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之巔,海拔超過8000米。由於常年處於冰天雪地的狀態,且山峰陡峭,所以極少有人涉足峰頂。按理來說,這片土地受到人類的影響應該是很小的,但近年來,珠峰上面出現了許多變化,甚至出現了一些本不該存在的東西。
微塑料現身8440米的珠峰
近日,發表在《Cell》的One Earth上的科學報告指出,來自國家地理和勞力士Perpetual Planet珠峰探險隊的一個研究小組,在2019年收集的珠峰雪水樣本中,檢測出了微塑料。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所處位置最高的塑料微粒。
塑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人類製品。由它產生的塑料汙染問題,也是大家都頗為關注的話題。一般來說,塑料汙染物會出現在地面、地下,海底,甚至是地球海拔最低的馬裡亞納群島海溝裡。
這些塑料汙染物會隨著水流進入江河湖海,匯集到大洋中,所以在大洋發現這些塑料微粒,倒是不難理解。可是,在海拔8000多米的珠峰上也出現了塑料微粒,又該怎麼解釋呢?
經分析檢測,在珠穆朗瑪峰上發現的微塑料,大都源自合成纖維,包括聚酯纖維和丙烯酸纖維。對此,研究人員表示,這有可能是珠峰攀登者帶來的,且極有可能源自攀登者的衣服和攀巖繩。
這個說法綠動君也是比較認同的。雖然風吹、飛禽走獸也能夠將這些塑料汙染物帶到一些偏遠地區,但是帶上8000多米的珠峰,可能性很小。相比之下,塑料顆粒源自攀登者的猜測,就顯得現實了許多。
事實上,珠峰還有個別稱——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堆。隨著登頂者的造訪,越來越多的垃圾留在了珠峰之上,包括食物殘渣、糞便、帳篷、塑料編織袋,甚至是屍體等等。去年4月,尼泊爾政府組織的一隊由14名成員組成的「珠峰清潔隊」,在45天的清潔行動中就搜集到了超過3噸的垃圾。
雖然這次發現的塑料微粒並不多,但這也說明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人類產物已經遍布世界各地!雖然數量微小的塑料,並不會對人類造成重大的威脅,但它所反映的汙染問題,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關鍵所在。
冰川覆蓋的珠峰上竟然長草了
除塑料外,科學家們還在珠穆朗瑪峰上有了一個驚人發現,珠峰周圍竟然長草了!
前段時間,英國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數據分析了珠穆朗瑪峰周圍的植被覆蓋情況。在對1993-2018年的觀測數據進行對比時,他們發現,珠峰所在的喜馬拉雅山脈海拔4000-6000米左右的地區,植被覆蓋率正在大幅度擴大,草和灌木叢的覆蓋面積比冰川面積大了5-15倍左右。
更讓人驚訝的是,在珠穆朗瑪峰大概5000-6000米高度的山坡上,植被覆蓋率顯著增長,而在十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永久性冰川。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植樹造林,希望為地球增綠,但是珠穆朗瑪峰變綠的情況,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眾所周知,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常年常年處於冰天雪地狀態,不適合動植物生存。這片草地的出現,意味著大量的冰川已經融化,這才使此前埋藏在冰雪下的土地裸露出來。而且衛星數據顯示在1993年到2018年期間,珠穆朗瑪峰的植物覆蓋率一直在增加,這也說明,珠穆朗瑪峰的冰雪在加快流失。
冰川的加快融化,說到底,還是氣候變暖導致的。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由於地球溫室效應的增強,南北兩極很多永久性冰川都融化了,而作為地球第三極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終究也沒能倖免。
無論是塑料汙染,還是氣候變暖,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這次的故事發生地在珠穆朗瑪峰。綠動君知道,很多人對此不屑一顧。但事實是,世界是一個整體,按照當前的環境趨勢,如果氣候變暖和塑料問題得不到控制與緩解,勢必會給人類社會帶來連鎖反應。
塑料會通過食物鏈流回人類餐桌,氣候變暖會導致極端天氣不斷出現,未來,我們將面臨更多潛在的風險,而這一切,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不會輕易毀滅,真正有可能迎來終結的,只能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