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怎麼了?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科學家:人類還不醒悟

2021-01-14 歷史長文

在這麼多年的不斷發展以來,人類對於地球環境的改變是極為迅速的,一些生物存在數億年的時間,都比不過人類一年工業發展給地球帶來的汙染性破壞,如今的地球一直處於一個遭受汙染的時期,而且環境問題一年接著一年惡化。

最大汙染莫過於塑料汙染,塑料是近幾十年來人類發明的高分子聚合物,因為製造成本與工業簡單等等,被廣泛使用,但是一場全球性的塑料汙染卻已經到來,我們不禁吶喊,地球怎麼了?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科學家:人類還不醒悟。

塑料汙染真的是到處都在,早在前些年的時候,科學家就在人體內檢測到了微塑料的存在,這些微塑料在5微米左右,甚至進入了血液循環,而且在《國際環境》這一報刊中,清楚的寫到科學家們在對6個人類胎盤進行檢測的時候,其中有4個胎盤裡含有微塑料。

如果在未來微塑料的量一旦增多,必然會影響胎兒的發育,而這些塑料都是哪裡來的呢?其實就是人類日常使用的塑膠袋、油漆、吸管以及餐盒等塑料相關製品,在被人類丟棄後大部分匯集進了海洋以及人類的生活用水中,海洋生物食用後體內出現了微塑料,最後再被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食用,到頭來,微塑料都進了人類體內。

雖然中國從明年開始就已經明令禁止一次性塑料等,但是依舊架不住這個世界上那麼多個國家不遵守,有科學家表示人類至今還不能醒悟,每年生產將近3億噸塑料,會有超過1000萬噸流入海洋,塑料汙染問題依舊沒有好轉。

人類真的該醒悟了嗎?其實我們回頭看向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很少有塑料使用,人們的生活也是照常,沒有什麼食品問題,所以筆者在此呼籲,一次性的塑料用品能少用儘量少用,為後世子孫留下藍天!對此各位讀者有什麼不同看法?你支持禁塑嗎?歡迎留言。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薦

500米口徑中國天眼有大發現,距發現外星人還有多遠?

消失46年的衛星,再次向地球傳送信號,科學家卻憂心忡忡!

外星文明發生星際戰爭,人類可能觀察到嗎?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科學家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24日 消息:「微塑料」這個詞越來越經常被提及,而現在更讓人擔憂的是,有研究人員首次在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出現了微塑料顆粒。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人類中出現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體
    21世紀,人類出生在一個被塑料垃圾包圍的世界。儘管此前的各項研究發現,微塑料顆粒早已遍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日常活動中。然而,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塑料微粒與人類的聯繫甚至可以追溯到子宮中。據「科學警告」網站(ScienceAlert)23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 意科學家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微塑料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環境國際》雜誌近日報導,義大利科學家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 羅馬菲特貝尼弗雷特裡醫院的研究小組在婦女生完孩子後捐贈的6個胎盤中的4個中發現了12個微塑料碎片。
  • 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是人類自食其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因為環境的關係以及我們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像新生兒的健康程度真的受到了影響,什麼新生兒先天疾病又或者畸形嬰兒等。就在前段時間《國際環境》雜誌中刊載了科學家的一項新發現,在人類的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微小的塑料顆粒。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核心提示:科學家說,微塑料可能攜帶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能對胎兒免疫系統造成長期損害或幹擾。這些顆粒很可能是準媽媽們在進食或呼吸過程中攝入的。據英國《衛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在人類母體和未出生嬰兒的胎盤中發現了微塑料顆粒。研究人員說,這是「一個令人極為擔憂的問題」。人體內微塑料對健康的影響尚不得而知。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科學家十分擔憂,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
    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最近《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出現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在人類的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的存在,這令科學家十分的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反過來或正在威脅人類本身,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胎盤中存在微塑料顆粒,那麼意味著嬰兒身上也存在著這些東西,這是顯而易見的。
  • 繼糞便中的塑料微粒後,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了碳和金屬顆粒
    在一個工業化、信息化的時代,人類的生活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適,你可以環顧下你的四周,除了食物是自然產生的外,大部分身邊的物品都是人類工業的結晶。而工業永遠都離不開燃燒化石燃料、離不開大煙囪,它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卻在悄無聲息的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環境,人類作為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我們怎麼能做到獨善其身,不受影響呢!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科學家十分擔憂,人類正自食惡果!
    根據《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誌刊載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塑料微粒。這個發現讓科學家感到十分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嬰兒。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儀器檢測了6個人類胎盤,結果發現4個胎盤中存在塑料微粒,其直徑為5到10微米,共計12顆。
  • 人類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或會進入血液系統,對胎兒有何影響?
    人類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或會進入血液系統,對胎兒有何影響?塑料是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物質,它早就已經無處不在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化妝品,穿的衣服,飲用的瓶裝水,都和塑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塑料作為一種聚合物,在自然界當中根本無法被分解,它的結構也非常穩定,沒有任何以塑料為食的生物,所以這些塑料在被丟棄成為廢棄品之後,需要在自然界中用上千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被降解,一些塑膠袋被分解之後會形成一些比較微小的顆粒,雖然肉眼不可見,但它會一直存在於地球上。
  • 塑料顆粒開始「入侵」人類胎盤,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來看看這組數據↓↓↓全球平均每1分鐘消耗100萬個塑膠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4億噸中國消費超6000萬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被有效回收的只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可怕?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1906年,美國的貝克蘭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 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 耐熱性非常優良,可以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被應用於更多的生產領域,酚醛塑料的發現與使用是塑料材料應用的真正開端。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對於地球來說來說,塑料的危害不僅來自於塑料垃圾,還有微塑料。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依據微塑料來源,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指是在製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
  • 人體胎盤內發現塑料,這是怎麼進入人體的?
    如今的地球環境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人類越來越容易感染疾病,其實就是由於環境惡化和汙染導致的。這樣的說法並非毫無道理,目前全球都在實行限塑令,這樣的行為不僅可以減緩人類對地球的破壞,而且還是在挽救人類的未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胎盤內也有塑料了?
  • 英媒:微塑料損害人類細胞嗎?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新媒體專電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2020年12月30日發表了題為《2021年前瞻:我們將搞清楚微塑料能否損害我們的細胞》的文章,作者為拉婭勒·利物浦。文章稱,科學家認為,僅僅是細胞內存在微塑料的機械壓力就足以造成損害。
  • 微塑料:大自然的考題,蓋亞正在測試人類?
    其實,還有一個隱形殺手已經潛伏了100多年,人類一直沒有發現它。直到最近10年,科學家們才反應過來,我們只有30年的時間了,如果2050年之前還無法控制這個隱形殺手。到時候,人類將被折磨幾百年,成年人生不出孩子,中老年人爆發各種癌症,最終人類可能眼看著自己瀕臨滅絕……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估算出來,全球26億人的胃當中,已經潛伏著這個隱形殺手。調研人員問科學家,那我們怎麼躲避這個殺手的攻擊呢,科學家的答案是:沒有辦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隱形殺手——微塑料(Microplastics)。
  • 科學家首次在珠峰發現微塑料足跡,汙染治理迫在眉睫
    相關研究人員表示,當人們使用塑料奶瓶給寶寶用熱水沏奶時,嬰兒日均暴露於 158 萬個微塑料顆粒中。微塑料因為其粒徑細小、數量巨大且難以降解的特點,在海洋中非常常見,被稱為 「海洋中的 PM2.5」 ,其在陸地上也有分布,但在偏遠的山頂上,還尚未得到認真研究。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有可能每天都在吃塑料,這是怎麼回事?
    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雖然快速發展的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人類文明實現了質的飛躍,但是快速發展的工業,也給地球的生態帶來了不斷的破壞。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現在人類最頭疼的問題,如果生態惡化得不到有效控制,再過幾百年,地球生態就有可能徹底崩潰,人類將失去地球這個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而在眾多的環境汙染中,白色汙染是最容易讓我們忽視的一類汙染。
  • 一周科技隨我探|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孕婦胎盤中首次發現...
    它們很少有安分的,似乎有一條專供其自由移動的「高速路」,經常能迅速擴散轉移到其它臟器中。而我們尚未完全弄清這究竟「為什麼」,更遑論「怎麼辦」。 據《自然》雜誌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發現,癌症是否擴散、擴散得如何以及向哪個器官擴散,取決於許多遺傳和臨床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