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視曝光的「樓蘭聖果」,是炒作還是實至名歸?真相終於被發現

2021-01-19 真子看世界

一提到紅棗,不得不提的就是新疆若羌灰棗了,在當地還有這麼一句話非常有名就是:「天下紅棗看新疆,新疆紅棗在若羌」。

若羌灰棗原產地為河南新鄭,後引種於全國各地,因當地獨特的地理自然條件培育出更加優質的灰棗,現新疆且末等地區都有種植,特別是以新疆巴州地區的若羌縣所產最為著名。

新疆若羌縣,地處塔裡木盆地東部,海拔800米的最佳地勢,沙漠乾熱高溫與阿爾金山冷空氣晝夜在此交鋒,形成極大溫差。

若羌灰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境,從而造就了「中國最好的紅棗」。

眾所周知,若羌灰棗還有一個很好聽的稱號就是「樓蘭聖果」,因為這裡是古代著名的樓蘭古國的遺址,因此,這裡的特產果實也被稱為「樓蘭聖果」。

若羌灰棗在當地是最知名的特產,曾經好幾次登上央視推廣,經過央視的曝光後,走紅於網絡,得到了大家的青睞,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在當地有著「日食若羌灰棗,不需崑崙仙草」的俗話,可見當地人對若羌灰棗的喜愛和認可。

新疆若羌是中國「紅棗之鄉」,在這裡有著聞名全國的灰棗,還有塔克拉瑪幹沙漠和神秘的羅布泊,還被阿爾金雪域山脈包圍。

無需人工幹預,一年210天的無霜期,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高溫,與阿爾金山雪域涼爽氣流的晝夜置換,「火熱」與雪域的「冰涼」日夜交替,形成高達28度的溫差。

造就了若羌灰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境,讓這裡的灰棗凝聚了大量的糖分。

灰棗在沒成熟前是灰色的,成熟之後表皮顏色才會變成紅色,因此,得名灰棗。

雖然,個頭不大,但甘甜不膩,口感不是普通棗能相比的,每年秋分後,棗雖紅了,果農卻不急於採收,耐心等待枝頭自然風乾,棗瓣發黑,一年儲存的的糖分封存在紅棗裡,完全成熟才開始採收。

棗皮薄肉厚、肉質瓷實細膩,甘甜不膩不帶一點酸,水分糖分保留得剛好,滿口餘香,等到完全成熟後,棗農只要用木棍搖晃棗樹,棗子就譁啦啦地掉落下來。

由於灰棗在樹上自然吊幹,棗子表皮和還帶有戈壁灘的風沙塵土,剛採摘好的灰棗灰撲撲的看上去其貌不揚。

等到清洗乾淨之後,棗子表皮就會變得紅彤彤的,顏值一下就高了,吃起來香甜有嚼勁,吃完一顆都有棗子的餘香在口中瀰漫。

自然成熟的灰棗,檢測顯示甜度達到了40度,比做蔗糖的甘蔗還要高兩倍,更別說其他的大紅棗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都是棗,若羌灰棗和普通紅棗有什麼區別?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若羌灰棗的特點吧。

果皮:地道若羌棗果皮顏色是暗紅色,不是鮮紅色,是因為特殊的氣候條件導致的,果皮很薄,果皮凹陷比較淺,跟果肉不易分離,基本不會出現卡在牙縫的情況,且久煮不易破裂。

果肉:果肉瓷實、鬆軟適中、甘甜肥潤,用力捏不容易捏到核,而且捏了以後,回彈好,很快復原。

口感:口感香甜,沒有酸味、苦味,果肉吃起來沒有渣渣的感覺,甜味自然,未添加任何甜味素。

有機種植:懶家有機紅棗採用的是有機種植,使用有機肥,避免農藥濫用,不催熟、不打膨大劑、不打甜味劑。

灰棗在家中的保存方式十分簡單,現在正處於秋冬溫度低的時候,放在室溫通風乾燥的地方保存就好了。

在很多年以前,人們已經開始食用棗了,吃法簡直是多種多樣,放在口袋中、家裡或者辦公室裡當零食,每天嚼幾個,對身體的好處可以說是不言而喻,好處多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泡茶、泡酒煮粥、煲湯煮肉、做成紅棗饅頭、發糕、麵包等等,不僅可以為食物增香增色,並且能夠提高營養價值。

今年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多個地方農產品都陷入了難銷的困境,產量大、銷路難、渠道少,包括非常有名的若羌灰棗也正承受著痛苦。

看著這雙飽經風霜的手,你是否願意給他們多一點關注呢?一位打理灰棗的大叔嘆氣說,「今年產的灰棗產量大,品質好,之前因為疫情原因銷路受阻,所以,好多都沒有賣出去,全堆在這裡」。

現在,正是若羌灰棗豐收的季節,但是,今年由於特殊原因,來收貨的人越來越少,所以,不愁銷路的灰棗,如今也變得無人問津,遇到了堆積滯銷的情況,甚至連縣長也開始做起了直播,為了幫助當地的果農擺脫困境。

往年不愁銷的灰棗今年卻少了很多客商,好不容易有中間商看,有些中間商只願意用幾毛錢的價格來收購,當豐收的喜悅變成一種負擔時,這大概是果民們最無可奈何的事情了吧。

而這次得到平臺的支持,不想讓這些好吃的灰棗積壓爛在荒漠中,願意讓利促銷!

果農們辛辛苦苦一整年,就盼著大豐收,能夠養家餬口,粗糙而有力雙手捧著的是生活的希望,每一顆手工摘下來的棗,都凝聚了一個家庭的用心。

若羌灰棗不管從個頭還是口感上,都比普通的紅棗要優質很多,所以,在價格上也會貴一些,現在為了能夠讓其他地區的朋友也能夠品嘗到正宗的新疆若羌灰棗,當地的果農表示:精心挑選【正宗若羌灰棗一級果】5斤特惠裝,只要59.9元就能包郵到家,真的很划算!比超市便宜了一半!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被央視曝光的「果凍橙」,是炒作還是真本事?真相終於被人們發現
    到了秋冬時節,大家都有吃橙子的習慣,這個季節容易乾燥,上火,而橙子就是老少皆宜的降噪去火水果,而且是當季上市,不管是新鮮程度還是口味上都非常的好吃。前段時間就收到很多的朋友在分享挖著吃的橙子,看著果肉十足的樣子很多人都好奇這是什麼品種?
  • 央視點名「表揚」的3大網紅,第一不太熟,而他是真正的實至名歸
    央視點名「表揚」的3大網紅,第一不太熟,而他是真正的實至名歸在現在這樣一個網絡盛行的時代中,各種APP的崛起,讓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迅速走紅,就是大家口中俗稱的「網紅」,他們有著自己的粉絲團隊,和超高的人氣,其中不乏一些成功跨越網絡,踏入娛樂圈的實例,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見光死的網紅,
  • 同事尋找彭加木,意外發現「樓蘭美女」,揭開羅布泊消亡真相
    從衛星上來看,羅布泊整體像一隻人類的耳朵,不管是耳廓還是耳垂,都分毫不差,也被人們稱作「地球之耳」。羅布泊這個神秘的湖泊也在漫長的歲月中漸漸乾涸,這吸引著探險家們的湖泊是怎麼幹涸的呢?它到底為什麼這麼神秘?這一切都在一次偶然的探險中被發現。
  • 董卿被央視解僱真相到底為何看看曾經的央視一姐怎麼說
    董卿被央視解僱?真相到底為何?看看曾經的央視一姐怎麼說! 董卿作為觀眾心目中的央視名嘴主持,近些年來一直深受觀眾的喜愛。而她自從進了央視主持節目後,始終都是非常努力認真的,加班到凌晨幾點那是在正常不過了,曾經還被曬出打著哈欠仍然認真的熟悉臺詞。
  • 夏訓誠:彭加木夥伴,考察38次發現樓蘭美女,找到羅布泊神秘源頭
    但就在這樣困難的局面下,夏訓誠還是總計38次深入考察羅布泊,最終發現了羅布泊的神秘源頭,老友彭加木夢中期待的鉀鹽礦。他代表著曾經的老友,這堅毅和驚喜像是對他們友誼最好的敬意,滄桑經年,完成夙願,解開謎團,功成名就。
  • 他是彭加木夥伴,入羅布泊考察38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
    而夏訓誠作為彭加木的夥伴,一直將彭加木的失蹤放在心上,曾38次入羅布泊科學考察並尋找彭加木的蹤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並掀開了羅布泊和樓蘭神秘的面紗。1979年,考古學家侯燦、王炳華等人發現羅布泊以東存在一片古代墓群。這個墓葬群很奇特,而在此墓葬群中出土了「樓蘭美女」,這位美女在這裡等待了四千年,直到被人掀開了神秘的面紗公諸於世。
  • 他是彭加木夥伴,進入新疆羅布泊考察38次,最終他發現了樓蘭美女的...
    而夏訓誠作為彭加木的夥伴,一直將彭加木的失蹤放在心上,曾38次入羅布泊科學考察並尋找彭加木的蹤跡,最終他發現樓蘭美女的秘密,並掀開了羅布泊和樓蘭神秘的面紗。 而彭加木的夥伴夏訓誠一直將彭加木的死放在心上,他曾38次進入羅布泊考察,他從出土的樓蘭美女身上看到古代羅布泊氣候的變化。在那些陪葬品中分析發現樓蘭的氣候沒有逐漸變幹,而是這四千年來一直都是乾燥的狀態。
  • 樓蘭的消失之謎:存在了3380年的「樓蘭美女」,腹中還有一個嬰兒
    其中,最具吸引力的文物還是從樓蘭遺址和小河墓地出土的8具成人和兒童的乾屍,堪稱鎮館之寶。2004年出土的一具「樓蘭美女」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的最早古屍之一,距今約有3300多年的歷史,為雅利安人種。(曾轟動世界的「樓蘭美女」的是1980出土的,距今已有3800年的歷史,其年齡在40歲左右,生前身長155.8釐米。)
  • 央視主持人性騷擾案將開庭,弦子要求公開審理,朱軍到庭當面對質
    11月27日中午,曾經於2018年起訴央視主持人朱軍性騷擾的「受害人」弦子在其微博發文稱:我起訴朱軍的案子終於要開庭了。弦子在發文中表示,她從2018年到現在,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她一直在堅持向法院起訴朱軍對她的性騷擾,終於在她努力下,法院受理了此案。儘管她本人和朱軍都申請法院公開進行庭審,但卻被法院給拒絕了。弦子稱她曾向法院提出要求朱軍本人到庭,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 登雲集團旗下美容院遭央視曝光「套路推銷」 回應稱「與可顏麗爾...
    中國網財經7月17日訊 (記者 牛荷)今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了美容院以免費體驗為誘餌進行套路推銷等問題,「麗絲蘭雅」、「可顏麗爾」、「潤城詩美」、「可諾丹婷」4家美容院被點名。  央視暗訪顯示,可顏麗爾與可諾丹婷,都同屬江西登雲健康美業互聯有限公司(「登雲集團」),是全國連鎖美容機構,有超過1700家美容院。
  • 央視曝光假冒禁用汽車空調製冷劑廣州仍在賣
    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汽車製冷劑真相》節目,曝光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地生產銷售禁用的汽車空調製冷劑,其中廣州5廠家的產品檢測全部不合格。專家指出,這些假冒的製冷劑可能會對汽車的空調系統造成損害。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汽車保養店,發現被曝光的產品仍然在售,店員甚至保證是真貨。
  • 陳光標冰桶挑戰真相曝光:浮冰之下是50度熱水(圖)
    直至遭到湖南性學泰鬥文德元的動物冰水浸泡實驗證偽,標哥終於坐不住了。近日,陳光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首度承認冰桶裡事先放了熱水。  在文德元的連番炮轟、乃至實驗證偽之下,近日,陳光標終於通過媒體首度承認自己冰桶挑戰造假。  真相曝光  浮冰之下,是50度的熱水  此前,網友們質疑的焦點一直聚集在冰塊的真假之上。
  •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三場文藝類第一名李七月,高分最實至名歸的選手
    央視主持人大賽第三場文藝類第一名李七月,目前高分最實至名歸的選手2019年央視主持人大賽,首輪(60進30)第三場分賽11月16日晚如期播出。這場文藝類有一位女選手可能很多觀眾覺得非常眼熟,沒錯,她就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華人世界》的主持人,同時還是央視綜合頻道《等著我》的尋人團團長,她叫李七月。而且今年是她第二次參加央視主持人大賽,2011年的第六屆,李七月獲得的是優秀主持人稱號。李七月曾經在中文國際頻道日播旅遊節目《遠方的家》,做過5年的外景記者。
  •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引熱議:治亂當用重典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真相:明膠+色素  央視曝光人造魚翅真相:明膠+色素  把魚翅錯當成粉絲吃,這樣的情形出現在一些相聲小品裡,人們往往會一笑了之。但這魚翅看著確實很像粉絲。
  • 「尼斯湖水怪」是真的,還是惡意炒作?網友:有生之年願知道真相
    「尼斯湖水怪」是真的,還是惡意炒作?網友:有生之年願知道真相。後人一提,大家也很好奇。當然,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故事還有很多,也出現過很多被稱為靈異的事情。在古代,這是一種轟動,引起無數人的恐慌和恐懼。但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當年的恐慌事件現在都是用科技手段來推測,發現當時只是科學實力太弱。
  • 去羅布泊的時候,要不要去樓蘭古城
    據我們所知,市面上絕大多數穿越羅布泊的線路都是不包含樓蘭古城的,如果想要前往的話,需要提前說明安排,整個行程多花一天時間基本上就能夠在總體行程中增加樓蘭古城這個景點,大家之所以都要把樓蘭單列出來,一方面是樓蘭的門票費用較高,進入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前往樓蘭的路況極不理想,而且前往樓蘭存在政策上的一些不確定性。
  • 真相終於曝光!
    真相終於曝光!【前言】自從第134話更新以來,有關脹相和虎杖之間真正關係的猜想就沒有停止過,之前筆者也認定,脹相之所以那麼認定虎杖是自己的弟弟,絕對不只是因為不存在的記憶在作祟。因為對比東堂和順平被不存在的記憶影響時的情況,再對比脹相現在的情況,顯然兩者有著一定的區別,所以筆者就猜想脹相為何認定虎杖是弟弟,應該是有關血脈!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復旦DNA研究發現樓蘭秘密 或是黃白人種混合體
    復旦DNA研究發現樓蘭秘密 或是黃白人種混合體  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日發布研究成果:遺傳學專家金力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經過長達 7年的時間,在新疆羅布泊附近的小河墓地,成功地提取了距今4000餘年的20具「樓蘭古屍」的DNA樣本。
  • 新疆完成對樓蘭古城重要遺址搶險加固
    ↑技術專家在樓蘭古城內使用三維雷射掃描技術為佛塔遺址建立數位化檔案(10月20日攝)。新華社發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3日電(記者張曉龍)歷時近半年,文物保護工作者終於完成對新疆樓蘭古城的搶險加固工程,延續了古城內三間房和佛塔遺址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