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種花叫綠絨蒿,一直以來,就只見到黃色和紫色的居多,像這種紅色的綠絨蒿,還是第一次見,原來還有紅色的綠絨蒿。紅色的綠絨蒿在山間更容易被人發現,也許是這個原因,就讓紅色的綠絨蒿,更難得見到。
反正,我來高原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見到這種紅色的綠絨蒿。
見到以後,特別高興,好像發現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一樣。
後來我去查資料,才知道,綠絨蒿是罌粟科,那麼花能開成紅色的就很清楚了。
下面是我從網上找到的關於綠絨蒿的資料,給大家分享一下。
綠絨蒿為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全世界共有49種,主要產於亞洲中南部,以中國最為豐富,除一種長於西歐外,其餘均分布在中國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有40種分布在中國藏、滇、川、青、甘、陝等省、區,其中僅雲南就分布有17種,麗江有8種。多集中分布在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和灌叢中。綠絨蒿是野生高山花卉,被譽為「高山牡丹」,歐洲人推崇為「世界名花」。因全株披有絨毛或剛毛而得名,它們不僅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些種類還可以入藥治病。
綠絨蒿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肥厚呈蘿蔔狀,莖分枝或不分枝,株高0.3-1m,有的品種可達1.5m二其葉長橢圓形、闊卯形或具長柄如湯匙形或分裂為琴形等,葉面具柔長的茸毛,因而得名「綠絨蒿」。
具體的資料,網上有很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網上查一下資料。
在道孚這個地方,想見到綠絨蒿,最近的地方,估計就是去玉科的埡口了,不過,埡口處只能見到黃色和紫色的綠絨蒿。
就像這種紫色的綠絨蒿,要想見到紅色的綠絨蒿的話,就非得去玉科大山深處的化山上才能見到了。
我跟喜歡綠絨蒿,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化山坡上,所有的草都貼地而長,只有綠絨蒿,立在風中,迎風生長,還綻放的如此美好。
這裡就想到了我在青海的時候,牆上的一段文字。
是這麼寫的:「海拔高,工作標準要更高;環境苦,更要苦幹不苦熬;氧氣少,奉獻精神不能少。」
這段話,我一直心裡。無論走多遠,過了多少年,想起這段話,就給人一種力量。
說到環境苦,想想守邊疆的軍人,在資源匱乏的邊疆,高原,沙漠,海島,雨林等惡劣環境中,堅守崗位,為國戍邊。
我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苦,想想,就只有一笑了之了。
看看綠絨蒿,看看自己,也許真該思考一下,活著的意義了!
與其抱怨環境苦,不如綻放。難道生存環境,比綠絨蒿還惡劣嗎?
稀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