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絨蒿,寒風中傳遞著高貴、清雅,氣質如水,外表平靜柔和,內在卻堅定頑強,如此有表現力的她,在植物界獨樹一幟。
綠絨蒿圖集
總狀綠絨蒿 攝影/楊彪
川西綠絨蒿 攝影/楊彪
全緣葉綠絨蒿 攝影/楊彪
紅花綠絨蒿 攝影/楊彪
高原罌粟——綠絨蒿
1814年,植物界又多了一個屬,法國植物學家Viguier將綠絨蒿從罌粟屬中分離出來,單獨建立為綠絨蒿屬,與罌粟屬同屬於罌粟科下,是罌粟科較大的一個屬。
雖然頂著罌粟這一聲名頗為狼藉的頭號,但她卻並不是邪惡之花,很多第一眼見到綠絨蒿的人,都會被她驚豔、高貴、妖嬈的氣質所折服。在冷風中搖曳著輕如薄紙的花瓣,她仰首怒放,盡情釋放其頑強秉性,受到眾多植物愛好者及花卉公司的喜愛。1903年,專業植物獵人歐內斯特•威爾遜便被英國最古老的私營花卉企業維奇帝國派到中國尋找綠絨蒿,更不惜代價將她的家族成員之一全緣葉綠絨蒿帶回歐洲,引入歐洲庭院。
綠絨蒿家族成員眾多,在全世界共有四十九種,除有一種分布於西歐外,其餘均分布於亞洲(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巴基斯坦和印度),不丹的國花便是藍花綠絨蒿。中國的青藏高原及周邊地區是她的分布中心,由於體表長有柔毛,故稱為「綠絨蒿」。
分布於青藏高原地區的綠絨蒿更與藏族文化中的一位神靈有著密切關係。度母,這位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在藏傳佛教中被熱烈崇拜,無論僧俗都供奉著她的神像,在神像中,度母手中所持的花朵便是綠絨蒿,藏族人將其稱為「仙草」。
(度母)
綠絨蒿不僅在藏族文化中具有極高地位,在藏藥中也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藏藥名著《晶珠本草》中就對其進行了記載。雖然綠絨蒿在藏藥中的用量不大,但由於用途廣泛,所以在很多藏藥方中都會用到。
綠絨蒿屬名片
拉丁學名:MeconoPsis Vig.
別稱:藍罌粟,喜馬拉雅罌粟
花期:6-7月
關於她的紀念品:中國國家郵政總局於2004年9月19日發行了《綠絨蒿》特種郵票1套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