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高山花卉中,有一種植物被愛好者們瘋狂喜愛著,甚至膜拜為「綠神」。它就是來自高山的綠絨蒿,在西方,她還有一個特殊的名字「藍罌粟」,對,它來自罌粟科。因其美麗和脆弱,見過它的人都會被深深著迷。
今年夏季出徵橫斷山脈的植物旅行,自然也尋覓著綠絨蒿的芳蹤。在4000左右的海拔艱難爬山,寒冷、缺氧、暴曬、路險,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在一路跋涉之後,一個轉彎,一大片綠絨蒿花海突然呈現在眼前,讓我們來不及驚呼。
藿香葉綠絨蒿
藿香葉綠絨蒿的海拔並不高,3000-4000米左右就能見到她,應該算比較常見的綠絨蒿了。然而它的藍色是如此透徹,形態是如此清逸,就是深得朕心啊深得朕心。
藿香葉綠絨蒿的適應性比較強,國外將其培育繁殖,如今也盛放在歐洲、美洲、澳洲的花園中。
粉色、藍色、紫色、藍紫色,你究竟有幾種顏色?
全緣葉綠絨蒿
全緣葉綠絨蒿是一種分布廣泛的綠絨蒿,在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的海拔2700-4000米的高度都可以看到它。
有些學者傾向於將綠絨蒿屬進行細分,而把來自橫斷山一帶的花柱較長的個體,叫做橫斷山綠絨蒿。然而這只是專業界的爭論,我們看花人只想仰起頭靜靜一睹芳容。
總狀綠絨蒿
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總狀綠絨蒿了,然而這次格外激動。當時,我正攀爬在60度以上坡度的海拔4500米左右的流石灘上,一步一滑,每一步揚起灰塵落在衣服上、褲子上、甚至相機上。烈日暴曬,氣喘籲籲。
然後,我見到了它。
滇西綠絨蒿
遇到滇西綠絨蒿,也是在時間不夠,體力不足,即將折服的當口。突然發現欄杆邊有一抹特別的紫色,於是用了最後的力氣爬下去,躺在泥地中抓緊最後時間拍照。我不是瘋子,還有誰是瘋子?!
由於生長的海拔高,高寒、強風、冰凍的惡劣環境,許多綠絨蒿都選擇了多年生長、一次開花結果就死去的習性。於是每一朵花朵都彌足珍貴,都經歷了幾年默默生長。而它們繁育播種的機會,也只有一次。
綠絨蒿是藏藥的成分,當地人會採下開花的植株曬乾後大捆大捆地以極其廉價的價格賣去入藥。一聲嘆息。所以在高原上見到它們的朋友啊,請靜靜地欣賞它的美麗,而不要把花朵摘下,讓它們可以有結子播種的機會,讓我們永遠有美麗的花朵可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