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人類中出現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體

2021-01-12 紅星深度

21世紀,人類出生在一個被塑料垃圾包圍的世界。儘管此前的各項研究發現,微塑料顆粒早已遍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日常活動中。然而,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塑料微粒與人類的聯繫甚至可以追溯到子宮中。

據「科學警告」網站(ScienceAlert)23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儘管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但科學家表示,微塑料顆粒可能攜帶對胎兒可能造成長期損害或破壞免疫系統發育的化學物質。因此,這是「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

微塑料顆粒「入侵」胎盤 醫生:他們像「賽博朋克式」嬰兒

據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發表於《國際環境》雜誌上。研究人員在無塑料環境中收集了6位正常妊娠的健康媽媽的胎盤,並最終利用拉曼顯微光譜在四個胎盤中檢測到了12塊5至10微米大小的微塑料顆粒。

↑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微型塑料顆粒 圖據英國《衛報》

不僅如此,研究表示,這些顆粒分別位於胎盤的胎側、母側以及胎兒發育的羊膜中,這意味著,胎盤的所有部位都存在微塑料碎片。研究人員稱,研究過程中僅對每個胎盤中約4%的部分進行了分析,這表明微塑料在胎盤中的總數會更多。

這些顆粒都是經過染色加工的藍色、紅色、橙色或粉色塑料,可能最初來自包裝、塗料、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被母體吸收或吸入體內。大部分顆粒大小在10微米(約0.01毫米)之內,這意味著它們足夠小,可以進入人體血液中。這些微塑料顆粒可能已經進入了嬰兒的體內,但目前研究人員無法進行評估。

羅馬聖喬瓦尼·卡利比塔醫院婦產科主任、該研究負責人安東尼奧·拉古薩博士表示:「如果在胎盤中發現了什麼成分,這意味著在嬰兒中也會發現同樣的成分……他們就像『賽博朋克式』嬰兒,不再單純由人類細胞組成,而是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體。(接受檢測的)媽媽們都很震驚。」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胎盤作為胎兒與外部環境的接口,潛在有害塑料顆粒的存在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以評估微塑料的存在是否可能觸發免疫反應或可能導致有毒汙染物的釋放,從而(對胎兒)造成傷害。」

拉古薩博士指出,微塑料對胎兒的潛在影響包括減緩胎兒生長,或影響兒童的基因表達方式,導致發育變化等等。

此外,上述研究中另外兩名女性的胎盤中並沒有發現這種微塑料顆粒,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由於生理、飲食或生活方式不同造成。

嬰兒目前「看上去很健康」,但會影響發育嗎

英國化學慈善機構「化學信託」負責人伊莉莎白·索爾特·格林表示,幸運的是,這項最新研究中涉及的嬰兒目前看上去都非常健康。但這項小規模的研究依然揭示了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

「科學警告」網站則指出,鑑於人類生存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塑料微顆粒的影響,出現在胎盤中的微塑料顆粒應當被視為「令人不安」的信號。儘管目前沒有對出生的嬰兒造成影響,但並不意味著將來也不會造成影響。科學家指出,現在迫切需要評估微塑料顆粒究竟對人體會造成哪些影響,尤其涉及到嬰兒的發育。

↑一份可能含有微塑料的水樣本 圖據美聯社

今年10月,美國羅格斯大學研究人員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使用塑料奶瓶的嬰兒,每天會吞食數百萬個微塑料顆粒。而另一項同樣於今年10月發布的研究表明,懷孕的實驗室大鼠吸入的塑料納米顆粒可在其胎兒的肝臟、肺、心臟、腎臟和大腦中檢測到。

如今,微塑料汙染已擴散至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從珠穆朗瑪峰頂峰到大洋的最深處。不僅如此,人類對塑料的需求仍然「漫無止境」,在未來20年裡,塑料垃圾的數量還將翻一倍。由於人類正在通過日常飲食或呼吸,無可避免地攝入這些微小顆粒,「科學警告」網站稱,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人類身體所能承受的塑料垃圾數量可能真的會超標。

英國Care fertility clinics臨床主任查爾斯·金斯蘭德也向《每日郵報》表示,儘管目前不清楚胎盤中的微塑料會如何影響胎兒,但它們可能會「直接毒死胎兒」,或減少胎兒的氧氣供應,導致死胎或嬰兒生產後體重不足的情況出現。他補充說道:「這可能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情況,人類必須更加意識到我們正在造成的潛在損害。」

紅星新聞記者 徐緩

編輯 張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科學家十分擔憂,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
    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最近《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出現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在人類的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的存在,這令科學家十分的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反過來或正在威脅人類本身,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胎盤中存在微塑料顆粒,那麼意味著嬰兒身上也存在著這些東西,這是顯而易見的。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核心提示:科學家說,微塑料可能攜帶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對胎兒免疫系統造成長期損害或幹擾。這些顆粒很可能是準媽媽們在進食或呼吸過程中攝入的。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母體和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研究人員說,這是「一個令人極為擔憂的問題」。人體內微塑料對健康的影響尚不得而知。
  • 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是人類自食其果?
    就在前段時間《國際環境》雜誌中刊載了科學家的一項新發現,在人類的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微小的塑料顆粒。胎盤是我們人類嬰兒在母親體內生長發育的重要器官,但是在這個研究中,科學家通過研究檢測了6個正常懷孕並且分娩的孕婦的胎盤,結果4個胎盤裡面都有微小的塑料顆粒存在,這些小塑料顆粒直徑約5到10微米,僅僅只是對檢測的胎盤4%的部分就發現了12個微塑料顆粒,可想而知,整個胎盤含塑料顆粒的程度有多嚴重。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對於我們的人類來說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置塑料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汙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健康安全 。最新發現!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近日,據「科學警告」網站(ScienceAlert)報導,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 人類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或會進入血液系統,對胎兒有何影響?
    人類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或會進入血液系統,對胎兒有何影響?地球上的塑料垃圾只會越堆越多,而它消失的速度遠遠要低於人類製造垃圾塑料的速度。此前有這樣一項科學研究,如果長期食用帶有塑料包裝紙的食物,或者經常喝瓶裝水,塑料微顆粒極有可能會進入人類的體內。在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當中發現,人體之內確實含有一些塑料微顆粒,通過對於這些糞便的研究來看,塑料微顆粒並不在少數。
  •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4日 消息:「微塑料」這個詞越來越經常被提及,而現在更讓人擔憂的是,有研究人員首次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出現了微塑料顆粒。
  • 意科學家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微塑料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環境國際》雜誌近日報導,義大利科學家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 羅馬菲特貝尼弗雷特裡醫院的研究小組在婦女生完孩子後捐贈的6個胎盤中的4個中發現了12個微塑料碎片。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科學家:人類還不醒悟
    最大汙染莫過於塑料汙染,塑料是近幾十年來人類發明的高分子聚合物,因為製造成本與工業簡單等等,被廣泛使用,但是一場全球性的塑料汙染卻已經到來,我們不禁吶喊,地球怎麼了?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科學家:人類還不醒悟。
  • 繼糞便中的塑料微粒後,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了碳和金屬顆粒
    在一個工業化、信息化的時代,人類的生活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適,你可以環顧下你的四周,除了食物是自然產生的外,大部分身邊的物品都是人類工業的結晶。而工業永遠都離不開燃燒化石燃料、離不開大煙囪,它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卻在悄無聲息的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環境,人類作為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我們怎麼能做到獨善其身,不受影響呢!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依據微塑料來源,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指是在製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對於地球來說來說,塑料的危害不僅來自於塑料垃圾,還有微塑料。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依據微塑料來源,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指是在製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 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
    生活中我們常看見或者聽見「有機物」和「無機物」等字眼。那麼,「有機物」和「無機物」有什麼區別呢?無機物是無機化合物的簡稱,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數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鹽、氰化物等也屬於無機物。無機物大致可分為氧化物、酸、鹼、鹽等。
  • 【今日常識】有機物、無機物
    ▼知識拓展有機物、無機物1.狹義上的有機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氫元素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含碳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化合物,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鹽、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鹽、碳化物、碳硼烷、羰基金屬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科學家十分擔憂,人類正自食惡果!
    根據《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誌刊載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塑料微粒。這個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十分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嬰兒。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儀器檢測了6個人類胎盤,結果發現4個胎盤中存在塑料微粒,其直徑為5到10微米,共計12顆。
  • 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 有機物和無機物有什麼不同
    尤其是「民以食為天」,人們更會選擇追求一種養生的生活方式,這時就出現了所謂的有機蔬菜和無機蔬菜。那麼,有機物和無機物有什麼區別呢?  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  有機物是生命產生的物質基礎,所有的生命體都含有機化合物,如脂肪、胺基酸
  • 微塑料現身珠穆朗瑪峰,這標誌著地球徹底被微塑料統治
    「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與「白色汙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體現在其顆粒直徑微小上,這是其與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對於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 英媒:微塑料損害人類細胞嗎?
    但也有人擔心,微塑料可能將病毒和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帶入我們的細胞。全文摘編如下: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在吃進、喝進並吸入微塑料,但尚不清楚這些微粒是否會被人體器官、組織和細胞吸收並影響人體健康。2021年,我們將最終發現微塑料是否能進入我們的血液——通往我們器官和組織的通道,還有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否能滲入我們的細胞。「我們已經非常非常接近了。」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你的體內有多少塑料顆粒?你每天吃(喝)進去多少塑料顆粒?結果,8個樣本均發現了微塑料,而且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大小從0.05~0.5毫米不等,比頭髮絲還小几倍。其中最常見的為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兩者皆為塑料瓶和瓶蓋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