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大自然的考題,蓋亞正在測試人類?

2020-09-17 自說自話的總裁


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未來50年以內,人類將要面對的最大災難是什麼?

核戰爭?喪屍潮?危險實驗?小行星撞擊?超新星爆炸?

其實,還有一個隱形殺手已經潛伏了100多年,人類一直沒有發現它。

直到最近10年,科學家們才反應過來,我們只有30年的時間了,如果2050年之前還無法控制這個隱形殺手。

到時候,人類將被折磨幾百年,成年人生不出孩子,中老年人爆發各種癌症,最終人類可能眼看著自己瀕臨滅絕……

2018年的時候,科學家估算出來,全球26億人的胃當中,已經潛伏著這個隱形殺手。

調研人員問科學家,那我們怎麼躲避這個殺手的攻擊呢,科學家的答案是:沒有辦法。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隱形殺手——微塑料(Microplastics)。


2004年

人類首次描述微塑料,是在2004年。

當時,有一個謎題困擾著科學家,那就是,人類發明塑料以後,預計總共向海洋中排放了10億噸塑料垃圾。

但是,把海洋裡能觀測到的塑料全部加起來,總數遠低於排放量。

難道,大自然用某種方法把塑料降解了?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一位海洋生物學家(Richard C. Thompson)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他說,這些消失的塑料並沒有被徹底降解,而是變成了非常微小的塑料顆粒,懸浮在海洋當中

這些微塑料會被海洋生物吃到肚子裡,但不會全部排出來,消失的塑料可能已經積累在海洋生物的體內。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

最終,海洋裡越是食物鏈頂端的動物,體內富集的微塑料越多。

接著,科學家們用虎鯨和浮遊生物試驗了這些微塑料的毒性,得出三個結論,

1,沒有被排出的微塑料在動物體內持久釋放毒性;

2,這種毒性讓虎鯨的生育能力下降,同時釋放出致癌物質,導致免疫功能紊亂,甚至還能讓本該被轉化成肌肉的能量轉化成脂肪,造成肥胖;

3,這種毒性讓浮遊生物繁殖速度大幅減緩,即使是沒有接觸過微塑料的下一代,也出現了繁殖能力降低的情況,直到徹底離開微塑料7代以後,繁殖速度才逐漸恢復到原先的水平。

科學家們倒吸一口涼氣,人類也吃海洋動物呀,人類身體中該不會也富集了很多微塑料吧?

當時,科學家們監測了人體,發現人類並沒有中毒。


2018年·維也納

14年後,2018年2月,維也納醫科大學從8個不同的國家(芬蘭、義大利、日本、荷蘭、波蘭、俄羅斯、英國和奧地利)招募了3男5女。

年齡在33~65歲之間,讓他們記錄下一周內的飲食清單,包括食物的原料、包裝材質、烹飪方法等等,就連嚼了幾顆口香糖都不能漏記。

一周後,他們將飲食清單和糞便郵寄到維也納。

這8名參與者的糞便中都被檢測出微塑料,共有9種,大小在0.05~0.5mm之間(人類頭髮大約是0.1mm)。平均每10克糞便中約有20個微塑料顆粒。

後來,這個實驗又在世界各國被不斷重複。

果然,世界各地無論那女老少,體內都有微塑料。

科學家們保守估計,全球70億人當中,至少有26億已經被微塑料毒害十多年。

尤其是城市裡,每個人平均一周就要吃2000顆微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誰都無法逃避這種毒害。

不是人類中毒了,而是我們的藍星中毒了。


塑料星球·深海

2019年2月,英國皇家學會的科學家們在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設置了檢測點,檢測微塑料。

去過月球的人類一共有12人,去過馬裡亞納海溝的只有3人。

10890米的海底,人類最難以到達的地方,這裡會有微塑料嗎?

結果,從這裡捕捉的浮遊生物,平均每隻體內有3.3±0.7個微塑料顆粒。

有些較大的微塑料顆粒甚至肉眼可見。

科學家們繼續監測了全球其他的5個海溝,結果發現,全部都被汙染了。

論文的最後,科學家說,極有可能,整個地球的海洋生態系統都已經被微塑料汙染了。


塑料星球·北極

2019年1月,科學家們從北極圈的5個採樣點鑽取了數百個冰芯,檢測出來平均每升冰當中,微塑料顆粒高達8000個。

北極正在變成世界上塑料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之一。

同時,愛好者也在北極圈拍下這樣的畫面,遍布垃圾的荒原,骨瘦如柴的北極熊,還有在垃圾堆裡成群結隊覓食的北極熊。

北極熊可不是群居動物,它們聚集到一起,只能說明,生態變了、食物鏈斷了,在大自然裡,它們找不到任何食物。

據說,拍下這些畫面的地點是斯瓦爾巴群島。

這個地方,存放著全球99萬份農作物種子,號稱人類的「諾亞方舟」、「末日種子庫」。

2008年修建的,當時人們覺得這個北極群島,絕對是永遠不會被汙染的地方。

結果,短短11年,這裡也變成了微塑料汙染的重災區……


塑料星球·南極

2019年10月,科學家們在南極的兩個島上收集了80隻企鵝的糞便。

企鵝是南極食物鏈的頂端物種,如果它們體內有微塑料,那南極可能也被汙染了。

結果顯示,平均每10克企鵝糞便中,有1-3顆微塑料。

還有很多肉眼可見的微塑料。

再檢測南極周邊的海水,平均每噸2.2萬顆微塑料。

這比科學家事先預想的情況要嚴重5倍以上。

分析這些微塑料的來源,原來有不少來自人類的日化用品,是牙膏、洗臉奶裡面的微珠……

這些微小的塑料珠,躲過了汙水處理,進入了河流,進入了大海,跟著洋流來到了南極。

如果地心世界存在,恐怕地心的高等文明也嘗過我們的洗面奶了吧。

深海、南極、北極,這麼多微塑料,究竟從哪裡來呢?


垃圾群島共和國

在美國和日本之間,太平洋上,有一個垃圾群島共和國(Trash Isles)

這是一片誰也不知道有多大的塑料「大陸」。

2017年9月,多個公益組織聯名像聯合國遞交了一份「獨立宣言」。

要求聯合國承認「垃圾群島共和國」的存在。

他們還為這個「國家」設計了國旗、貨幣和護照。

國旗是一個飄浮的塑料瓶。

護照是被勒住的海龜和海豹。

貨幣和郵票上是各種動物與垃圾的現狀。

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名「榮譽公民」。

2018年,最近一次科學考察,打撈出70年代的啤酒箱,80年代的安全帽,還有90年代的遊戲機等等。

同時,科學家說,這個垃圾群島共和國比以前想像的還要大4-16倍,比4個加州還大(46個臺灣、100個北京)。

99.9%都是塑料,大塊的塑料被海水和陽光分解,變得越來越小,溶解到海水當中。

這裡的海水已經是一鍋「塑料湯」。

當你把一個塑料瓶丟到垃圾桶裡,你以為它消失了。

事實上,它可能被人倒到河裡、或者被雨水衝到河裡,然後跟著河水進入海洋,在跟著洋流加入垃圾群島共和國。


殺傷力

一隻海龜的鼻孔被塑料吸管堵住,救援人員幫海龜扒出吸管,海龜閉著眼睛、鮮血直流,一直在慘叫。

一隻海鳥媽媽在反芻餵養小鳥,這一幕被救援人員拍到,食物裡全是塑料。

救援人員解剖了一隻海鳥的肚子,裡面一共有234塊塑料,這些海鳥是被塑料活活撐死的。

這些塑料的總重量是海鳥體重的15%,相當於在你胃裡塞滿20斤塑料,大約是400個空塑料瓶……

2018年夏天,泰國南部海岸,一頭小鯨魚被衝上海岸,經過5天的搶救,這頭鯨魚吐出了5個塑膠袋,最終死於營養不良。

工作人員剖開它的肚子,發現了80多個塑膠袋,總共有8公斤重。

《藍色星球2》中,導演拍到一隻鯨魚媽媽的故事。

鯨魚媽媽帶著剛出生的小鯨魚一連遊了好幾天都不放開。

其實,小鯨魚早就已經死了,被它媽媽的奶水毒死了。

因為,它媽媽體內累積了太多的塑料毒素。

科學家們已經在實驗室中證實了塑料毒素讓虎鯨的生育率大幅下降,沒想到現實中的情況更糟糕,即使有鯨魚寶寶誕生了,它也可能被自己媽媽的奶水毒死。

2017年,菲律賓的海灘上突然出現了一隻鯨魚,嘴裡吐出大量的塑料。

這張圖片迅速傳遍了全球。

還好,這是一座雕塑。

雕塑的材料全都是從海上打撈回來的塑料垃圾。

肚子裡全是塑料的海龜。

被鬼網套住的海豹。

被塑料鎖喉的海獅。

被浮漂纏住的鯨魚。

被塑料網卡住喉嚨的海龜。

被塑膠袋窒息的海鳥。

等等等等。

2018年,一位攝影師來到太平洋中心的一個小島上,4年前,他到過這座小島,這裡是信天翁的天堂。

結果,這次他登上島以後,看到成千上萬的小信天翁躺在海灘上,屍體裡充滿了塑料。

老年信天翁還在飛翔,但嬰兒信天翁都在垂死掙扎。


為什麼不清理

人類為什麼不去清理這些垃圾呢?

因為,它看上去沒那麼嚴重,星星點點的塑料,點綴在藍色的海洋裡。

事實上,這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分布面積太大了,塑料碎片太小了。

如果它們真的聚集成一片大陸也就好辦了,但現在,除非我們過濾整個太平洋,否則我們拿它們沒辦法,只能看著它們越變越小,進入動物體內,進入生態循壞,進入人體內。

科學家們還發現,有些細菌開始利用這些塑料,把塑料當成船,它們正在坐船跨越大洋。

這些大洋把它們阻隔了幾億年。

但現在,如果它們結合以後,突然產生某種未知的變異呢?

就像西方人把天花病毒帶到美洲一樣,天花與美洲隔離了幾千年,突然出現在美洲,就造成了數千萬美洲人死於天花。

最可怕的是,科學家們估計,這樣的塑料「大陸」全球至少有6個,太平洋上三個,大西洋兩個,印度洋一個。

最近兩年(18、19年),風暴襲擊峇里島以後,都會帶來印度洋塑料「大陸」的垃圾。

旅遊天堂瞬間變成垃圾場。

原來,人類扔掉的塑料,總會被還回來。


回到人體

2017年,科學家檢測了全球14個國家的自來水樣本,超過83%含有微塑料;

2018年,全球21個國家39種品牌的食鹽,超過90%含有微塑料,平均每千克含有600顆;

2018年,全球9個國家11種瓶裝水,超過93%含有微塑料,平均每升含有10顆;

大自然正在用人體回收這些微塑料垃圾。我們扔掉的塑料,最後還是會被吃回來。

這就是人類未來50年內即將面臨的最大災難,地球上的塑料垃圾越來越多,我們體內的微塑料也會越來越多,最終被慢慢毒死。

如果地球真的是一個有意識的蓋亞,那麼她怎麼調控人類這種細胞呢?

我們以為是用病毒、糧食危機、石油危機、臭氧層空洞、洪水等等……

但是,當隱形殺手——微塑料現身以後,我們好像明白了,原來是用人類自己。

人類把石油變成塑料,大海把塑料變成微塑料,再還給人類……

在這個過程中,表面上是人類利用了石油,暗地裡,可能是蓋亞在用石油調節人類。


米達斯王

2018年,一個科學家(Philipp Schwabl)講了米達斯王的故事。

他說,希臘眾神答應了國王米達斯的請求,讓他擁有了點石成金的能力。

第二天,米達斯王發現,他的床鋪、地板、家居、宮殿全都變成了金子。

僕人拿來食物,他一觸碰到那些食物,食物也變成了金子。

米達斯國王高興壞了,興奮的跑去擁抱他的小女兒。結果,他一觸碰到女兒,女兒也變成了一個黃金雕塑。

這個時候,米達斯國王才意識到,自己成為了最富有的人,也註定將在金子中被餓死……

人類發明了從石油中製造塑料的方法,就像獲得了米達斯之手一樣,藍星正在變成一個顆塑料星球。

但是,蓋亞一點都不緊張。

藍星變成塑料星球,對她來說,就像穿上一件膠衣一樣。

今天可以穿,明天還可以脫。

但人類,一定會被這件膠衣憋死。

甚至有可能,正是因為蓋亞喜歡這身膠衣,才創造了人類,讓人類幫自己穿膠衣,穿完以後,人類也就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


第四王國

時間回到1907年,「第四王國,疆域無限」,這句廣告語出現在各大報紙上。

寫下這句廣告語的人叫做裡奧·貝克蘭(Leo Baekeland)。

他宣布,自己發明的塑料,已經打破了地球原有的動物、植物、礦物三界分類,開創了第四王國,將是「用途無盡的材料」。

不久以後,他就登上了《時代》雜誌。

之後的幾十年,塑料被不斷創新,做成了電話、收音機、咖啡壺、珠寶,甚至還成了第一顆原子彈的關鍵材料。

1959年,瑞典工程師圖林(Sten Gustaf Thulin)設計出一種用塑料製作袋子的工藝。

圖林聲稱,這項發明將拯救地球,人們不用再砍伐樹木製造紙袋,製造1個紙袋的能源,就能製造出1000隻塑膠袋……

2019年,圖林的兒子跟BBC說,他爸爸完全沒有想到,人們會用完塑膠袋就丟掉……他爸總是隨身攜帶一個折起來的袋子放在口袋裡。

創造人類、發明塑料、丟棄塑料。

藍星變成塑料星球,最後再用塑料星球抹掉人類。

這會不會是蓋亞在幾億年前就計劃好的呢?

好了,今天故事就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The End

最後夫人說,這是蓋亞測試我們能不能通往高年級的一道考題吧。

考題的答案就是,塑料≠一次性。

相關焦點

  • 「微塑料」被端上餐桌?大自然正用自己的方式給人類上重要一課
    相信當今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聽說過白色殺手——塑料,它充斥著海洋,改變著海洋的生態環境,充滿海洋生物的胃,造成大量海洋物種死亡甚至滅絕。而從前那些無法跨越大洋的病毒通過依附在微塑料上飄到了大洋彼岸。這些還是看得見的危害,實則還有一種看不見的隱形危害正在悄無聲息地逼近人類。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科學家十分擔憂,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
    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最近《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出現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在人類的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的存在,這令科學家十分的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反過來或正在威脅人類本身,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胎盤中存在微塑料顆粒,那麼意味著嬰兒身上也存在著這些東西,這是顯而易見的。
  • 微塑料:人類正在親手把大海變成一個巨大的「毒沼」
    但是,人類每年的都消耗著大量的塑料製品,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激增。需要知道的是,根據目前的生態調查,科學家們已經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已知陸地和海洋中發現了塑料汙染的存在,而且這種情況由於人類的不節制,正在變得更加糟糕。相對於人類活動密集的陸地,從前,海洋生態狀況更加容易被人類忽視。
  • 霍金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微塑料或將侵入大腦
    霍金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微塑料或將侵入大腦!給大家說一組數據,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總量超過3億噸,這些塑料會進入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稱為微塑料,是一個非常難以被降解的物質。
  • 如果地球有意識,會怎麼看待人類?「蓋亞假說」給出一個答案
    大型捕食者在人類活動的範圍內基本絕跡,因為沒有天敵也不需要為食物擔憂,人類人口開始不斷增加,一切看似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人類正在成為地球生態圈中的絕對霸主,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人類的高速發展對地球原本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改變,這樣的改變究竟是好是壞?
  • 嬰兒每天可能喝下160萬顆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人類雖然很清楚,塑料汙染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更大,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塑料微粒)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 「塑料雨」聽說過嗎?正在美國國家公園傾瀉而下
    塑料微粒隨風而行,然後從天上掉下來。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根據,美國一些最不受影響的地區每年都會有1000噸或更多的微塑料降雨。這項研究檢查了美國西部國家公園中的空氣傳播的微塑料。「我們創造的東西,不會消失,」賈尼斯,在美國猶他州州立大學的生物地球化學家和主要作者對新白皮書說,「它現在正在全球傳播。」這項新研究周四在《》雜誌上發表,標題為「美國保護區的塑料雨」。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可能又有會說了,我們不會傻到去主動吃塑料,可為什麼體內還會有那麼多的塑料顆粒存在?要揭開這個謎團,我們就要對塑料在地球生態循環的過程有一個了解。沒錯,我們是不會去主動吃塑料的,誰都知道塑料對人體健康沒什麼好處,可很多事情並不是你不想就不會發生。人類日常生活中使用完的塑料垃圾,大量進入了大自然中,不管是在陸地還是海洋,都有著大量的生物存在。
  • 珠穆朗瑪峰被微塑料入侵,未來人類要面臨多大的危險?
    現在攀上珠穆朗瑪峰山頂的人開始增多,「人類製造」也開始入侵珠穆朗瑪峰。最近有科研人員在珠穆朗瑪峰8840的高度上第一次發現了「人類製造」—微塑料。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衣食住行幾乎都有塑料的身影。隨著人們在海洋中發現了微塑料開始,已經明白微塑料不僅襲擊在陸地,也襲擊整片海洋。
  • 新研究發現:農作物正在吸收微塑料
    大棚蔬菜種植及潛在微塑料汙染來源(煙臺海岸帶所供圖)塑料汙染正成為整個地球表層生態系統最嚴重的威脅之一。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微塑料可以被農作物吸收並進入其可食用部位。海洋中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越來越被人們知曉,但對於陸地生態系統中微塑料的了解仍非常有限。「土壤中的微塑料可能是一個更嚴重的環境問題。」論文通訊作者駱永明研究員告訴《中國科學報》,「汙泥和塑料地膜是土壤微塑料的兩大來源,汙水處理廠收集的生活汙水、工業廢水和雨水也都含有塑料,水體中和大氣中的微塑料都能導致土壤中微塑料的積累。」
  • 地球蓋亞正在通過光子帶的運動中提升
    讓我們做以下冥想,更好的揚升自己:作者:Schavi M.Ali博士地球/蓋亞正在經歷一個被稱為
  • 微塑料研究最前沿丨微塑料監測遇難題,我們該何去何從?
    這些汙染物正在持續威脅海洋生物和人類自身的安全與健康。近期,科學家再次發現塑料會在機械作用、生物降解、光降解、光氧化降解等過程的共同作用下逐漸被分解成碎片,形成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吞食,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隨著生物鏈,造成更廣泛的危害。這一發現引起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 英媒:微塑料損害人類細胞嗎?
    但也有人擔心,微塑料可能將病毒和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帶入我們的細胞。全文摘編如下: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我們在吃進、喝進並吸入微塑料,但尚不清楚這些微粒是否會被人體器官、組織和細胞吸收並影響人體健康。2021年,我們將最終發現微塑料是否能進入我們的血液——通往我們器官和組織的通道,還有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否能滲入我們的細胞。「我們已經非常非常接近了。」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 人類中出現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混合體
    21世紀,人類出生在一個被塑料垃圾包圍的世界。儘管此前的各項研究發現,微塑料顆粒早已遍及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日常活動中。然而,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塑料微粒與人類的聯繫甚至可以追溯到子宮中。據「科學警告」網站(ScienceAlert)23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在人類嬰兒胎盤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 科學家:微塑料正在層層積累,毒素將回到人類體內
    事實上,這是一塊充滿微塑料的北冰洋海冰,科學家從北冰洋的深處極其提取出來。亞歷山德拉·德安吉洛表示,在之前的探測過程中,從來沒有遇到過如此嚴重的情況,大量的有毒海冰進入人類的生活區。在北極海冰裡,科研人員發現了大量的垃圾,有各種塑料珠子、細絲、尼龍……這些融化的海冰變成海水後,被冰凍的微塑料進入海洋生態系統,並被魚類誤食。
  • 微塑料無處不在,潛在隱患不容忽視!
    據調查,微塑料分布遍及全球海洋,從近岸到大洋、從赤道到極地、從海洋表層到深海洋底,人類都發現了它的蹤跡。微塑料是指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個體,又被稱為海洋中的「PM2.5」。近年來,作為海洋環境研究新領域,海洋微塑料汙染問題引起了各方關注,成為國際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前沿,也是全球海洋治理的熱點、難點。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時間:2020-11-24 15: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 微塑料正在汙染地球,每15年沉積率翻一番
    地質學家指向了地球上現在普遍存在的一種物質:塑料。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了人類世,這是一個由人類對這個星球的影響主導的時期。我們在改造山脈和移動水道,工業發展正在對氣候造成破壞,地質記錄中留下了核物質痕跡。再加上微塑料汙染,這一日益普遍的威脅正在海洋中盤旋,並蔓延到遙遠的北極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