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繼太平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之後,人們又在珠穆朗瑪峰上發現了微塑料的蹤跡。這些微塑料個體寬度小於5毫米,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較大物品破裂造成的。
據《新科學家》報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珠峰不同採集點收集了8個900毫升的溪水樣本和11300毫升的降雪樣本。他們在所有樣本中,均檢出了微塑料。
「儘管對珠峰展開研究令人興奮,我們也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樣本,但大家還是期待不會從中發現汙染物,畢竟我們不希望環境受到汙染。」該研究負責人Imogen Napper表示。
在採集回來的樣本中,汙染最嚴重的來自尼泊爾的珠峰大本營——大多數人類活動都聚集於此,Napper等人發現每升雪中有79粒塑料微粒。另外,樣本採集的地點中海拔最高的是8440米,該樣本中每升雪有12種微塑料。「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的微塑料。」Napper說。
研究人員表示,在珠峰上發現的大多數微塑料都來自合成纖維,主要成分包括聚酯和丙烯酸。這些成分常見於徒步旅行者的登山服或其他裝備——僅僅在珠峰走動20分鐘,盥洗衣物或打開塑料瓶,都有可能將微塑料釋放到環境中。
目前還不完全了解這些微塑料可能對生態系統或生物體,乃至人類健康產生的潛在影響。但微塑料體積過小使得清除工作非常困難,Napper表示未來工作重點需要放在技術革新上,要研發新技術阻止微塑料進一步傳播。
「這就像浴缸裡的水溢出來,我們要做的不是反覆擦地板,而是關掉水龍頭。」Napper表示,只有關掉微塑料的「水龍頭」,才能真正避免其汙染環境。(袁柳)
相關論文信息:
http://dx.doi.org/10.1016/j.oneear.2020.10.020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