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武裝大腦 制勝消費零售閃電戰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數據武裝大腦,制勝消費零售閃電戰

  一、不斷翻新的零售戰場

  長久以來,中國的零售業態常以傳統的夫妻老婆店為主。直到20世紀90年代,萬科旗下的萬家超市在深圳成立、第一家物美超市在北京開業,正式拉開了現代零售業序幕。同時段,《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於1992年出臺,吸引了大量外資廠商家樂福、沃爾瑪等紛紛進駐這片草莽之地,中國零售業迅猛發展。1998年,京東成立,2003年淘寶上線。電商時代的新零售登上歷史舞臺。

  回顧這近20年的中國零售發展史,冗雜了現代零售體系內生發展、外企零售體系入駐、電商,多元化的複雜體系締造了中國零售數位化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生態網絡。

  在這個混雜的生態體系中,不同業態、渠道、品牌企業互相競爭、發展,甚至顛覆,玩家眾多帶來的壓力使每一股力量都在拼盡全力地攻城略地,他們在短短的20年內,快速走過了萌新階段,以最快速度成熟、落地、再革新。超速的變革使得中國零售市場位居世界前列。可以預見的是,這場變革的速度不會降下來,並且在各種先進的技術賦能下,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

  這像懸在零售行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刺激著每一個零售企業的神經,同時刺激著在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國消費者,在代際差異被加速放大的影響下,其消費行為逆向影響著零售業的發展。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彭建真在觀遠數據2020智能決策峰會暨產品發布會上提到,受零售環境和科技技術影響,當下消費者行為主要有4大顯著變化:消費者對於手機或行動裝置的依賴顯著增加;消費者光顧實體門店的時間在縮短,意願也在減少;消費者購物渠道日趨多樣;消費者偏好逐漸走向健康化、安全化、高性價比。

  從一個高維視角來看,品牌、生產、消費者之間的連接在過去20年不斷升級、複雜、重組,就像一片荒土上先後造了公路、鐵路,以及機場和航線,看似各個主體之間的連接更便捷、更多元,但未必更高效,最終更依賴於整個體系的管控程度。

  因此,如何面對超速的變革、如何更好地利用技術賦能,如何利用消費者行為促進零售行業發展都成為零售科技行業的重要命題。

  二、零售數位化的槍與炮

  最近,上市的完美日記(主體為逸仙電商)在招股書裡披露了發展4年上市的財富密碼——DTC模式及模式後的強數據驅動。

  逸仙電商的全渠道DTC模式指的是通過電商、社交媒體、直營門店「直連」消費者,可以減去傳統美妝市場中間分銷商的分得的約50%利潤,進而提高定價競爭力;除了渠道和營銷優勢,DTC模式還可以實現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管理。

  而使DTC模式正常運行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需要建立與消費者連接的數字戰略,這要求品牌商需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上就形成較強的「數據驅動」體系。

  逸仙電商在招股書中披露:利用DTC 模型,可以實時訪問大量有關客戶行為、偏好和反饋的數據。這些數據有助於我們的業務決策,並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第二,需要打造適合的數據分析和應用系統,數據驅動的理念需要合適的工具實現。

  逸仙電商除了開發和使用傳統的SRM、OA、OMS、PLM、POS,還使用KOL管理系統、實時大數據平臺以及多個外部系統的集成平臺(如物流、倉儲供應商系統),最直觀的效果就是從產品概念誕生到產品上市的過程小於6個月,遠低於國際品牌7~18個月開發周期。

  觀遠數據創始人兼CEO蘇春園在其2020智能決策峰會暨產品發布會上也分享了幾個案例。來自河南鄭州的蜜雪冰城不到三年從全國3000家門店擴張到1萬家,可以通過數據工具和平臺將所有門店管理起來,並迅速將類似「草莓搖搖奶昔」的爆品,從單門店、單區域擴展到所有門店。

  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海Lily商務時裝。目前在全國有1000家門店,可以做到以小時為單位去感受1000家門店的經營脈搏。例如,服裝行業裡比較經典的258黃金點,即下午2點、5點和晚上8點,不同的點如果指標沒有完成,就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及時追蹤是哪些原因導致,是客流、櫥窗擺設還是服務問題,找到問題之後,就可以通過及時人為幹預抓住其中的增長機會。

  「原來說零售消費是一批貨,一群人,今天講的都是單店、單品、單時、單度、單客、單次,所有的經營元素,不斷地在被拆細。過去幾年,最大的技術浪潮就是算法和算力不斷增強,讓企業能夠更細顆粒度地去洞悉問題和機會,這也是商業最本質的邏輯:在合適的地點以合適的方式給顧客合適的商品服務。」在談到目前零售數位化現狀時,蘇春園如是表示。

  如今,零售行業數位化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其衍生的數位化工具也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整個數據體系工具主要可以分為幾大陣營:

  第一、最開始計算機對數據最重要的需求是存儲,因此早期的數據體系圍繞資料庫的改進進行。1970年Codd提出的關係型資料庫,並在隨後10年內快速產業化,誕生了IBM、Oracle等資料庫巨頭;

  第二、之後發展起來就是以BI為主體的數據分析和決策系統。20世紀70年代誕生了第一批如SAP、Siebel 和 JD Edwards等BI服務商,並經過不斷發展逐步奠定了目前主流的數倉+OLAP+數據挖掘的商業智能分析體系。

  第三、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大數據、數據安全也逐步走上臺前,而整個數據分析的體系也在傳統BI的基礎上向敏捷化、智能化、細顆粒化發展。

  數位化的理念,敏捷化、智能化、細顆粒化的數據分析和應用工具就是零售數位化的槍與炮。

  三、望見粒子,觀遠數據的灰科技

  針對零售消費領域的新變化,蘇春園提出,科技服務企業需要將「黑科技」轉變為「灰科技」,而灰科技主要具備三個特徵:首先一定是真正地為用戶服務,產生業務價值;其次是能上山下鄉地落地;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並且更多的是技術之上的實踐。

  從基因上來說,觀遠數據的定位是希望給客戶提供AI+BI的能力,目前,觀遠數據已具備適合當下零售數位化轉型的核心特徵——敏捷化、智能化、細顆粒化。2019年,觀遠數據產品共迭代了48次,2020年還未結束,觀遠數據產品已經更新85次。觀遠數據聯合創始人兼CTO 張進發布了「一站式智能數據分析3.0平臺」,主要包含三條產品線:Universe數據開發、Galaxy數據分析、Atlas雲。張進表示,三條產品線就像人類探索宇宙一樣,Galaxy像可攜式的望遠鏡隨時打開,探索決策奧秘;在面對複雜化的決策流程時, Universe像強大的基座可以幫助企業望向外太空;而在深耕行業不斷實踐的過程中,Atlas則像星圖一樣幫助企業沉澱行業最佳實踐。

  Galaxy 數據分析:應用於企業數據採集、智能ETL、可視化自助分析、數據大屏、數據門戶等數據分析和決策場景,為企業快速構建敏捷智能數據分析平臺。

  Universe 數據開發:提供全方位的數據開發框架,為數據開發者提供數據接入、任務調度、AI模型實驗室、插件拓展與存儲等服務,有效管控數據產出時效與質量。

  Atlas 雲應用:提供基於雲計算的高可用部署方案和雲巡檢服務;同時,將豐富的行業實踐經驗抽象沉澱為AI+BI雲應用,助力企業快速深度挖掘商業數據價值。

  性能提升方面,Universe平臺從10億行的數據規模提升到100億行,可以幫助企業面對更大巨量數據時做到敏捷高效決策。在提到觀遠數據如何在發展多年的BI市場破局時,蘇春園告訴億歐:「除了技術能力,我們更長期在零售行業的業務理解和打磨會形成真正產生價值的行業方案,這也是我們灰科技概念的由來。」

  事實上,實際部署和使用過程會由於企業的業務形態和成長階段千差萬別。觀遠數據平臺的一站式智能分析產品矩陣,可按企業個性化數據分析決策需求進行自由組合,始終陪伴企業客戶成長的每一階段——平臺「一站式」理念貫穿至產品架構及服務全流程,讓企業不同角色在不同時期完成不同場景的分析和決策需求,以此實現降本增效和業務增長。

  長期專注在BI+AI、長期深耕在零售場景,觀遠數據將在零售數位化的浪潮裡找到自己的發展之道,從灰科技中發現更大的數據價值。

(文章來源:億歐)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數據武裝大腦,制勝消費零售閃電戰
    回顧這近20年的中國零售發展史,冗雜了現代零售體系內生發展、外企零售體系入駐、電商,多元化的複雜體系締造了中國零售數位化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生態網絡。超速的變革使得中國零售市場位居世界前列。可以預見的是,這場變革的速度不會降下來,並且在各種先進的技術賦能下,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展。 這像懸在零售行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刺激著每一個零售企業的神經,同時刺激著在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國消費者,在代際差異被加速放大的影響下,其消費行為逆向影響著零售業的發展。
  • 零售誕生新物種,重新定義未來消費趨勢
    何為零售新物種?阿里x新零售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強調零售業的未來不再有電商一詞,只有「新零售」。在阿里定義的新零售概念裡,是一場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據革命,圍繞「人」的核心要素,通過科技與數據的賦能,實現零售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業態價值鏈的重塑。
  • 雙重衝擊遇上消費升級,實體零售的寒冬or機遇?
    網際網路的發展極大地衝擊了傳統實體零售,近幾年的經濟下行如同雪上加霜,實體零售要如何抓住消費升級的機遇,共享帶動人氣,釋放消費潛能傳統實體零售行業應運用專業的技能,提高分享的意願,將碎片化的時間、閒置的資源、閒置的消費力充分利用起來。2.
  • 是時候給新零售換個「大腦」了
    供應鏈本身就是個非常廣義的範疇,即使聚焦到消費零售行業,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不過,共識在於,「數位化」三個字基本上是所有決心變革的企業共同確定的方向。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什麼是真正的數位化,「現在很多消費者的手機都會收到推送信息,那麼是不是把促銷信息發給消費者,就叫數位化?
  • 如何建立零售行業的數據分析模型?
    1、數據的統一性、完整性較差零售行業一般不會擁有完整的數據整合系統,比如票務、餐飲、零售這些系統各自獨立,各個系統的數據沒有辦法打通,形成一個個數據孤島,數據價值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很難得到統一、完整、直觀,並能從各個業務主題與維度展現運營活動的管理數據。
  • 新零售服務創新蘊藏商機 農村消費潛力還未完全釋放
    徐陽說:「線下消費需要線上消費的支持,即採取線上線下互動、政府企業聯動的方式,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與傳統消費深度融合。如出臺優惠政策,在線上線下開闢優惠專區,不僅提振消費信心、釋放消費潛力,更能助推網上實物商品零售、自助零售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的增長。」
  • 走近貝爾地板新零售:一場效率與技術的消費革命
    自新零售概念問世以來,賽道上就充斥著各大巨頭。2017年被業內稱為新零售元年。整個零售行業以遠超預期的速度迅速捧起了這個「風口」,各商家順應消費升級趨勢,紛紛加大布局。2017年,貝爾地板率先行業開啟「新零售」模式,在建材家裝領域跨出了變革的第一步。貝爾地板江蘇泗陽地區新零售服務商陳建軍正是新零售大軍之中最典型的一例,區別於很多傳統的地板經銷商,陳建軍發現如今的中國消費者展現出了新的時代特徵:數位化、個性化、場景多元化和社交化,既激發了零售業的無限商機。
  • 觀遠數據出席第五屆中國消費品CIO年會 分享零售消費品AI+BI升級實踐
    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解決方案服務商——觀遠數據依託在數位化科技領域和零售消費品行業出色的技術實力與實踐成果受邀出席本次大會;其中,觀遠數據聯合創始人魯伊莎作為企業代表出席大會,發表了主題為《數據驅動消費   大數據時代下消費品企業的精益增長之道   2020年正值消費生態變局之際,疫情動蕩了國內整個消費
  • 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提升單位時空裡的濃度和溫度
    「2020年京東零售的主基調是『有質量的加速增長』。不成長便退場,加速是我們的必然選擇。2020年,京東零售將在交易額、收入、用戶、利潤這四大核心指標上均實現加速增長。」1月12日,在2019年度京東零售表彰大會上,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公布了京東零售2020年的目標,並詳細闡釋了2020年京東零售實現有質量加速增長的發展路徑。徐雷表示:「作為深度融合供給端和消費端的平臺,京東零售有能力、實力,也有使命感、責任感,在零售這條賽道上創造未來。」
  • 國美零售向海龍:零售下半場,拼的就是快樂消費
    根據官方介紹,其定位為一款娛樂化、社交化的零售平臺。正如同其名字一般——希望讓消費者的購物過程充滿美好,擁有快樂體驗。國美零售執行副總裁、國美在線的CEO,也是國美線上業務變革中的重要推進者向海龍指出,緊扣線上平臺為主,線上/線下雙平臺的大戰略指導,「平臺化」和「娛樂化」勢在必行。
  • 品牌連鎖大會助零售數位化-哲商對話·萬祥軍:謀定智慧消費
    全國工商聯執委、中國經濟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室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萬祥軍在第七屆中國品牌連鎖發展大會作主題為《智慧消費方案:零售商業數位化轉型》主旨演講中表示:去年起,「智慧零售」、「新零售」、「零售革命」成為了科技和消費領域出現頻次較高的熱門詞彙。作為網際網路企業線上「落地」線下的重要實踐,零售業從再傳統不過的行業,一躍變身行業前沿。
  • 麥肯錫建議中國銀行業五大維度開啟零售銀行增長二次曲線
    本刊梳理了國內外零售銀行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五大新趨勢,提出了助力零售銀行增長的五大引擎,分享了領先零售銀行的數位化增長案例,深入剖析了零售銀行數位化增長的不同方案及制勝策略。零售銀行業務已經成為推動中國銀行業整體收入池增長的主要動力。
  • 漫談新零售(8):宏觀經濟對零售有什麼影響?
    投資、出口、消費,全都在說供需錯配,供給側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勢在必行,是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絕對驅動力。新零售企業如何迎合和借力這個大趨勢,是制勝的制高點,而不是那些銷售方式的技巧。2. 根據2018年城市人均GDP數據,中國目前已經有北上廣深等15個城市超過2萬美元,有近80個城市人均超過1萬美元,這80個城市大致覆蓋了一二線城市以及主要的三線城市。根據上面的階段特徵,這一大批城市的零售市場也毫無疑問會出現全新的變化,成為新零售廣闊的舞臺。2.
  • 數據驅動才是零售企業轉型的核心!
    線下和線上相比,其實線下在產品的體驗、服務、客戶交流互動方面,頗具優勢的,線下的劣勢實際上是在數據存留方面。如果可以揚長避短,在發揮原有優勢的同時,運用數位化手段將數據存留,線下企業的競爭力就會大大提升。觀點一:零售企業要從過去以產品為中心,過渡到以客戶為中心。
  • 用戶經營制勝「價值共享」成就歐拉速度
    乘聯會近日發布11月乘用車銷量數據,其中新能源車市繼過去四個月「四連降」後,增速同比依然下跌36%,A00級同比則下降了70%。大盤下行之時,歐拉卻是表現搶眼的「另類「:長城汽車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歐拉11月銷售新車達2252輛,今年1-11月總銷量達到36212輛,其中歐拉R1售出26195輛,歐拉iQ達10017輛。
  • ...高顏值、高效率」: 從名創優品經營邏輯看林氏木業的「制勝」法則
    在零售3.0時代,消費主力人群的變遷,帶動著市場喜好不斷更新,品牌向年輕人發力是一個順勢而為的必然動作。正如葉國富表示,創意和體驗開始成為零售市場新風向,「產品創新如果只是講性價比,感動不了90後的消費者。」
  • 新零售的另一種解題思路:重新認識數據行為
    而數據的運行本身也是一種行為,比如數據的運算、建模、流動和交換。我們今天的世界,可以說是從行為數據化中開始,到數據行為化中結束(好吧我承認這段有點繞,但是沒關係,下邊會更繞的)。關注數據行為,可能得到的東西非常多,絕對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討論的。所以我們不妨在這裡舉個例子,來看一下數據行為化可能激發的想像。最近一個特別火的概念是新零售。
  • 老酒行業也能玩轉新零售,數位化融合線上線下提升消費體驗
    新零售概念來襲,茅友公社貢獻數位化樣本近些年,隨著網際網路、電子商務以及AI、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新零售行業也正在大跨步邁進。根據此前媒體數據顯示,2017-2019年新零售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15%,預計2022年新零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8萬億元,各個行業也在謀求轉型逐步踐行新模式以應對未來零售行業的新局面,其中酒類行業在新零售概念下進步飛快。酒水作為一個與百姓日常生活聯繫緊密的品類,消費活躍度近年來一直處於不斷爬升的狀態,特別是在近幾年「品質消費」的風潮下,白酒逐漸迎來了消費熱潮。
  • 蝌蚪旅行|疫情加速消費升級 無人零售行業引關注
    消費者方面,消費群體從外來,轉向本地人群,如何做好更具體驗價值的服務成為酒店升級方向。酒店除了在服務方面,注重提高入住環境及設備上的舒適度以外;也採取自助式刷臉入住、房內無人售貨場景設置等創新型服務模式。成功突破酒店的傳統居住屬性,圍繞消費者需求重構人貨場,形成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新型消費場景。
  • 腦控武器的制勝之道
    其中,探腦是實現腦控與控腦的基礎,通過腦控技術與控腦技術,探索戰爭制勝之道的新途徑。    探腦:追求以「控」代「毀」作戰效果    自上世紀80年代美國啟動「人類腦計劃」以來,人類對大腦的研究不斷深入,並將其引入各個學科領域。在軍事領域,腦科學技術對傳統作戰思想、作戰樣式乃至戰爭形態產生強烈衝擊。