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關、機場、火車站等重要區域,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就像是一雙探知熱量的眼睛,24小時不間斷監控著出入人員們的體溫狀況,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實現「無接觸式測溫」、「大規模人群實時體溫測量」、「自動抓取發熱人群」,且能做到精準識別、確保不遺漏目標。一旦有人出現發熱等異常狀況,就能第一時間發出預警。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我們才可以及時阻擊疫情,杜絕了人員遺漏而造成的大範圍感染,而為中國提供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的,正是高德紅外。
早在疫情爆發的時候,高德紅外就站在了阻擊疫情的第一線,第一時間在機場、車站、碼頭、地鐵、超市架起了高德紅外的「火眼金睛」。在2月份的時候,就完成了國家要求的2萬套紅外測溫告警系統任務。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如果沒有高德紅外,中國將只能和歐美購買紅外設備,那在疫情初期的時候,後果將無法想像。可以說高德紅外幫助中國解決了這項卡脖子的技術難題。
紅外探測是指先探測目標紅外熱輻射,然後將探測結果轉換成肉眼可視圖像的技術,通過紅外圖像可以很容易檢測出人體尤其是面部的溫度信息。通過檢測人在呼吸之間鼻孔區域的溫度變化,可以檢測出呼吸的頻率。也可以檢測出人的心率。得到心率,呼吸頻率,以及體溫的特徵以後,就可以區分出健康人或者受感染者。
由於是被動接受目標自身的紅外熱輻射和特徵光譜,使其成為在全黑環境、惡劣氣候條件下觀測的理想技術,紅外探測技術還廣泛應用於安防監控、危險氣體檢測、高鐵運行檢測、天文觀測及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再加上紅外探測具有環境適應性好、隱蔽性好、抗幹擾能力強、能在一定程度上識別偽裝目標,且設備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等特點,在軍事上被廣泛應用於紅外夜視、紅外偵察以及紅外製導等方面。
而紅外探測器晶片是紅外設備的核心,其探測敏感度越高、能夠反映的溫差越細微,探測就會越精準。
2008年以前,國內紅外產品的晶片,即紅外探測器全部依賴進口。美國還對中國進行了禁運,只允許出口低端紅外晶片到中國,還禁止其他國家出口紅外晶片到中國,低端的紅外晶片根本無法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
2009年,黃立率科研團隊開始自主研發探測器。德紅外公司在技術、設備、工藝、原材料和人才等均受制約的情況下,臥薪嘗膽,自籌投入資金20多億元進行科技攻關。經過8年努力,高德紅外公司成功研製完全自有智慧財產權的紅外探測器晶片,且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高德紅外晶片生產線上,高德紅外還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同時掌握百萬像素級製冷及非製冷兩種類型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晶片研發、生產能力的廠家。正因如此,高德紅外也成為國際上少有的、國內唯一同時具備2條工藝線路的紅外探測器晶片生產企業。
高德紅外的「中國紅外芯」及各類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國防和高科技武器系統(衛星、飛機、艦艇、飛彈、坦克、單兵等)以及廣闊的民用領域(電力、醫療、檢驗檢疫、夜間駕駛、平安城市、智能家居等行業)。
可以說,高德紅外是國內唯一成功搭建了從紅外探測器晶片至完整武器系統「金字塔形」全產業鏈,形成了以紅外熱像技術為核心的三層架構:
第一層為打造了全流程完全自主可控的三條八英寸、高性能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晶片批量生產線;第二層為紅外熱成像、雷射、雷達、人工智慧、特種紅外光學、圖像識別與匹配、陀螺穩定平臺、目標跟蹤、火控、制導、戰鬥部、發動機、舵機等武器分系統;第三層為對標國際先進裝備、最新制式的完整武器系統總體系列產品研製生產能力。
高德紅外的紅外熱像產品已經大量應用到軍用裝備上,如軍用戰鬥機飛彈告警、紅外飛彈等。高德紅外如今已經是我國多個重點型號高端裝備類系統產品的研製工作並為國內唯一供應商,已在國內各軍兵種、諸多重點型號項目上形成了獨佔性優勢。
目前,高德紅外擁有全亞洲規模最大的紅外熱成像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基地,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說:「能把產量迅速提上來,是因為我們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晶片,多年不計成本不曾懈怠地投入研發,讓我們把主動權抓在了自己手裡。」
我們應該給高德紅外點讚,他不僅幫助中國成功打破了美國對國防領域核心晶片的封鎖,還在疫情期間成為了「逆行者」,高德紅外設備安裝和調試員工奔波在防控一線,保障機場、各大火車站以及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防疫工作的順利展開。
全國各地的機場、火車站、醫院等公共場所都開始安裝使用高德紅外所生產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希望我們國家可以擁有更多這樣的高科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