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紅棗,不得不提的就是新疆若羌灰棗了,在當地還有這麼一句話非常有名就是:「天下紅棗看新疆,新疆紅棗在若羌」。
若羌灰棗原產地為河南新鄭,後引種於全國各地,因當地獨特的地理自然條件培育出更加優質的灰棗,現新疆且末等地區都有種植,特別是以新疆巴州地區的若羌縣所產最為著名。
新疆若羌縣,地處塔裡木盆地東部,海拔800米的最佳地勢,沙漠乾熱高溫與阿爾金山冷空氣晝夜在此交鋒,形成極大溫差。
若羌灰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境,從而造就了「中國最好的紅棗」。
眾所周知,若羌灰棗還有一個很好聽的稱號就是「樓蘭聖果」,因為這裡是古代著名的樓蘭古國的遺址,因此,這裡的特產果實也被稱為「樓蘭聖果」。
若羌灰棗在當地是最知名的特產,曾經好幾次登上央視推廣,經過央視的曝光後,走紅於網絡,得到了大家的青睞,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在當地有著「日食若羌灰棗,不需崑崙仙草」的俗話,可見當地人對若羌灰棗的喜愛和認可。
新疆若羌是中國「紅棗之鄉」,在這裡有著聞名全國的灰棗,還有塔克拉瑪幹沙漠和神秘的羅布泊,還被阿爾金雪域山脈包圍。
無需人工幹預,一年210天的無霜期,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高溫,與阿爾金山雪域涼爽氣流的晝夜置換,「火熱」與雪域的「冰涼」日夜交替,形成高達28度的溫差。
造就了若羌灰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境,讓這裡的灰棗凝聚了大量的糖分。
灰棗在沒成熟前是灰色的,成熟之後表皮顏色才會變成紅色,因此,得名灰棗。
雖然,個頭不大,但甘甜不膩,口感不是普通棗能相比的,每年秋分後,棗雖紅了,果農卻不急於採收,耐心等待枝頭自然風乾,棗瓣發黑,一年儲存的的糖分封存在紅棗裡,完全成熟才開始採收。
棗皮薄肉厚、肉質瓷實細膩,甘甜不膩不帶一點酸,水分糖分保留得剛好,滿口餘香,等到完全成熟後,棗農只要用木棍搖晃棗樹,棗子就譁啦啦地掉落下來。
由於灰棗在樹上自然吊幹,棗子表皮和還帶有戈壁灘的風沙塵土,剛採摘好的灰棗灰撲撲的看上去其貌不揚。
等到清洗乾淨之後,棗子表皮就會變得紅彤彤的,顏值一下就高了,吃起來香甜有嚼勁,吃完一顆都有棗子的餘香在口中瀰漫。
自然成熟的灰棗,檢測顯示甜度達到了40度,比做蔗糖的甘蔗還要高兩倍,更別說其他的大紅棗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都是棗,若羌灰棗和普通紅棗有什麼區別?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若羌灰棗的特點吧。
果皮:地道若羌棗果皮顏色是暗紅色,不是鮮紅色,是因為特殊的氣候條件導致的,果皮很薄,果皮凹陷比較淺,跟果肉不易分離,基本不會出現卡在牙縫的情況,且久煮不易破裂。
果肉:果肉瓷實、鬆軟適中、甘甜肥潤,用力捏不容易捏到核,而且捏了以後,回彈好,很快復原。
口感:口感香甜,沒有酸味、苦味,果肉吃起來沒有渣渣的感覺,甜味自然,未添加任何甜味素。
有機種植:懶家有機紅棗採用的是有機種植,使用有機肥,避免農藥濫用,不催熟、不打膨大劑、不打甜味劑。
灰棗在家中的保存方式十分簡單,現在正處於秋冬溫度低的時候,放在室溫通風乾燥的地方保存就好了。
在很多年以前,人們已經開始食用棗了,吃法簡直是多種多樣,放在口袋中、家裡或者辦公室裡當零食,每天嚼幾個,對身體的好處可以說是不言而喻,好處多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泡茶、泡酒煮粥、煲湯煮肉、做成紅棗饅頭、發糕、麵包等等,不僅可以為食物增香增色,並且能夠提高營養價值。
今年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多個地方農產品都陷入了難銷的困境,產量大、銷路難、渠道少,包括非常有名的若羌灰棗也正承受著痛苦。
看著這雙飽經風霜的手,你是否願意給他們多一點關注呢?一位打理灰棗的大叔嘆氣說,「今年產的灰棗產量大,品質好,之前因為疫情原因銷路受阻,所以,好多都沒有賣出去,全堆在這裡」。
現在,正是若羌灰棗豐收的季節,但是,今年由於特殊原因,來收貨的人越來越少,所以,不愁銷路的灰棗,如今也變得無人問津,遇到了堆積滯銷的情況,甚至連縣長也開始做起了直播,為了幫助當地的果農擺脫困境。
往年不愁銷的灰棗今年卻少了很多客商,好不容易有中間商看,有些中間商只願意用幾毛錢的價格來收購,當豐收的喜悅變成一種負擔時,這大概是果民們最無可奈何的事情了吧。
而這次得到平臺的支持,不想讓這些好吃的灰棗積壓爛在荒漠中,願意讓利促銷!
果農們辛辛苦苦一整年,就盼著大豐收,能夠養家餬口,粗糙而有力雙手捧著的是生活的希望,每一顆手工摘下來的棗,都凝聚了一個家庭的用心。
若羌灰棗不管從個頭還是口感上,都比普通的紅棗要優質很多,所以,在價格上也會貴一些,現在為了能夠讓其他地區的朋友也能夠品嘗到正宗的新疆若羌灰棗,當地的果農表示:精心挑選【正宗若羌灰棗一級果】5斤特惠裝,只要59.9元就能包郵到家,真的很划算!比超市便宜了一半!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