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被端上餐桌?大自然正用自己的方式給人類上重要一課

2021-01-15 幻之獅

人類之所以能夠走到生物鏈的最頂端,是因為人擁有了智慧。自從認知革命以後,人類運用自己獨有的智慧一路暢通無阻,從農業社會晉級到工業社會,再晉級到網際網路時代,這期間人類的發明創造不勝枚舉。藉助這些發明和創造,人類不管是在物質層面,還是在精神層面的生活,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豐富。

然而,一切都有兩面性,人類在享受著自己智慧所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同時,也接受著由此所帶來的傷害。氣候問題、汙染問題、物種滅絕乃至各種疾病如影隨形。這不免要倒逼著人類去思考,到底我們該如何運用自身智慧這把雙刃劍,才能趨利避害呢?

就拿塑料的發明來說,在上個世紀初,當塑料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類歡呼雀躍,認為這絕對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然而,時至今日人類卻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相信當今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聽說過白色殺手——塑料,它充斥著海洋,改變著海洋的生態環境,充滿海洋生物的胃,造成大量海洋物種死亡甚至滅絕。而從前那些無法跨越大洋的病毒通過依附在微塑料上飄到了大洋彼岸。這些還是看得見的危害,實則還有一種看不見的隱形危害正在悄無聲息地逼近人類。

很多人可能並不是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陽光的照射,那些大塊的塑料正在被分解成極小的顆粒,也就是科學家所說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吞噬,並在整個海洋生態中循環。那些沒有被排出體外的微塑料顆粒就會在生物體內不斷地釋放毒素。

科學家們通過實驗已經證明微塑料所釋放出來的毒素會直接影響生物的繁殖能力,甚至一些能夠順利繁殖的海洋哺乳動物也會被媽媽的奶水毒死。

科學家們通過探測發現,即便是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溝生活的生物,身體裡也已經有了微塑料的身影。此外,在南極和北極也都發現了微塑料的身影,甚至連我們的飲用水當中也充斥著微塑料。也就是說,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都遭到了微塑料的毒害。更可怕的事,這些攜帶著微塑料的海洋生物已經被端上了人類的餐桌,並在我們大口朵頤的時候進入了我們的體內。

2018年的時候,維也納的醫科大學通過採樣已經證實,在人類的糞便當中已經找到了微塑料的身影。隨後,這個實驗就在世界各地展開了,結果毫無懸念,在世界各地人類的糞便中都找到了微塑料的蹤跡。

根據這些科學家的保守估計,平均一個人一周大概就會吃掉2000粒微塑料,也就是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量。剛才咱們說過,微塑料所釋放出來的毒素會影響生物的繁殖能力,科學家們也推斷未來50年,微塑料可能是人類所要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說到此不免讓人感嘆,當人類享受著自己智慧創造出來的一切的同時,也在自食惡果。當我們將向大自然盡情拋灑塑料的時候,從沒有想過我們要用自己的身體去淨化因此對大自然的汙染。這真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或許,人類真的到了該深刻反思的關鍵時刻了!

相關焦點

  • 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
    最愚蠢的動物,吃掉自己的腦子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上竟然有一種最愚蠢的動物,它可以吃掉自己的腦子,然後變成植物,最後還被人類端上餐桌,這種最愚蠢的動物就是海鞘。海鞘是雌雄同體的,但是它是異體受精,據說海鞘的幼體具有脊椎動物的特徵,然而,幾小時後,它的身體前端就漸漸長出突起並吸附在其它物體上。
  • 微塑料:大自然的考題,蓋亞正在測試人類?
    當時,有一個謎題困擾著科學家,那就是,人類發明塑料以後,預計總共向海洋中排放了10億噸塑料垃圾。但是,把海洋裡能觀測到的塑料全部加起來,總數遠低於排放量。難道,大自然用某種方法把塑料降解了?為了解釋這個問題,一位海洋生物學家(Richard C. Thompson)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 形似松果球的魚類,擁有「刀槍不入」的魚鱗,卻依舊被端上了餐桌
    物的多樣性在大自然的撮合下表現的淋漓精緻,很多生物都擁有奇特的外表,有些看似美麗的生物,卻用偶有劇毒,例如森林種常見的美麗毒蘑菇,面對站在食物鏈頂層的人類,許多生物曾為了我們的食物。即使如深藏劇毒的河豚,經過特殊的處理,也被人類端上了餐桌,滿身是刺的海膽稱為了不可多得的美味,除此之外,生活在海底種的一種魚類,即使它擁有「刀槍不入」的外殼,依舊是難逃人類的「魔爪」。形似松果球的魚類這種擁有堅硬外殼的魚類被稱為松果魚,是暖水性底層海魚,因為被大櫛鱗、形似松果球而得名,屬於脊索動物門松球魚科松球魚屬的一種。
  • 海底1500萬噸塑料,4500米生物檢測出微塑料?誰是嫌疑人
    自1909年美國化學家貝克蘭造出酚醛樹脂,這項發明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人類因此進入塑料時代, 塑膠袋的廣泛使用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新的篇章。 但是由於塑料不可降解,每天每個人都在不斷的消耗各種塑料製品,塑料垃圾不斷增加, 陸地上, 海洋中塑料垃圾堆積, 給地球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而海洋中存在的各種垃圾碎片被聯合國稱之為「溫柔的海洋殺手」。
  • 可生吃白菜在錫「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即可端上市民餐桌!
    點擊上方江南晚報訂閱錫城熱點新聞即時推送形似「黃玫瑰」、口感微甜有點脆、富含胺基酸和維C……這聽起來讓人垂涎欲滴的不是水果,而是無錫剛從南農大引進的一種白菜新品種。這種白菜因其獨特的外形以及優於傳統白菜的口感,甚至可直接生吃。
  • 飲用水 海鮮和啤酒裡可能布滿「微塑料」
    難以降解的塑料垃圾每年造成數十萬海洋動物的死亡,還以碎片、顆粒狀的微塑料形式出現在海洋食物鏈中,進入我們的飲水中和餐桌上,影響人類健康,成為重大環境隱患。專家指出,微塑料能存在數百年時間,將持續危及海洋生態,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總重量可能將超過魚類。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可事實上,人們日常生活中真正離不開的並不是手機,而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塑料製品。相信朋友們對塑料都不陌生,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周圍,相信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塑料製品。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而塑料的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越來越普遍,它才是現代人們最離不開的東西。
  • 世界上最大的蛙類,體長1米,卻被人類端上餐桌,如今面臨滅絕
    青蛙應該是人們都不陌生的一種動物吧,從小到大我們聽到的關於青蛙最多的話語可能是青蛙是一種對農作物有益的動物,它會吃掉農田中的害蟲,並且在人們的印象中,青蛙是一種體型很小的動物,常常還沒有人的手掌大,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青蛙都是人們印象中那麼小的模樣,世界上總有一些超出人類想像的動物存在
  • 「蛟龍號」帶回海洋生物檢出微塑料,海洋汙染遠比你想的嚴重!
    撰文/屠強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據央視新聞昨日報導,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去年從大洋深處帶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體內,竟檢出了微塑料。初步估計,這些微塑料很可能是纖維狀的塑料繩。海洋受到汙染的歷史其實已經很長了。
  •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被人類端上了餐桌
    人類的生活中離不開水源,在地球上,海洋面積佔了全球總面積的71%,這些海洋孕育了在地球上生活的所有生物,同時也包括人類。在地球上,有著太多的生物,人類並不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相反,人是非常脆弱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各種的奇聞,有的人甚至是因為被蚊子叮了一口,就失去了生命。
  • 洗衣機洗衣,產生的微纖維,才是微塑料的主要來源!很少有人知道
    它們主要是在洗衣服的過程中從人工合成面料上脫落而進入水體的。我們每天都會因為洗衣服而製造微纖維汙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還一直甩鍋給「白色汙染」的塑料。什麼是微纖維、微塑料?如今這種「白色汙染」正以另一種形式威脅環境和生態的安全,就是「微塑料」。
  • 珠穆朗瑪峰也發現了微塑料,危害目前尚不清楚
    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人類其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在徵服自然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利用科學武器在徵服自己,最終的苦果還是要人類來承受。這些塑料製品有些我們使用的時間也就是數分鐘,例如塑膠袋、一次性塑料杯、吸管等,但地球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將其消化,有些塑料則需要數千年、甚至是上萬年的時間才能徹底的被分解。按照人類現在逐年增加的塑料產量,以及地球消化塑料的時間來看,長此以往下去,地球肯定會變成一個表面全部被塑料覆蓋的星球。
  • 珠穆朗瑪峰被微塑料入侵,未來人類要面臨多大的危險?
    現在攀上珠穆朗瑪峰山頂的人開始增多,「人類製造」也開始入侵珠穆朗瑪峰。最近有科研人員在珠穆朗瑪峰8840的高度上第一次發現了「人類製造」—微塑料。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衣食住行幾乎都有塑料的身影。隨著人們在海洋中發現了微塑料開始,已經明白微塑料不僅襲擊在陸地,也襲擊整片海洋。
  • 人類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或會進入血液系統,對胎兒有何影響?
    地球上的塑料垃圾只會越堆越多,而它消失的速度遠遠要低於人類製造垃圾塑料的速度。此前有這樣一項科學研究,如果長期食用帶有塑料包裝紙的食物,或者經常喝瓶裝水,塑料微顆粒極有可能會進入人類的體內。在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當中發現,人體之內確實含有一些塑料微顆粒,通過對於這些糞便的研究來看,塑料微顆粒並不在少數。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如今生活節奏快,有人覺得衝泡茶葉太費時,尤其是上班族,用茶包來泡茶不失為一個快捷的方式。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 塑料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在人們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全球產生塑料製品超過3億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城市中不同水體的塑料垃圾最終在馬尼拉大都市帕拉那克市海岸自由島的海灘上匯集。
  •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結果卻被端上了餐桌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結果卻被端上了餐桌氧氣是很多生物生存的條件之一,一些魚類在水裡生活的時候也會不斷地從水中吸取氧氣。如果魚被擱淺在岸邊的話,活不了很長時間就會缺氧而死。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特別的魚。
  • 你扔掉的垃圾正被你一口口吃掉?
    「國家地理雜誌」曾報導過一項最新研究:全球餐桌上90%的食用鹽都含有微塑料,等於每個人平均每年食用2000個微塑料。如果你愛吃海鮮的話,吃下的微塑料會更多。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目前市場上的海產品幾乎都含有塑料。研究發現,魷魚每克組織的塑料含量為0.04毫克,蝦為0.07毫克,牡蠣為0.1毫克,螃蟹為0.3毫克,沙丁魚為2.9毫克。
  • 基因編輯食品,能否端上我們的餐桌?
    站在2021年初,我們不由得感慨過去一年來新冠病毒肆虐所造成的全世界的支離破碎,同樣也慶幸我們很快將暴風驟雨的中心變成這個世界上少數安全無憂之地。但恐懼仍然保留下來,除了年初家人心急火燎地搶口罩、消毒水(足夠家裡用好幾年了),儘管有袁隆平教授出面保證,「不會出現糧食荒」,但今年我們家中的糧油米麵的存量明顯高於之前,「寅糧卯吃」可能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了。
  • 塑料微粒正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你的體內!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人類體內。 微塑料——在科學上還缺乏嚴格定義,但常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在塑料無處不在的今天,它不僅出現在了全球海洋、河流等自然水體中,還出現在動物體內、飲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