙科幻電影選取了2014年熱映的科幻巨作《星際穿越》。該影片的科學顧問基普·索恩更是在2017年因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影片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最堅硬的科幻外殼包裹最柔軟的親情內核。蟲洞、黑洞、太空冒險、五維空 間......畫面和配樂讓人嘆為觀止。
陪著孩子重溫這部經典的科幻電影,接下來就是迎接孩子們的種種小問號了。宏大的場面和燒腦的情節對孩子們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同時越多的疑問帶給我們越多的挑戰,如何簡單易懂的將紛繁複雜的物理知識講述給孩子們。
第三部宇宙科幻電影選取了2015年熱映影片《星際穿越》。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主人公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通過種植土豆維持生存,同時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
該片展現在外星球生存的可能性,描繪了在外星球如何生存居住,堪稱火星版魯濱遜漂流記。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全力支持,美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親自站臺拍攝宣傳片,甚至在空間站首映,由真正的太空人們在太空中發 Twitter 宣傳,得到航天界的大力推薦支持。
通過帶著孩子們種植土豆和其他蔬菜,在寓教於樂的生活中慢慢教授孩子們影片中的知識。雖然不能吃到火星土豆,但是收穫滿滿的地球土豆同樣能帶給孩子們快樂。
下一期更新中,將會進一步揭開《科幻電影中的科學》中的創作思路,歡迎大家關注!
大家翹首以盼,等候多時的《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終於面世啦!
豪華的大咖陣容,權威可靠的知識依據,完整的邏輯脈絡,輕鬆的手繪細節。
孩子讀起來既不會覺得枯燥乏味,還能輕鬆提升知識。
讀完這套書,你的孩子在宇宙知識儲備方面一定會有質的變化!不是科學家的你,也能給孩子講科學啦!
原價58元,現在熱售期間為讀者爭取了7折優惠,只需40.6元,還等什麼,趕緊把宇宙科學抱回家!
保存下方圖片到相冊,打開淘寶,馬上安排上《科幻電影中的科學》!
&34;。如果您也覺得為孩子們做科普這項工作有意義,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阿若工作室」和今日頭條號「阿若工作室」並轉發,或者關注「王元卓」的實名微博交流互動,更歡迎大家留言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說出您或您的孩子更喜歡哪些科幻電影?更關注哪些方面的科學知識?您的意見將為我們後面的選題提供重要參考。朋友們的關注和支持是我們繼續堅持的動力。
同時,我也將繼續在抖音上開啟相關知識點的短視頻講解,歡迎朋友們尤其是小朋友關注並收看,來了解手繪圖中的內在邏輯和背後知識。
致謝:感謝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領導和各位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感謝我的學生陸源的辛苦付出;感謝科學普及出版、中國科學與影視融合項目組、微博科普和抖音科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