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給新零售換個「大腦」了

2020-11-25 虎嗅APP


在新零售提出的第三年,整個行業的改革進入深水區,或者叫下半場。供應鏈的改革成為新零售下半場的重心。那麼究竟應該怎麼改?這往往是一個外行越聽越糊塗, 而內行也不容易說明白的事情。供應鏈本身就是個非常廣義的範疇,即使聚焦到消費零售行業,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


不過,共識在於,「數位化」三個字基本上是所有決心變革的企業共同確定的方向。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什麼是真正的數位化,「現在很多消費者的手機都會收到推送信息,那麼是不是把促銷信息發給消費者,就叫數位化?」這是一家生鮮零售企業在2019年由易流科技承辦的第13屆物流透明管理峰會上提出的問題。在提問者看來,人人都說數位化,很多卻是只得皮毛,真偽難辨。


在本屆會議上,來自中物聯、菜鳥、百威、華為、中國移動、蘇寧、阿里雲等知名企業和行業機構的高管、專家們進行了現場交流,共同分享「數位化+」時代的物流供應鏈變革之道。這其中,一些平時頗為低調的公司也排出供應鏈管理方面的高層出席會議。比如,參加會議的新夏暉CTO周軍就表示,作為全球餐飲巨頭麥當勞的合作夥伴,「我是第一次作為物流公司的角色參與這個會議,以前都是做IT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的。從IT角度來看變化,可能會有些不一樣。」


新夏暉CTO周軍在演講中


在2019年歲末,整個消費市場對於消費升級的趨勢已經達成共識,即未來三五年內消費升級會是中國經濟拉動內需的主動力之一。在這種大趨勢的推動下,近年來在前端的商業模式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和新模式,同時,以阿里、騰訊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也都下場以不同的方式進入零售業,開始致力於人、貨、場的數位化。筆者此前曾經指出過,人、貨、場這三者的數位化可能不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因行業、企業不同而有先後順序。從目前的情況看,阿里系對於「貨」的數位化最為順手,而「人的數位化」則是騰訊系的切入口。


那麼既然大家都在談供應鏈,那麼問一句,供應鏈的數位化屬於「人、貨、場的數位化」哪個階段?似乎哪個無法套進去,為什麼?


「向後轉」的供應鏈


此前大家所談的人、貨、場的數位化,其實更多的是基於顯性要素在分拆零售業數位化的進程。這三者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甚至做起來也是立竿見影的。但是大家熱衷討論的供應鏈,其實更像是海平面水下的部分。


一般的變革,往往都是從外部打破,所以最開始往往也是先從前端入手,但是當前端的基礎要素開始具備一定是數位化基礎時,後端的供應鏈的數位化改變才會發生。用比較抽象的說法可以是:從數位化資產到數位化的業務流程。


舉個例子說明或許會更清楚,仍舊以生鮮零售為例。一般說來,一個生鮮零售企業的業務流程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步驟,訂單—採購—倉儲—物流配送—門店/電商平臺——用戶。現在要探究的,是能否實現以上全鏈路的數位化。


從「人、貨、場」的數位化角度,開始著手的時候,其實是從整個環節的最後兩個階段開始,也就是門店和用戶。這時說的貨的數位化,也首先是前端門店裡的數位化和在線化,首先解決全渠道獲客和全渠道銷售的問題。


當做到這一步後,才會真正開始深入到供應鏈的層面。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行為數據和商品動銷的數據積累起來,當這些數據積累到一定量級時,供應鏈的數位化改造才有了針對性的方向。這也是當下供應鏈改造與傳統不同的地方,雖然供應鏈仍舊是前端消費者看不到的「黑箱」部分,但是前端的需求變化,會越來越多的影響到後端供應鏈的改造。這種改造,當然包括物流的數位化與智能化,但又不止於此。


任何商流的企業都有庫存,而倉庫本身的數位化複雜就在於,一個倉庫內其實就存在自己的「人、貨、場」,如何提高人效,如何合理的布局空間、設置貨物的出入口與存儲位置,以及如何讓整個倉庫的設備設施更加「有感」,智能化,都是數位化的大命題之下的小課題。


而倉庫的數位化,又以訂單和採購的數位化為基礎和前提,歸根到底,供應鏈的數位化也是為了提高效率。除去門店和消費者,後端的四個環節其實也是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訂單和採購仍舊是老模式老樣子,那麼倉儲的數位化做了也是白做——不符合消費者需要的貨品,無論你在倉庫內怎麼輾轉騰挪,也是庫存。


而訂單和採購的本質是什麼?其實是一種消費預測,也就是發生在企業內部的採買決策行為。所以,如果非要說供應鏈的數位化究竟在做什麼,至少從零售業的經驗看,它其實是企業內部決策的數位化。這種決策的數位化,並不完全等同於之前業界普遍說的「人、貨、場的數位化」。


如果說,「人、貨、場的數位化」是在給零售業換個「身體」,那麼供應鏈的數位化,其實是需要給零售業「換個大腦」。這自然是更為深刻,但也更為痛苦的變革。


透明的新世界


對於不同的企業來說,在供應鏈數位化的課題中,又有各自的挑戰。


對於麥當勞而言,過去這些年,無論是門店多麼忙碌的時刻。在高峰期斷貨的情況是沒有發生過的,這也是新夏暉能夠和麥當勞合作多年的原因。「夏暉很早就實現整合和協同,前期在麥當勞服務體系中完成倉配一體化,完成全國業務的一體化服務,我們實現麥當勞每家門店每天不會出現商品斷貨,確保每天每位顧客購買每款商品都是有現貨的,背後有供應鏈做協同和服務支持。」周軍說。


但是雙方都沒有、也不應滿足於此,而是繼續攜手踏上了數位化的徵程。就像周軍指出的,「我們實現把供應商的貨物準時、按時的配送到目的地。這裡的服務買賣關係,是鏈式和簡單化的,而在目前供應鏈的執行中,物流服務是越來越複雜。我們的運作和管理模式轉變成多方協同的共享化的綜合服務。」


對於夏暉而論,通常的定位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在服務甲方時,往往是以甲方的供應鏈設計框架為主,而第三方服務商更多的是去做「填空題」。但是新夏暉成立後,開始嘗試做一些改變,嘗試打造一個新的模型。用周軍的話說,「所有的商品,一旦交入我手,所有的節點都可以透明的展現給客戶,會把所有運作方的數據做沉澱,提供相應的分析給到客戶,優化自己的供應鏈,優化客戶的採購和庫存的布局。」


簡單說,在新型供應鏈的打造方面, 從過去的甲方出題,第三方「填空」變成了雙方可以實現數據全鏈路的協同,進而優化「客戶的採購和庫存的分布」。


而「透明」二字,本來也是本次峰會的主題。在此前行業內談及數位化進程時,往往會用「可視化」來表示。這種可視化,一方面是指對於消費者,可以追溯商品的信息,獲得更好的購物體驗和保障。另一方面,則是上下遊供應鏈合作夥伴之前,彼此的必要數據實現共享。但是「透明」的含義,則更進一步。


易流科技黃濱提出的透明數位化供應鏈框架


為什麼這樣說,易流科技副總裁、物流透明管理研究院院長黃濱從供應鏈的源起說起,他指出:「我們現在在講的「供應鏈」實際上源於工業革命時期,造東西的人處在強勢位置的時候,就產生了供應鏈這個詞。」但是隨著產能的極大豐富和過剩,用戶需求開始獲得主導地位。這種對供應鏈的反作用力,在黃濱看來,最終是通過數位化走向「透明的物流」,黃濱認為,這應該是一種新的底層思維。

    

而在供應鏈走向透明化的過程中,新的科學技術與工具應用也是重要的推動力,所以也有很多參會者指出,供應鏈的數位化,就是「AI+供應鏈」。蜀海供應鏈首席信息官劉志彬就指出,機器人和智能化技術替代人力,賦能餐飲供應鏈,推動了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升維蝶變」。


這個說法比較抽象,我們可以回到蜀海的具體餐飲場景來看一下。和麥當勞相比,作為從海底撈走出的餐飲供應鏈企業,蜀海面臨的供應鏈體系更為複雜。目前蜀海不僅服務海底撈,還是眾多餐飲品牌以及7-11便利店的供應商。這意味著在食材供應鏈領域,由於中國餐飲場景的極大豐富,蜀海需要面對「全品類、全場景、全鏈路」的供應鏈需求。通過運用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等新科技手段,蜀海打造了一個雲端SAAS訂貨平臺,通過這個開放的供應商協同交易平臺,實現供應商、買手隨時隨地的交互協同,降低流通成本。


在劉志彬看來,Alot+5G最終會「規模化深入應用到供應鏈的各個業務場景」。


到那時,也許真正數位化的世界不再是商家給顧客發多少推送信息,而是用戶打開手機點一下,就可以真實、具體、有溫度的感知這個琳琅滿目的新世界。


相關焦點

  • 是時候換個「大腦」了
    保利——以點帶面,全方位發展 2015年,保利首個若比鄰社區商業項目,廣州保利天悅開業。 兩年後,其啟動「外拓」戰略,走出廣州、布局全國,當年新開業項目達58個。一邊擴張,另一邊在開闢新業態,首家24小時生鮮便利店、若比鄰首家Mall先後落地。
  • 社區商業AB面 是時候換個「大腦」了
    2015年,保利首個若比鄰社區商業項目,廣州保利天悅開業。 兩年後,其啟動「外拓」戰略,走出廣州、布局全國,當年新開業項目達58個。一邊擴張,另一邊在開闢新業態,首家24小時生鮮便利店、若比鄰首家Mall先後落地。
  • 數字零售,新零售的新大陸
    我們看到的數位化決策、數位化設計、數位化營銷,基本上都是基於新技術衍生而來的。當新技術成為支撐和驅動數字零售發展的新動能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全有別於網際網路的新發展模式。從模式上看,數字零售的模式與傳統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模式相比同樣有了新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網際網路模式主要是依靠撮合和中介的方式來發展的。網際網路平臺的盈利模式同樣是通過中介費和服務費的方式來實現的。
  • 數據武裝大腦 制勝消費零售閃電戰
    原標題:數據武裝大腦,制勝消費零售閃電戰   一、不斷翻新的零售戰場   長久以來,中國的零售業態常以傳統的夫妻老婆店為主。
  • 新零售電商是什麼意思?新零售模式概念、運營技巧及意義
    在2016年的時候馬雲提出了「新零售」之後,該模式迅速發展。新零售電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麼多人布局新零售模式呢? 新零售電商是什麼 專業解釋:通過科技手段對線下零售店面的客戶進行類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然後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更加充分利用數據分析實現零售的效率充分化。 通俗說法:把實體店和電商進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 中國「新零售」的美國故事
    站在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計算的起跑線上,美國零售業巨頭們強烈地意識到,應對變化的良方,是選擇這場商業變革前沿的中國,作為學習「新零售」的課堂。  「新零售」是潛力挖掘機  兩年前,小型零售商StadiumGoods在紐約成立,專門出售有收藏價值的運動鞋。
  • 優衣庫的新零售試驗場
    礪石導言:優衣庫為服裝業探索出一條新零售的路徑,雖然並非適合所有企業,但在新零售的價值鏈重構中,去尋求最高的用戶價值,更完美的用戶體驗,是貫穿始終的終極邏輯。所以2009年,網際網路線上時代還未完全普及,不少國內零售企業都對網際網路這三個字模稜兩可的時候,優衣庫就率先開通了天貓旗艦店。
  • 新零售,是一個偽命題還是另一個真香定律?
    一時間,似乎不做「新零售」就像疫情期間沒帶口罩一樣。那麼,新零售是一個偽命題還是一個車市剛需?今天車聚君陪大家聊一下。(全文近7000字,又是有本事你看完系列)一、什麼是新零售?首先說一下,新零售不只是線上零售。
  • 新的《最強大腦》換了製片人,可我再也沒有了以往的熱情
    今天一則消息:最新一季《最強大腦》已更換製片人,由江蘇衛視王剛擔任,其微博認證已修改。據了解,王剛為原《非誠勿擾》製片人,也是改版前《最強大腦》1—4季的原總製片。這個消息發出後,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小編也很關注。
  • 數據武裝大腦,制勝消費零售閃電戰
    同時段,《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於1992年出臺,吸引了大量外資廠商家樂福、沃爾瑪等紛紛進駐這片草莽之地,中國零售業迅猛發展。1998年,京東成立,2003年淘寶上線。電商時代的新零售登上歷史舞臺。
  • 新生代美妝零售登場,購物中心舊愛換新顏
    但「HAYDON黑洞」不過是新一代美妝零售的其中一員,在2019至2020年一年中,大量的新美妝零售店誕生,並以極快的速度擴張。這些新生代的美妝零售公司對比老牌美妝零售公司,往往具有如下的5個特點:1)線上聲浪極大,小紅書、微博、抖音、微信都呈現現象級霸屏2)各具特色的網紅裝修風格3)去BA或者輕BA
  • 漫談新零售(8):宏觀經濟對零售有什麼影響?
    新零售企業如何迎合和借力這個大趨勢,是制勝的制高點,而不是那些銷售方式的技巧。2. 根據2018年城市人均GDP數據,中國目前已經有北上廣深等15個城市超過2萬美元,有近80個城市人均超過1萬美元,這80個城市大致覆蓋了一二線城市以及主要的三線城市。根據上面的階段特徵,這一大批城市的零售市場也毫無疑問會出現全新的變化,成為新零售廣闊的舞臺。2.
  • 徐炳江:揭秘百聯的新零售數位化之路
    徐炳江:揭秘百聯的新零售數位化之路 徐炳江:揭秘百聯的新零售數位化之路 2018-12-26 15:46:04  來源:企業網D1Net零售轉型:重構人、貨、場近兩年來,零售企業一直在迭代、在創新,什麼是創新?把商業關鍵元素推到重構就是創新。新零售的創新涉及到零售的關鍵元素:人、貨、場的重構。對於新零售,徐炳江表示,「百聯的新零售系統將秉持人、貨、場在全域高度融合的思想,實現體驗端和運營端的新零售轉型。」在人方面,徐炳江認為主要包括會員和運營人員。
  • 華山醫院團隊:神經受損上肢癱瘓,「換個大腦」有望恢復功能
    華山醫院團隊:神經受損上肢癱瘓,「換個大腦」有望恢復功能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2017-12-21 18:02 來源
  • 2018新零售潛力TOP100排行榜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同年10月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正式提出新零售概念。在馬雲看來,即便是當前蒸蒸日上的電子商務,也已經非常傳統,唯有線上線下與物流的完美結合才是未來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舊零售以企業效率為中心,更關注自己,有我之境。新零售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更關注他人,無我之境。
  • 產品分析:盒馬,新零售新模式
    盒馬是新零售新模式探索的先行者,也是生鮮電商領跑者。本文筆者通過五個模塊來對盒馬App進行產品分析:背景分析、產品簡介、用戶畫像、盒馬門店分析,以及App分析。
  • 超級物種關店 新零售填坑?
    來源:北京商報繼盒馬鮮生、小象生鮮後,實體零售巨頭永輝超市孵化的新物種也未能避免遭遇陣痛。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已經關店,該門店開業至今不到兩年,這也是超級物種首次關店。不過,進入2019年以來,關店的新零售不止超級物種一家。
  • 新零售的「八因八全」
    新零售是大勢所趨,主要由八大因素推動新零售在新的2018年繼續向縱深發展。與此同時,新零售將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為依託,通過實現線上線下完全一體化,並與現代供應鏈進行深度融合,提供八大零售新模式。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這一說。2017年是新零售風起雲湧的一年,筆者認為新零售是大勢所趨,主要由以下八大因素推動新零售在新的2018年繼續向縱深發展。
  • 科技新消息:「平頭哥」交出滿意答卷,中國新零售巨頭正式誕生!
    而且含光800未來將有望大規模用於一些需要視頻圖像識別的行業裡面,對於中國未來在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領域將有推動價值。不可否認,「平頭哥」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為國內科技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希望,我們也希望平頭哥再接再厲,爭取做出更強悍的晶片!然後就是中國新零售巨頭正式誕生!
  • 國際鐘錶大會杭州開幕 有度名品發力奢侈品新零售
    國際鐘錶大會杭州開幕 有度名品發力奢侈品新零售 2018-05-23其中,以鐘錶消費為切口的「奢侈品新零售」成為此次大會的關注焦點。  據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調查數據顯示,全球奢侈品市場自2014年以來持續3年增速放緩後,2017年開始出現回暖,其中中國消費者貢獻突出,佔全球奢侈品市場的32%,超過其他任何國家。  這一趨勢與復華文商產業集團有度名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CEO樓贏顆的觀察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