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微塑料

2020-11-23 今日科學

本報訊 繼太平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之後,人們又在珠穆朗瑪峰上發現了微塑料的蹤跡。這些微塑料個體寬度小於5毫米,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較大物品破裂造成的。

據《新科學家》報導,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珠峰不同採集點收集了8個900毫升的溪水樣本和11300毫升的降雪樣本。他們在所有樣本中,均檢出了微塑料。

「儘管對珠峰展開研究令人興奮,我們也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樣本,但大家還是期待不會從中發現汙染物,畢竟我們不希望環境受到汙染。」該研究負責人Imogen Napper表示。

在採集回來的樣本中,汙染最嚴重的來自尼泊爾的珠峰大本營——大多數人類活動都聚集於此,Napper等人發現每升雪中有79粒塑料微粒。另外,樣本採集的地點中海拔最高的是8440米,該樣本中每升雪有12種微塑料。「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的微塑料。」Napper說。

研究人員表示,在珠峰上發現的大多數微塑料都來自合成纖維,主要成分包括聚酯和丙烯酸。這些成分常見於徒步旅行者的登山服或其他裝備——僅僅在珠峰走動20分鐘,盥洗衣物或打開塑料瓶,都有可能將微塑料釋放到環境中。

目前還不完全了解這些微塑料可能對生態系統或生物體,乃至人類健康產生的潛在影響。但微塑料體積過小使得清除工作非常困難,Napper表示未來工作重點需要放在技術革新上,要研發新技術阻止微塑料進一步傳播。

「這就像浴缸裡的水溢出來,我們要做的不是反覆擦地板,而是關掉水龍頭。」Napper表示,只有關掉微塑料的「水龍頭」,才能真正避免其汙染環境。(袁柳)

相關論文信息:

http://dx.doi.org/10.1016/j.oneear.2020.10.020

版權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微塑料
    這些微塑料個體寬度小於5毫米,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較大物品破裂造成的。他們在所有樣本中,均檢出了微塑料。「儘管對珠峰展開研究令人興奮,我們也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樣本,但大家還是期待不會從中發現汙染物,畢竟我們不希望環境受到汙染。」該研究負責人Imogen Napper表示。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微塑料
    圖片來源:PIERRE ROYER繼太平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之後,人們又在珠穆朗瑪峰上發現了微塑料的蹤跡。這些微塑料個體寬度小於5毫米,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較大物品破裂造成的。他們在所有樣本中,均檢出了微塑料。「儘管對珠峰展開研究令人興奮,我們也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樣本,但大家還是期待不會從中發現汙染物,畢竟我們不希望環境受到汙染。」該研究負責人Imogen Napper表示。
  • 最高的塑料垃圾:科學家在珠峰發現微塑料蹤影
    據外媒報導,人類對塑料製品的痴迷已經在從最深的海溝到最高的山峰的地方都留下了垃圾的足跡。來自國家地理和勞力士Perpetual Planet珠峰探險隊的一個研究小組在傳說中的珠峰峰頂附近發現了微塑料。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Cell》的One Earth上。
  • 科學家在海底發現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的微塑料含量
    一項國際研究項目揭示了海底有史以來最高的微型塑料碎片含量水平,僅1平方米的薄層中就有高達190萬片。每年有超過100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然而,這樣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塑料垃圾只佔進入世界海洋的塑料的不到1%。
  • 珠峰峰頂驚現微塑料
    原標題:珠峰峰頂驚現微塑料   近日,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在《One Earth》期刊發論文稱,在珠峰峰頂發現微塑料,這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所處位置「最高」的微塑料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大本營周圍微塑料濃度最高
    ,「人類製造」首次現身8440米的珠峰近日,一項研究在海拔8440米的珠峰平臺上找到了微塑料汙染的痕跡,這也是已知最高的微塑料。過去幾年,陸續有報導稱在珠峰上發現了大量遊客留下的垃圾。英國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的「塑料偵探」伊莫金·納珀(Imogen Napper)稱珠穆朗瑪峰為「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堆」,在登頂的常用路線上堆滿了食物殘渣、糞便、帳篷、塑料編織袋等垃圾。
  • 科學家在珠穆朗瑪峰峰頂附近發現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作為尺寸僅有幾毫米的微小廢棄物,微塑料是一種隱蔽的塑料汙染形式,令人難以置信地難以追蹤,但科學家們正在更清楚地了解它的存在有多麼深遠。這方面的最新發現來自高海拔地區,研究人員在珠穆朗瑪峰上研究微塑料時,首次在山頂以下發現了微塑料存在的證據。
  • 科學家首次在珠峰發現微塑料足跡,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探險隊從珠穆朗瑪峰上採集回來的雪和溪流樣本,發現了珠穆朗瑪峰上存在被微塑料汙染的證據。研究人員表示,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周圍分布的微塑料濃度最高,而且在海拔高達 8440 米的峰頂之下也存在微塑料。
  • 海底發現高濃度的微塑料,如果再不控制,人類的災難才真正開始
    遺失的那99%發生了什麼事,科學家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這些海洋塑料垃圾很多時候會被當成食物,然後就會不小心堵塞海洋生物的食道和胃,嚴重影響海產品的安全。不僅如此,塑料垃圾還會在海洋中逐漸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直至形成小於5毫米的顆粒,這被稱為微塑料。強大的洋流會將這些微塑料捲入海底形成漂浮物。
  • 藉助「微引力透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藉助「微引力透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2020-11-06 06:50:41責任編輯:張楷欣 2020年11月06日 06:50 來源:科技日報參與互動   藉助「微引力透鏡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
  • 霍金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微塑料或將侵入大腦
    霍金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微塑料或將侵入大腦!給大家說一組數據,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總量超過3億噸,這些塑料會進入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稱為微塑料,是一個非常難以被降解的物質。
  • 意科學家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微塑料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環境國際》雜誌近日報導,義大利科學家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 羅馬菲特貝尼弗雷特裡醫院的研究小組在婦女生完孩子後捐贈的6個胎盤中的4個中發現了12個微塑料碎片。
  •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4日 消息:「微塑料」這個詞越來越經常被提及,而現在更讓人擔憂的是,有研究人員首次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出現了微塑料顆粒。
  • 馬爾地夫記錄了地球上最高水平的微塑料汙染
    馬爾地夫以其美麗的海岸線而聞名於世,是全球旅遊勝地,其周圍的水域中的微量塑料汙染量是世界上最高的,有可能嚴重影響淺礁中的海洋生物並威脅島嶼社區的生計。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塑料碎片會從塑料瓶,紡織品和衣物中分解出來,留在世界海洋中。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的海洋科學家記錄了拉法亞尼環礁人口最多的奈夫魯(Naifaru)沿海22個地點的沙子中的塑料汙染水平,以確定該島周圍有多少微塑性物質。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能量宇宙伽馬射線 | 科研圈日報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能量宇宙伽馬射線             左圖:西藏 ASgamma 實驗觀測到蟹狀星雲方向 100 TeV 以上的伽瑪射線(圖片來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右圖:美國哈勃望遠鏡觀測的蟹狀星雲圖片(圖片來源:NASA) 近日,中日合作實驗團隊利用我國西藏羊八井 ASgamma 實驗陣列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這些伽瑪射線來自蟹狀星雲方向,能量高達 450 TeV(相當於可見光能量的百萬億倍),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2018年1月,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的科考隊員在南極鮑威爾海盆中,發現小於0.3毫米的微塑料,說明微塑料的汙染已遍布全球各個角落。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在牡蠣、貽貝和魚類等食物中,飲用水、海鹽,甚至蜂蜜中都發現了微塑料。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在牡蠣、貽貝和魚類等食物中,飲用水、海鹽,甚至蜂蜜中都發現了微塑料。從此,研究微塑料在生物鏈的旅程以及是否危及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就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起初科學家只是在動物體內發微塑料,後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含有塑料微顆粒。
  • 科學家最新發現,北極地區的微塑料來自於我們的衣服
    塑料垃圾的壽命非常長,在它們降解之前,它們會慢慢地分解成更小的碎片,最後就變成了微塑料顆粒。微塑料已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它幾乎遍布地球的每個角落,從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到最偏遠的兩極地區都存在它的身影。它甚至滲入了我們的食物當中,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對人體有何危害。
  •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汙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根據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了聚酯纖維。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汙染中,合成纖維佔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這意味著在微塑料汙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汙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